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422部分

神箭传说-第422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了不少本领。五年前师傅去世后,见并没有可投效之人,便回乡种地为生。不过天灾人祸不断,饶是他力气远大于常人,却也渐渐开始无法满足那同样惊人的胃口了。无奈之下,他便投了军,可是没想到因他地胃口,竟然遭到数次驱逐。虽然他根本瞧不起郑氏,打心眼儿里不就没想过要为其效力,但为了填饱肚子,却也只好显露出力气惊人这一特长,以求军队的收容。
  这样一来,他倒也终于得偿所怨,虽然受尽了不少羞辱与刁难,但总算有了栖身之所。直到三家公然叛乱之后,他也数度想要离开,但终因无处落脚,不能成行。直至进入关中后,不断听到有关于杨诚的传言,这才心有所动。只不过传言毕竟是传言,真假难定之下,他也没有立即付诸行动。等到这次被杨诚围在高塘后,才真正让他下了决心。
  古山是个奇怪的人,这是杨诚地第一个印象。明明生活困窘。却眼高于顶。他也算遇过不少人了,其中也有不少自视极高之人。但比起古山却实在是远远不如了。在他眼里,能够值得他相交的人,不仅得身手
  还要有近乎完人地操守。而其他的人,不管你地位、却是如同无物。但偏偏他眼界这么高。却又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在叛军中当牛做马数年之久,甚至被人当作傻子也不以为然。
  更让杨诚惊异的是古山的懒惰。之前听韩亮青说他贪睡,他还道这只是其逃避的一种方法,但相处几天下来,杨诚却深刻地见识了。能走一步的,他绝不会走两步,能躺着他绝不会站着。只杨诚有一会儿没有理他,他绝对是在睡觉,甚至是站在那里便睡着了。总之无论何时。只要能省一分力,他都绝不放过。往好方面说。古山这是简单、直接,不浪费丝毫精力。若是不好的方面,他简直可以算是偷懒的大师!
  若不是那晚亲身感受过其实力,杨诚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此人会有如此厉害,抓破脑袋他也想不明白他是怎么练成这样的身手的。不论是箭术还是其他,都需要极为勤奋的练习才会有所成就。即使是杨诚的箭术此时已经达到极高的境界,但只要条件允许,他每天仍然练习不。但以杨诚现在所见到的,古山绝对与勤奋沾不上半点边。至少这几天来,他就根本没见过古山练习过。
  不过他现在却没心思想这些。本来他以为可以清静一段时间地,但从昨天中午开始他清静梦便被彻底打碎了。张晋根是咨事营的负责人,因为杨诚对其地信任以往除非极为重大的事情,向来都是他拿主意决定,每次倒也能令杨诚满意。但张晋根现在病倒了,咨事营虽然仍在运转。但不少事情就不敢轻易处理了。
  第一桩摆在杨诚面前的难题,便是之前颇受杨诚赏识的唐道正惹下的。诱降了渭南叛军后。因为张晋根的一再要求,杨诚并没有让杨开和左化龙进驻渭南,而是交给了唐道正。哪想到唐道正一进渭南后,立即将所缴获地战利品,特别是其中一批金银珠宝,全部作为他的战利品,用来犒赏了他属下的将士。
  要知道以往荆州军作战,所获战利品皆是在战后根据战功进行分配,任何人不得私自取其分毫。而且杨诚之前也曾说过,此次所获的钱财,都得先行充公,以作安置降卒之用。是以虽然这批物资在杨开他们手里保管了整整一天,却没动过一点。若按荆州军中的纪律,唐道正此举已经可以让他立即罢职待罚了。但唐道正却并非荆州军的人,咨事营当然就无法处理了。
  听到这件事,杨诚也顿觉头痛。虽然天下兵马都要受杨诚节制,但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京畿军队向来觉得比其他部队高出一等,即使是在长安数年的刘虎,也并不能完全压制住他们。虽然因此战让他在京畿军队中有了一定的威望,但还远不比荆州诸营。对于京畿的将领,自己奖赏他们倒好办,但处罚却不是那么容易地了。
  事实上荆州军纪律严明,对于战利品的分配有着严格地规定,将士们也都自觉的遵守。但是其他绝大多数的部队,却并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否则就不会有郑志愉以掠劫犒赏士兵之举了。战场所获皆属自己,似乎是天公地道的,而由将领完全支配所获战利品,也几乎是默认的规则,这一点杨诚当然清楚。
  但问题的关键是,自己之前就宣布了钱财、兵器、盔甲皆充公,一部份用于奖励,另外一部份却用于战后的安置。要知道这数十万叛军,若是全降了虽是一桩好事,但所耗的钱粮却极为巨大。至于兵器,除了必须的部分外,杨诚更是打算运回交州,由军械营回炉后打制成农具,用来填补百姓所需的巨大空缺。交州的冶铁现在几乎已经全力开动了,但限于原料的供给,根本就无法满足需求。而这数十万叛军的兵器,正好可以补充其中。
  更重要的是,渭南的夺取根本就没有唐道正半点事儿。他所做的,只不过是从杨开和左化龙手中接收过来而已,要是计较起来,这批战利品也应该由荆州军来分配,而绝没有他半点资格。杨诚倒不是和他计较这点,但此例却不可开,若是今后争抢战利品成风,将士们一心逐利,自己的大好计划恐怕就要受到严重影响了。
  杨诚当然不会放任不管,更何况自己有令在先,若不处理以后更不要想其他京畿部队乖乖听命了。事实上这次从夺回外城的战斗开始,叛军望风而退,所遗物资数不胜数。除了荆州诸营外,其他各军几乎都有中饱私囊的现象,唯一的差别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只是这段时间进展得太过顺利,以往军中又没有这类的问题,他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待他回到蓝田,与咨事营仅有百步之遥,消息传递极是方便,是以咨事营在报上唐道正这件事后,顺便也将其他各营的情况报了上来,看了两堆高高的卷宗,杨诚这才渐渐了解到这段时间各军的具体表现。
  怒其不争之下,杨诚也暗下决心要好好治治这股风气。只是,到底该如何处理呢?唐道正或许是个突破口,但罢免了他?先不说之前自己数次在众将面前称道过他,现在说翻脸就翻脸,其他诸将将会如何作想?恐怕不单单只是嘲笑自己无识人之明那么简单了。而且按照张晋根的意思,荆州军尽量少参与其后的招抚事务,他也只能用京畿军。可在京畿军中,又只有唐道正能完全领会自己的意图,执行好自己的决定。自己要是处罚了他,又换谁来主持呢?
  杨诚还没想好该如何处理唐道正的问题,一个令他为之震怒的消息又摆在了他的几案上:两个时辰前,昨天才投降的赤水镇两万降卒,竟然暴动了!
  第七卷 第一百零二章 关洛争雄·六十六
  末将唐道正(白驰),拜见大将军。”唐道正和白驰入前堂,偷偷地瞧了一眼坐在上首闭着眼睛不知道是在休息还是沉思的杨诚,毕恭毕敬地拜下。杨诚给二人的加急军令均只写了“速至蓝田”四个字,在路上一番交流后,虽然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但各自心中也都有些忐忑。
  杨诚却如泥塑般端坐不动,甚至连一点睁眼看他们的意思也没有。二人起也不是,跪也不是,顿时僵在那儿。要知道平时杨诚根本没有一点架子,不要说他们这种统领大军的将领,就算普通士兵在他面前,他也是客客气气。对杨诚的本领他们虽然并不完全清楚,但却知道刚才他们二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睡熟的杨诚惊醒了。而现在杨诚丝毫没有理会他们,显然是故意为之了。想到这一层,二人不由心中一紧,对视一眼后伏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
  虽然京畿军地位特殊,他们二人又是皇帝钦点的四城校尉,但与现在的杨诚相比,却有云泥之别。杨诚虽然资历不高,但却是全权负责平叛事宜的招讨大将军,除了现在在皇帝身边护卫的军队,全都要受他节制。生杀予夺,皆在他一念之间。由于相处并不长,对于杨诚的性子他们并不熟悉,现在陡然见他一反常态,哪有不怕之理。
  “唉……”也不知过了多久,杨诚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带着无限痛心与无奈地语气说道:“我以二位将军为栋梁之才,奈何二位将军却要自毁前程。”
  “大将军。您这是……”二人心头一惊,虽然之前已经做过无数猜想,却没想到杨诚吐出的这番话仍然远出二人地意料之外。他们当然也知道自己所为不当,但心底里觉得顶多会遭到一番斥责而已。但杨诚此话一出,言中之意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二位将军起来吧。”杨诚缓缓起身,背负着双手走了下来。直接从二人中间越过,一直走到门口才停了下来。“我知道二位将军志向高远,本也欲成人之美,助二位更进一步。不过二位,却似乎并不领情。”
  “末将岂敢!”二人慌忙拜道。对于杨诚话中的意思,他们自然是再明白不过了。凭着周密的谋划与惊人的箭术,杨诚漂亮地做到了让他们认为完全不可能的事,在如此之短的时间,破解长安危局,甚至让声势浩大地叛军转眼间便陷入无法扭转的败局。出于惯例。在形势好转之后,摘果子的往往都是主帅亲近之人。特别是其嫡系部队。本来他们都以为今后的风头将全被荆州军占去,却完全没想到杨诚竟然在这个时候让荆州军撤后休整,而将轻易便可立功的事派给了他们。
  叛军现在大势已去,招降叛军根本就是一件轻松之极的美差。虽然他们并不完全清楚杨诚此举的目的,但却均对杨诚心存感激。要知道杨诚的资历虽低,但他们四城校尉就更加不如了。若不能乘此机会多立功劳。一旦天下太平,恐怕根本没有他们立足之地。虽然眼看着已经没有多少仗可打,立战功机会少之又少,但夺回城池同样是大功一件,哪怕只是从降兵手中接受过来。只要能够多收复几座城,以后又有谁敢轻看他们呢?
  “你们还不敢?”杨诚稍稍提高了一点声音,摇头道:“也罢,我也知道你们心中不服,我并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就给你们一个自辩地机会。”
  “不知大将军想要如何处置我们?”白驰略有些气愤地问道。不错。他负责招降的那批降卒在投降后发生了暴动,但已经被他镇压下去。虽然也死伤了不少人。但那些降卒要暴动,于他何干。听到杨诚竟然把事情说得如此严重,他心里倒真是极不服气。虽然他才获升迁不久,但也知道处理降兵地规矩,凭着他们叛逆的罪名,自己就算尽数将其诛灭,也没有什么可以责怪的地方。
  杨诚转身淡淡地看了白驰一眼,后者眼神略一闪避后,便毫无畏色的与杨诚对视起来。“我知道你很不服气,不过这却让我更加失望。至于如何处置,则视你们自辩而论,若没有令我满意,那就逐出军营,永不录用!”
  “不就是死了几个降兵吗?他们自己造反,难不成我还要站在那里让他们杀才对了?”白驰把心一横,脸上尽是忿忿之色。这点事竟然就要让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让他心里哪里服气。要知道他在军中熬了近十年,这才好不容易遇上皇帝起用平民将士而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竟然因为降卒而毁去之前地一切努力,换做是谁恐怕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不就是死了几个降兵?白将军可说得好轻松!”杨诚冷哼道:“那白将军可否告诉我,他们为什么投降刚刚一天,便又要反叛呢?”降兵暴动这件事情白驰根本没有报上来,若不是少量逃出的降兵在进入靖西营警戒范围被擒获,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左化
  由左化龙呈报上来,他恐怕还要被蒙在鼓里。
  听到杨诚这一问,白驰顿时一滞,表情也有些僵硬起来。“自然,自然是他们假意投降,准备趁我军不备再行反扑。对于这种诈降之兵,当然不能轻饶。”听到杨诚的话,白驰自然知道自己并没能瞒住杨诚,不过仍然心存侥幸,犹自强辩道。
  “这么说来,白将军还立了功喽!”杨诚脸上挂着一丝怒色,走到白驰身边,想要骂却还是忍住了。诈降?亏白驰说得出口。明明是白驰纵容属下逼迫所有降卒交出身藏财物,甚至还因此杀了两名降卒,这才引起这两万降卒的公愤。进而集体反抗。白驰不仅未适时安抚,反而派兵强行镇压。致使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自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降卒。更重要地是,降卒武器均以上缴,自知不敌下四处窜逃。竟有上千人逃出,其中有不少更是逃去了华阴方向。
  “那倒不敢。”白驰略有些心虚地说道:“末将未能察觉其诈降,致使属下将士无辜死伤数十人,实在难辞其疚,还请大将军治末将失察之罪。”
  “白驰啊白驰,你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诚摇头叹道,随即站直身子,向门外喝道:“来呀!将白驰去除甲冑,杖责一百后,押回原籍!”
  “啊!”一直低头不语的唐道正惊讶地看了杨诚一眼。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复之前地姿势。被主帅喝令去除甲冑。便是免除一切官职之意。而被押回原籍,则相当于被开除军籍,此生将再也没有什么机会踏入军队了。唐道正开始还以为杨诚逐出军营、永不录用的话只是吓吓他们的,却没想到竟然来真格地。
  他和白驰一路行来,虽然白驰都捡对自己有利的话来讲,但以他地头脑。又怎么会猜不出其中大致地隐情。就算以他看来,白驰这次做得也确实太过混帐。要知道杨诚一意以招降来瓦解叛军,你手里却偏偏闹了个大暴动,甚至还让部分人溜了出去,你这不是和杨诚唱对台戏吗?当时他便认为白驰多半会被调回来,再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了,却没想到真正的处罚不知比这严重了多少倍。
  白驰闻言也是一副愕然之色,一时竟然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恐怕做梦他都没有想到,杨诚竟然会如此处罚他。一直到两名卫兵进来挟住他后。他才猛然惊醒,大叫道:“凭什么!凭什么!我犯了什么错。慢着,给我停下!你不给我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就敢就这么处罚我!”惊怒之下,白驰用力想要挣脱,不过他显然小看了帅府的亲兵,饶是他用尽全力,却也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