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61部分

后汉书-第161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之极致兮,将天祚之攸适?
  注'一'遘,遇也。辰,时也。
  注'二'伊尹干汤,傅说遇高宗。尔雅曰:“□,遇也。”音五故反。
  注'三'公输班,鲁人也。倕,舜时为共工之官。皆巧人也。以喻汤及高宗也。
  注'四'准,绳也。矱,尺也。贞,正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玄策犹妙策也。
  注'五'易大畜卦,干下艮上,其上九曰:“何天之衢,亨。”郑玄云:“艮为手,手上肩也。干为首。首肩之闲荷物处。干为天,艮为径路,天衢象也。”
  愍余生之不造兮,'一'丁汉氏之中微。'二'氛霓郁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晖。'三'
  六柄制于家门兮,王纲漼以陵彁。'四'黎﹑共奋以跋扈兮,羿﹑浞狂以恣睢。'五'
  睹嫚臧而乘衅兮,窃神器之万机。'六'思辅弼以偷存兮,亦号咷以詶咨。'七'嗟三事之我负兮,乃迫余以天威。'八'岂无熊僚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九'庶明哲之末风兮,惧大雅之所讥。'一0'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维。'一一'
  恨遭闭而不隐兮,违石门之高踪。'一二'扬蛾眉于复关兮,犯孔戒之冶容。'一三'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一四'乃称疾而屡复兮,历三祀而见许。
  '一五'悠轻举以远遁兮,托峻峗以幽处。'一六'竫潜思于至赜兮,骋六经之奥府。'一七'皇再命而绍恤兮,乃云眷乎建武。'一八'运欃枪以电埽兮,清六合之土宇。'一九'圣德滂以横被兮,黎庶恺以鼓舞。辟四门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举。'二0'分画定而计决兮,岂云贲乎鄙耇,'二一'遂悬车以絷马兮,绝时俗之进取。叹暮春之成服兮,阖衡门以埽轨。'二二'聊优游以永日兮,守性命以尽齿。'二三'贵启体之归全兮,庶不忝乎先子。'二四'
  注'一'造,成也。
  注'二'丁,当也。
  注'三'氛,祲也。霓,日傍之气。横厉谓气盛而陵于天也。羲和,日也。气盛而日光微,谕王莽篡汉。
  注'四'国语管仲对齐桓公曰:“昔者圣人之理天下也,而慎用其六柄焉。”韦昭注云:“六柄,生﹑杀﹑贫﹑贱﹑富﹑贵也。”漼犹摧落也,音千隗反。
  注'五'国语曰:“昔少鮬之衰,九黎乱德,人神杂揉,不可方物。”淮南子曰: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跋扈,强梁也。恣睢,自用之貌也。恣音訾。睢音许维反。羿﹑浞已见上。
  注'六'易曰:“嫚藏诲盗。”衅,隙也。神器,帝王之位。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书云:“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
  注'七'辅弼谓王莽辅政也。偷,苟且也。号咷,哀呼也。前书王莽策孺子婴为定安公,莽亲执孺子手,流涕殻ъひ病
  注'八'三事谓三公也。负谓太保甄丰举也。
  注'九'左传曰:“楚白公胜为乱。石乞曰:‘市南有熊相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不动。
  胜曰:‘不为利*(齳)**'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介,耿介也。我生谓母也。歼,灭也。夷,伤也。言其母老,恐祸及也。
  注'一0'诗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注'一一'艮,东北之位。谓篆为千乘太守也。
  注'一二'易曰:“天地闭而贤人隐。”论语曰:“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注'一三'楚词曰:“觽女皆妒余之蛾眉。”诗国风序曰:“氓,刺时也。淫风大行,男女无别,故序其事以风焉。”其诗曰:“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毛苌注云:“垝,毁也。复关,君子所近之处也。”易系辞曰:“冶容诲淫。”郑玄云:
  “谓饰其容而见于外曰冶。”
  注'一四'诗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注云:“氓,人也。蚩蚩,殷厚之貌。布,币也。即,就也。言此之人,非买丝来,就我为室家也。”又曰:“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注云:
  “我欲与汝俱至老,汝反薄我使怨也。”又曰:“皎皎白驹。”谕贤人也。
  注'一五'复犹白也。
  注'一六'峻峗谓山也。峗音鱼委反。
  注'一七'赜,深也。
  注'一八'皇,天也。绍,继也。恤,忧也。言天忧恤眷顾汉家,所以再命光武也。
  注'一九'欃枪,彗也。
  注'二0'开辟四方之门,广求贤也。幽牧谓为幽州刺史所举也。
  注'二一'贲,饰也。易曰“束帛戋戋,贲于丘园”也。
  注'二二'论语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衡,横也,谓横木为门。轨,迹也。
  注'二三'齿,年也。
  注'二四'论语曰:“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余足。’”注云:“父母全己生之,亦当全而归之。”忝,辱也。先子谓先人也。孟子曾西曰:“吾先子之所畏。”
  篆生毅,以疾隐身不仕。
  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荅焉。'一'其辞曰:
  注'一'华峤书曰:“骃讥杨雄,以为范﹑蔡﹑邹衍之徒,乘衅相倾,诳曜诸侯者也,而云‘彼我异时’。又曰,窃赀卓氏,割炙细君,斯盖士之赘行,而云‘不能与此数公者同’。以为失类而改之也。”
  或说己曰:“易称‘备物致用’,‘可观而有所合’,故能扶阳以出,顺阴而入。'一'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今子韫椟六经,服膺道术,'二'
  历世而游,高谈有日,俯钩深于重渊,仰探远乎九干,'三'穷至赜于幽微,测潜隐之无源。然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门,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四'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髃。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五'于时太上运天德以君世,宪王僚而布官;'六'
  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七'率惇德以厉忠孝,扬茂化以砥仁义;'八'
  选利器于良材,求镆□于明智。'九'不以此时攀台阶,窥紫闼,'一0'据高轩,望朱阙,夫欲千里而咫尺未发,'一一'蒙窃惑焉。故英人乘斯时也,'一二'犹逸禽之赴深林,鰦蚋之趣大沛。'一三'胡为嘿嘿而久沉滞也?”
  注'一'“备物致用”,易系辞之文也。“可观而有所合”,序卦之文也。郑玄注易干凿度曰:“阳起于子,阴起于午,天数大分。以阳出离,以阴入坎,坎为中男,离为中女。太一之行,出从中男,入从中女。因阴阳男女之偶为终始也。”
  注'二'韫,匣也。椟,匮也。论语曰:“有美玉,韫椟而臧诸。”
  注'三'易曰:“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九干谓天有九重也。离骚天问曰:“圆则九重,孰营度之?”
  注'四'赞犹称也。
  注'五'华峤书作“高树不庇”。易曰:“随时之义大矣哉!”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尘。”故言道贵从凡。
  注'六'太上,明帝也。传曰:“太上立德。”天德,含弘光大也。易曰:“乃位乎天德。”尚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宪,法也。
  僚,官也。言法三王而建官也。
  注'七'天子辟雍,诸侯頖宫。璧雍者,环之以水,圆而如璧也。頖,半也。诸侯半天子之宫。皆所以立学垂教也。
  注'八'砥,砺也。
  注'九'吴越春秋曰:“干将,吴人也,造二□,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者,干将之妻名也。干将作□,采五山之精,合六金之英,百神临观,遂以成□。”
  说苑曰:“所以尚干将、莫邪者,贵其立断。所以尚骐驎者,贵其立至。必且历日旷久,丝牦犹能栔石,驽马亦能致远。是以聪明敏捷,人之美材也。”
  注'一0'三台谓之三阶,三公之象也。
  注'一一'八寸为咫。
  注'一二'文子曰:“智过万人谓之英,千人谓之俊。”
  注'一三'蚋,小虫,蚊之类。蚋音芮。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孟子曰:“污池沛泽。”刘熙曰:“沛,水草相半。”
  荅曰:“有是言乎?子苟欲勉我以世路,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古者阴阳始分,天地初制,'一'皇纲云绪,帝纪乃设,传序历数,三代兴灭。昔大庭尚矣,赫胥罔识。'二'
  淳□散离,人物错乖。高辛攸降,厥趣各违。'三'道无常稽,与时张□。'四'
  失仁为非,得义为是。'五'君子通变,各审所履。故士或掩目而渊潜,'六'或盥耳而山栖;'七'或草耕而仅饱,'八'或木茹而长饥;'九'或重聘而不来,'一0'或屡黜而不去;'一一'或冒纮以干进,或望色而斯举;'一二'或以役夫发梦于王公,'一三'或以渔父见兆于元龟。'一四'若夫纷□塞路,凶虐播流,'一五'
  人有昏垫之□,主有畴咨之忧,'一六'条垂藟蔓,上下相求。'一七'于是乎贤人授手,援世之灾,'一八'跋涉赴俗,急斯时也。'一九'昔尧含戚而嚱陶谟,高祖叹而子房虑;'二0'祸不散而曹、绛奋,'二一'结不解而陈平权。'二二'
  及其策合道从,克乱弭冲,乃将镂玄珪,册显功,'二三'铭昆吾之冶,'二四'
  勒景、襄之钟。'二五'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二六'人溺不拯,则非仁也。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规矩其步。'二七'德让不修,则非忠也。
  是以险则救俗,平则守礼,举以公心,不私其体。
  注'一'制,协韵音之设反。
  注'二'大庭、赫胥并古帝王号也。尚,远也。罔,无也。识,记也。
  注'三'高辛氏,帝喾也。
  注'四'随时□张,不考之于常道也。
  注'五'老子曰:“失道后德,失德后仁,失仁后义,失义后礼。”
  注'六'庄子曰“北人无泽与舜为友,舜以天下让之,无泽乃自投清泠之渊,终身不反”也。
  注'七'盥,洗也。许由字武仲,隐于沛泽之中。尧闻之,乃致天下而让焉。由以为污,乃临池洗耳。其友巢父饮犊,闻由为尧所让,曰:“何以污吾犊口!”
  牵于上流而饮之。见庄子及高士传。
  注'八'伯成子高,唐虞时为诸侯。至禹,去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见吕氏春秋。
  注'九'说苑曰:“鲍焦衣木皮,食木实。”韩诗外传曰“焦□其蔬,而立槁死于洛滨”也。
  注'一0'狂接舆者,楚人也。耕而食。楚王闻其贤,使使者持金百溢、车二驷聘之,曰:“愿烦先生理江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去而远徙,莫知所之。见庄子。
  注'一一'论语曰“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可以去矣。’曰:‘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三黜’”也。
  注'一二'纮,辱也,音火豆反。新序曰:“伊尹蒙耻辱,负鼎俎以干汤。”论语曰:“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举,协韵音据。
  注'一三'高宗梦得说,乃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孔安国曰:“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信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事见尚书。王公,总而言也。尔雅:“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注'一四'战国策曰:“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史记曰:“太公以钓干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熊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西伯猎,果遇太公渭水之阳,与语大说。”元,大也。
  注'一五'方言云:“□,盛多也。”音奴董反。
  注'一六'尚书曰:“下人昏垫。”孔安国曰“昏瞀垫溺,皆困水灾也。”又曰:
  “帝曰:咨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有能俾乂。”
  注'一七'藟,藤也。音垒。诗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注'一八'孟子曰“天下溺则援之以道,嫂溺则援之以手”也。
  注'一九'草行为跋。
  注'二0'谟,谋也。尧遭洪水,咨嗟忧愁,访下人有能理者,嚱陶、大禹陈其谋。见尚书。史记曰,高祖为项羽所败,下马踞鞍而问子房曰:“吾欲捐关以东,谁可与共功者?”子房曰:“九江王布、彭越、韩信。即欲捐之此三人,楚可破*(之)**'也'*。”
  注'二一'曹参及绛侯周勃,皆从高祖征伐,以定天下也。
  注'二二'高祖击匈奴,至白登,被围七日,用陈平计得出。
  注'二三'珪,玉也。诗含神雾曰:“刻之玉版,臧之金匮。”
  注'二四'墨子曰:“昔夏后开*(冶)*使飞廉析金于山,以铸鼎于昆吾。”蔡邕铭论曰“吕尚作周太师,其功铭于昆吾之鼎”也。
  注'二五'国语曰:“晋魏颗以其身退秦师于辅氏,其勋铭于景钟。”此兼言襄也。
  注'二六'褰裳,涉水也。新序曰:“今为濡足之故,不救人溺,可乎?”淮南子曰“禹之趋时,冠挂而不顾,履遗而不取”也。
  注'二七'躐音吕涉反。躐,践也。此字宜从“手”。广雅云:“擸,持也。”言持缨整襟,修其容止。史记曰:“摄缨整襟。”华峤书“躐”作“摄”也。
  “今圣上之育斯人也,朴以皇质,雕以唐文。'一'六合怡怡,比屋为仁。壹天下之觽异,齐品类之万殊。参差同量,坏冶一陶。'二'髃生得理,庶绩其凝。'三'
  家家有以乐和,人人有以自优。威械臧而俎豆布,六典陈而九刑厝。'四'济兹兆庶,出于平易之路。虽有力牧之略,尚父之厉,'五'伊、嚱不论,奚事范、蔡?'六'夫广厦成而茂木畅,远求存而良马絷,'七'阴事终而水宿臧,'八'场功毕而大火入。'九'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譬犹衡阳之林,岱阴之麓,'一0'伐寻抱不为之稀,蓺拱把不为之数。'一一'悠悠罔极,亦各有得。'一二'彼采其华,我收其实。舍之则臧,己所学也。'一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