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5部分

后汉书-第15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井关。'二0'夏四月乙巳,客星入紫宫。乙卯,车驾还宫。庚申,假于祖祢,'二一'告祠高庙。
  注'一'肥城,县名,属太山郡,故城在今济州平阴县东南。
  注'二'成阳,县,属济阴郡。郭缘生述征记曰:“成阳县东南有尧母庆都墓,上有祠庙。尧母陵俗亦名灵台大母。”
  注'三'前书曰:“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以拜祀上帝。于是上作明堂于汶上,如带图焉。”汶水出太山朱虚县莱芜山。
  注'四'二祖谓高祖、世祖。四宗谓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宣帝为中宗,明帝为显宗。
  注'五'礼记曰:“存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公羊传*'注'*曰:“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正也。”汉之二王,殷、周之后也。
  注'六'东观记曰:“孔子后曪成侯等咸来助祭。”
  注'七'东后谓东方国君也。诸侯为天子藩屏,故曰藩恚А
  注'八'尚书吕刑文。皆天子同姓诸侯,有父叔兄弟子孙列者,故总而言之。
  注'九'要、荒,二服名。要服去王城二千里,荒服去王城二千五百里。要者,言可要束以文教。荒者,言其荒忽无常也。裔,远也。谓荒服之外也。
  注'一0'西河旧事曰:“鳂领,山名,在敦煌西。其山高大多鳂,故以为名焉。”
  注'一一'字书曰:“耏,多须貌,音而。”言须鬓多,蒙冒其面。或曰,西域人多着冒而*'须'*长,故举以为言也。
  注'一二'草行曰跋,水行曰涉。左传子太叔曰:“跋涉山川。”西域传曰:“悬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去阳关五千八百五十里。”
  注'一三'骏,疾也,音俊。尚书“骏奔走*(在庙)*”。郊畤,祭天处也。前书音义曰:“畤,神灵之居止者。”
  注'一四'疚,病也。纂,继也。
  注'一五'诗小雅。遄,速也。已,止也。祉,福也。郑玄注云:“福者,福贤者,谓爵禄之也。如此,则乱亦庶几可疾止也。”
  注'一六'历数既从,谓行四分历也。灵耀着明,谓日月贞明。
  注'一七'济南,县名,故城在今淄州长山县西北。
  注'一八'陵在今郓州须昌县东。
  注'一九'太后即元帝傅昭仪也。定陶恭王康,其陵在今曹州济阴县北。
  注'二0'在今泽州晋城县南,今太行山上,关南有天井泉三所也。
  注'二一'假,至也,音格。祢,父庙。易曰:“王假有庙。”
  五月戊申,诏曰:“乃者凤皇、黄龙、鸾鸟比集七郡,'一'或一郡再见,及白乌、神雀、甘露屡臻。祖宗旧事,或班恩施。'二'其赐天下吏爵,人三级;高年、□、寡、孤、独帛,人一匹。经曰:“无侮□寡,惠此茕独。’加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三'令天下大酺五日。赐公卿已下钱帛各有差;及洛阳人当酺者布,户一匹,城外三户共一匹。赐博士员弟子见在太学者布,人三匹。令郡国上明经者,口十万以上五人,不满十万三人。”
  注'一'孙柔之瑞*'应'*图曰:“鸾鸟者,赤神之精,凤皇之佐。鸡身赤*(毛)**'尾'*,色亦被五彩,鸣中五音。人君进退有度,亲疏有序,则至也。”
  比,频也。
  注'二'武帝时芝草生于甘泉宫,宣帝时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雀仍集,皆大赦天下。
  注'三'前书音义:“苏林曰,男赐爵,女子赐牛酒。姚察云,女子谓赐爵者之妻。”
  史记封禅书:“百户牛一头,酒十石。”臣贤案: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天下称庆,恩当普洽,所以男户赐爵,女子赐牛酒。
  改庐江为六安国,江陵复为南郡。'一'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注'一'建初四年改为江陵国,今又复之。
  秋七月庚子,诏曰:“春秋于春每月书‘王’者,重三正,慎三微也。'一'律十二月立春,不以报囚。'二'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三'而无鞠狱断刑之政。朕咨访儒雅,稽之典籍,以为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注'一'三正谓天、地、人之正。所以有三者,由有三微之月,王者所当奉而成之。礼*(记)**'纬'*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三微者,三正之始,万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时阳气始施于黄泉之下,色皆赤。
  赤者阳气,故周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万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十三月,万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业,故夏为人正,色尚黑。”尚书大传曰:“夏十三月为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夜半为朔。”必以三微之月为正者,当尔之时,物皆尚微,王者受命,当扶微理弱,奉成之义也。
  注'二'报犹论也。立春阳气至,可以施生,故不论囚。
  注'三'月令仲冬:“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身欲宁,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也。”
  九月壬辰,诏:“凤皇、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租赋。'一'加赐男子爵,人二级;
  先见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长十五匹,丞、尉半之。诗云:
  ‘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二'它如赐爵故事。”
  注'一'东观记曰:“凤皇见肥城句窳亭槐树上。”古今注云:“黄龙见洛阳元延亭部。”窳音庾。
  注'二'诗小雅也。取虽无大德,要有喜悦之心,欲歌舞也。式,用也。
  丙申,征济南王康、中山王焉会烝祭。
  冬十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闭关梁。'一'
  注'一'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王弼注曰:“冬至阴之复,夏至阳之复,故为复即至于寂然大静,先王则天地而行者也。”
  三年春正月乙酉,诏曰:“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一'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
  注'一'周礼:“*(乡)**'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德,谓智、仁、圣、义、忠、和。”诗鄁风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丙申,北巡狩,济南王康、中山王焉、西平王羡、六安王恭、乐成王党、淮阳王□、任城王尚、沛王定皆从。辛丑,帝耕于怀。
  二月壬寅,告常山、魏郡、清河、钜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曰:“朕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解释怨结也。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一'驾言出游,欲亲知其剧易。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二'东担纷冢似砀!
  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三'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四'圣迹滂流,至于海表。不克堂*(桓)**'构'*,朕甚臱焉。'五'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宜。'六'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
  注'一'诗小雅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言四方之国无政者,由天子不用善人也。
  注'二'华、霍,山名也。*'霍'*在*(今)*庐江灊县西南,亦名天柱山。尔雅曰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
  注'三'谓永平十二年修汴渠。
  注'四'尚书曰:“覃怀叄ā!笨装补⒃疲骸皡},置;绩,功也。”远图犹长筭也。言能复禹为理水之大功。
  注'五'尚书曰:“若考作室,既叄ǎ首幽瞬豢咸茫蚩*(桓)**'构'*。”
  注'六'月令:“孟春之月,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人,必躬亲之,田事既饬。”
  乙丑,□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
  騑马可辍解,辍解之。'一'诗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二'礼,人君伐一草木不时,谓之不孝。'三'俗知顺人,莫知顺天。其明称朕意。”
  注'一'夹辕者为服马,服马外为騑马。
  注'二'诗大雅云。郑玄注云:“敦敦然道旁之苇,牧牛羊者无使践履折伤之,况于人乎!”
  注'三'礼记孔子曰:“伐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戊辰,进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出长城。'一'癸酉,还幸元氏,祠光武、显宗于县舍正堂;明日又祠显宗于始生堂,皆奏乐。'二'三月丙子,诏高邑令祠光武于即位□。复元氏七年傜役。己卯,进幸赵。庚辰,祠房山于灵寿。'三'
  辛卯,车驾还宫。赐从行者各有差。
  注'一'史记,蒙恬为秦筑长城,西自临洮,东至海。
  注'二'明帝生于常山元氏传舍也。
  注'三'灵寿,县名,属常山郡,今恒州县也。房山在今恒州房山县*(县)*西北,俗名王母山,上有王母祠。
  夏四月丙寅,太尉郑弘免,大司农宋由为太尉。'一'
  注'一'由字叔路,长安人。
  五月丙子,司空第五伦罢,太仆袁安为司空。
  秋八月乙丑,幸安邑,观盐池。'一'九月,至自安邑。
  注'一'许慎云:“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今蒲州虞乡县西。
  冬十月,北海王基薨。
  烧当羌叛,寇陇西。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斩疏勒王。
  章和元年春三月,护羌校尉傅育追击叛羌,战殁。
  夏四月丙子,令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诣金城戍。
  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卯,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一'
  注'一'桓虞字仲春,冯翊万年人。隗字仲和,南阳宛人。
  秋七月癸卯,齐王晃有罪,贬为芜湖侯。'一'壬子,淮阳王□薨。
  注'一'芜湖,县名,属丹阳,故城在今宣州当涂县东南。
  鲜卑击破北单于,斩之。
  烧当羌寇金城,护羌校尉刘盱讨之,斩其渠帅。
  壬戌,诏曰:“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一'讫惟人面,靡不率俾,仁风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区。'二'然后敬恭明祀,膺五福之庆,获来仪之贶。'三'朕以不德,受祖宗弘烈。乃者凤皇仍集,麒麟并臻,甘露宵降,嘉谷滋生,芝草之类,岁月不绝。朕夙夜祗畏上天,无以彰于先功。今改元和四年为章和元年。”
  注'一'缉熙,光明也。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注'二'鬼区即鬼方。
  注'三'尚书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来仪谓凤也。书曰:“凤皇来仪。”
  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一'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匹,以为醴酪。死罪囚犯法在丙子赦前而后捕系者,皆减死,勿笞,诣金城戍。
  注'一'月令仲秋之令。
  八月癸酉,南巡狩。壬午,遣使者祠昭灵后于小黄园。'一'甲申,征任城王尚会睢阳。
  戊子,幸梁。己丑,遣使祠沛高原庙,丰枌榆社。'二'乙未,幸沛,祠献王陵,征会东海王政。乙未晦,日有食之。九月庚子,幸彭城,东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皆从。辛亥,幸寿春。壬子,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罪一等,诣金城戍;犯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系囚鬼薪、白粲已上,减罪一等,输司寇作。亡命者赎:死罪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七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民犯罪未发觉,诏书到自告者,半入赎。复封阜陵侯延为阜陵王。己未,幸汝阴。'三'冬十月丙子,车驾还宫。
  注'一'小黄,县,属陈留郡,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北。汉旧仪曰:“昭灵后,高祖母,起兵时死小黄北,后为作园庙于小黄栅。”陈留风俗传曰:“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仍)**'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丹蛇在水,自洒濯之,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故谥曰昭灵夫人。”
  注'二'前书音义曰:“枌,白榆。高祖里社在丰县东北十五里。”原庙,解见光武纪。
  注'三'县名,属汝南郡,今颍*(川)**'州'*县。
  北匈奴屋兰储等率觽降。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一'
  注'一'扶拔,似麟无角。拔音步末反。
  二年春正月,济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
  *'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遗诏无起寑庙,一如先帝法制。
  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一'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感陈宠之义,除惨狱之科。'二'深元元之爱,着胎养之令。'三'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亲。'四'平傜简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故乃蕃辅克谐,髃后德让。谓之长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书者数百千所。乌呼懋哉!'五'
  注'一'以上华峤之辞。
  注'二'宠时为尚书,以吏政严切,乃上书除惨酷之科五十余条,具本传也。
  注'三'元和二年令,诸怀□者赐谷,人三斛。
  注'四'周,至也。
  注'五'懋,美也。
  赞曰:肃宗济济,天性恺悌。于穆后德,谅惟渊体。'一'左右蓺文,斟酌律礼。
  '二'思服帝道,弘此长懋。儒馆献歌,戎亭虚候。'三'气调时豫,宪平人富。
  注'一'于穆,叹美也。尚书曰“齐圣广渊”也。
  注'二'蓺文谓诸儒讲五经同异,帝亲称制论决也。律谓诏云“立春不以报囚”也。礼谓修禘祫,登灵台之属。
  注'三'献歌谓崔骃游太学时上四巡等颂。
  校勘记
  一三0页一二行第五伦“第”原作“弟”,第弟古通作,今改归一律。
  一三0页一六行劬劳日□汲本、集解本“□”作“□”,局本作“昃”。按:校补谓“昃”本作“□”,亦作“旲”,□乃俗字,□又旲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