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上品寒士 >

第90部分

上品寒士-第90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分配?”
  自耕农担心天灾人祸破产,佃户除了缴纳田租外还要向官府纳赋税、服徭役,而士族荫户不需服徭役、不用纳赋税,只为主家执役,只要主家不过于苛刻,那么附身荫户就是绝大部分安土重迁的农家佃户的梦想,所以钱唐陈氏列籍士族之事传出,附近很多佃户都渴望成为陈氏的佃户,纷纷来陈家坞打听、自荐,来福的姻亲赵佃户、黄佃户都来求丁幼微,希望成为西楼陈氏的荫户,丁幼微推说此事由她小郎回来再定,这时听老族长问她,便道:“让操之说吧,操之似乎考虑过此事。”说着侧头看着跪坐在她身边的陈操之,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陈咸道:“嗯,操之考虑事情周全,操之尽管直言。”
  陈操之朝族中长辈施了一礼,跽坐开言:“四伯父、六伯父、嫂子、八兄,操之以为,我钱唐陈氏应从长计议,二十顷地易分,而二十荫户则应慎重选择,这对我钱唐陈氏兴旺发达至关重要,我有个提议请两位伯父、嫂子、八兄看妥否?”
  陈咸道:“操之请讲。”
  陈操之道:“钱唐陈氏今已列士籍,应加强族人团结,日后宗族繁衍这东南西北四楼之分会消除的,我们要另修坞堡、建立起大庄园,这些先不说,一步步来,那二十顷地留十二顷作为族田,其余八顷四楼均分,两位伯父以为如何?”
  陈满虽然对只分到二顷地有些失望,但四楼都是一视同仁,他也无话可说,听操之的意思,日后是要扩展陈氏坞堡和庄园的,多留族田也是应当,便点头道:“操之考虑得是。”
  陈咸很高兴,看了看丁幼微和陈谟,二人自然无异议,陈咸便道:“好,分田之事就这么定了,操之再说说荫户该如何分配?”
  陈操之道:“二十荫户同样留十二户作为宗族共有,其余四楼各得两户,各楼的两户荫户由家主自定,但那十二户宗族共有的荫户必须是有一技之长的,在全县招募,不能只为照顾人情。”
  陈满也知道此次入士籍都是西楼和南楼出力,理应多分两户荫户,原以为他北楼应该能分得四户荫户,而且他已经把这四户荫户许诺给两家姻亲和两户得力的佃户了,没想到只有两户,便问:“宗族共有的荫户太多了吧,作何用?”
  陈操之道:“我陈氏需要一户锻冶匠、一户纺织匠、一户烧陶工、一户酿酒匠、一户茶农、一户造纸匠、一户种药的药农、一户善养鱼、捕鱼的渔民、一户果农、一户木匠、一户善能货殖贸易的商户,正好十二户,还有其他匠役百工,徐徐招揽。”
  陈咸听得连连点头,这才是士族大庄园自给自足应有的规模啊,就连陈满也对陈氏大庄园的前景神往不已,也不再出言反对了。
  陈谟叹服道:“十六弟也是常年闭门苦读的,却对这些庄园之事了如指掌,真是让人敬服。”
  陈咸见无异议,喜道:“那就这么定下来了,事不宜迟,招募荫户之事就由来福去办,操之决定便是,月底要报到县上的,族田、族产由我与六弟共同打理。”
  大事议定,陈操之随嫂子丁幼微回西楼,小婵、雨燕在祖堂外等候着,一起回去。
  丁幼微边走边问:“小郎,西楼只得两户荫户,来福一家现在就算三户了,以后来德还要成家,又是一户,这两户该给谁啊?”
  陈操之道:“嫂子放心,我已考虑好了,我这就去对来福说,嫂子与我一起去。”
  丁幼微“嗯”了一声,便让小婵去唤来福一家到底楼客厅议事,来福、来圭、来震很快就来了,来德因为在玉皇山,自然是来不了。
  陈操之把方才祖堂所议之事对来福父子三人说了,来福听说西楼只有两户荫户,也觉得有些失望,但西楼陈氏从来就没有亏待过他来福一家,来福但凭小郎君安排。
  陈操之道:“西楼这两户荫户,来福叔肯定是其一,但另一户呢,我准备留给来德——”
  来圭、来震知道三弟来德与小郎君交情好,这荫户给三弟也是情理之中,但不管怎么说,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本来他二人的岳家还想成为西楼陈氏的荫户呢,这下子连他二人都没分,难免怏怏不乐。
  陈操之道:“至于来圭和来震,赋税由陈氏代交,官府徭役也可出钱让别人代服,以前西楼陈氏能庇护你们,难道入了士籍后反而不能吗?你两家与荫户相比,只是少个名份而已。”
  来福赶紧瞪了二子一眼,喝道:“还不快谢过小郎君。”
  来圭、来震喜笑颜开,一齐躬身道:“多谢小郎君。”
  一边的曾玉环过来向丁幼微和陈操之施礼道:“少主母、小郎君,不是说要招募锻匠、果农这些手艺人作荫户吗,来震的岳父黄佃户就善能种果树,不知可不可以应摹?”
  陈操之朝来福一看,来福即道:“老黄能种果树不假,每年供给西楼的桃、李、杏、橘、枇杷这些果子都是老黄种的,老主母不都夸赞吗。”
  陈操之点头道:“那些果子的确不错,是黄佃户种的啊,那好,就算他一户了,另外十一户,来福叔要尽快招募,要注意不能仓促招一些技艺不精的匠户进来,多访一访,可以当场比试的就当场比试,不能当场比试的就听听附近乡邻的口碑,只要手艺好,人品差一些都无所谓——”
  丁幼微抿唇微笑,心道:“小郎这是学魏武帝《求贤令》的唯才是举了。”
  来福应道:“小郎君放心,来福明日即去县城各处宣扬此事,来圭、来震与我一起去,相信应募的人会极多,我西楼陈氏素有仁义之名,老主母又向来行善,很多农户都想成为陈氏佃户,更不用说是荫户了,真怕要挤破了脑袋。”
  润儿和宗之早就听说丑叔回来了,小兄妹乖乖在书房习字,等着丑叔上来夸奖他二人,等了好久没见丑叔上来,只有冉盛上来了,说丑叔去祖堂议事了。
  润儿攀着栏杆向楼下望,问:“小盛,丑叔回来就是为了到祖堂议事吗?”
  冉盛摇头道:“不是,小郎君是因为今日是少主母、还有润儿小娘子的诞辰才回来的,刚好遇到议事——”
  润儿明媚的小脸顿时如春花般绽放开甜美笑容,对宗之道:“阿兄,润儿没说错吧,丑叔不会忘了润儿生日的——”
  宗之道:“那是因为今日也是娘亲诞辰嘛,两个加一起,丑叔肯定记得牢。”
  润儿道:“阿兄六月十八生日,丑叔肯定也记得的,丑叔记性最好了,而且心思又细。”
  正说着,陈操之与丁幼微一起上楼来了。
  第五十五章 意外之喜
  此时天已黄昏,晚霞从西面的明圣湖上空铺展过来,绚丽如锦。
  陈操之与嫂子丁幼微、还有宗之和润儿端端正正跪坐在三楼小厅,陈操之将一幅画轴捧在手里,恭祝道:“嫂子,祝你生日快乐!”
  丁幼微从没听过这样的寿诞祝词,有些心慌意乱,“啊”了一声还礼道:“也祝小郎快乐。”
  润儿小嘴抿着一声不吭、坐姿甚美,看着陈操之对着她说:“润儿,祝你生日快乐!”也捧上一幅画轴。
  润儿笑眯眯道:“丑叔也快乐——丑叔这是送给娘亲和润儿的礼物吗,是丑叔的画吗?”
  陈操之微笑道:“嫂子、润儿,我在玉皇山不能给你们准备别的礼物,就画了两幅送你们。”
  润儿已经展开画卷,剪水双瞳一下子瞪大了,惊喜道:“啊,画的是我——润儿,好美。”又赧然补充道:“是说丑叔的画好美。”
  小婵、青枝四婢都过去看画,只见三尺画卷上,一个垂髫女童手里牵着一线纸鸢,是奔跑的姿势,女童眉目如画,神态宛然——
  小婵赞道:“画得真像,把润儿小娘子的美丽和可爱画出来了。”
  丁幼微挪膝来看,点头道:“小郎画技大有长进啊,神情毕肖。”
  润儿道:“娘亲,丑叔送娘亲的礼物呢,看看把娘亲画得怎么样了。”
  不知为什么,丁幼微有些怕展开这幅画卷,便把画轴递给润儿,笑道:“你打开看。”
  润儿徐徐展开画卷,很快小嘴成“O”形,抬眼看看面前的娘亲,又看看画中人,惊叹道:“丑叔把娘亲画得好美!”
  小婵、青枝、雨燕、阿秀一齐惊叹,都说:“娘子好美!”
  丁幼微脸色绯红,又很好奇,不知小郎把她画成什么模样,探身过去一看,画上一个素衣女子跪坐在绿色茵褥上,身前一具龙身凤形、金彩翠藻的箜篌,素衣女子眼似秋波、眉如远山,脸与身子稍微左侧着,正在弹奏箜篌,皓腕如玉映着金彩翠藻的箜篌、素色襦裙与碧绿的茵褥相映,用色绚丽且有质感,有一种沉静之美——
  丁幼微心里“怦怦”跳,的确画得很像,而且那种优雅温婉的气质表现出来了,自去年顾恺之来陈家坞之后,小郎的人物画技法真是运用得娴熟老练了,但让丁幼微心“怦怦”的却不是这些,而是画中人左耳边、脖颈上的那粒小痣,虽只是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那么一点,但丁幼微却知道那就是一粒痣,因为她左耳边就有那么一粒,揽镜前后照映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在,小郎却把她这个小痣都画上去了,这固然是一个画师应有的观察能力,但丁幼微还是觉得有些羞涩——
  陈操之微笑问:“嫂子,我画得还好吧?”
  小郎的眼神幽深沉静,看着就让人安心,丁幼微含笑道:“好,嫂子很欢喜。”
  来圭妻子赵氏上来说水引饼熟了,请少主母、小郎君诸人去食用。
  陈操之与冉盛吃了几碗水引饼,便步行回玉皇山,丁幼微带着两个孩儿送到大门口。
  半圆的月亮已经升起,不须灯笼,道路朗朗可见,在要转弯时陈操之回头望,嫂子牵着宗之和润儿还站在大门边,想着以前母亲都是这样送他或者等着他归来,不禁心头一痛——
  ……
  贾弼之与祠部、吏部官员一行十六人还要赴其他州县为卢氏、郑氏颁赐官田,四月十五日便离开了钱唐,陈操之与陈尚到驿亭相送,贾弼之对谢道韫之事半字未提。
  王劭则继续留下审案,鲁氏冒注士籍案去年就已鞠审过,除了鲁氏与褚氏之间的往来关系被刻意遮掩之外,其余案情都很清楚,褚俭早已派人恐吓过鲁氏的几个知情人物,说鲁氏若敢胡乱攀扯就将被贬入丹书隶籍,隶户来源于俘虏和罪犯,户籍用赤纸,就是所谓的丹书隶户,最为卑贱,若被贬入隶籍,那真凄惨至极了,鲁氏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而且把褚氏拖下泥潭对他们毫无益处,而褚氏不倒,以后还可以关照鲁氏一些,对于这点,鲁氏族人还是明白的,所以王劭的属官传审他们时,都绝口不提冒注士籍与褚氏有任何关系——
  但鲁氏民愤颇大,不断有其他农户前来控诉,欺男霸女、夺人田产,很多恶行其实是褚氏指使鲁氏干的,而侵占的田产大多归褚氏,鲁氏撑不住了,若把这些恶行全部揽下,那鲁氏真要被贬入隶籍了,所以终于招供冒注士籍是因为有褚氏支持,前两次检籍都顺利地避过了,而褚氏通过鲁氏侵占的田产竟达一百顷之多,褚氏本身有一百五十顷左右的田产,加上近十年来兼并的这百多顷,褚氏已是钱唐首富,田产胜过了钱唐士族中排名第一的全氏——
  褚俭见事情败露,使出了他最后的杀手锏,就是送给陈氏的那二十顷地,四月二十一,褚俭夤夜来见王劭,诬称外唐陈氏也与鲁氏勾结,陈操之的从兄陈流就与鲁主簿关系密切,去年秋陈流因妻子与鲁主簿有奸情,陈流杀死了鲁主簿,随后自尽身亡,这在钱唐是尽人皆知的事,钱唐陈氏与鲁氏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而且这次陈氏还借鲁氏冒注士籍之案来要挟褚氏,逼近褚氏割让二十顷良田于陈氏,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若王劭一力要严究此案,那么钱唐陈氏也难逃罪责。
  褚俭心知王劭这样的高门子弟最重名声,王邵十日前盛赞陈操之堪比夏侯玄、刘琨,这下子钱唐陈氏突然也卷入鲁氏冒注士籍案,传扬出去对王劭名声有损,会受眼拙无识之讥,所以说王劭应该会把此案从轻处理,这样他褚氏也可从容脱身,当然了,褚氏日后在仕途肯定是无望了,但总比剥夺士籍强;即便王劭服散脾气暴躁,不顾自己名声受损,定要追查此案,那拖到陈氏一起也好得多,要沉沦就一起沉沦——
  这就是褚俭的险恶深沉的用心!
  扬州内史王劭轻轻摆动着手中玉柄麈尾,含笑倾听褚俭忽而乞怜、忽而要挟的陈词,只觉得好笑,也暗暗佩服陈操之智计过人,陈操之似乎料定褚俭最后会来这一招,哈哈,在知道事情原委的情况下看褚俭此时的言行真如伶优表演一般滑稽可笑啊。
  褚俭说得口干舌燥,王劭只是微笑,也不动怒,这让褚俭胆战心惊,不明白王劭为何能如此淡定,便也闭了嘴,一时间室内静寂异常。
  王劭麈尾一拂,问:“褚丞郎,还有何话说?尽管说,我都听着。”
  褚俭有些慌乱,说道:“王内史明鉴,褚某所言件件属实,陈流与鲁氏家主同归于尽之事、陈氏要挟我褚氏割让二十顷良田之事,王内史派人一查便知,当然,陈氏会狡辩、会抵赖,但事实如此,无论怎样也是改变不了的。”
  王劭用麈尾玉柄在身前红木案上敲击了两下,便有一个侍从捧来一叠簿册搁在案上,王劭温言道:“褚丞郎,你看看,这可是那二十顷良田的簿籍和田契?”
  褚俭定睛一看,顿时眼前一黑,干脆就晕倒在地,却又没昏透,耳边但听得王劭冷冷道:“你将田契簿籍送到陈家坞的当日,陈氏族人便将褚丞郎的这份厚礼送到我这里来了,至于说陈流,前年就已被钱唐陈氏逐出宗族,这个是一问便知的事——褚丞郎还有何话说?”
  褚俭挣扎着坐起,他知道这回完了,褚氏彻底完了,谁也救不了褚氏、溺水将毙而最后一根稻草也从手里溜走了,陈操之,你不是说以直报怨吗,你这是落井下石啊!
  ……
  四月二十五日,褚文谦挪用官库扩建县舍案、鲁氏冒注士籍案一齐了结,褚文谦免官、原先一直拘押在县监牢的鲁骏判流放广州为终生苦役,因为褚俭是六品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