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汉兵 >

第91部分

汉兵-第91部分

小说: 汉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她什么都没有去想,眼前的那即将带来死亡的绚烂,照亮了她平静的双眸,她要看清楚自己是如何死的,就像她想竭力看清这乱世、这生命一样,她不甘却无奈。
  “铛——”一声闷响,凌云眼前的那片死亡的绚烂瞬间破碎……
  端木成的鎏金镗被什么东西震开出去,紧贴着凌云的耳边擦过,带起一道细微的血痕。
  “什么?”端木成又惊又怒,他清楚的看见,那震开自己镗尖的,不是别的,却是一只羽箭。
  一只不足半米的羽箭,铁色的锋矢撞在镗尖的一刻就已经碎裂,却成功的将那死亡带离了凌云身边。
  “这是怎样的劲道与准确?”端木成不敢想象。
  尽管射出哪一箭的人明显不在这附近,但他却不敢去赌,心念急转间,端木成也不再妄想杀掉凌云,而是立刻拨马,准备离开。
  但,不过一息后,又是一箭射来,这一箭却是直接奔向端木成一侧的颈部。
  端木成眼光一寒,弃镗抽刀,准备拦下这夺命一箭。
  哪曾想,这一箭在即将要到达端木成身边的前一刻,忽然下沉,狠狠钉在端木成执刀的手臂上。
  “痛煞我也!”端木成浑身一颤,再也握不住刀,腰刀落地。
  接着,又一箭紧随而至,直接射进端木成大张的口中……
  端木成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被生生闷在嘴里。
  这一切,不过几息的时间,端木成身边的血衣队护卫连反应都来不及。
  转眼,端木成就由一个准备攫取别人生命的恶魔,变成了被别人猎杀的对象。
  三箭连珠,救人、射膊、夺命,箭箭如流星,而射箭的人,此刻却傲然立于百米外的一座民房上,狭长的双眼闪过一丝骄傲。
  好算计,好定力,好弓箭!
  荆展第一箭本就可以射杀没有准备的端木成,但远远看见凌云遇险,一向为人冷酷的荆展却忽然若有所动,瞬间在弦上搭上三箭。
  一箭将端木成必杀一招破解,一箭算计到端木成必须弃手中长兵抽刀抵挡,顺势废掉已经起了戒心的端木成的手臂。
  接着,借其中门大露之际,紧随的一箭,将端木成送进地府。
  “端木成,死在我箭下,你不冤!”荆展低声自语,接着跃下屋顶,接过下方汉兵早就准备好的战马,十几人瞬间隐没于街市之中。
  当多年后,荆展荆明扬獠牙之号,名动大陆公路,端木成作为那段历史上一个转折节点上微不足道。妄想勾结外敌割据一方的野心家,却也因荆展之箭而名留青史。
  端木成身死,尸身落马。
  凌云却还有些愕然的在那里,就连那些血衣队也都是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一动不动。
  直到雷东风等人驱马赶到,雷东风俯身一把抓住端木成尸体,横在鞍前,江筑英也一把将凌云从自己的马上拽到龙将的身上。
  这时,众人才回过神来,才醒悟到曾经称霸成都府的玄武军军团长端木成已经成为历史。
  “撤!”眼见远处军营烟尘滚滚,大军已出,雷东风等人也不耽搁,带着凌云就向另一端的讲武堂而去。
  凌云剩下的那些手下也紧跟而去。
  而尚未走远的李邦昊和他的白杆军眼见端木成身死,皆面带不信,片刻李邦昊长叹一声,径直带众军也向讲武堂方向奔去。
  第三卷 东风破 第一百章 乱局(第三卷终)
  帝国纪元999年3月22日,帝都江山。
  巍峨江山,万里如画——江山城正南大门,冠军门,一块十余丈高的巨石如天外飞仙,矗立于此,上边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却正是根据太祖程云当年定都江山时亲笔所书的墨宝为蓝本镌刻上去的。
  “好一个万里如画,太祖其时不过是一郡之守,却有如此气魄,怪不得能号群雄,复汉室,振朝纲!哪曾想近日,却是百废在目,人人自危,国将不国!”一个面色淡金,相貌带着几分文弱的中年男子,面对那高达十余丈的巨石叹息道。
  此人身穿白色长衫,,脚蹬翻毛的蒙北羊绒软靴,外罩貂绒斗篷,看起来是富贵人家出身。
  “大人,慎言。”一旁却是一个身穿薄薄青衫,面色刚毅的中年男子,这男子随随便便站在那里,就给人以一种锋寒凌厉的感觉。
  要知道,帝都江山城地处辽北行省,三月末的天气却还是有些微寒,此刻又已近黄昏,气温已经接近零度,而这男子却只穿一青衫,傲然而立,不动如松(忽忽,忍不住剧透下,本书最值得书写的人物出现鸟)。
  “飞澜,我自坐上今日这个位置,就处处小心,唯恐有些差池,毁了我汉家之基业。如今,帝国上下,文不为民,武不为国,军部更是处处掣肘于我,如今西人已然攻下中南,堂堂帝国大员却还纷纷自保,鼠首两端,我就算再小心谨慎又能怎样?”
  “我闻当年太祖曾对子龙公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帝都之于帝国乃一坚城,与大人乃以牢笼,大人若真有意,何须困守于此,放开眼界自有无限天地!”那青衫男子沉吟道。
  “飞澜,我却问你,刘仁则在川中经营的怎样了?”那白衫男子问道。
  “情势还在掌握,不过三天前他飞鸽传书于我,说发现了一个小朋友,很是有趣。”那青衫男子面色现出一丝暖意。
  “哦,那就好,自龙城一败,帝国的军队仿佛一夜间失去了与西人抗衡的能力,连战连败,除了在西北行省稍有起色外,现在到处一片混乱。”白衫男子叹息道。
  “大人就不想知道那个有趣的小朋友是谁么?”青衫男子道。
  “是谁?”白衫男子被勾起了好奇心。
  “正是龙城脱逃,解了西北楼兰之围,叫西人恨之入骨的雷东风。”那青衫男子笑道。
  “他?他不在楼兰,跑去川中做什么?”白衫男子听闻雷东风的名字却并不奇怪。
  “大人困守府中,自然不知,那小子带所辖精锐,取道西北行省,入川陕行省,占了大散关,将玄武军团端木成的左膀右臂乌戈全军收复,如今又去了成都府,这次我看川中将重回帝国控制,大人若有兴趣,我可助你前往一看。”青衫男子道。
  “飞澜说笑了,再怎样我也不能抛下这里,那个姓雷的小子仿佛一夜间冒出来一般,飞澜,你曾做过他们的教官,可对他有印象?”白衫男子皱眉道。
  “学院双骄,可惜一个远走塞外,一个却被人处处打击,最后去了龙城……如今,道该是我们为他收拾乱摊子的时候了,这也算因果不爽吧,呵呵……”青衫男子感慨道,他却不知道当年的学院双骄如今已然又聚在了一起。
  “缨丫头那孩子如何了?”白衫男子又问。
  “缨儿如今和那小子在一起,听刘大哥说,她很快乐……”青衫男子忽然面现伤感,转瞬即逝。
  “快乐就好,快乐就好……”白衫男子也是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一)”那青衫男子忽然念道。
  声音铿锵高亢,自有一股英雄的苍凉。
  潼关,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长安府之门户。雄踞帝国川陕、中南、燕北三行省,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潼关北临涛涛黄河,南依巍巍秦岭,正所谓“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潼关东面山峰连接,崖绝谷深,只有一条小道通过,人行其间,可望黄河远道奔来,劈开秦晋之间的莽莽群山,南下直扑华岳。
  作为军事要隘的潼关,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历经战争洗礼。太祖建国后,重建潼关,留关城周长八公里,高十七米、宽八米;南与东南,顺势削成垛口,高达三十余米。除开六处门外,尚有南北两个水门。
  帝国纪元999年3月22日,帝国中南行省,潼关黄河渡口风陵渡。
  帝国中南行省督守李长林与驻行省的帝国二级军团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凭河而立,对岸西方联军联营遮天蔽日,逃难的百姓和伤兵不断通过风陵渡向他们身后的潼关涌去,挑担推车,哀号声一片。
  然而,能进入潼关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不是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就是被阻隔在关隘外面。
  毕竟帝国安息、西北、蒙北行省都是因为内奸陷落,谁也不能保证这蜂拥入关的难民和溃兵里是否有西方联军的奸细。所那个能一个个的甄别,而这样无形间就耽搁了时间。
  望着这些哀号的父老,李长林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他也知道,如果不这样鉴别,谁也不能保证潼关和他后面长安府的安全。
  “司马军团,能否将甄别的速度加快一些呢?”李长林问司马南。
  “李大人,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为了阻击敌人对这些百姓的追击,我已经派上去了三个团的兵力,已经死死的拖住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不是我们这些当兵的不尽力,这些都是帝国的好儿郎啊!”司马南一指那些浑身浴血的士兵。
  “唉,人都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这潼关,只凭我们手上的这剩余的不足两万人坚守,又能再支持多久呢?”李长林叹息一声。
  “不管支持多久,我奋武军,只有战死的儿郎,却无一人投降,这就是我的骄傲!”司马南几乎可以预见到未来,全军上下覆灭的场景,但身为汉家之兵,能战之时,绝不言降!
  第四卷 天行健 第一章 风陵渡
  帝国月25日,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潼关风陵渡。
  “大人,奔雷军团那里还没消息么?”帝国驻中南行省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站在岸边的高地,望着黄河对岸,气势雄大的西方联军阵营,面带忧色。
  “有了,说是西方联军已经分兵去了燕北行省,为了拱卫帝都安全,所以他们不能动!”帝国中南行省督守李长林一脸无奈。
  “屁,帝国十大军团不动,却只让我们这些二级军团在前线拼命,分吃分喝的时候就没我们的份了?堂堂一个中南行省,现在竟然只能靠两个被打残了的二级军团防守,如果不是我们事先将对岸的船只全部收缴,现在敌人早就过河了!现在中都已失,若在丢了潼关,失了长安府,我看夏侯骏捷他们怎么向军部交代!”司马南愤怒道。
  “好了,司马将军!破天军团、飞骑军身为帝国十大军团,不也为国奋战到底了么!管仲云大人战死、马冲军大人一家上下,全部男丁除了小儿子,全部身死。我们这里如今还算有险可守,又怎能说这样的话?”李长林脸色一沉,他虽是文士,却自带几分帝国文士独有的铮铮傲骨。
  “李大人,我知道你所说的,但我正是为这些为帝国牺牲的人和我们这些正在牺牲的人抱不平!若燕北行省的奔雷军肯派兵援助,从后奔袭西方联军,中南行省怎会有今日之局面?”司马南道。
  “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一样!他们有其他心思,我们却要一心为国,长林虽文弱之辈,却也知牺牲之道。而且,我前日给刘仁则督守过求救的信笺,他说不日就会有援兵来道。”李长林脖子一耿。
  “不日?我们现在等于是在为他刘仁则守门户。好了,我说不过你,不过军人自当一心效命,多了我也不想管,今日潼关在我在,潼关失我亡!”司马南转身走下高地,向远处的军营走去。
  “唉……”李长林长叹一声,目光却望向西南。
  “刘大人,你说不日将兵北上,可莫叫长林失望啊。”李长林自言自语道。
  “呜——”一阵紧似一阵的号角声忽然从对岸想起,接着,漫天的烟尘腾空而起。
  闻得这号角声,河岸这边的百姓一阵骚乱,有若受惊的蚁群,加快了向潼关涌动的速度。
  “不好,敌人要过河了。”李长林脸色一变,快步走下土坡。
  帝国纪元月23日,帝国川陕行省府成都。
  时间距离川中大豪,帝国驻成都府玄武军军团长端木成身死已经过去了两天。
  两天的时间,对于醉生梦死中的人不过是一瞬,对于不问时事的百姓也不过就是六顿饭、两场觉,一场忙碌。
  但这两天,二十四个时辰,对于川渝两路督守刘仁则和雷东风等人来说,却是血腥、杀戮,紧张的收集证据,收编玄武军的两天。
  从长街埋伏狙杀端木成,到引军讲武堂,收编端木拓一营藤甲兵,随后,李邦昊在凌云的劝说下,倒戈一击。
  将从大营前面营救端木成的一团玄武军全数吃下,而刘仁则也拿出积攒了十几年的实力,将端木成在成都府的势力悉数拔起,并从跑马场军营里顺利搜到了端木成与乌戈勾结往来,并由乌戈牵头,联系西方联军的证据。
  期间,凡敢反抗搜捕和整编的,一率当场格杀。
  当然,为了从心理上瓦解端木成潜藏势力的抵抗决心,督守刘仁则以川渝两路督守府的名义布公告:端木成身为帝国军民,却勾结土豪、外敌,居心不良,残害百姓,今督守府令国民议会之命,诛杀此獠。为体现帝国仁道之精神,只诛恶,协同不究!凡迷途知返,检举协助端木成作恶,皆既往不咎;凡妄图抵抗,心存侥幸,以同案论处,严惩不贷!
  在见过了端木成的尸,和端木家年轻一代的代表端木拓,以及青年军官代表李邦昊投诚的事实后,大部分玄武军也就宣告投诚了。
  毕竟,肯死心塌地追随端木成去地府的除了那些自知罪大恶极不会被赦免的,就是端木家族内的死党。
  而如端木拓这样心怀不满,李邦昊这种郁郁不得志的人,已经没有了什么退路,接受刘仁则的整编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荆展等人抓住的那个组织的暗线李昌,雷东风在审讯后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继续呆在成都,按时向组织汇报,当然情报都是删减的。
  李昌也知道自己现在根本不能反抗,否则组织指导自己曾经背叛,只能给自己还在组织控制下的亲人带来横祸。
  在局势渐渐平稳下来以后,刘仁则依前言。将蒙战等十八人正式划给帝国驻大散关的独立旅,并正式上书吏政司和军部,任命雷东风为大散关关守兼独立旅旅长,江筑英为独立旅副旅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