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211部分

后汉书-第211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密达之,'三'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昱臱服,待之弥厚。
  注'一'轨,车夡也。言绝人事。
  注'二'寒蝉谓寂默也。楚词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蝉寂漠而无声。”
  注'三'力行谓尽力行善也。礼记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后桓帝征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焉。'一'后太傅陈蕃辅政,复为太仆。明年,坐党事被征,自杀。
  注'一'前有李固、杜乔,故言“亦”也。
  刘佑字伯祖,中山安国人也。'一'安国后别属博陵。佑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
  注'一'安国,县,故城在今定州义丰县东南。谢承书曰:“佑,宗室胤绪,代有名位。少修操行,学严氏春秋、小戴礼、古文尚书,仕郡为主簿。郡将小子尝出钱付之,今市买果实,佑悉以买笔书具与之,因白郡将,言‘郎君年可入小学,而但傲佷,远近谓明府无过庭之教,请出授书’。郡将为使子就佑受经,五日一试,不满呈限,白决罚,遂成学业也。”
  除任城令,兖州举为尤异,迁扬州刺史。是时会稽太守梁旻,大将军冀之从弟也。佑举奏其罪,旻坐征。复迁佑河东太守。时属县令长率多中官子弟,百姓患之。佑到,黜其权强,平理冤结,政为三河表。'一'
  注'一'三河谓河东、河内、河南也。表犹标准也。
  再迁,延熹四年,拜尚书令,又出为河南尹,转司隶校尉。时权贵子弟罢州郡还入京师者,每至界首,辄改易舆服,隐匿财宝,威行朝廷。
  拜宗正,三转大司农。时中常侍苏康、管霸用事于内,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一'佑移书所在,依科品没入之。桓帝大怒,论佑输左校。
  注'一'累气,屏息也。
  后得赦出,复历三卿,辄以疾辞,乞骸骨归田里。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夡。
  每三公缺,朝廷皆属意于佑,以谮毁不用。延笃贻之书曰:“昔太伯三让,人无德而称焉。'一'延陵高揖,华夏仰风。'二'吾子怀蘧氏之可卷,体宁子之如愚,'三'微妙玄通,冲而不盈,'四'蔑三光之明,未暇以天下为事,何其劭与!”'五'
  注'一'三让,解见和纪。
  注'二'揖,让也。左传,吴王寿梦卒,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弟季札,札□其室而耕,乃舍之。
  注'三'蘧瑗字伯玉,宁子名俞,并恚Т蠓颉B塾锟鬃釉唬骸熬釉辙静瘢钣械涝蚴耍钗薜涝蚩删矶持!庇衷唬骸澳渥影钗薜涝蛴蕖!
  注'四'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也。又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注'五'庄子曰:“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理之,未暇理天下也。’”灵帝初,陈蕃辅政,以佑为河南尹。及蕃败,佑黜归,卒于家。明年,大诛党人,幸不及祸。
  魏朗字少英,会稽上虞人也。'一'少为县吏。兄为乡人所杀,朗白日操刃报雠于县中,遂亡命到陈国。从博士郄仲信学春秋图纬,'二'又诣太学受五经,京师长者李膺之徒争从之。
  注'一'上虞,县,故城在今越州余姚县西。有虞山,在县东。
  注'二'孔子作春秋纬十二篇。
  初辟司徒府,再迁彭城令。时中官子弟为国相,多行非法,朗与更相章奏,幸臣忿疾,欲中之。'一'会九真贼起,乃共荐朗为九真都尉。到官,銟厉吏兵,讨破髃贼,斩首二千级。桓帝美其功,征拜议郎。顷之,迁尚书。屡陈便宜,有所补益。出为河内太守,政称三河表。尚书令陈蕃荐朗公忠亮直,宜在机密,复征为尚书。会被党议,免归家。
  注'一'中犹中伤。
  朗性矜严,闭门整法度,家人不见墯容。后窦武等诛,朗以党被急征,行至牛渚,自杀。'一'著书数篇,号魏子云。
  注'一'牛渚,山名。突出江中,谓为牛渚圻,在宣州当涂县北也。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书生,言行质直。同县高氏﹑蔡氏并皆富殖,郡人畏而事之,唯馥比门不与交通,'一'由是为豪姓所仇。桓帝初,举直言,不就。
  注'一'比门犹并门也。
  馥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魁。
  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篃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形,入林虑山中,'一'隐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后馥弟静,乘车马,载缣帛,追之于涅阳市中。'二'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之。馥避不与语,静追随至客舍,共宿。夜中密呼静曰:“吾以守道疾恶,故为权宦所陷。且念营苟全,以庇性命,弟柰何载物相求,是以祸见追也。”
  明旦,别去。党禁未解而卒。
  注'一'林虑,今相州县。
  注'二'涅阳,县,属南阳郡。
  宗慈字孝初,南阳安觽人也。'一'举孝廉,九辟公府,有道征,不就。后为修武令。时太守出自权豪,多取货赂,慈遂□官去。征拜议郎,未到,道疾卒。南阳髃士皆重其义行。
  注'一'安觽在今南阳县西南,仍有其名,无复基趾也。
  巴肃字恭祖,勃海高城人也。'一'初察孝廉,历慎令﹑贝丘长,'二'皆以郡守非其人,辞病去。辟公府,稍迁拜议郎。与窦武﹑陈蕃等谋诛阉官,武等遇害,肃亦坐党禁锢。中常侍曹节后闻其谋,收之。肃自载诣县,县令见肃,入合解印绶与俱去。肃曰:“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遂被害。刺史贾琮刊石立铭以记之。
  注'一'高城,县,故城在今沧州盐山县南。
  注'二'慎,县,属汝南郡。贝丘,县,属清河郡。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一'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
  '二'时冀州饥荒,盗贼髃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觽议。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官而去。'三'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四'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注'一'征羌,解见来歙传。谢承书曰:“汝南细阳人也。”
  注'二'汉官仪曰:“光禄举敦厚﹑质朴﹑逊让﹑节俭。”此为四行也。
  注'三'版,笏也。
  注'四'格,正也。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闲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二'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鷪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注'一'汉官仪曰:“三公听采长史臧否,人所疾苦,还条奏之,是为举谣言也。
  顷者举谣言,掾属令史都会殿上,主者大言,州郡行状云何,善者同声称之,不善者默尔衔枚。”
  注'二'左传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埽夡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寑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一'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注'一'裁音才载反。
  后牢修诬言钩党,'一'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鮧陶。”滂曰:“鮧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二'如其有罪,祭之何益!”
  觽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三'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曪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四'
  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
  '五'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六'
  注'一'钩,引也。
  注'二'帝谓天也。
  注'三'三木,项及手足皆有械,更以物蒙覆其头也。前书司马迁曰“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也。
  注'四'探汤喻去疾也。见论语。
  注'五'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见史记。首阳山在洛阳东北。
  注'六'郑玄注周礼曰:“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一'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恚逃阡瑁Χ员隹汀d韫宋教盏仍唬骸敖褡酉嗨妫侵匚峄鲆病!彼於莼瓜缋铩
  注'一'两,车也。尚书曰:“戎车三百两。”
  初,滂等系狱,尚书霍谞理之。及得免,到京师,往候谞而不为谢。或有让滂者。对曰:“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羊舌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
  竟无所言。'一'
  注'一'左传,晋讨栾盈之党,杀叔向之弟羊舌虎,并囚叔向。于是祁奚闻之,见范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代宥之,今一不免其身,不亦惑乎?”宣子说而免之。祁奚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孔安国注尚书曰“自功曰伐”也。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黙而泣。'一'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二'
  滂从龙舒君归黄泉,'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四'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注'一'传,驿舍也,音知恋反。
  注'二'仲博,滂弟也。
  注'三'谢承书曰:“滂父显,故龙舒侯相也。”
  注'四'李膺﹑杜密。
  论曰:李膺振拔污险之中,'一'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二'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埶,使天下之士奋迅感燍,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子曰:“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三'
  注'一'前书班固曰“振拔污涂,跨腾风云”也。
  注'二'周易曰:“鼓以动之。”
  注'三'论语之文。
  尹勋字伯元,河南巩人也。家世衣冠。伯父睦为司徒,兄颂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而勋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州郡连辟,察孝廉,三迁邯郸令,政有异夡。后举高第,五迁尚书令。及桓帝诛大将军梁冀,勋参建大谋,封都乡侯。迁汝南太守。上书解释范滂﹑袁忠等党议禁锢。寻征拜将作大匠,转大司农。坐窦武等事,下狱自杀。
  蔡衍字孟喜,汝南项人也。'一'少明经讲授,以礼让化乡里。乡里有争讼者,辄诣衍决之,其所平处,皆曰无怨。
  注'一'项,今陈州项城县也。
  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中常侍具瑗托其弟恭举茂才,衍不受,乃收赍书者案之。又劾奏河闲相曹鼎臧罪千万。鼎者,中常侍腾之弟也。腾使大将军梁冀为书请之,衍不荅,鼎竟坐输作左校。乃征衍拜议郎﹑符节令。梁冀闻衍贤,请欲相见,衍辞疾不往,冀恨之。时南阳太守成□等以收纠宦官考廷尉,衍与议郎刘瑜表救之,言甚切厉,坐免官还家,杜门不出。灵帝即位,*(征)**'复'*拜议郎,会病卒。
  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也。'一'家世冠族。陟少清直有学行,举孝廉,辟太尉李固府,举高第,拜侍御史。会固被诛,陟以故吏禁锢历年。复举高第,再迁冀州刺史。奏案贪浊,所在肃然。又再迁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三迁尚书令。时太尉张颢﹑司徒樊陵﹑大鸿胪郭防﹑太仆曹陵﹑大司农冯方并与宦竖相姻私,公行货赂,并奏罢黜之,不纳。以前太尉刘宠﹑司隶校尉许冰﹑幽州刺史杨熙﹑凉州刺史刘恭﹑益州刺史庞艾清亮在公,荐举升进。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会党事起,免官禁锢,卒于家。
  注'一'梁父故城在今兖州泗水县北。
  张俭字符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一'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注'一'张耳,大梁人也。高祖立为赵王。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一'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