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246部分

神箭传说-第246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严华呵呵一笑,露出招牌似的大门牙。“赵掌柜,小的对不住您,给您赔不是了。小二,来两壶最好的七井酿。”铁严华一边赔着不是,一边底气十足的吼道。
  赵掌柜渐渐回过神来,看着这个以前的调笑对象,皱眉问道:“咦,铁嘴四,几个月不见,你发财了!”说罢便仔细的打量着铁严华,不脸不可置信的样子。自从上次铁严华去追那个奇怪的大汉之后,便再没有在巴邱出现过,他们都以为他定是跟那大汉去交州了。这次见到铁严华,更让他相信之前的猜测。原本极为寒碜的铁严华,此时已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棉布袍,苍白的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显然这些日子过得极为滋润。就连那以前终日挂在脸上的委琐与卑微的神情,也全然不见。取而代之地。是自信与满足,让赵掌柜反而感觉有些自惭形秽。
  “哪里哪里。”铁严华自谦的说道,当下端坐在赵掌柜对面。“我哪有什么发财的命,只能算将就过得去而已。”
  “你看看你。”赵掌柜疑惑的说道:“要是以前,你能有这么大方?还说不是发了财,怎么。现在是不是看不起我了?”
  铁严华微微一笑,揖手说道:“赵掌柜这是说哪的话,兄弟以前在巴邱,多亏了赵掌柜的帮忙,我铁严华岂是忘恩负义之
  “铁嘴……哦,严华兄。”赵掌柜迟疑地说道,叫铁嘴四习惯了,他早就忘了铁嘴四的本名了,经此一提醒。想着人家已经发财了,自己却反而落魄了,铁嘴四的绰号当然叫不出口了。“严华兄这段时间可是去了交州?听人说你没说书了?”
  铁严华大方的甩出一锭银子给小二,亲自给赵掌柜倒上满满一杯七井酿。“交州还没去,不过算起来倒也真没说书了,只是沾上一点边而已。”
  “你小子倒还真有远见,要是你继续说书,现在肯定连肚子也填不饱了。你不知道,你走了个把月后,不知道来了多少不要钱的说书人。虽然你说书的水平比他们好点。恐怕还是会被他们抢了饭碗。”赵掌柜将鼻子凑在酒杯上,狠狠的嗅了一下,啜了一大口后感慨的说道。
  铁严华仰脖一饮而尽,抹着嘴一脸满意的神情。“我哪有这个眼光,还不是走了好运。遇上一个贵人。靠这张嘴皮子。帮着做点事而已。”铁严华笑着说道,旋即疑惑地看了看周围。皱眉问道:“今天这里怎么人这么少?吴掌柜和胡公子不是经常和你一起吗?今天怎么没见他们?”
  赵掌柜一口喝掉剩下的半杯酒,长长的舒了口气,摇头说道:“别提了。我要是能像他们,就好了。”
  “怎么了?”铁严华疑惑的问道,拿起酒壶给赵掌柜满上。
  “现在城里能走的,差不多都走了。”看着渐满的酒杯,赵掌柜一脸的后悔。“吴掌柜运气好,居然有人出钱买他的铺子。虽然价是低了点,不过他吭都没吭声就买了,拿着钱便举家去交州了,现在恐怕已经在新城过着快活的日子了。”
  “胡公子呢?”
  “胡公子平时不怎么样,不过没想到倒也真下的起心。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说服了他爹,丢下家里地大片良田不要,也朝交州去了。”赵掌柜叹气说道,言语之间多有羡慕之意。
  铁严华举杯示意,疑惑的问道:“看来去交州的人还真不少。赵掌柜你自己怎么不也去呢?”
  “唉。”赵掌柜长长的叹了口气。“说来真是丢人。现在家里由不得我了,黄脸婆管得紧,就连今天来喝酒的钱,也是我偷偷攒了好久。要不是现在没什么人有钱来喝酒,今天恐怕连这酒楼也进不了。”
  铁严华伸手拍了拍赵掌柜,安慰地说道:“赵掌柜也别丧气,这样地日子就快到头了。”
  “到头?”赵掌柜醉眼惺忪的看着铁严华,摇头说道:“别骗我了。你不在这里了,当然说得轻松。没听说书地说吗?谢家那些冤魂又开始兴风作浪了,长沙王又不管事,指不定哪天就打到这里来了。唉,来了也好,最好把家产全给我毁了,到时看那黄脸婆还有什么好守的。”
  “有神箭将军在,谢家那些人成得了什么气候。”铁严华泯了口酒,不以为然的说道。
  赵掌柜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旋即又丧气地说道:“那有什么用。神箭将军再好,就算想管,也管不了荆州百姓的死活。”
  “这可不一定。”铁严华将酒杯放在桌上,眼神的说道:“神箭将军一心为百姓好,现在荆州乱成这样,他绝对不会不管的。你就等着吧,说不定要不了多久荆州就会像交州那样过上安定的日子呢。”
  “哈。要是那样,要我做什么也肯呢。”赵掌柜信誓旦旦的说道,顿时陷入美好的憧景之中。
  赵掌柜似乎也被铁严华激起希望,二人杯酒相交,谈得极是投机。
  “糟!”两壶七井酿已被二人喝光,赵掌柜几乎已是趴着动不了了,却突然想起什么,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怎么了?”铁严华也是喝得差不多了,大着舌头问道。
  赵掌柜似乎有什么急事,腾的站了起来,脚步踉跄的向楼下扑去,竟连热情款待他的铁严华也顾不上了。
  “哎!”铁严华扬声说道,想要站起来,脚却已经软了。
  “不和你多说了,说书的就要开场了,再晚就没位置了!”赵掌柜的声音远远传来,人已奔至楼下。
  “什么开场……我都没去,还开什么场。”铁严华醉酗酗的说道,趴在桌子上打起呼噜来。
  “……这一到交州,自会有人安排食宿,若是家人在路上染了病,还有专门的大夫免费提供医药……”
  “……这个贪官,可真是有够贪的,居然贪了十两银子!这哪里能瞒得过巡查司黄大人呢?这家伙上午接过银子,下午就被逮了起来……”
  巴邱城内,万人空巷。除了城内的百姓,附近十里八里的百姓也纷纷赶来。五个说书人在五个地方同时开场,这样的场面谁愿意错过。说书的地方早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四面八方还有如潮的百姓蜂拥而来。
  看着台上唾沫横飞的说书人和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的百姓,人群中的张识文不由露出会心一笑。杨诚的这一招让他也大出意料,看来这次来到交州,可以让他大展手脚了。唯一有点意外的便是,杨诚信中负责联络他的铁严华,为何到现在还没出现呢?
  第五卷 第五十五章 无心插柳
  诚静静的坐在英魂园门外的石阶上,微风拂面,带着春意。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昨日才赶到交州的张识文与黄南杰并肩而出。张识文已换了一身蓝色儒衫,虽然脸庞上刻满了西域的风霜,却无法掩盖他浑身散发出的儒雅之气,一双锐目更胜从前,似乎能看透一切。
  “大人。”二人走到杨诚身后,齐声拜道。
  “文弟、南杰,过来坐。”杨诚并不回头,拍着自己左右的石阶随意的说道。
  两人倒也不客气,张识文在右,黄南杰居左,挨着杨诚坐了下来。“不论大人是什么用心,识文对大人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识文俯望着山下的青石军营,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杨诚笑了笑,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从长安回来,我才想到要积极的去做一些事情。不过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颇多困难。现在所做的,也不过是我力所能及的而已,又何足挂齿。”
  “虽是力所能及,但却少有人愿意为之。大人的声名虽然只传荆交二地,但却在细处见真章,远非那些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人可以相提并论。识文何幸,能与大人相识。”张识文略有些兴奋的说道。他之前虽然对杨诚便极是佩服,但这次到交州所看到的一切仍让他感到震憾。本来他还以为交州的形势虽好,却远不会如沿途所听到的那些传闻一般,那些传闻多半也是杨诚的攻心之策而已,哪知道进入交州境内,一切却让他真心折服。
  “呵呵。”杨诚笑了笑,打趣的说道:“这样可不好。文弟这才和南杰呆了一天,便学足了他溜须拍马的本事。”
  “属下哪敢。”黄南杰闻言急忙告罪道。虽然他并不是溜须拍马之辈,不过到底心中有些介意自己地过去,再加上交州现在确实谈得上风调雨顺,安定繁荣,是以极少有顶撞杨诚的时候。所回禀的大多也是一片大好。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黄南杰,杨诚微微皱眉,笑着说道:“我只是开个玩笑,南杰又何必如此。快快起来。”黄南杰为他可以说得上尽心尽力,不过却始终走不出自卑的阴影,很多时候也让杨诚感到美中不足。
  “大人之意,识文明白。今后断不敢有一字虚瞒大人。”张识文信誓旦旦的说道。
  杨诚拉着一脸诚惶诚恐地黄南杰坐下,转头望着张识文说道:“越说越不像话了,今天就我们三人。尽可随便一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大人,有这么生疏吗?我还是习惯之前叫我诚哥的张识文,那才是你的本色。”
  张识文略有些迟疑,过了半晌才嚅嚅的说道:“诚哥,识文实在是……”自从认定此生追随杨诚之后,张识文再无法顺口的称杨诚为诚哥了。他与杨诚交往并不像叶浩天与刘虎那样深,除了在长安短短的一日相聚,便是在凉州的意外重逢。在长安时杨诚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他虽然只是个落魄的书生。却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将自己摆在与杨诚平起平坐的位置。不过一别数年之后,杨诚已贵为虎贲中郎将、交州剌史,而他却是一个倍受排挤的小县令。巨大的落差之下,他心里哪敢再与杨诚兄弟相待。
  “这就对了嘛。”杨诚开颜笑道:“我的脾气,你们也知道。做官并非我的本意。若是和大家只剩下从属关系。那还有什么意思。说起来南杰比我年长许多,以后也无需左一个大人。右一个大人的。若不嫌弃,叫我诚弟,或直呼本名便可。”
  “下官哪敢。”黄南杰低头说道。能得杨诚重要。他已是感恩戴德了,哪敢真的与杨诚兄弟相称。
  杨诚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要让黄南杰彻底摆脱过去的包袱,恐怕还有一段时间才行了。当下他也不再勉强,双手搭着二人的肩膀,笑着对张识文说道:“交州现在地情形,想必南杰已经跟你介绍得差不多了吧。不知文弟可有教我?”
  “不敢。”张识文揖手谦道:“诚哥所为,已是世上鲜有,识文这些微末才能,已是望尘没及。”
  “啧,怎么又来了。”杨诚皱眉说道:“今天就只有我们三人,我就是想听听你们的老实话的,好的统统不准提。这点水平我自己知道,除了一点虚名,其他都算不得什么。”
  “诚哥太谦虚了,仅是诚哥在交州那些手段,便是高明之极。识文虽然自负有些才学,却绝对想不出如此妙计来。”张识文赞赏的说道。他虽然只是从荆州匆匆路过,但荆州地形势却看得实在。在商会地善举与说书人的鼓吹这双管齐下之下,荆州地民心已安全向着杨诚,只要杨诚登高一呼,荆州便可一夜易主。
  “
  是那些说书人吧?”杨诚淡淡的问道。
  张识文点头应道:“不错。我在路上也听过几场,深知其中效果。用不了多久,荆州民心可用矣。”
  杨诚笑了笑,正色说道:“这不过是无心插柳,说起来也并不是我地主意呢。”
  “哦?那是何方高人,怎么没听诚哥提起呢?”张识文惊讶的说道,黄南杰却在一旁笑而不语。
  “哈哈,还有谁,就是你要我惩治的那个酒鬼喽。”杨诚爽声笑道。
  —
  “竟然是他!”张识文张大着嘴,似乎不敢相信杨诚所说。那日他在巴邱久等无果,直到说书散场之后,才在一名说书人的带领下找到仍在沙洲酒楼酣睡的铁严华。事后虽然一路受到铁严华的热情招待,不过一到交州,他仍然狠狠的告了铁严华一状。在他看来,杨诚一向呆在军中,对于喝酒误事之人定会严加惩罚,哪知杨诚只是闻言大笑,仅叫人告诫了铁严华一番便作罢。没想到在他看来只会磨嘴皮子的铁严华。竟然有如此才能。
  杨诚郑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将数月前途经巴邱所发生的事向二人简要的讲了一遍。原来那日铁严华在县城里追上他以后,便用其三寸不烂之舌,想从杨诚那里得到如何能逃过官府地税卡的办法。杨诚见他说得极是可怜,当时也动了怜悯之心,便答应带他去交州。铁严华听说能去交州。顿时欣喜不已。当下只带上几件旧衣和破书,便与杨诚他们一道向交州而去。
  开始铁严华倒没想到杨诚就是他经常用来糊口的段子里的神箭将军,直至接连经过数个关卡,见杨诚他们一亮令牌,便能畅通无阻。他长年混迹酒楼与人群之中,本就善长察言观色,从四卫与杨诚交谈的点滴之中,顿时猜到杨诚的真实身份。开始他几乎是诚惶诚恐,极为拘束。根本不敢正视杨诚。不过杨诚本就为人随和,相处几日,铁严华也渐渐敢放胆说话了。
  杨诚见他言谈之中对荆州极是熟悉,对各郡县地风土人情、谁善谁恶也是如数家珍。虽然他的这些大多时道听途说,却也让杨诚对荆州有了更多的了解。仅是偶然的一个念头,杨诚便决定让铁严华替他收集荆州的各种真实情报,以便于日后他管理荆州。哪知铁严华和他混熟之后,竟然和杨诚讲起了条件,要杨诚帮助他实现平生的愿望。
  见铁严华一脸向往之色,杨诚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满口应承了他。铁严华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杨诚也感到极为惊讶。原来这铁严华自小便是孤儿,幸好被一个说书人收养,才保得了性命。早年间他也随他的养父遍走荆州,靠着说书度日糊口。虽然生活清苦。不过却让他极是满足。不过后来他的养父得了病,因无钱医治而死。安葬养父之后。铁严华才在巴邱住了下来,从此混天度日,意志消沉。
  随养父四处说书地日子无疑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除了严厉而又慈爱的养父,还有那听书人的阵阵欢笑。他曾数度想沿着当年自己与养父的路线再走一遍,代替他的养父,将欢乐再传播到那些百姓之中,不过却苦于无法应付层出不穷的税卡,而不能成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