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37部分

后汉书-第37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有内遭家难,外遇醔害,览总大麓,经营天物,'一九'功德巍巍若兹者也。宜令史官着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耀,勒勋金石,县之日月,'二0'摅之罔极,以崇陛下烝烝之孝。”帝从之。'二一'
  注'一'平望,县,属北海郡,今青州北海县西北平望台是也,一名望海台也。
  注'二'易系辞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仰观*(法)**'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庖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伏羲、神农为三皇,故言皇德也。
  注'三'竹谓简册,帛谓缣素。黄帝以下六代乐,皆所以章显功德,是流音于管弦。
  注'四'易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注'五'虞妃,即舜妻娥皇、女英也。任,文王母;姒,武王母也。
  注'六'易家人卦曰:“女正位乎内,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谓之四海。
  注'七'延平元年,安帝初即位,六州大水,永初元年,禀司隶、兖、豫、徐、冀、并六州贫人也。
  注'八'广雅云:“苗,觽也。”
  注'九'隐,痛也。尚书曰“若保赤子,惟人其康乂”也。
  注'一0'尚书考灵耀曰:“文*(基)**'塞'*晏晏。”
  注'一一'敷,布也。尚书曰:“五教在宽。”
  注'一二'洋溢,言多。
  注'一三'礼记玉藻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注'一四'咸,皆也。熙,广也。尚书曰:“庶绩咸熙。”言尧之朝政,觽功皆广。
  假音格,至也。尚书曰:“佑我烈祖,格于皇天。”言伊尹佐汤,功至于天也。
  尧洪水九载,汤大旱七年。
  注'一五'高宗,殷王也,小乙之子,名武丁。当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高宗修德,殷道中兴。成王疑周公,乃有雷电大风之变,成王改过,几致刑措也。
  注'一六'尚书曰:“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三母谓后稷母姜嫄,文王母大任,武王母大姒也。诗大雅曰:“厥初生人,时维姜嫄。”又曰:“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又曰“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也。
  注'一七'诗云:“既有烈考,亦有文母。”是佐德。
  注'一八'阈,门限也。左传曰:“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阈。”
  注'一九'麓,录也。言大录万机之政。书曰“纳于大麓”,又曰“暴殄天物”也。
  注'二0'易曰:“县象着明,莫大于日月。”
  注'二一'广雅曰:“摅,舒也。”孔安国注尚书曰:“烝烝犹进进也。”
  六年,太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闲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一'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二'乃诏从兄河南尹豹、越骑校尉康等曰:“吾所以引纳髃子,置之学官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彁,故欲曪崇圣道,以匡失俗。传不云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四'
  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五'斯故祸败所从来也。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学,'六'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七'
  故能束修,不触罗网。'八'诚令儿曹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诏书本意,则足矣。
  其勉之哉!”
  注'一'苍颉篇曰:“邸,舍也。”
  注'二'诏,告也。
  注'三'论语孔子言也。言人终日饱食,不措心于道义。难矣哉,言终无远大也。
  注'四'坚谓好车,良谓善马也。墨子曰:“圣王为衣服之法,坚车良马,不知贵也。”
  注'五'尚书曰“弗学墙面”也。
  注'六'小侯,解见明纪。
  注'七'先公谓邓禹。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故曰文德也。
  注'八'言能自约束修整也。
  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康闻,诟之曰:“汝我家出,尔敢尔邪!”婢怒,还说康诈疾而言不逊。太后遂免康官,遣归国,绝属籍。
  永宁二年二月,寝病渐笃,乃乘辇于前殿,见侍中、尚书,因北至太子新所缮宫。还,大赦天下,赐诸园贵人、王、主、髃僚钱布各有差。诏曰:“朕以无德,托母天下,而薄佑不天,早离大忧。延平之际,海内无主,元元□运,危于累卵。'一'勤勤苦心,不敢以万乘为乐,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刘氏。自谓感彻天地,当蒙福祚,而丧祸内外,伤痛不绝。
  '二'顷以废病沉滞,久不得侍祠,自力上原陵,加欬逆唾血,遂至不解。存亡大分,无可柰何。公卿百官,其勉尽忠恪,以辅朝廷。”三月崩。在位二十年,年四十一。合葬顺陵。
  注'一'说苑曰:“晋灵公骄奢,造九层之台,国困人贫,耻功不成。令曰:‘左右谏者斩也。’荀息乃求见。公曰:‘谏邪?’息曰:‘不敢。臣能累十二博澙,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危哉。’息曰:‘复有危于此者。公为九层之台,男女不得耕织,社稷一灭,君何所望!’君曰:‘寡人之过。’乃坏台焉。”
  注'二'内外谓新野君薨及和、殇二帝崩也。
  论曰: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阙明辟之义,'一'至使嗣主侧目,敛衽于虚器,'二'直生怀懑,悬书于象魏。'三'借之仪者,殆其惑哉!
  '四'然而建光之后,王柄有归,'五'遂乃名贤戮辱,便孽党进,'六'衰斁之来,兹焉有征。'七'故知持权引谤,所幸者非己;焦心恤患,自强者唯国。'八'是以班母一说,阖门辞事;'九'爱侄微愆,髡剔谢罪。'一0'将杜根逢诛,未值其诚乎!'一一'但蹊田之牛,夺之已甚。'一二'
  注'一'前政谓周公也。辟,君也。尚书曰“朕复子明辟”,言周公摄位,复还成王。今太后不还,故曰阙也。
  注'二'器谓神器,谕帝位也。
  注'三'象魏,阙也。直生,杜根等上书,请太后还政。
  注'四'借犹假也。殆,近也。言太后不还政于安帝,近可惑也。
  注'五'太后建光之中崩,归政安帝。
  注'六'帝宠用乳母王圣及其女伯荣,出入宫掖,通传奸赂,太尉杨震及邓骘等皆被中官谮诛也。
  注'七'斁,败也。安帝临政,衰败逾甚,故曰有征也。
  注'八'言执持朝权以招觽谤者,所幸不为己身,唯忧国也。
  注'九'太后兄大将军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许,以问班昭,乃许之。语见昭传也。
  注'一0'太后兄骘子凤受遗事泄,骘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语见骘传。
  注'一一'诚,信也。言未为太后所信。
  注'一二'左传申叔时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此喻杜根。上书虽曰有罪,太后杀之为过甚也。
  校勘记
  三九八页四行女御*'掌'*□于王之燕寝据今本周礼补。按:前后皆有“掌”字,明此脱。
  三九九页八行宫备七国按:文选“宫”作“官”,李善注谓当秦之时,凡有七国,秦并其六国,故内职皆备置之,而爵列八品焉。据此,似李所见本作“官”,而章怀所据本则作“宫”也。
  四00页八行而防*(闲)**'闲'*未笃据汲本、殿本改。
  四00页一六行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按:“芈”原斗“芊”,各本同,今改正。
  四0二页八行真定栆人也按:“栆”当作“焒”,其字□禾,各本皆未正。
  四0二页一三行帝善况小心谨慎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善”闽本作“美”。
  四0三页一二行葬于北芒按: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百三十七引续汉书作“葬北陵”。
  四0三页一四行数授赏赐刊误谓案文“授”当作“受”。
  四0六页一四行七岁失父按:袁纪作“十岁丧父”。
  四0六页一五行言及未曾不流涕按:汲本、殿本“曾”作“尝”。
  四一0页八行*(欲)**'故'*宠敬日隆据殿本、集解本改。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故”旧本作“欲”,李氏改作“故”。
  四一0页一二行白越三千端按:御览八一八引“白越”作“越帛”。
  四一一页一行*'帝'*欲封爵诸舅按:张森楷校勘记谓髃书治要“欲”上有“帝”字,当依添。今据补。
  四一一页一五行枢机近要之官也按:“官”原斗“宫”,径改正。
  四一三页三行文子曰按:“文”原斗“太”,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四一三页八行赏以财位按:集解引何焯说,谓“位”字疑。校补谓“位”当作“物”,转写之斗。
  四一五页三行大司*(徒)**'空'*融之曾孙也张森楷校勘记谓案光武纪及窦融传,融止为大司空,未尝为大司徒,“徒”当作“空”。按:张说是,今据改。
  四一六页九行梁贵人姊*(□)**'嫕'*据梁竦传改。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作“凭”。
  四一八页五行夫人年高目冥按:御览四一五引,“冥”作“眊”。
  四一八页一二行下意犹出意也汲本、殿本“出意”作“出气”。按:校补谓下意犹出意者,谓别出己意,与诸兄论难。战国策秦策“下兵三川”,高注“下兵,出兵也”,此下得训出之证。
  四一九页一行又相者见后惊曰此成汤之法也按:御览七二九引“相者”下有“苏大”二字。“法”上有“骨”字。
  四一九页二行后叔父陔按:袁纪“陔”作“邠”。
  四一九页三行其后世必有兴者按:王先谦谓“其”字当衍。
  四二一页一五行诗鄁*(墉)*序曰据张森楷校勘记删。按:张氏谓邶风诗不当有“墉”字,盖误衍。
  四二二页八行稻粱米不得导择王先谦谓“导”当作“迟”,前书百官表少府属有迟官。今按:前书“迟”亦斗“导”。说文段注云择米曰迟,汉人语如此,凡作“导”者,斗字也。
  四二二页九行太后□止*(曰)**'日'*杀省珍费据集解引惠栋说改。
  四二四页一五行*'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按:此注脱斗不可句读,今据礼月令补。
  四二六页一行平望侯刘毅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毅,北海敬王子,建初二年封,永元中坐事失侯,此当云“故平望侯”。
  四二七页二行仰观*(法)**'象'*于天据汲本、殿本改。
  四二七页一一行文*(基)**'塞'*晏晏据汲本改。
  四二八页四行既有烈考亦有文母刊误谓两“有”字皆当作“右”。
  四二九页一一行尔敢尔邪按:上“尔”字应依邓禹传作“亦”。
  四二九页一三行薄佑不天按:周寿昌谓“佑”当作“祜”,史避安帝讳改。 后一页
  后汉书卷十下 皇后纪 第十下
  安思阎皇后讳姬,'一'河南荥阳人也。祖父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
  章精力晓旧典,久次,当迁以重职,显宗为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兵校尉。
  '二'章生畅,畅生后。
  注'一'谥法曰:“谋虑不愆曰思。”
  注'二'汉官仪曰“比二千石,掌宿恚П舯本泻颉币病
  后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选入掖庭,甚见垄爱,为贵人。二年,立为皇后。后专房妒忌,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鸩杀李氏。'一'三年,以后父侍中畅为长水校尉,封北宜春侯,'二'食邑五千户。四年,畅卒,谥曰文侯,子显嗣。
  注'一'鸩,毒鸟也。食蝮。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
  注'二'北宜春,县,属汝南郡。以豫章有宜春,故此加北。故城在今豫州汝阳县西南也。
  建光元年,邓太后崩,帝始亲政事。显及弟景、耀、晏并为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更封显长社*(县)*侯,'一'食邑万三千五百户,追尊后母宗为荥阳君。
  '二'显、景诸子年皆童龀,'三'并为黄门侍郎。后宠既盛,而兄弟颇与朝权,后遂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共谮皇太子保,废为济阴王。
  注'一'长社,县,属颍川郡。前书音义曰:“其社中树暴长,故名长社。”今许州县。
  注'二'续汉志曰:“妇人封君,仪比公主,油犍軿车,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加其首为带。”
  注'三'大戴礼曰:“男八岁而龀,女七岁而龀。”龀,毁齿也,音初刃反。
  四年春,后从帝幸章陵,帝道疾,崩于叶县。后、显兄弟及江京、樊丰等谋曰:
  “今晏驾道次,'一'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行四日,驱驰还宫。明日,诈遣司徒刘*(喜)**'熹'*诣郊庙社稷,告天请命。其夕,乃发丧。尊后曰皇太后。皇太后临朝,'二'以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注'一'晏,晚也。臣下不敢斥言帝崩,犹言晚驾而出。
  注'二'蔡邕独断曰:“少帝即位,太后即代摄政,临前殿,朝髃臣。太后东面,少帝西面。髃臣奏事上书,皆为两通,一诣后,一诣少帝。”
  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一'
  立为皇帝。
  显忌大将军耿宝'二'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恽弟侍中笃、笃弟大将军长史宓、'三'侍中周广、阿母野王君王圣、圣女永、永貋黄门侍郎樊严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丰、恽、广皆下狱死,家属徙比景;'四'宓、严减死,髡钳;贬宝为则亭侯,遣就国,自杀;王圣母子徙鴈门。于是景为恚荆敲判N荆讨唇鹞幔值苋ㄒW杂伞
  注'一'惠王名寿,章帝子也。
  注'二'耿弇之弟舒之孙。
  注'三'善文曰:“恽字伯周。宓字仲周,笃字季周。”
  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