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895淘金国度 >

第1112部分

1895淘金国度-第1112部分

小说: 1895淘金国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拦住,以巡航导弹的这个速度,敌军目标也还能有一些应对时间,减少损失。
  可以说巡航导弹真正在现阶段能起到的作用并不算太多,不可能决定战争胜负,只有到以后制导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特别是当巡航导弹可以贴地飞行,可以避开肉眼侦察,可以避开雷达侦察,可以避开无线电干扰,可以降低发动机噪音后,巡航导弹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才能真正拥有突防能力强、突然性大的优势。
  这种发射工作,当然不是基地内的工作人员去执行的,在克卢恩可是驻有一个师的炮兵部队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配合这些发射实验。
  以前在这里的驻守的是炮三师,只是三师后来调去参加对苏战争,现在也没有回来。不过炮兵部队后来又组建了好几个炮兵师,现在驻守克卢恩的就是第10炮兵师,此次负责发射的就是直接驻守在基地内部的炮兵10师第10高炮团。
  1941年5月4日2时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很多年以后,当历史的记载被人翻开,全世界的人才知道,就在这一天,就在这个时间,改变世界战争方式的武器第一次面世。
  随着担任发射总指挥的布劳恩一声令下,第10高炮团正式开始准备发射全世界第一枚“飞行炸弹”——K1。此时这枚还没有被正式称为巡航导弹的大家伙已经加满了燃料,所有系统都被仔细检查过,正静静的躺在发射场的滑轨轮式发射架上等待最后的点火发射。等待一切准备就绪,指挥官命令除负责点火的军士之外的所有人都到水泥掩体里隐蔽起来,当所有的人都完全隐蔽起来之后,指挥官向军士下达了启动发射程序的命令。
  在点火的军士轻轻地拨动一个开关之后,一股压缩空气把含有辛烷的汽油从导弹的燃料箱送到位于导弹尾部上方的脉冲喷气发动机里。接着火花塞开始加电点火,燃油被点燃了。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从尾部喷出耀眼的火光。
  然后导弹在滑轨上前行,当他冲出滑轨后就带着他那通红耀眼的火光直插天空……
  距发射约6分钟后,导弹达到了预设的900米的巡航高度。之后开始明显折向东北飞行,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内。
  在2时08分,水发射指挥室内第一台电话响起。
  “第一观察点报告,发现飞弹已经飞出克卢恩市,正向东北预定目标飞去其他一切正常”接电话的士兵挂下电话后,立即报告。
  布劳恩只是点了点头,叶枫和蒋清槐等人则已经在坐了下来,并没有干扰布劳恩的指挥,只是细细的听着不时传来的汇报声。
  “第二观察点报告,飞弹已经飞过科尔谷地,正向预定目标飞去,基他一切正常”
  “第三观察点报告,飞弹飞过育空河,发现飞弹可能偏离预计轨道,偏移距离约在一公里左右。”
  听到这里布劳恩仍然没有什么表示,当然飞弹已经发射了,他们已经无法再想什么办法了,只能希望最终的偏差不要大太就好。
  “第四观察点报,没有发现飞弹,没有发现飞弹,预计已经偏移出第四观察点范围。”
  “第五观察点没有发现……”
  “第九观察点报告,发现飞弹,发现飞弹,预计偏移距离已经超过十公里。”
  “空中追踪第六小组报告,发现飞弹已经飞过佩利河,距离预定目标距离约有一百公里,偏差距离已经预计超过二十公里。”
  偏差已经有二十公里了,但不管是叶枫还是布劳恩似乎都没有不高兴,这个偏差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叶枫知道后世的V1动辄偏差数十上百公里,更离谱的可能偏差数百公里。真正能完全命中预定目标的几乎没有。而要知道V1的航程不过300公里上下,K1却是达到了500公里。
  而现在K1在即将接近预定目标时,还只偏差二十公里,最后的偏差绝不可能超过二十五公里才对。
  事实证明了叶枫的猜测。
  2时12分,电话再度响起。
  “佩利雷达站的观测人员报告,发射飞弹……”
  “空中第11追踪小组报告,飞弹坠毁在佩利草地的开阔处,高能炸弹被引爆。爆炸产生了巨大的弹坑,并点燃了弹坑周围大面积的区域,没有人员伤亡,据估计弹坑在预定目标西面的23公里处,严重偏离目标。”
  有些不明底细的蒋清槐和谢缵泰、陈国清听到偏差如此大时,脸上略带些失望,二十三公里的偏差,那也就是说几乎完全无法准确的命中目标,那么应用于战争时,这些飞弹如何才能起到作用?除非是进行覆盖式打击,否则想要精确的摧毁敌军某个重要目标的话,怕是要发射数十上百枚飞弹,才有可能误中一次?这简直就是赌运气嘛。飞弹的造价可不是一枚普通炮弹可比的。一个目标就要数十上百枚,就算阿拉斯加再富裕也不能承担这样的消耗。
  所以当他们看到叶枫和布劳恩两人表情非常平静时,就不免有些奇怪,而且他们发现似乎两人还很满意似的,特别是布劳恩似乎还轻吁了一口气,像是如释重负一般。
  “第一次试验嘛,而且制导技术还有很多限制,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不算什么,这已经超过我的预计了,我想韦纳也是满意的,毕竟500公里射程,偏差二十多公里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了,当然更重要的是,飞弹没有中途坠毁,现在虽然偏差,但还算是接近预定目标,那么至少现在可以保证,飞弹的500公里射程算是基本实现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你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从五百公里外发射一百枚这样的飞弹攻击敌军大规模目标比如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场面?”看到蒋清槐等人的表情,叶枫呵呵笑道。
  “不过这只是第一枚,是否会出现大量坠毁,是否偏差会更大都还不能肯定,需要大量发射实验,才能得出具体的数据。不过我相信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随着其他各方面的技术进步,这种飞行炸弹的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布劳恩听了叶枫的话后,转身说道。
  叶枫也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你们制造了多少枚K1?”
  布劳恩马上道:“因为是第一次正式试验,为确保不过多浪费,所以只制造了四十枚,并且预定在这里发射共十枚,其他三十枚分三个地点运出克卢恩,分别到耶洛奈夫、道森和阿萨巴斯卡市的高炮基地进行发射。综合之后应该可以更准确的得出这些飞弹的各项数据。
  叶枫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表道:“那么接着发射吧,再发射九枚,我想只要这十枚没有出现太大问题,这个研究也可以算是基本成功了。其他的发射实验最多就是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罢了。”
  “好我也正有这个打算。”布劳恩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高炮团的指挥官点了点头。
  发射是早有准备的,接下来也很简单,把飞弹安装上滑轨,检测,这次却不是分开发射了,分开发射,岂非要一天时间。反正当初做发射准备时,发射滑轨又不只做一个,不过当然也不同时发射,没有先后,怎么知道每枚飞弹的偏差距离,且万一有飞弹坠毁也不知道是哪一枚,所以只是错开时间,每枚飞弹点火时间都错开五分钟。
  当然这些飞弹的目标也不全是定在已经验证过的最大射程内,而是在500公里射程内定了几个不同的目标,有200,有300,有400公里的,各不相同。
  随着一枚枚飞弹先后发射,约一个小时后,结果全部出来了,九枚飞弹其中三枚偏差在二十公里左右,两枚领头达到了三十多公里,其中一枚最离谱偏差超过五十公里,不过也有好消息,就是有两枚偏差在十公里以内,最后还有一枚距离目标更是只有两公里。
  而且值得高兴的是无一中途坠毁。
  “如果剩下的三十枚发射时也能保持这种水准,又没有大量中途坠毁的现象发生的话,我想光是K1就已经可以大量制造一批准备部队了,毕竟武器总是要接受真正的战场检验才行。也只有那样,你们才能真正得到最准确的数据。才能真正研发出更好更实用的飞弹。”当所有结果出来后,叶枫面露微笑对着蒋清槐和布劳恩道。
  蒋清槐听了叶枫的话也很高兴,毕竟这个基地,这里的项目说起来无一不是他直接领导的,叶枫满意,那就证明了他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K1只是代号,如果批量生产,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更好,不如总统给取一个名字吧。”
  第734章 天弓!红箭!
  战斧巡航导弹
  当叶枫说出这个名字时,蒋清槐和布劳恩等人纷纷在嘴里细细念叨着,然后都是眼睛一亮。
  这个名字贴切,无比贴切,特别是巡航导弹这个名称,真是太贴切了。几乎任何字眼都比不上巡航导弹这个名称更能体现这种飞行炸弹的身份和作用。
  “好,好名字,以后它就叫战斧巡航导弹了。”布劳恩头点得跟鸡啄米一样,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非常满意。
  蒋清槐和陈国清、谢缵泰等人自然也是纷纷点头。
  不过这时叶枫又看着布劳恩道:“不过这个名字是用来命名以后批量生产的巡航导弹,我希望批量生产的战斧导弹能比这个K1取得更多的技术进步才行。说实话,虽然导弹的偏差以K1的技术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但随着诺斯韦基地的开放,战斧无论如何都要在命中精度上有一个不错的提高才是。韦纳,你有这个信心吗?”
  布劳恩几乎没有怎么考虑便道:“没有问题,事实上因为K1是先研制出来的,采用了无线电制导,容易受干扰,命中精度的确有些低,但紧接着研制出来的K2我们采用的是惯性制导,数据都是通过诺斯韦基地运算后发回来的,一旦计算机技术向我们全面开放,我们就有把握以后全部采用惯性制导技术,那样命中精度肯定会大幅提升,多了我不敢说,提高50我是有绝对把握的。”
  “K2,你们还制了K2,为何不直接发射K2?”谢缵泰一听马上问道。
  叶枫也有些好奇,不过他马上想到了什么,脸上一喜。
  果然布劳恩已经微笑首解释道:“接下来火箭实验基地发射的就是K2,虽然两者采用的推力方式完全不一样,但毕竟都是非常规的飞行式炸弹,又同在一个保密基地内,两大项目之间有一些共通技术,所以项目代号都采用了克卢恩的K字头代号。战斧先研制出来,所以命名为K1,而火箭实验基地研制出来的这款新式炸弹就没有再采用以前的A字头命名,而是就命名为K2。”
  果然如此,叶枫心里隐隐已经有些激动和期待了。他没有想到K2居然是采用的惯性制导技术,他以为同样是采用K1的无线电制导技术呢。
  惯性制导技术他知道,事实上惯性制导技术的概念还是叶枫通过总统办公厅传过来。
  所谓惯性制导技术,就是利用惯性来控制和导引运动物体驶向目标的制导系统。这种系统通过惯性测量装置测出物体的运动参数,形成制导指令进行控制。组成惯性制导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在运动物体上,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辐射能量,如此就不易受到干扰,是一种自主式的制导系统。在后世,这种系统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导弹、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制导,尤其是后世的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是绝对的主流。
  但在这个时候,这个技术绝对是非常超前的,特别是计算机没有真正开始规模应用的时候,因为惯性制导系统通常由惯性测量装置、计算机、控制或显示器等组成。惯性测量装置中又包括测量角运动参数的陀螺仪和测量平移运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然后再由计算机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运算,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对于飞机和船舶来说;这些数据送到控制显示器显示,然后由领航员或驾驶员下达控制指令,操纵飞机、船舶航行;或由自动驾驶仪引导到达目标。而航天器和导弹的计算机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则直接送到执行机构控制其姿态,或者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将航天器引导到规定的轨道上,将导弹引导到目标区内。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技术对于现在来说到底有多么超前了,最起码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运算,更是需要计算机直接组成这个系统,缺少了计算机,惯性制导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刚刚发射的K1没有采用这种制导系统,而是采用落后的无线电制导,他一点都没有奇怪,甚至都没有问起过惯性制导,没想到K2居然是采用的惯性制导,这倒是让叶枫既感到意外,也感到一丝激动。
  不过紧接着他又觉得有些不对,看着布劳恩道:“不对啊,韦纳,你们根本没有计算机,惯性制导从何谈起?虽然可以将数据发往诺斯韦运算出来,但缺少了计算机即时运算,这个效率和可靠性绝对会大打折扣。根本不可能达到惯性制导的技术要求。”
  开玩笑,就算到了后世历史,惯性制导也是六十年代后才开始逐渐成为主流,即便是苏美在五十年代都只能采用无线电制导或有线制导。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基本上只是一个雏形,惯性制导只怕有些不切实际了。
  不要布劳恩他们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导致研究走偏了方向才好。研发还不实用的惯性制导,还不如先打好基础,从无线电制导技术开始踏踏实实的发展下去,待计算机技术成熟,就能水到渠成的发展惯性制导的导弹了。
  布劳恩却呵呵一笑道:“这的确是一个不完全的惯性制导系统,所以K2我们只是制造了一百枚,而我们将要发射的目标地点都是提前选好了的,经过事先计算,输出入惯性制导装置当中,所以就算装置当中没有直接的计算机构成,也可以通过无线电将数据即时传输修正,所以这一百枚K2也完全可算是采用的惯性制导技术了,而我们这次实验的就是惯性制导的效果,如果没有问题,我们接下来就将利用诺斯韦基地的技术联合研制真正的惯性制导技术,当然这个技术远不能称得上成熟,但如果试验这个技术确实有利于提高命中精度的话,接下来我们就将支援诺斯韦基地在计算机技术上实现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