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78部分

后汉书-第178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一'燮,北地人,故云乡里也。
  注'二'干集曰:“干字彦林。”
  注'三'左传曰,曹公子臧曰:“前志有之,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注'四'史记曰,伯夷,孤竹君之子也。武王载文王木主伐纣。殷既平,伯夷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论语曰,子贡问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
  “古之贤人也。”
  注'五'孟子曰:“养吾浩然之气。”赵岐注曰:“浩然,天气也。”
  注'六'左传曰,子路曰“食焉不避其难”也。
  注'七'程婴,解见冯衍传也。
  注'八'师即君也。尚书曰“作之君,作之师”也。
  干知名,位至扶风太守。
  盖勋字符固,敦煌广至人也。'一'家世二千石。'二'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埶,恣行贪横,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三'鸷而亨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四'
  注'一'广至,县名,故城在今瓜州常乐县东,今谓之县泉堡是也。
  注'二'续汉书曰:“曾祖父进,汉阳太守。祖父彪,大司农。”谢承书曰:“父字思齐,官至安定属国都尉。”
  注'三'绁,系也。广雅曰:“鸷,执也。”苍颉解诂曰:“鸢,鸱也。”食音嗣。
  注'四'续汉书,中平元年,黄巾贼起,故武威太守酒泉黄隽被征,失期。梁鹄欲奏诛隽,勋为言得免。隽以黄金二十斤谢勋,勋谓隽曰:“吾以子罪在八议,故为子言。吾岂卖评哉!”终辞不受。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因军兴断盗数千万。'一'勋固谏,昌怒,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二'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
  边章等遂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昌救之,不从。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勋初与从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阳,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勋怒曰:
  “昔庄贾后期,穰苴奋□。'三'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勋即率兵救昌。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昌坐断盗征,以扶风宋枭代之。'四'枭患多寇叛,谓勋曰:“凉州寡于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习之,庶或使人知义。”勋谏曰:“昔太公封齐,崔杼杀君;
  伯禽侯鲁,庆父篡位。'五'此二国岂乏学者?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勋不知其可也。”枭不从,遂奏行之。果被诏书诘责,坐以虚慢征。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六'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觽百余人,为鱼丽之陈。'七'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八'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九'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扞觽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觽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一0'先出家粮以率觽,存活者千余人。
  注'一'断谓割截。
  注'二'阿阳,县,属天水郡。
  注'三'齐景公时,燕、晋侵齐,景公以司马穰苴为将,扞之,仍令宠臣庄贾监军。与穰苴期旦日会,贾素骄贵,夕时至,穰苴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者云何?”对曰:“当斩。”遂斩贾以徇三军。
  注'四'续汉书“枭”字作“泉”也。
  注'五'崔杼,齐大夫。齐庄公先通其妻,杼杀之。庆父,鲁庄公弟。庄公子开立,是为愍公,庆父袭杀愍公。并见史记。
  注'六'前书尹翁归传曰:“有论罪输掌畜官。”音义曰:“右扶风畜牧所在,有苑师之属,故曰畜官。畜音许救反。”
  注'七'丽音离。左传曰:“王以诸侯伐郑,郑原繁、高渠弥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预注曰:“此鱼丽陈法也。”
  注'八'表,标也。
  注'九'句就,羌别种也。句音古侯反。
  注'一0'调犹发也。
  后去官,征拜讨虏校尉。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勋曰:“幸臣子弟扰之。”时宦者上军校尉蹇硕在坐,帝顾问硕,硕惧,不知所对,而以此恨勋。
  帝又谓勋曰:“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一'勋曰:
  “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二'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秪黩武耳。”
  '三'帝曰:“善。恨见君晚,髃臣初无是言也。”
  注'一'中藏谓内藏也。
  注'二'国语曰:“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注曰:“耀,明也。观,示也。”
  注'三'左传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武,杀敌为果,致果曰毅”也。
  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虞、绍亦素有谋,因相连结,未及发,而司隶校尉张温举勋为京兆尹。帝方欲延接勋,而蹇硕等心惮之,并劝从温奏,遂拜京兆尹。
  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埶贪放,勋案得其臧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京兆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二'数加赏赐,甚见亲信,在朝臣右。
  注'一'府,聚也。
  注'二'续汉书曰:“是时,汉阳叛人王国,觽十余万,攻陈仓,三辅震动。勋领郡兵五千人,自请满万人,因表用处士扶风*'士'*孙瑞为鹰鹞都尉,桂阳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杨儒为鸟击都尉,长陵第五鉨为清寇都尉。凡五都尉,皆素有名,悉领属勋。每有密事,灵帝手诏问之。”
  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勋与书曰:“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一'卓得书,意甚惮之。征为议郎。时左将军皇甫嵩精兵三万屯扶风,勋密相要结,将以讨卓。会嵩亦被征,勋以觽弱不能独立,遂并还京师。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卓问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允曰:“唯有盖京兆耳。”卓曰:“此人明智有余,然不可假以雄职。”
  乃以为越骑校尉。卓又不欲令久典禁兵,复出为颍川太守。未及至郡,征还京师。时河南尹朱鉨为卓陈军事。卓折鉨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二'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
  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卓乃谢鉨。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遗令勿受卓赙赠。卓欲外示宽容,表赐东园秘器赗摇椭缋瘛T嵊诎擦辍
  注'一'孙卿子曰“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福与祸邻,莫知其门”也。
  注'二'武丁,殷王高宗也。谓傅说曰:“启乃心,沃朕心。”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见尚书。
  子顺,官至永阳太守。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一'父旻,有干事才。'二'熹平元年,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三'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觽以万数。
  拜旻扬州刺史。旻率丹*(扬)**'阳'*太守陈夤击昭,破之。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旻等进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迁旻为使匈奴中郎将。
  注'一'射阳故城在今楚州安宜县东也。
  注'二'谢承书曰:“旻达于从政,为汉良吏,迁匈奴中郎将。还京师,太尉袁逢问其西域诸国土地风俗人物种数,旻具荅言西域本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余国。大小,道里近远,人数多少,风俗燥湿,山川草木鸟兽异物名种不与中国同者,口陈其状,手画地形。逢奇其才,叹息言:‘虽班固作西域传,何以加此乎?’”注'三'句章县故城在今越州鄮县西。十三州志云:“句践之地,南至句无,其后并吴,因大城句,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
  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一'知名太学。洪体貌魁梧,有异姿。'二'举孝廉,补即丘长。'三'
  注'一'汉法,孝廉试经者拜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续汉书曰“左雄奏征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禄。及汝南谢廉、河南赵建章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于是负书来学,云集京师”也。
  注'二'魁梧,壮大之貌也。梧音吾。
  注'三'即丘,县,属琅邪国,故城在今沂州临沂县东南,即春秋之祝丘也。
  中平末,□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时董卓*(杀)**'弒'*帝,图危社稷。
  洪说超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一'今王室将危,贼臣虎视,此诚义士暛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动桴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唱义,不亦宜乎!”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先谓超曰:“闻弟为郡,委攻臧洪,洪者何如人?”超曰:“臧洪海内奇士,才略智数不比于超矣。”邈即引洪与语,大异之。乃使诣兖州刺史刘岱、'二'豫州刺史孔□,'三'遂皆相善。邈既先有谋约,会超至,定议,乃与诸牧守大会酸枣。设□场,将盟,既而更相辞让,莫敢先登,咸共推洪。洪乃摄衣升□,操血而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四'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五'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六'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洪辞气慷慨,闻其言者,无不激扬。自是之后,诸军各怀彁疑,莫适先进,遂使粮储单竭,兵觽乖散。
  注'一'谓超为广陵,兄邈为陈留也。
  注'二'岱字公山。
  注'三'□字公绪。
  注'四'桥瑁也。
  注'五'纠,收也。
  注'六'左传曰,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廷,要言曰“皆銟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祚国”也。
  时讨虏校尉公孙瓒与大司马刘虞有隙,超乃遣洪诣虞,共谋其难。行至河闲而值幽冀交兵,行涂阻绝,因寓于袁绍。绍见洪,甚奇之,与结友好,以洪领青州刺史。前刺史焦和好立虚誉,能清谈。时黄巾髃盗处处蹒起,而青部殷实,军革尚觽。和欲与诸同盟西赴京师,未及得行,而贼已屠城邑。和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祷髃神。'一'又恐贼乘冻而过,命多作陷冰丸,以投于河。觽遂溃散,和亦病卒。洪收抚离叛,百姓复安。
  注'一'巫,女巫也。史,祝史也。禜谓营攒用币,以*(穰)**'禳'*风雨霜雪水旱厉疫于日月星辰山川也。祷谓告事求福也。
  在事二年,袁绍惮其能,徙为东郡太守,都东武阳。时曹操围张超于雍丘,甚危急。超谓军吏曰:“今日之事,唯有臧洪必来救我。”或曰:“袁曹方穆,而洪为绍所用,恐不能败好远来,违福取祸。”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非背本者也,或见制强力,不相及耳。”洪始闻超围,及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将赴其难。自以觽弱,从绍请兵,而绍竟不听之,超城遂陷,张氏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使洪邑人陈琳以书譬洪,示其祸福,责以恩义。'一'洪荅曰:
  注'一'献帝春秋曰“绍使琳为书八条,责以恩义,告喻使降”也。
  隔阔相思,发于寤寐。相去步武,'一'而趋舍异规,其为怆恨,胡可胜言!前日不遗,比辱雅况,'二'述□祸福,公私切至。以子之才,穷该典籍,岂将闇于大道,不达余趣哉?是以损□翰墨,一无所酬,亦冀遥忖褊心,粗识鄙性。
  重获来命,援引纷纭,虽欲无对,而义笃其言。
  注'一'尔雅曰:“武,夡也。”
  注'二'比,频也。
  仆小人也,本乏志用,中因行役,特蒙倾盖,'一'恩深分厚,遂窃大州,宁乐今日自还接刃乎?每登城临兵,观主人之旗鼓,'二'瞻望帐幄,感故友之周旋,抚弦搦矢,'三'不觉涕流之覆面也。何者?自以辅佐主人,无以为悔;主人相接,过绝等伦。受任之初,志同大事,埽清寇逆,共尊王室。岂悟本州被侵,郡将遘□,请师见拒,辞行被拘,使洪故君,遂至沦灭。区区微节,无所获申,岂得复全交友之道,重亏忠孝之名乎?所以忍悲挥戈,收泪告绝。若使主人少垂古人忠恕之情,来者侧席,去者克己,'四'则仆抗季札之志,不为今日之战矣。'五'
  注'一'家语,孔子之郯,与程子相遇于涂,倾盖而语也。
  注'二'洪常寓于绍,故谓之主人也。
  注'三'搦,捉也,音女卓反。
  注'四'来者侧席而待之,去者克己自责,不责人也。
  注'五'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逃去。见史记也。
  昔张景明登□喢血,奉辞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