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383部分

神箭传说-第383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好可是的。”左飞鸿一脸自信,傲然说道:“你以为凭顾祝升那落魄公子和那群溃兵能挡得住我吗?等我横扫兖州,洛阳必然震动,到时再袭其粮草,加上严老头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叛军能撑得了多久?你该明白我所说的,比起你那个主意好多了吧。”
  “横扫兖州。”杨诚闻言不禁莞尔,左飞鸿把战争也想得太简单了吧,就凭飞凤营那一千人,能攻下一城就算不错了。那群溃兵虽然不足为患,但各地豪强的私兵却仍然有着一定的战斗力,若是顾祝升发动他们四面围攻,就算是他亲卫营的一千战士,只怕也抵挡不住。
  左飞鸿瞪了杨诚一眼,她当然知道杨诚所笑的是什么,当下昂然说道:“你不信?兖州才多大。飞凤营攻无不克,顶多一个月就可办到!”
  “攻无不克……”杨诚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左飞鸿倒真敢夸口,只怕赵括重生,也要自愧不如了。兖州地处中原,可不比荆州这些地方。要知道中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常言道逐鹿中原,便是其真实刻画。正因为历经战乱,所以中原地区的城池都异常坚固,就算是一般的县城,城防也不弱于南方地大多郡城。而那些较大的城池,更是有着数百年的经营,城防的稳固甚至不逊于襄阳。
  要知道襄阳之所以能成为天下有数的坚城之一,主要靠的其实是其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形。而中原那些城池,却大多建在平原之上,没有多少地形的优势所依靠。若是抛开地形因素,襄阳便远不及其中的很多郡城了。莫要说单凭飞凤营的一千骑兵,就算荆州军尽出,在兖州也会束手束脚,要说横扫,连杨诚也没有半点信心。
  “有什么好笑的!”若是眼光可以杀人,左飞鸿只怕已经将杨诚杀了数次了。“不准笑了!
  鸿一边跺脚,一边怒吼。杨诚这才终于止住笑意,不难受:“这就是你所谓的奇兵吗?”
  左飞鸿瞪了杨诚一眼,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道:“正是。以兖州现在的形势,攻无不克有何不能?你难道不知道兵法上地必胜之法吗?”
  “兵法……”杨诚不禁又想起赵刮来,正想要笑。看到左飞鸿那杀神般的眼神。又只好强行止住:“世上哪有必胜之法,再强的军队。只怕也不敢说自己能必胜。”他此时已经打定主意,不管左飞鸿如何说,也要她驻守樊城。虽然飞凤营的战力还算不错。但照她这样硬搬兵法,哪敢放心让其独自统军,更不要说是孤军深入了。
  “谁说没有必胜之法!”若是平时见到杨诚对她笑,左飞鸿起码也要欢喜好几天,但现在杨诚脸都要笑烂了,她心里却只有恼怒。“守敌所不攻,必胜!攻敌所不守,必胜!”左飞鸿咬着牙说道,末了还补充一句:“你敢说不是吗?”
  “呃……”杨诚顿时被她的话噎住了,这倒确实是兵法上的话,可是却并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就连他自己,也自问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一次两次或许没什么,但一直这样,恐怕也只有过世的章盛才有这样的水平了。不过见左飞鸿那么认真,杨诚不由心存考较起来:“敌人都不攻,守来做什么?敌人不守,攻之如何?”若是左飞鸿只理解了字面的意思,那便绝对无法回答自己这个问题,到时就可光明正大的让她去守樊城了。
  “笨蛋!”左飞鸿地手指几乎要碰到了杨诚的鼻尖,满脸教训神情的说道:“哪是这个意思,攻敌不守,不是要攻敌人不守的地方面,而是寻找敌人的弱点、漏洞,然后再骤然一击!兖州防备空虚,敌人不守之地太多了,即使一处两处毫无影响,但十处百处呢?积少成多,这你不会不明白吧。再说了,天下能胜过飞凤营地战马能有几个,现在整个州地骑兵恐怕也不及飞凤营多,我若是横扫兖州,又有何不可能!”
  看着左飞鸿那自然而生的飒爽英姿,杨诚不由露出一丝讶色,他地眼界也陡然开扩了许多。对呀,自己怎么就忘了呢!荆州军皆是步兵,是以他的思维也一直是步兵的思维,至于飞凤营,更是直接排除在外。以步兵地行进速度,突入兖州之后自然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可是若换成骑兵,那步兵的种种缺陷便全然不在了。而且照左飞鸿的意思,所采用的竟然是当年匈奴入侵的手法,一击得手便远遁千里。这一千骑兵只要不停奔袭,兖州军当真是想追也不可能,想围更是难上加难。
  况且飞凤营在左飞鸿的种种手段,以及自己的无心放纵之下,配备比起当年的神威营之流也差不了多少,各种武器装备皆是军械营精心制作,军械营里甚至有专属飞凤营的作坊,几乎是一有新东西出现,用不了多久便会改进成为适合女子使用的样式出现在飞凤营中。至于战马,由于杨诚觉得建骑兵耗费的时间和物力太大,而且南方也并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并没有将骑兵作为当前的目标,除了少量斥外,还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骑兵。这样一来却便宜了飞凤营,当初从西域引进的上万匹战马,其中最好的两千匹便进了飞凤营。一人两骑,这可是在整个大陈也没几支骑兵可以享受待遇。
  见杨诚不语,左飞鸿又凑上来说道:“诚哥大可放心,我可不是笨蛋,绝对不会让他们有机会逮到我的。而且我可是有目的的哦,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听到左飞鸿还有下文,杨诚不禁微感意外,当下自是另眼相看了:“什么目的?你最好不要打粮草的主意,三家都不是笨蛋,粮草的押运绝对不会等闲视之的。”深入后方,想要做的无非是捣乱或是断粮了,军队不可一日无帅,但更不可一炊无粮,百万大军的粮草绝对是叛军最看重的地方,想要偷袭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那里又不比荆州,虽然严铁华的情报网已经开始渗入,不过毕竟立足未稳;至于民心更是不能相比了,三家在那里经营这么久,各方势力盘根错结,想要收取绝对困难重重。
  “我有那么笨吗!”左飞鸿不以为然的说道:“大军的粮草抢不得,我不会去抢县城、富豪的吗?抢了又带不走,诚哥当然知道我会干什么了。这样一来,以后我们打到那里去了,哼哼!况且,我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
  左飞鸿附耳良久,杨诚不住点头,虽然明知已经无法阻止左飞鸿的行动了,但却仍然掩不住脸上的喜色。他之前所想的种种难为之处,随着飞凤营这支骑兵的出现一一化解,现在就连他自己对此颇有些向往了。若不是他放不下关中,飞凤营又全是女兵,只怕他会忍不住要易帅夺军了。
  “那我这就去了。”左飞鸿脸上微有酡红,竟现出少有的女儿之态。开始一心想要说动杨诚,她还未所觉,等她说完之后才发觉自己的嘴唇几乎要挨上杨诚的脸了,整个身体和杨诚靠得极近,当下心中不由一阵羞涩。
  她和杨诚现在的关系极为微妙,要知道左飞羽一直在两边极力鼓动,希望可能效仿娥皇、女英,左飞鸿倒是芳心暗许了。只是杨诚这边却一直没什么进展,杨诚自认有一左飞鸿就足够了,并没有享齐人之福的念头。而且他对左飞鸿一直都像妹妹一样的看待,并没有一丝男女之情,所以左飞羽数次已经极为明显的暗示了,却仍让他错开了话题。左飞羽倒也不敢强求,否则要是杨诚开口拒绝,那对于极为要强的左飞鸿来说,必将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
  杨诚也是微有尴尬,点了点头,左飞鸿刚要走出门时又不放心的说道:“你……小心点。”左飞鸿回头嫣然一笑,随即飘然而去。
  而这之后,便是军议、翻越秦岭,直到现在收回武关。想到自己这一路虽然有些波折,但却还算顺利。左飞鸿孤军深入,也不知道现在究竟怎么样了。或许自己当初真不该让她去扛起这个重任的,若是她有什么危险的话,自己恐怕一生都将难安。不过现在后悔却已经没有用,凭她那股机灵劲,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杨诚内心安慰着自己。
  第七卷 第六十二章 关洛争雄·二十六
  ?”见杨诚在那里想得出神,张晋根一时也不便打搅好一会才忍不住低声问道。
  “哦,是晋根啊,对不住,我一时……”见张晋根如炬目光望着自己,杨诚微有些尴尬,好像被人看穿心事一般。进入秦岭以后,他一直觉得自己心中有一丝牵挂,却不明所以,现在被张晋根提起,才惊然发觉,自己竟然一直担心着左飞鸿。她一个弱女子竟然像如他们男子一般,统军驰骋千里,为的却仅仅是得到自己的认同,想起来也不由得让杨诚感慨。
  张晋根奇怪的看了看杨诚微红的脸,心道:大人竟然会有不好意思的时候,这可真是奇了。不过表面却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没什么,对了,几天前识文托我给你带封信,现在终于可以完成任务了。”杨诚既然不说,他当然识趣得很了,虽然心中仍然对左飞鸿此举存疑,却也只字不提了。
  而杨诚经这么一岔,竟然一时也忘了二人所说的话题,见张识文有信给自己,立即拆了起来。他之前诸多事宜一直靠张识文替他打理,自从到了荆州以后,二人会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倒让杨诚感觉不习惯起来。所以一听到是张识文来的信,他便有些急不可耐了。捏着薄薄的信纸,杨诚的脸色却是喜忧参半。张识文的信中只说了两件事,一是荆交二州的近况,二便是左擒虎和叶浩天双双失踪的事情。
  荆交二州在张识文和一众官员齐心合力的治理上,一切倒还算得上是蒸蒸日上。民生自不用说了,就连杨诚计划所缺的种种物资也已经准备了八九成,大多数甚至已经运抵了梅坡。此番武关一通。便可源源不断的运入关中,直接投入到战场上。
  现在地梅坡已经今非夕比了,荆州平定之后,从荆南和交州源源不断而来的战争物资,将原来的军营塞得密密实实,连驻守的士兵也不得不在周围另筑营寨。现在的商会几乎完全成为战事的服务员。大量地商业活动都已经暂停了下来,仅维持必要的民生物资交流。荆交二州宽阔的官道上,完全是一副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才铺上去不过数月的青石板,已经被成千上万的车轮磨得面目全非。如此盛况,恐怕在两州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虽然战事随时都可能再开启,但冒险前来的商旅反而更多了。现在整个大陈几乎都已经卷入了这场战争,大量的民夫被征用,聚集在关洛之间。各地一派凋零之象。而唯有荆州和交州,由于杨诚一贯坚持兵贵精而不贵多,是以在完全控制两州超过百万民众地情况下,仍然只维持五万左右的正规兵力,算上各地维持治安的衙役捕快,也不过七八万而已。比起中原大部份地方几乎抽尽十四至六十岁男丁的情况,荆交二州简直就算得上是太平时节了。
  而物资的运输又全权交给了商会,有了大量的马车为基础,民夫的数量便数以倍计的减少了。况且这些民夫皆是由商会出面雇用,每月所付的薪金又丰厚。而且受到的待遇也不错,是以不仅没有成为百姓沉重地负担,反而解决了不少人的生计。就连荆北之战被俘而雇去修建水利的州军士兵们,也有近半纷纷要求在战后留下,永久居住在这里;而在另一半不愿留下的人中。不少也是因为家人的牵绊。不少人甚至已经打算,一旦有机会。便要携家迁来。
  正是在这各方面地影响下,荆、交二州在这场波及天下地战乱中,竟然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荆北大战之后。不少势力已经将眼光投向了这里,明里暗里进行着全方位的渗透。张识文对这种情况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对方不捣乱,他都不予会;不过若是存心破坏,很多情况下官府还没出动,那些人便被愤怒地百姓五花大绑的送来了。这样一来,敌对势力的渗透不仅没有起到预期地作用,反而在各种消息传回之后,动摇了自己的军心。这恐怕就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了,而且还难以加以阻止。
  张识文早就预想到这种情况,而且料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还会逐渐扩大。所以不仅没有刻意理会,反而出手推波助澜,让更多关于荆交二州的消息和传闻随着这些人流向四方,使他们成为自己义务的宣传员。当然,对于一些重要的东西,张识文的防范也是滴水不漏,特别是军械营,更已经暗中抓捕了数十名暗探。
  杨诚自然知道,张识文这其实是要自己安心打仗,后方自有他的照应。想起自己这个最忠实的朋友,杨诚不禁感慨不已,上次分别时,他分明看到张识文已经隐有白发了,神色间也略有些憔悴。要知道他可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这才多久,竟然就这副样子了,两州沉重的负担全压在他肩上,恐怕没有人比他更累了。想到这里,杨诚暗下决定,一待此战过后
  设法让张识文好好休息一下,若是因此而累倒,自己他。
  至于第二件事,张识文只是略微提了一下,并强调他已经有了营救方法,让杨诚不必牵挂。当然,这件事情现在还瞒着左飞羽的,不过左飞羽是个坐不住的人,虽然身怀六甲,但现在还不碍行动,现在这件事已经差不多要传遍交州了,恐怕并瞒不了多久。
  杨诚当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现在总算进了关中,他当然不可能丢下大军千里迢迢的跑去了。不过他也知道张识文只是在安他的心,叶浩天是何等人物,他可是清清楚楚的,连他也一同失踪,事情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而他对奇门之术只是听章盛提过,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就算他去了,恐怕也无济于事。一切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看完信之后。杨诚将信收了起来,并未作过多表示,一如往常般向张晋根说道:“洛阳一带的情形现在如何了?”说起来他已经有十来天没有听过洛阳一边的情形了,虽然从刘虎那里听到了一些,却也是过了好几日的了。关中现在混乱的局面有望解决,他地目光当然就投向了洛阳。更何况左飞鸿现在已经按原定计划出发了,他当然无法完全放心。
  “洛阳的外围倒是被我们查得八九不离十了,但是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