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54部分

后汉书-第54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一'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训徙边。'二'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三'八年,舞阴公主子梁扈有罪,训坐私与扈通书,征免归闾里。'四'
  注'一'汉官仪曰:“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克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狐奴,县,属渔阳郡也。
  注'二'东观记曰:“训故吏最贫羸者举国,念训常所服药北州少乏,又知训好青泥封书,从黎阳步推鹿车于洛阳市药,还过赵国易阳,并载青泥一*(幞)**'墣'*,至上谷遗训。其得人心如是。”
  注'三'东观记曰:“吏士常大病疟,转易至数十人,训身为煮汤药,咸得平愈。
  其无妻者,为适配偶。”
  注'四'东观记曰:“燕人思慕,为之作歌也。”
  元和三年,卢水胡反畔,以训为谒者,乘传到武威,拜张掖太守。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一'
  觽四万余人,期冰合度河攻训。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二'汉亦时收其用。时迷吾子迷唐,别与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三'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觽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四'凉州吏人,命县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髃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五'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六'皆言“汉家常欲□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注'一'郑玄注周礼云:“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注'二'首施犹首鼠也。
  注'三'稽故谓稽留事故也。东观记“稽故”字作“诸故”也。
  注'四'说文曰:“帑,金帛所藏。”音它莽反。
  注'五'掠,劫夺也。
  注'六'湟中,月氏胡所居,今鄯州湟水县也。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于是赏赂诸羌种,使相招诱。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训因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一'斩首虏六百余人,得马牛羊万余头。迷唐乃去大、小榆,'二'居颇岩谷,觽悉破散。其春,复欲归故地就田业,训乃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箄上以度河,'三'掩击迷唐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复追逐奔北,会尚等夜为羌所攻,于是义从羌胡并力破之,斩首前后一千八百余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余头,一种殆尽。'四'迷唐遂收其余部,远徙庐落,西行千余里,诸附落小种皆背畔之。烧当豪帅东号稽颡归死,'五'余皆款塞纳质。于是绥接归附,威信大行。遂罢屯兵,各令归郡。唯置弛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为贫人耕种,修理城郭坞壁而已。
  注'一'东观记*(曰)*“写”作“鴈”。
  注'二'两谷名也,见西羌传。
  注'三'箄,木筏也,音步佳反。
  注'四'一种谓迷唐也。
  注'五'东号,羌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一'
  注'一'离,遭也。
  训虽宽中容觽,而于闺门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日“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一'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二'乃释之。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注'一'训前任乌桓校尉时吏士也。
  注'二'傿音于建反。
  元兴元年,和帝以训皇后之父,使谒者持节至训墓,赐策追封,谥曰平寿敬侯。
  '一'中宫自临,百官大会。
  注'一'平寿,县,属北海郡,故城在今青州北海县。
  训五子:骘,京,悝,弘,阊。'一'
  注'一'悝音口回反。
  骘字昭伯,'一'少辟大将军窦宪府。及女弟为贵人,骘兄弟皆除郎中。及贵人立,是为和熹皇后。骘三迁虎贲中郎将,京、悝、弘、阊皆黄门侍郎。京卒于官。延平元年,拜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悝虎贲中郎将,弘、阊皆侍中。
  注'一'东观记“骘”作“陟”。
  殇帝崩,太后与骘等定策立安帝,悝迁城门校尉,弘虎贲中郎将。自和帝崩后,骘兄弟常居禁中。骘谦逊不欲久在内,连求还第,岁余,太后乃许之。
  永初元年,封骘上蔡侯,悝叶侯,弘西平侯,'一'阊西华侯,'二'食邑各万户。
  骘以定策功,增邑三千户。骘等辞让不获,遂逃避使者,闲关诣阙,'三'上疏自陈曰:“臣兄弟污濊,无分可采,'四'过以外戚,遭值明时,'五'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六'并统列位,光昭当世。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臱诚惧,无以处心。陛下躬天然之姿,体仁圣之德,遭国不造,仍离大忧,'七'
  开日月之明,运独断之虑,援立皇统,奉承大宗。圣策定于神心,休烈垂于不朽,本非臣等所能万一,而猥推嘉美,并享大封,'八'伏闻诏书,惊惶臱怖。
  追观前世倾覆之诫,'九'退自惟念,不寒而栗。'一0'臣等虽无逮及远见之虑,犹有庶几戒惧之情。常母子兄弟,内相□厉,冀以端箻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刻骨定分,有死无二。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惶窘征营,昧死陈乞。”太后不听。骘频上疏,至于五六,乃许之。
  注'一'西平,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郾城县南。
  注'二'西华,县,属汝南郡也。
  注'三'闲关犹崎岖也。
  注'四'言无分寸可收采也。
  注'五'过,误也。
  注'六'易曰:“夫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齐其明。”又云“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注'七'造,成也。仍,频也。大忧,和帝、殇帝崩。
  注'八'猥,曲也。
  注'九'前代外戚上官安、霍禹之属,皆被诛戮也。
  注'一0'惟,思也。不寒而栗,言恐惧也。前书曰“义纵为定襄太守,郡中不寒而栗”也。
  其夏,凉部畔羌摇荡西州,朝廷忧之。于是诏骘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诸部兵击之,车驾幸平乐观饯送。骘西屯汉阳,使征西校尉任尚、从事中郎司马钧与羌战,大败。时以转输疲弊,百姓苦役。冬,征骘班师。'一'朝廷以太后故,遣五官中郎将迎拜骘为大将军。军到河南,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赍牛酒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既至,大会髃臣,赐束帛乘马,'二'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注'一'班,还也。
  注'二'驷马曰乘。
  时遭元二之灾,'一'人士荒饥,死者相望,盗贼髃起,四夷侵畔。骘等崇节俭,罢力役,推进天下贤士何熙、祋讽、'二'羊浸、李合、陶敦等列于朝廷,辟杨震、朱宠、陈禅置之幕府,故天下复安。
  注'一'臣贤案:元二即元元也,古书字当再读者,即于上字之下为小“二”字,言此字当两度言之。后人不晓,遂读为元二,或同之阳九,或附之百六,良由不悟,致斯乖舛。今岐州石鼓铭,凡重言者皆为“二”字,明验也。
  注'二'祋,姓也,音丁外反,又音丁活反。
  四年,母新野君寝病,骘兄弟并上书求还侍养。太后以阊最少,孝行尤着,特听之,赐安车驷马。及新野君薨,骘等复乞身行服,章连上,太后许之。骘等既还里第,并居頉次。阊至孝骨立,有闻当时。及服阕,诏喻骘还辅朝政,更授前封。骘等叩头固让,乃止,于是并奉朝请,位次在三公下,特进、侯上。'一'
  其有大议,乃诣朝堂,与公卿参谋。
  注'一'在特进及列侯之上。
  元初二年,弘卒。太后服齐衰,帝丝麻,并宿幸其第。弘少治欧阳尚书,授帝禁中,'一'诸儒多归附之。初疾病,遗言悉以常服,不得用锦衣玉匣。有司奏赠弘骠骑将军,位特进,封西平侯。太后追思弘意,不加赠位衣服,但赐钱千万,布万匹,骘等复辞不受。诏大鸿胪持节,即弘殡封子广德为西平侯。将葬,有司复奏发五营轻车骑士,礼仪如霍光故事,'二'太后皆不听,但白盖双骑,门生挽送。'三'后以帝师之重,分西平之都乡封广德弟甫德为都乡侯。四年,又封京子黄门侍郎珍为阳安侯,邑三千五百户。
  注'一'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事伏生,武帝时人。
  注'二'霍光薨,宣帝遣太中大夫、侍御史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修莫府頉,上赐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辒辌车、黄屋左纛,轻车材官五校士以送葬也。
  注'三'白盖车也。
  五年,悝、阊相继并卒,皆遗言薄葬,不受爵赠,太后并从之。乃封悝子广宗为叶侯,阊子忠为西华侯。
  自祖父禹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一'检□宗族,阖门静居。'二'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彻,槛车征诣廷尉,'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称之。
  注'一'章帝窦皇后,窦勋女,祖穆及叔父俱尚主。穆交通轻薄,属托郡县,干乱政化,后并坐怨望谋不轨被诛,故邓氏深引为诫也。
  注'二'阖,闭也。
  注'三'槛车谓以板四周为槛,无所见。
  建光元年,太后崩,未及大敛,帝复申前命,封骘为上蔡侯,位特进。帝少号聪敏,及长多不德,而乳母王圣见太后久不归政,虑有废置,常与中黄门李闰候伺左右。及太后崩,宫人先有受罚者,怀怨恚,因诬告悝、弘、阊先从尚书邓访取废帝故事,谋立平原王得。'一'帝闻,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无道,遂废西平侯广德、叶侯广宗、西华侯忠、阳安侯珍、都乡侯甫德皆为庶人。骘以不与谋,但免特进,遣就国。宗族皆免官归故郡,没入骘等赀财田宅,徙邓访及家属于远郡。郡县逼迫,广宗及忠皆自杀。又徙封骘为罗侯,'二'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骘从弟河南尹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遵、将作大匠畅皆自杀,唯广德兄弟以母阎后戚属得留京师。
  注'一'和帝长子平原王胜无嗣,邓太后立乐安王垄子得为平原王。
  注'二'罗,县,属长沙*(国)**'郡'*。
  大司农朱宠痛骘无罪遇祸,乃肉袒舆榇,'一'上疏追讼骘曰:“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二'兄弟忠孝,同心忧国,宗庙有主,王室是赖。'三'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无与为比。当享积善履谦之佑,'四'而横为宫人单辞所陷。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五'狱不讯鞠,'六'遂令骘等罹此酷滥。一门七人,并不以命,'七'尸骸流离,怨魂不反,逆天感人,率土丧气。宜收还頉次,宠树遗孤,奉承血祀,以谢亡灵。”'八'宠知其言切,自致廷尉,诏免官归田里。觽庶多为骘称枉,帝意颇悟,乃谴让州郡,'九'还葬洛阳北芒旧茔,公卿皆会丧,莫不悲伤之。诏遣使者祠以中牢,诸从昆弟皆归京师。及顺帝即位,追感太后恩训,□骘无辜,乃诏宗正复故大将军邓骘宗亲内外,朝见皆如故事。除骘兄弟子及门从十二人悉为郎中,擢朱垄为太尉,录尚书事。
  注'一'榇,亲身棺也。
  注'二'诗凯风曰:“母氏圣善。”文母,文王之母大任也。言太后有圣智之善,比于文母也。
  注'三'殇帝崩,太后与骘定立安帝,故曰是赖。
  注'四'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曰:“鬼神害盈而福谦。”
  注'五'申,明白也。
  注'六'讯,问也。鞠,穷也。
  注'七'七人谓骘从弟豹、遵、畅,骘子凤,凤从弟广宗、忠也。
  注'八'血祀谓祭庙杀牲取血以告神也。
  注'九'以逼迫广宗等故也。
  宠字仲威,京兆人,初辟骘府,稍迁颍川太守,治理有声。及拜太尉,封安乡侯,甚加优礼。
  广德早卒。甫德更召征为开封令。学传父业。丧母,遂不仕。
  阊妻耿氏有节操,痛邓氏诛废,子忠早卒,乃养河南尹豹子嗣为阊后。耿氏教之书学,遂以通博称。永寿中,与伏无忌、延笃著书东观,官至屯骑校尉。
  禹曾孙香*(子)**'之'*女为桓帝后,帝又绍封度辽将军遵子万世为南乡侯,拜河南尹。及后废,万世下狱死,其余宗亲皆复归故郡。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论曰:汉世外戚,自东、西京十有余族,'一'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二'何则?恩非己结,而权已先之;'三'
  情疏礼重,而枉性图之;'四'来垄方授,地既害之;'五'隙开埶谢,谗亦胜之。
  '六'悲哉!骘、悝兄弟,委远时柄,忠劳王室,而终莫之免,斯乐生所以泣而辞燕也!'七'
  注'一'高帝吕后、昭帝上官后、宣帝霍后、成帝赵后、平帝王后、章帝窦后、和帝邓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