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06部分

后汉书-第106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四'说文曰:“鈇,剉刃也。”锧,椹也,音质。
  十三年,迁魏郡太守。二十七年,以高第入代赵□为太仆。中元元年,从东封岱宗,行恚臼隆;梗糯课究眨途艄啬诤睢6辏郾溃滚谐纸谄鹪辏庋钜叵绾睿橙傥迨АS榔剿哪辏悸の魈氐巳冢渭槔簦呙猓骶敉痢A辏宰谛衣常葱许'尉事。七年,代阴嵩为执金吾。
  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十四年,诏复爵土。明年,东巡郡国,留鲂宿恚瞎#б唬Ыǔ跞辏岳喜∑蛏恚嘧谛碇F涠甯谐兀土泻钗弧T投辏洌蹦臧耸
  注'一'东观记曰:“□鲂车驾发后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领南宫吏士,保给黙席,子孙得到鲂所。”
  子柱嗣,尚显宗女获嘉长公主,少为侍中,以恭肃谦约称,位至将作大匠。柱卒,子定嗣,官至羽林中郎将。定卒,无子,国除。
  定弟石,袭母公主封获嘉侯,亦为侍中,稍迁恚尽D苋≡玫笔溃驳鬯琛
  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佩刀、'一'紫艾绶、'二'玉玦各一,'三'
  拜子世为黄门侍郎,世弟二人皆郎中。自永初兵荒,王侯租秩多不充,于是特诏以它县租税足石,令如旧限,'四'岁入谷三万斛,钱四万。迁光禄勋,遂代杨震为太尉。及北乡侯立,'五'迁太傅,与太尉东莱刘喜参录尚书事。顺帝既立,石与喜皆以阿党阎显、江京等策免,复为恚尽
  卒,子代嗣。代卒,弟承嗣,为步兵校尉。
  注'一'以班犀饰□也。
  注'二'艾即盭,绿色也,其色似艾。
  注'三'半环曰玦,以饰带也。
  注'四'足音即谕反。
  注'五'章帝孙济北惠王寿之子懿也。
  石弟珖,'一'和帝时诏封杨邑侯,亦以石宠,官至城门校尉。卒,子肃嗣,为黄门侍郎。
  注'一'珖音光。
  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也。'一'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练,遂上升天,占者以为吉。及长,长八尺六寸,要带十围,力能扛鼎。'二'少为户牖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三'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冑,拥恚鬃澹瑨I御钞盗,赖其全者甚觽。延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弃于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四'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五'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吏)**'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注'一'东昏,县,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北。东缗属山阳郡,俗本为“缗”者,误也。
  注'二'说文曰:“扛鼎,横关对举也。”*'扛'*音江。
  注'三'谢承书曰:“莽贵人魏氏以椒房之宠,威倾郡县。”
  注'四'谢承书曰:“养育成人,以妻同县人王氏。”
  注'五'细阳,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颍州汝阴县西北。
  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一'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三'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閴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二十年东巡,路过小黄,高帝母昭灵后园陵在焉,'四'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皬,皆谙其数,'五'俎豆牺牲,颇晓其礼。帝善之,□延从驾到鲁。还经封丘城门,门下小,不容羽盖,'六'帝怒,使挞侍御史,延因下见引咎,以为罪在督邮。言辞激扬,有感帝意,乃制诰曰:“以陈留督邮虞延故,贳御史罪。”'七'延从送车驾西尽郡界,赐钱及□带佩刀还郡,于是声名遂振。
  注'一'富姓,宗名。
  注'二'晏子曰:“晏子布衣鹿裘以朝,公曰:‘夫子之家若此其贫也,奚衣之恶也?’”注'三'左传曰,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注'四'小黄,县,属陈留郡,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北。汉官仪注曰:“高帝母起兵时死小黄北,后为作陵庙于小黄。”陈留风俗传云:“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乃使使者梓宫招魂幽野,有丹蛇在水,自洗濯,入于梓宫,其浴处仍有遗发,故谥曰昭灵夫人。因作园陵、寑殿、司马门、钟懬、恚亍!
  小黄有祭器笾豆鼎俎之属十四种,庙基尚存焉。
  注'五'株,根也。皬,伐木更生也。
  注'六'封丘,今汴州县也。
  注'七'贳,放也。
  二十三年,司徒玉况辟焉。'一'时元正朝贺,帝望而识延,遣小黄门驰问之,即日召拜公车令。明年,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二'信阳侯阴就'三'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四'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五'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在县三年,迁南阳太守。
  注'一'谢承书曰:“况字文伯,京兆杜陵人也。代为三辅名族,该总五经,志节高亮,为陈留太守。性聪敏,善行德教。永平十五年,蝗虫起泰山,弥衍兖、豫,过陈留界,飞逝不集,五谷独丰。章和元年,诏以况为司徒。”玉,姓,音宿。
  注'二'篣,棰也,音彭。
  注'三'就,光烈皇后弟也。就本传“信”作“新”。
  注'四'齐景公问晏子曰:“理国何患?”对曰:“患社鼠。”公曰:“何谓社鼠?”
  对曰:“社鼠不可熏。人君之左右,亦国之社鼠也。”
  注'五'续汉志曰:“凡郎官皆主执戟宿恚б病!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觽,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一'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二'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臱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注'一'谢承书曰:“帝赐舆马衣服□佩刀,钱二万,南阳计吏归,具以启延。延知衍华不副实,行不配容,积三年不用,于是上乃自□衍称南阳功曹诣阙。”
  注'二'玄武,宫之北门也。每宫城门皆有司马一人,秩千石,见续汉志。
  三年,征代赵□为太尉;八年,代范迁为司徒。历位二府,十余年无异政绩。
  会楚王英谋反,阴氏欲中伤之,使人私以楚谋告延,延以英藩戚至亲,不然其言,又欲辟幽州从事公孙弘,'一'以弘交通楚王而止,并不奏闻。及英事发觉,诏书切让,延遂自杀。家至清贫,子孙不免寒穑А#Ф
  注'一'郡国有从事,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辟除,故通为百石,即功曹从事、理中从事之类是也。见续汉志也。
  注'二'穑В鲆病P怀惺樵唬骸吧砻恢螅移犊眨铀锿露觯⑷斩场!
  延从曾孙放,字子仲。少为太尉杨震门徒,及震被谗自杀,顺帝初,放诣阙追讼震罪,由是知名。桓帝时为尚书,以议诛大将军梁冀功封都亭侯,后为司空,坐水灾免。性疾恶宦官,遂为所陷,灵帝初,与长乐少府李膺等俱以党事诛。
  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也。'一'从祖吉,宣帝时为西域都护。'二'弘少为乡啬夫,'三'太守第五伦行春,'四'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举孝廉。
  注'一'孔灵符会稽记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纣,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邪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
  注'二'谢承书曰:“其曾祖父本齐国临淄人,官至蜀郡属国都尉。武帝时徙强宗大姓,不得族居,将三子移居山阴,因遂家焉。长子吉,云中都尉、西域都护;
  中子兖州刺史;少子举孝廉,理剧东部候也。”
  注'三'谢承书曰:“为灵文乡啬夫,爱人如子。”续汉志曰:“其乡小者县署啬夫一人,主知人善恶,为役先后;知人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也。”
  注'四'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勤人农桑,振救乏绝,见续汉志也。
  弘师同郡河东太守焦贶。楚王英谋反发觉,以疏引贶,'一'贶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没,妻子闭系诏狱,掠考连年。诸生故人惧相连及,皆改变名姓,以逃其祸,弘独髡头负鈇锧,诣阙上章,为贶讼罪。显宗觉悟,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
  注'一'疏,书也。
  拜为驺令,'一'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阴)**'阳'*太守。'二'四迁,建初*'初'*,为尚书令。旧制,尚书郎限满补县长令史丞尉。弘奏以为台职虽尊,而酬赏甚薄,至于开选,多无乐者,'三'请使郎补千石*'令'*,令史为长。帝从其议。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着之南宫,以为故事。
  注'一'驺,今兖州县也。谢承书曰“弘勤行德化,部人王逢等得路遗宝物,县于道衢,求主还之。鲁国当春大旱,五谷不丰,驺独致雨偏孰。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流被郡国,过驺界不集。郡因以状闻,诏书以为不然,遣使案行,如言”也。
  注'二'谢承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注'三'乐音五孝反。
  出为平原相,征拜侍中。建初八年,代郑觽为大司农。旧交址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一'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沉溺相系。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于是夷通,'二'至今遂为常路。'三'在职二年,所息省三亿万计。时岁天下遭旱,边方有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四'弘又奏宜省贡献,减徭费,以利饥人。
  帝顺其议。
  注'一'东冶,县,属会稽郡。太康地理志云汉武帝名为东冶,后改为东候官,今泉州闽县是。
  注'二'峤,岭也。夷,平也。
  注'三'今谓范晔时也。
  注'四'说文曰:“帑,金布所藏之府。”
  元和元年,代邓彪为太尉。时举将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弘曲躬而自卑。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一'由此以为故事。
  在位四年,奏尚书张林阿附侍中窦宪,而素行臧秽,又上洛阳令杨光,宪之宾客,在官贪残,并不宜处位。书奏,吏与光故旧,因以告之。光报宪,宪奏弘大臣漏泄密事。帝诘让弘,收上印绶。弘自诣廷尉,诏□出之,因乞骸骨归,未许。病笃,上书陈谢,并言窦宪之短。帝省章,遣医占弘病,比至已卒。临殁悉还赐物,□妻子褐巾布衣素棺殡殓,以还乡里。
  注'一'以云母饰屏风也。
  周章字次叔,南阳随人也。'一'初仕郡为功曹。时大将军窦宪免,封冠军侯就国。章从太守行春到冠军,太守犹欲谒之。章进谏曰:“今日公行春,岂可越仪私交。且宪椒房之亲,埶倾王室,而退就藩国,祸福难量。明府剖符大臣,千里重任,'二'举止进退,其可轻乎?”太守不听,遂便升车。章前拔佩刀绝马鞅,于是乃止。及宪被诛,公卿以下多以交关得罪,太守幸免,以此重章。举孝廉,六迁为五官中郎将。延平元年,为光禄勋。
  注'一'“叔”或作“升”。
  注'二'剖符解见杜诗传。
  永初元年,代魏霸为太常。其冬,代尹勤为司空。是时中常侍郑觽、蔡伦等皆秉埶豫政,章数进直言。初,和帝崩,邓太后以皇子胜有痼疾,'一'不可奉承宗庙,贪殇帝孩抱,养为己子,故立之,以胜为平原王。及殇帝崩,髃臣以胜疾非痼,意咸归之,太后以前既不立,恐后为怨,乃立和帝兄清河孝王子佑,是为安帝。章以觽心不附,遂密谋闭宫门,诛车骑将军邓骘兄弟及郑觽、蔡伦,劫尚书,废太后于南宫,封帝为远国王,'二'而立平原王*'胜'*。事觉,*(胜)*策免,章自杀。家无余财,诸子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注'一'痼犹废也。
  注'二'遥远之国也。
  论曰:孔子称“可与立,未可与权”。'一'权也者,反常者也。'二'将从反常之事,必资非常之会,'三'使夫举无违妄,志行名全。周章身非负图之托,'四'
  德乏万夫之望,'五'主无绝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六'而创虑于难图,希功于理绝,不已悖乎!'七'如令君器易以下议,即斗筲必能叨天业,狂夫竖臣亦自奋矣。孟轲有言曰:“有伊尹之心则可,无伊尹之心则篡矣。”'八'于戏,方来之人戒之哉!
  注'一'论语载孔子之词也。立谓立功立事也。
  注'二'公羊传曰:“权者何?权者反乎经,然后有善也。”
  注'三'会,际也。
  注'四'武帝欲立昭帝为太子,乃画周公负成王图赐霍光。
  注'五'诗云:“颙颙昂昂,万夫之望。”
  注'六'书曰“纣自绝于天,结怨于人”也。
  注'七'悖,逆也。
  注'八'孟子曰:“公孙丑问曰:‘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人大悦。太甲贤,又反之,人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故可放欤?’”孟子荅以此言。
  赞曰:朱定北州,激成宠尤。鲂用降帑,'一'延感归囚。郑、窦怨偶,代相为仇。'二'周章反道,小智大谋。'三'
  注'一'帑,虏也。
  注'二'左传曰:“怨偶曰仇。”
  注'三'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