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上品寒士 >

第71部分

上品寒士-第71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钱唐县,附近的余杭、余暨、山阴、嘉兴,甚至吴郡城都有远道来的说媒人,那吴郡城的想必就是某个曾经送了香囊给陈操之的胆大而多情的女郎,央求父兄请人来说媒。
  六月底、七月初,每日都有几起上门说媒之人,本县的好酒好菜款待一餐送走,外县的还得安排其歇夜,来福之妻曾玉环平添了许多劳碌,好在心情愉快,每天看着不断有乘车的步行的媒妁来到陈家坞,曾玉环便与长媳赵氏和大肚子的次媳黄氏猜测这又是谁家的媒人,有时宴厅里坐着好几个媒人用餐,互相大眼瞪小眼,以为仇敌。
  冯梦熊之妻孙氏闻风而动,以通家世谊、探望陈母为名,再次携女冯凌波上门。
  若这次陆葳蕤没有来,那么陈母李氏真会被那些巧舌如簧连张仪、苏秦都要甘拜下风的说媒人说动了心,难免要催促陈操之早作决断,陈操之事母至孝,那真是非常为难的,但现在,陈母李氏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陆小娘子这般美丽温婉,还给她行了“手拜”大礼,虽然知道要娶陆氏女郎很难,但丑儿既与陆小娘子情投意合,她这个做母亲的万万不能拆散他二人,就算再难也要让儿子争取一下——
  陈母李氏心想:“我西楼陈氏长媳丁幼微如此出色,丑儿才貌犹胜庆之,说不定真能娶上陆家女郎。”
  所以陈母李氏打定主意,对那些说媒人一概婉拒,唯一让陈母李氏感到歉疚的是冯凌波,这女孩儿性情容貌都不错,冯梦熊又是陈操之先父的挚友,门当户对,但现在,陈母李氏把冯凌波认作义女,真正与陈操之兄妹相称。
  冯妻孙氏虽然怏怏不乐,但没听说陈操之与谁家定了亲,本县、外县都没有,也就稍微好受了一些,回去对冯梦熊道:“给陈操之说媒的人踏破了陈家坞的门坎,陈母一概拒绝,连我家凌波都看不上,看来陈操之是想高攀士族女郎了。”
  冯梦熊笑道:“以操之现在的名望,娶士族女郎也不是没有可能,当年庆之不就娶了丁氏女郎吗。”
  冯妻孙氏嘀咕了一句:“那不也没有好结果吗。”这事就算过去了,从此不再提与陈氏联姻的事。
  六月二十四,谢道韫派人送信来,询问陈母李氏安否?又说她三叔父谢安忧心北征,月初去了淮南为四叔父谢万出谋划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又道思及在吴郡与子重清谈、手谈,待秋凉时会与其弟幼度再次来陈家坞——
  随信来的还有谢道韫近日画的《东山丝竹图》,峰峦叠嶂、楼阁掩映,描绘谢安与客游玩的景象,构图、用色都极有水准,陈操之自问不如。
  陈操之无画回赠,他画的比较满意的一幅《雾起九曜山》、《羽衣茑萝图》,因陆葳蕤喜爱,就送给陆葳蕤了,当即写了回书,将新编的《一卷冰雪文》几十则让那健仆带回去,想了想,又用鹅毛笔画了一角棋枰,出了一道死活题让谢氏健仆一并带去交给谢道韫。
  陈操之对谢道韫说的秋凉后来访有些奇怪,谢道韫还有自由随处游玩吗?也不好问那谢氏健仆,谢道韫与王凝之定亲否?王凝之二十五、六岁了,若定了亲,应该很快就会请期、亲迎的。
  想起谢道韫终生为友之语,陈操之怔怔出神,咏絮谢道韫这样的红颜知己是所有男子的梦想吧,一个娇妻、一个腻友,可以吗?
  七月初二午后,陈咸长子陈尚从建康归来,陈咸与陈尚父子是端午节后启程赴都的,至今两个月了,举族挂念,除了陈操之之外其他族人又不知族长父子赴都究竟为了何事?
  陈尚一回来,先去南楼向母亲问安,也未及与两位兄弟说上话,便来见陈操之。
  人就是要历练的,陈尚以前足不出乡闾,吴郡也只是上次陪父亲去过一回,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局促乡里书读得再多也只是一个小儒,这次随父去建康,见识了山川之雄奇深秀、拜访了不少以前只是闻名的显贵名士,见识大长,气质也变得沉稳涵蕴了许多。
  陈尚先向陈母李氏问安,陈母李氏问陈尚与四伯这两个月在建康有何要事?陈尚含糊应对,陈母李氏亦未深问,陈尚随即起身与陈操之去书房密谈,二人隔案对坐,小婵奉上清茶后退下。
  陈操之含笑道:“三兄辛苦了,来回两千多里,路上都要一个多月吧,四伯父还留在建康吗?”
  陈尚掩饰不住内心兴奋之意,说道:“是,我父留在建康,等天气凉些再回来,我过几日还要再赴建康——”话锋一转,用一种似埋怨实欢快的口气说道:“十六弟,你瞒得我好苦,去建康路上爹爹一直都不对我说此行为了何事,直至望见了建康城,爹爹才对说起这件大事,我可是煎熬了一路,爹爹说那是对我的磨砺,这样一来我的耐性就练出来了——”
  陈操之见陈尚这么从容,不急着说结果,就知道定有好消息,便笑道:“三兄现在也是磨砺弟的耐性啊。”
  陈尚爽朗一笑,双眉轻扬,沉声道:“十六弟,爹爹让我先回来告诉你一声,我钱唐陈氏入籍士族有望,我与爹爹到建康时,郗参军尚未回姑孰,爹爹持郗参军之信去见贾弼之贾令史时,却好遇见郗参军,郗参军对十六弟赞誉有加,说是当世英才绝不能屈居下潦,请贾令史一定设法恢复颖川陈氏钱唐一脉之士籍——”
  陈操之点头,颖川陈氏本是世家大族,恢复士籍的说法比较服众。
  陈尚继续说道:“贾令史精研东汉以来世家门阀变迁,对中原士族、南迁士族了如指掌,看了我陈氏的簿阀和簿世,凝思半晌,与我父细细分析了当今士族形势,若论簿阀,颖川三大族,荀氏、陈氏和庾氏,陈氏排名还在颖川庾氏之上,今之大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家族显名也只在后汉桓、灵之际,陈郡谢氏更是后起门户,而汉魏之际真正的世家大族诸如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都留在北地并未渡江南下,这些大族由于聚族而居、根深蒂固、部曲众多,无论匈奴刘渊、还是羯赵石勒、还是现在占据中原的慕容氏,对这些大族都是竭力拉拢,所以说真正的传承数百年的大族大多数还在北地,南渡的都是与元帝关系密切的一些新兴家族,这些家族在北地根基尚浅,跟随南下反而获得了的地位,而另一些渡江的北地大族如陈留阮氏、颖川荀氏、琅琊诸葛氏却未受到重用,沦落为二等士族,有些旁支更是成了庶族寒门,我钱唐陈氏便是其一。”
  陈尚说了一大通,饮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又道:“这并非贾令史原话,有些话贾令史不会这么明说的,诸如新族旧族,那岂不是得罪人,是我听了贾令史的话后又翻看了贾令史编著的《姓氏谱》总结出来的。”
  陈操之道:“三兄所言极是,对司马氏而言,是不大愿意让那些宗族部曲强大的门阀渡江的,怕危及其皇权,还是扶植新门阀更稳当,所以阻在淮南、淮北的流民宗帅众多,这些人成了江左的屏障——三兄,那贾令史又将如何助我陈氏恢复士籍?”
  陈尚道:“贾令史言道,寒门入士籍极难,就连皇帝都无力将一寒门擢升为士族,因为这将动摇士族根本、坏了规矩,江左侨姓士族和三吴士族都会群起非议,所以说难是极难,好在钱唐陈氏并非毫无渊源的寒门,乃是陈长文之后,陈长文名气之大可以说在当今士族中无人不知,九品中正制让士族受惠实多,长文公的后人成了庶族,这让天下士族颜面无光啊,当然,单单擢拔钱唐陈氏入士籍,那承受的压力还是过大,会有很多人挑刺,诸如质疑咱们簿阀的真伪、非议我父祖辈官职低微等等,这就要求联合其他一些南渡后沦落的旧族,一起制造声势,将这一批旧族同时恢复士籍,在我陈氏拜见贾令史之前,有汝南梅氏、琅琊孙氏、荥阳郑氏分支、诸城刘氏分支、范阳卢氏分支都来求见贾令史,有的还到司徒府拜见大司徒司马昱,要求恢复士籍——贾令史之意是把这批北地旧族今为寒门的集中起来,一起向司徒府提出申请,请求廷议,要求划入士籍,这样可形成声势风议,入士籍的希望就很大。”
  陈操之点头道:“很好,贾令史此法可行,对了,三兄,那琅琊孙氏是否就是孙泰一族?”
  陈尚道:“正是,我这次回来就是来约孙泰一道进京,孙泰乃杜道首高徒,在建康颇有信众,琅琊孙氏也是北地世族,渡江后族无恒产、士籍无名,杜子恭以曾为琅琊孙氏谋入士族奔走,但未能如愿,所以此次入籍士族之举,邀孙泰一起去,就多一分胜算。”
  陈操之眉头微皱,孙泰、孙恩叔侄三十多年后要掀起一场毁灭东晋的大乱,但现在孙恩还未出世、孙泰也只是天师道一个传法门徒,而且还是寒门,不能把尚未发生的大乱现在就怪罪到孙泰头上,他陈操之既灵魂融合到这个世上,总要改变一些什么吧——
  陈操之道:“那好,三兄要受累了。”
  陈尚兴奋道:“这是我族第一等大事,若成功入籍士族,陈氏列祖列宗都有光彩,子孙后辈受惠,我这么点辛苦算什么,还有,入了士籍,后年的齐云山雅集,谟弟、谭弟就能以士族子弟身份参加,定品也是六品以上,而十六弟也可以重新定品,以十六弟的才识和声望,定二品何难。”
  陈操之问:“三兄,四伯父是如何吩咐的,这事现在能对族人宣布吗?”
  陈尚道:“爹爹叮嘱过,不能说,非到入籍之事确定无疑才能告知族人,现在只推说为我谋取官职。”
  又闲谈了一会,不觉日暮,陈尚回南楼去,不一会又送来一封信,是郗超写给陈操之的,郗超的章草书法秉承其祖大司空郗鉴和父亲郗愔的高妙疏散的书风,笔意流畅、风致高雅,信中无一字提到助陈氏入士籍之事,只说玄、佛之语,谈般若性空、说真如无我,又问陈操之见过东山谢安、栖光寺老僧支愍度否?
  陈操之看罢信,问陈尚:“郗参军是否说了如何回信?”
  陈尚摇头道:“郗参军只说盼早日再与你相见,秉烛联榻夜谈。”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陈尚便赶去杜府见孙泰,孙泰对陈操之颇为不满,起先对陈尚也很是冷淡,但一听是入士族之事,顿时大喜,便请陈尚一起去见其岳父杜子恭。
  杜子恭听罢陈尚转述贾弼之之言,微微点头,却问:“是何人将钱唐陈氏引荐给贾弼之的?”
  陈尚稍一犹豫,据实道:“是郗嘉宾郗参军。”
  杜子恭含笑道:“吴郡传言,盛德绝伦郗嘉宾与江左卫玠陈操之一见如故,彻夜长谈,看来传言不虚,郗嘉宾对陈操之果然是十分惜才,要助钱唐陈氏入士籍,如此说陈操之日后是要入西府效力的了——”转头对孙泰道:“敬远,此次琅琊孙氏若能重入士籍,你要好生相谢陈操之才是,若无郗嘉宾之力,贾令史岂会如此竭诚相助!”
  孙泰面上唯唯,心里颇不舒服。
  杜子恭道:“事不宜迟,明日即便起程赴建康,我陪你们一道去,此次务必成功。”
  孙泰、陈尚俱大喜,杜子恭在江左声望极隆,这声望虽非名士声望,但天师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有杜子恭同往,那就稳妥得多。
  第二十七章 抉择
  因为广陵名医杨泉建议陈母李氏多食山楂,现在七月初,有些早熟的野山楂已经可以食用,陈操之带着冉盛、来德,踏遍西湖周围群山,采得几篓野山楂果,这些形状如小梨子一般的野山楂果色泽鲜艳,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晶莹玉润像一颗颗玛瑙,简直让人舍不得入口。
  陈母李氏每日食山楂十余枚,但山楂有些酸,陈母李氏的牙齿吃不消,陈操之就请来福妻子曾玉环将山楂果切片晒干,磨成粉,调以精面和蜂蜜,制成山楂丸,让母亲每日食几丸,老僧支愍度开的药剂也每日坚持服用,但似乎无甚效果,母亲的身体并不见好。
  陈操之心想:“母亲年纪大了,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是痊愈不了的,只要病情不加重就是万幸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母亲开心一些,希望四伯父和三兄陈尚早日带来入籍士族的好消息,母亲曾经说过,父亲生前也对钱唐陈氏沦为寒门叹息不已,若是入籍的好消息传来,可知母亲有多高兴。”
  转眼又是一年的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女儿节,只是这日天气不佳,阴霾重重,到傍晚时干脆电闪雷鸣,下起大雨来。
  小婵、青枝很是失望,她二人还盼着祭拜天孙织女乞巧呢,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还有茶、酒和瓜果等祭品都已准备好,但这种大雨天气如何能露天乞巧啊!
  东晋时月老的传说尚未流传开来,所以天孙织女除了赋予少女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外,还肩负着月老之责,管着人间姻缘,会赐予虔诚祭拜的少女美满的姻缘,天孙织女与牛郎银河永隔,所以发大愿力祝福人间痴情女子吧。
  晚饭后,小婵、青枝沐浴一新,坐到陈母李氏卧室陪老主母闲话,陈操之和宗之、润儿也过来了。
  润儿道:“小婵姐姐,何时乞巧啊,润儿也要拜天孙乞巧。”
  小婵听着楼外紧一阵慢一阵的雨声,有些意兴阑珊,说道:“这大雨天,不见月亮不见星星,如何乞巧啊,今年是乞不成巧了。”
  青枝笑道:“润儿小娘子这么聪明,还需要乞巧吗?”
  润儿道:“润儿觉得丑叔最聪明,润儿想求天孙让润儿学会作画、围棋和吹箫——”
  小婵被逗笑了,说道:“学这些何必求天孙,求你丑叔便是。”
  陈操之微笑道:“润儿是想求了天孙之后,然后一觉醒来,就什么都会了,省事。”
  陈母李氏笑了起来,说道:“世上哪有这等便宜事,这些还得勤学才行。”
  润儿被丑叔说中了心事,忸怩道:“那好嘛,润儿好好向丑叔学就是了,可是小婵姐姐、青枝姐姐向天孙求什么呢?”
  小婵和青枝还没回答,老丫环英姑笑道:“是求姻缘的吧。”
  小婵、青枝都脸红否认,说她们只求心灵手巧、针织女工技巧娴熟。
  陈母李氏道:“老妇糊涂了,都忘了小婵、青枝今年几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