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92部分

后汉书-第92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枳维士,登登皇皇,*(维在)**'君枳维国'*,国枳维都,都枳维邑,邑枳维家,家枳维欲无疆”。言上下相维,递为藩蔽也。其数有八,与东观记同,此为六。蕙,香草也。杜,杜若也。兰即泽兰也。芷,白芷也,一名苻离,一名药。杜衡,其状若葵,其臭如蘼芜。术,路也。
  注'二'攒,聚也。射干,乌翼也。蘼芜似蛇黙而香,其根即芎藭也。木兰,树也。香味俱似桂而皮薄。新夷亦树也,其花甚香。扈扈,光彩盛也。畅,通也。
  郁郁,香气也。晔,盛也。发越,气傍射也。司马相如曰:“煌煌扈扈,照曜巨野。”又曰:“郁郁菲菲,觽香发越。”恍忽犹轻忽也。楚词曰:“然埳轲而留滞。”王逸曰:“埳轲,不遇也。”衍被摈斥沉沦,犹草木之沤郁芬芳,遇风霜而零落也。夷音协韵异。美音协韵媚。
  注'三'大宅谓天地。抗,举也。老子曰:“玄之又玄,觽妙之门。”乐音五孝反。
  注'四'此言所居之处,山林飞走之状也。索,求也。诗曰“求其友声”也。
  注'五'镇,重也。古之圣贤,多固穷以守道,故览之以自镇也。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玄者,幽寂之谓也。老子曰:“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又曰:“道者万物之奥也,善人之所宝。”又曰:“名与身孰亲?”陂谓傍其边侧也。陂音兵义反。史记曰“陂山信道”是也。道以寂寞为主,神不外营,故常存也。镇,协韵竹人反。闲音闲。
  注'六'庄子曰:“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见焉。曰:‘愿以境内累也。’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臧之庙堂之上。
  为此龟者,宁死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使者曰:‘宁生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列女传曰:“于陵子终贤,楚王欲以为相,使使者往迎之。子终出谢使者,遂与妻俱逃而为人灌园。”孟子曰,客居于陵,故曰于陵子也。至人守真养志,言髣□似之也。二子虽病一时,而声流万古。
  盖隐居困约,而反得道之精。穷栖悟理,入贤人之术,离尘垢之窈冥也。超然高迈,配松、乔之妙节也。
  注'七'庶几守道,与俗不同。俶傥犹卓异也。凡言观者,非在己之言。从容犹在后也。衍虽摈斥当年,身穷志沮,而令问期于不朽,声芳县诸日月,故曰愿观其从容。
  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衍娶北地*(女)*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一'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埳壈于时。'二'然有大志,不戚戚于贱贫。居常慷慨叹曰:“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节奉使,'三'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三公之贵,千金之富,不得其愿,不燍于怀。'四'贫而不衰,贱而不恨,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五'修道德于幽冥之路,以终身名,为后世法。”居贫年老,卒于家。
  所着赋、诔、铭、说、问交、德诰、慎情、'六'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五十篇,'七'肃宗甚重其文。子豹。
  注'一'悍,急也。
  注'二'衍集载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曰:“天地之性,人有喜怒,夫妇之道,义有离合。先圣之礼,士有妻妾,虽宗之眇微,尚欲踰制。年衰岁暮,恨入黄泉,遭遇嫉妒,家道崩坏,五子之母,足尚在门。五年已来,日甚岁剧,以白为黑,以非为是,造作端末,妄生首尾,无罪无辜,谗口嗷嗷。乱匪降天,生自妇人。
  青蝇之心,不重破国,妒嫉之情,不惮丧身。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古之大患,今始于衍。醉饱过差,辄为桀纣,房中调戏,布散海外,张目扺掌,以有为无。
  痛彻仓天,毒流五臧,愁令人不赖生,忿令人不顾祸。入门着黙,继嗣不育,纺绩织□,了无女工,家贫无僮,贱为匹夫,故旧见之,莫不凄怆,曾无悯惜之恩。唯一婢,武达所见,头无钗泽,面无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不原其穷,不揆其情,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贩糖之妾,不忍其态。计妇当去久矣,念儿曹小,家无它使,哀怜姜、豹,当为奴婢。恻恻焦心,事事腐肠,巙巙籍籍,不可听闻。暴虐此婢,不死如发,半年之闲,脓血横流。婢病之后,姜竟舂炊,豹又触冒泥涂,心为怆然。缣縠放散,冬衣不补,端坐化乱,一缕不贯。
  既无妇道,又无母仪,忿见侵犯,恨见狼藉,依倚郑令,如居天上。持质相劫,词语百车,□戟在门,何暇有让?百弩环舍,何可强复?举宗达人解说,词如循环,口如布谷,县幡竟天,击鼓动地,心不为恶,身不为摇。宜详居错,且自为计,无以上书告诉相恐。狗吠不惊,自信其情。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自恨以华盛时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贫身贱之日,养汉长疽,自生祸殃。衍以室家纷然之故,捐弃衣冠,侧身山野,绝交游之路,杜仕宦之门,阖门不出,心专耕耘,以求衣食,何敢有功名之路哉!”
  注'三'金谓印也,紫谓绶也。揭,持也,音求谒反。
  注'四'燍犹屑也。金或作乘。
  注'五'曳犹顿也。
  注'六'衍集有问交一篇,慎情一篇。
  注'七'衍集见有二十八篇。
  豹字仲文,年十二,母为父所出。后母恶之,尝因豹夜寐,欲行毒害,豹逃走得免。敬事愈谨,而母疾之益深,时人称其孝。'一'长好儒学,以诗、春秋教丽山下。'二'乡里为之语曰:“道德彬彬冯仲文。”'三'举孝廉,拜尚书郎,忠勤不懈。每奏事未报,常俯伏省合,或从昏至明。肃宗闻而嘉之,使黄门持被覆豹,□令勿惊,由是数加赏赐。是时方平西域,以豹有才谋,拜为河西副校尉。和帝初,数言边事,奏置戊己校尉,城郭诸国复率旧职。迁武威太守,视事二年,河西称之,复征入为尚书。永元十四年,卒于官。
  注'一'衍与宣孟书曰:“居室之义,人之大伦。思厚欢和之节,乐定金石之固。
  又自伤前遭不良,比有去两妇之名。事诚不得不然,岂中心之所好哉!”观其书意,似此妻又见出之。
  注'二'丽音力之反。
  注'三'论语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郑玄注:“彬彬,杂半貌也。”
  论曰:夫贵者负埶而骄人,才士负能而遗行,其大略然也。二子不其然乎!'一'
  冯衍之引挑妻之譬,得矣。夫纳妻皆知取詈己者,而取士则不能。何也?岂非反妒情易,而恕义情难。光武虽得之于鲍永,犹失之于冯衍。'二'夫然,义直所以见屈于既往,守节故亦弥阻于来情。呜呼!'三'
  注'一'史记曰:“魏太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引车下道。子方不为礼。太子击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缢然,柰何同之哉?’”士负能而遗行也。负,恃也。
  注'二'自此已上皆华峤之词。
  注'三'衍为更始举哀,既降,执义守直。既行之于己,光武屈而不用,故言义直所以见屈于既往也。则守节之人,见衍被黜,弥阻难于将来。
  赞曰:谭非谶术,衍晚委质。道不相谋,诡时同失。'一'体兼上才,荣微下秩。
  注'一'诡,违也,言二人之道不相同,俱以违时咸被摈斥也。
  校勘记
  九八四页三行胶西王素闻仲舒*'有行'*按:校补谓据史记儒林传“仲舒”下脱“有行”二字。今据补。
  九八四页一0行出无舆马之饰按:“出”原斗“年”,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九八五页一0行不操市井之利按:“操”原斗“探”,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九八五页一四行老子*'道'*德经之词也据汲本、殿本补。
  九八六页八行畜马*(千)*乘按:殿本依监本“千”作“十”。校补谓今案礼记文本作“畜马乘”,乘固四马也。“千”乃涉下“乘”字误衍,“十”又改订之误。
  今据删。
  九八七页一五行反而亡焉失之哀于是为甚按:今礼记注疏本“哀”作“矣”,属上“失之”为句。
  九八八页一一行将以荡夫忧心按:“荡”原斗“薄”,径据汲本、殿本改正。注同。
  九八九页一行平阳县名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两汉三辅无“平阳县”,史记秦本纪宁公徙居平阳,正义云岐山县有平阳乡,乡内有平阳聚。又引洪颐鹚担角笆榻检胫尽坝捍笥辏灯窖艄保ɑ仆记赜小捌窖艄保视搿胺闪邸倍匝灾⑽蟆
  九八九页七行孰能观大象无形*(矣)**'哉'*据汲本、殿本改。
  九八九页一六行恐余殃之有再按:汲本、殿本“余”作“余”。
  九九一页一五行植物宜皁汲本“皁”作“早”。按:今本周礼亦作“早”,释文云“早音皁,本或作‘皁’”。阮元谓皁者草之俗字。说文“草者草斗,栎实也”。
  自人用“草”为艹木字,乃别制“皁”为草斗字。唐石经、宋本、嘉靖本均作“皁”,今本作“早”者,后人依释文改从正字也。
  九九三页一行享吕望于酆洲按:集解本依汲本“洲”作“州”,校补谓说文州下云“水中可居曰州”,并引诗“在河之州”,别无□水之“洲”。今毛诗作“在河之洲”,尔雅释水作“水中可居曰洲”,皆非正字。
  九九三页四行燕都*'蓟'*今蓟县也按:张森楷校勘记谓以下文“齐都营丘”,“宋都睢阳”例之,“都”下当有“蓟”字。今据补。
  九九三页一一行心悇憛而怀惑按:殿本“惑”作“感”。校补谓案楚辞七谏本作“心悇憛而烦冤”,王注“冤”一作“怨”。“怀惑”“怀感”皆“烦怨”之斗。
  九九三页一三行*(尽)**'虚'*愒洞疑据汲本、殿本改。按:汲本、殿本“愒”斗“惕”。
  九九三页一七行钦明文塞晏晏按:各本“塞”并作“思”,疑后人依书尧典改之。
  九九四页五行在京兆杜陵亭按:此六字原在“汤都”下,今据殿本移正。
  九九四页七行拔周唐之盛德兮按:集解引何焯说,谓“周唐”疑“周康”之讹。
  九九四页九行□子反于彭城兮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当为“馔”,与下文“馌女齐”,“飨椒举”同义,言欲饮食之也。
  九九六页三行夏征舒弒其君按:“弒”原斗“杀”,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九九六页一0行君*(何)**'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据刊误改,与孟子合。
  九九六页一二行焉能使予不遇*'哉'*据汲本、殿本补。
  九九七页三行太湖有五道按:各本“道”作“湖”,非。御览地部三十一引亦作“道”。
  九九七页四行*(隔)**'滆'*湖据汲本、殿本改。
  九九七页八行说关*(西)**'东'*六国令事秦刊误谓关西何缘有六国,明衍“关西”二字。今按:观上下文语气,“关西”明是“关东”之斗,刘说未谛,今改“西”作“东”。又按:汲本无“关西”二字。
  九九八页三行高不过望国*(气)**'氛'*据殿本改。
  九九八页一二行及行迷之未远按:“及”原斗“反”,径据殿本、集解本改正。
  九九九页三行东观记*(曰)*高字作乔据殿本删。
  一000页三行*(次)**'按'*下云据校补说改。
  一000页一三行拜三官正真御史按:殿本“真”作“员”。
  一000页一六行光扈扈而汢耀兮按:汲本、殿本“汢”作“炀”。
  一00一页八行篱宇廷除按:刊误谓应作“篱室庭术”。又按:殿本“宇”作“室”。
  一00一页八行扈江蓠与薜芷按:“蓠”原斗“篱”,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00一页一一行登登皇皇*(维在)**'君枳维国'*国枳维都按:校补谓“维在”殿本作“囗维国”,今考朱右曾所校释之足本周书,则作“登登皇皇,君枳维国,国枳维都”,并不阙字。今据改。
  一00一页一二行一名苻离按:“苻”原斗“符”,径据汲本、殿本改正。又按:
  汲本、殿本“离”作“蓠”。
  一00二页一七行衍娶北地*(女)*任氏*'女'*为妻王先谦谓东观记作“北地任氏女”,是也,此误倒。今据改。
  一00二页一七行儿女常自操井臼按:“操”原斗“探”,径改正。
  一00三页一一行了无女工按:汲本、殿本“了”作“子”。
  一00五页一行似此妻又见出之按:“之”疑当作“也”。 后一页
  后汉书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第十九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一'仕郡功曹。
  注'一'史记曰,史□字子鱼,恚Т蠓蛞病B塾锟鬃釉唬骸爸痹帐酚悖钣械廊缡福钗薜廊缡浮!鼻笆椋橱鲎殖と妗N涞凼蔽骶舳嘉荆弥壁桑比宋街凹持薄薄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恚Ф澹坏媒换拢粘<仓
  '一'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
  注'一'冯谓冯昭仪,平帝祖母也。恚巾'姬,平帝母也,号中山太后。王莽专政,冯恚Ф褰圆坏弥辆┦煌ㄊ嘶隆<笆椤
  臣闻王事失则神只怨怒,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一'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斩。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二'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
  '三'
  注'一'惧,惊也,音纪住反。刻犹责也。
  注'二'旌,幡也。淮南子曰:“禹县钟鼓磬铎,置鼗,以待四方之士。为幡曰:
  ‘教道寡人以道者击鼓,喻以义者击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鼗。’”帝王纪曰:“尧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