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412部分

神箭传说-第412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叛军的箭矢并没有射杀多少乌鸦,不过因为受到惊吓,绝大部份乌鸦都飞到了两军中间地带,再不敢似之前那样大摇大摆地在叛军头上盘旋。四散的乌鸦也渐渐汇拢过来,单是在关墙射程内的,便有不下七八百只之多。倒也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期待着更多美餐出现的乌鸦们,并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
  “自由射击,谁要是没射中那就自己看着办吧!”钱宁一脸豪迈地吼道,随即张弓拉箭,不到满弦一支羽箭便飞驰而出。其他士兵也纷纷举弓,毫不客气的向自己锁定地目标发起进攻。
  “咻……”羽箭破空之声不绝于耳,夹杂在其中的,是此起彼伏的乌鸦惨叫之声。没一会儿,箭矢之声便越来越弱,直至完全消失。射出五六支箭,也不过只是靖海营战士们喘口气儿的功夫,但结果却让三千叛军士兵目瞪口呆。
  中箭的乌鸦几乎如雨般不绝地落在他们面前,漫天的羽毛更是随风笼罩了整个军阵。抬头望天,蓝天白云之下,哪还有一支乌鸦的身影!身处阵后的弓弩手们早已羞愧的低下了头,眼神之中更满是敬畏:同为弓箭手,这些人无疑高出他们太过;但作为敌人,又将是一件令为畏惧的事情。前列的刀盾手们只是呆呆的望着前方满地的乌鸦,除了下意识的努力将自己露出的身体藏到盾后,连前进的步伐也为之停滞。
  看到这一幕,蔡进锐不由喜笑言开。他刚才见钱宁射鸦向他示威时,便生出这先声夺人的想法。毕竟他们的人太少了,虽然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形,却也经不起几轮消耗,只有设计重挫敌人的斗志,才能为自己稳守潼关创造可能。只是他之前并不太看好这射鸦示威之举。不过叛军将领却无意中帮了他一个大忙:就算他们轻易将这些乌鸦射下来,恐怕也起不了多大地影响;但有了之前一千弓弩手齐射的“佳绩”。两相对比之下,但足以将影响扩大数倍。以现在叛军士兵地表现来看,显然已经心生怯意了。
  “神箭无敌!神箭无敌!”不知是谁起的头,不一会儿所有的士兵都汇聚到了这一行列中。这句最初只是在杨诚测试破甲箭威力而技惊全营时才喊出的口号,后来竟慢慢演变成了交州军固定的口号。虽然杨诚后来不断升迁
  不是当初的神箭将军。但这个口号去从未变过。靖海师营,不过又有哪一个交州男儿,不将箭技通神地杨诚视为天神般的人物呢。
  在关墙如山的呼喝之下,作为先锋的叛军士兵士气顿萎。关墙上虽然只有两百人,不过在猎猎的旌旗遮掩下,已让这些士兵有些草木皆兵了,只觉关墙上密密麻麻都站满了箭法犀利的敌人,正等着他们前去送死呢。
  后面的郑仕理见状不妙,立即以鼓为号,传令大举进攻。并将第二队压上,以防第一队不战而退。进退皆死。自己的家小却全在洛阳,无奈之下前锋将领只得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不过早已不复之前的气势了。
  奇异地战斗随即展开,三千人拼死的声势倒甚是慑人,借着盾牌及人数地优势,叛军很快便攻到了关墙之下。云梯毫不费力的架上关墙。已无退路的刀盾兵蜂拥而上,拼命向墙上爬去。战事进行得如此顺利,几乎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对方似乎是有意将他们放过来。先前那凌厉的箭雨,根本就没有落到刀盾兵的身上。可惜他们的高兴,却并没有维持多久。
  “哗!”蔡进锐端起一盆火油,一股脑儿地全倒在了云梯上,接着抽起一根插在旁边地火气,轻轻一凑,熊熊的烈火便随着火油流淌的路线迅速漫延开来。叛军士兵才刚刚爬到一半。只见头上熊熊火光,哪还敢接着爬。直接便跳到了人群之中。而其他的云梯,几乎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也有几个被后面的人堵着又不敢跳的人,没一会儿便被烈火包围,引得云梯之下一阵混乱。
  赵长河匆匆撤离潼关,原本用来防御的物资根本无遐带走;而三家占据潼关之后,虽然也将一些物资运进了关中,不过大部分主要用来防御的物资,却丝毫未动。甚至在关墙上还有数架威力甚大的利器,因为被固定其上,而得以保存。虽然蔡进锐他们只带了一把弓一囊箭,但夺取潼关之后各种物资却丝毫不缺。不过这也怪不得三家,毕竟谁也不会想到潼关竟然会在这样地情况下失守,不然哪会白白便宜了靖海营。
  “咻!”一支劲矢破空而来,直插在蔡进锐身旁的墙垛上。看着那颤动着地矢尾,蔡进锐怒声喝道:“钱宁!钱宁!你这家伙在干什么!”
  “意外意外!那小子狡猾得很,好不容易才解决了他!”钱宁吐了吐舌头,举着弓箭一脸庆幸。“我的任务可快完成了,该给我加点了吧?”
  对方那十几架云梯根本不足为患,而潼关的城门又坚固无比,除非对方有大型的冲车,否则根本无法撼动分毫。是以战前蔡进锐便与钱宁分了工,由他带二十人专门对付敌人的云梯;而钱宁则率剩下的人全力射杀对方的弓弩手,不让对方丝毫威胁到关墙。潼关关墙极高,再加上交州的弓箭都是经过特制而成,射程并不比对方的弩少什么。此消彼涨之下,他们直比对方弓弩手多出了百余步的射程,而这一百余步,足可成为对方弓弩手的死亡之地。
  虽然有刀盾兵的掩护,不过在这些神箭手面前,叛军前锋的一千弓弩手仅在关墙上留下数十支劲矢,便因死伤惨重而宣告瓦解。反倒是冲在最前的刀盾兵们,由于并不是蔡进锐特别关注的对象,除了在之前云梯处死伤的百余人外,其他人竟然毫发无伤。不过云梯既失,他们除了在望着高高的关墙干瞪眼外,却也无所作为。
  “还加什么另,箭省着点用,给我死盯着对方的弓弩手,再出点差子看我怎么收拾你!”蔡进锐探头看了一下下面拥挤的人群,竟然童心大起,捉狭的做了一个鬼脸。如果接下来仍然是这点招数的话,这潼关就算守上一半年载也没问题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好事恐怕就这一次了,洛阳毕竟是叛军的大本营,就算之前已经将攻城器械全部运进了关中,要想赶制起来也并不困难。
  看到这一幕,远处的郑仕理不由哭笑不得,他总不能下令让这些士兵徒手攀上数丈高的关墙吧。想到自己的第一轮攻势仅仅半个时辰便完全失败,他也无奈的望向一旁的潘庆明,不料后者却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顿时让他怒火中烧。“庆明贤弟,素闻你们潘家的寿阳营锐不可挡,我看不如……”潘家在洛阳仅剩两万人,其中一半便在此处,他直把潘庆明的表情当作对自己的嘲笑,便立即忍不住想要先将寿阳营全数派上来报这一笑之仇。
  “呃。”潘庆明闻言一滞,之前的笑容顿时凝结。开玩笑,潘家就这么一点家底了,来壮壮声势还可以,要是拉上去送死,他还敢回去见阀主吗?更何况他又收到三个长老的传信,更不可能让自己的人去进攻潼关了。“末将一直在思考之前大帅的提议,越想便越觉得大帅实在是思密周详,末将决定支持大帅。”潘庆明一脸谦卑与恭维,与之前的应声虫判若两人。
  “真的吗?”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潘庆明这个马屁也拍得他心里舒服。“可是,三位阀主和长老们掷下了严令,对潼关的进攻不可有片刻停息啊。”现在这种情况,任谁看也没有什么进攻的意义。虽然在这期间又赶制了数十架云梯和几辆撞车,但都极是简陋,对战局根本没有多大助益。第一次领兵出征,郑仕理也不想自己败得太惨。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潘庆明一脸正气凛然地说道:“大帅审时度势,对下属又极是体贴,怎么能让他们白白送死呢?况且第一批攻城器械明早就可送达,到时我们再加紧抢攻,士兵们对大帅的仁德心存感恩,必然会拼死效命,说不定可一战而下。”
  “你倒是说得有理。”郑仕理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被潘庆明这样一转移话题,之前准备把寿阳营派到最前的想法,早就不知飞到哪而去了。“现在这种情况确实无法攻击,那就鸣金收兵,等明天准备万全之后,再行进攻。”
  “大帅英明!”潘庆明由衷的赞道,心里却想:明天?你要攻得成才怪呢!
  第七卷 第九十一章 关洛争雄·五十五
  不杀!不杀!不杀!”数万人的齐声震喝在高塘镇外排列整齐的士兵随着节奏有力的敲击着手中的盾牌,更凭添了几分声势。围着小镇设起的寨墙后,无数叛军士兵挤在一起,放眼望去满目皆是攒动的人头。镇中央的高台上,几名叛军将领声嘶力竭的呼喝着,不过显然已经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了,所有人士兵的眼中都满是畏惧,其中更夹杂着难以掩饰的犹豫。
  两天前,四万京畿精锐如猛虎出笼般从雍门要塞和长安内城同时涌出,几乎每天都听到好消息、每天都感受到胜利越来越近的京畿勇士们,在数日的休整下完全恢复了之前几乎已经丧失殆尽的斗志。而杨诚又令所有将士皆涂黑面,装束与之前他们夜袭时几乎完全相同。之前一句“黑面鬼来了”便引得数营同炸,而现在看到如此多之前令人畏惧的面孔出现,许多已成惊弓之鸟的营寨纷纷不战而溃—单是几十人便让他们难以应付了,更遑论现在了。
  那些叛军精锐部队倒不至于不战而溃,不过主帅阵亡与潼关被克的消息已在叛军之中传得沸沸扬扬,关中叛军已是人心惶惶,加之各军之间互不统属,更谈不上什么协调,哪里还有什么斗志。城内二十万大军构筑的包围网,几乎在半天之内便被撕碎得七零八落。而驻扎在城外的叛军姗姗来迟的救援部队却被仓皇出城地溃军挡得难作寸进。郑志愉用了一夜攻下的长安外城,也在这半天内全然丢失。
  正在城外叛军在是走是留左右难决时。潘氏地五万大军招呼也没打就仓皇逃往潼关方向,在路上还“不小心”透露了一个消息:关中军粮已所剩无几。仅剩的粮食也全囤积在孟塬与华阴之间。潼关失守后,关中叛军倒还没陷入马上缺粮的境地,不过主管军粮将领也是郑氏子弟,却已经开始减少供应除郑氏外的其他军队的粮草了。如此一来,更加坐实了粮草不够的流言。
  现在被潘家地人这么宣扬,众人似乎看到了粮草断绝的绝境一般。头等大事已经不再是应对长安城随时可能冲出来的朝廷大军,而是粮草了。先是不属于郑氏的部队纷纷离开营寨,追在潘家大军的后面奔向华阴,他们军中的存粮本来就不多,根本不用人再煽动,几乎是全速而行,不多时竟然连潘家也被落在了后面。而那些隶属于郑氏的外姓将领们,开始倒还坐得住,不过随着另外两家和其他小家族的部队几乎走得精光,在无法安抚属下将士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跟随而去了。
  而最后走的,则是现在被围在高塘镇地这六万多由郑氏族人率领的部队。因为之前杨诚地反间计。几乎所有重要的地点都是由郑氏族人驻守,他们自知责任重大,再加上已经派人火速报到洛阳,正在焦急等待最新的任命,根本就不敢走。不过等他们最终发仅剩下自己这些人的时候,京畿军队却骤然发起猛攻。连克数营,锐不可挡。孤立无援之下,剩下的部队哪还敢停留,陆续开始了撤离。
  杨诚和刘虎倒也不急追,带着五万精兵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直到确认这殿后地叛军已经远远落在后面后,这才陡然加速,终于在离华阴百里之处的高塘将其团团围住。在尽量迫降的方略之下,他们目前也只是围而不攻,仅以士兵呼喝来不断瓦解对方的意志。
  “这都两个时辰了。再不攻可就天黑了。”刘虎已有些坐不住了,自从那晚遇到三家高手袭击之后。杨诚似乎变得更加仁慈了。原来传檄天下的招降政策就已经够宽松的了,他却还不满足,不仅严令各军不得诛杀失去战力的叛军,更通告诸将,战功的大小主要判断标准不再是杀敌多少,而是生俘敌人的数量的多寡。
  京畿诸将本来就被当初杨诚那两月平关中地气势所折服,而现在还不到一月战局就已经发展到渐趋明朗的态势,对杨诚地推崇已经开始高过刘虎了。虽然也有不少人对这道命令提出质疑,不过却并没有多少人响应。再加上第一天的战斗中杜业农斩敌一万俘敌八千,去只被杨诚轻言嘉奖;而斩敌千余,俘敌两万的唐道正,却被立即提升了一级,官封抚远将军,竟然成了杜业农的直属上级。
  杜业农当然不服,当夜便找杨诚理论,不过却不知二人在帐中说了什么,第二天的战斗中便一改之前的风格。两人境遇的极大差距和杜业农先后态度的变化,顿时震动了全军,同时也明白了杨诚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了。虽然全面反击到现在还不到三天,但长安的八座战俘营却已经爆满,足足容纳了近七万人。反而是掩埋的叛军尸体,也只有两万多人而已。这虽然与叛军在之前便被打击得没有什么斗志有关,但更多的却是得益于杨诚的方略。
  “等的就是天黑。”杨诚安慰的拍了拍刘虎的肩膀,望着前方感慨地说道:“如有可能,我真希望把这六十万叛军全都招降。多等几天也无所谓,等到他们真正缺粮了,一切就更容易了。”
  按照之前的预想,以雷霆手段夺回外城的控制权后,至少要于叛军对峙五天,在叛军缺粮的危机更加明显后,再联合抵达蓝田的左化龙和杨开二人的靖西、靖北营同时发动,十日之内将战线直推到关中叛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孟塬。所以他之前才会对蔡进锐说至少得坚守潼关十五日,毕竟集合京畿和荆州所有精锐,也不过才六七万之数,要在半月之内将六十万叛军完全击溃,这也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
  千算万算,他却没有算到三家高手针对他地袭杀。更没有想到原本极为渺茫的完全分化三家之策,竟然被自己两句话便达成。三个儒高手在潘家地地位果然尊崇。竟然能在不通知阀主的情况下,便让潘家在关中的五万大军积极配合自己的行动。正是因为潘家大军的领头溃退及沿途制造的谣言,才使得长安外围地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