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 >

第20部分

朱元璋-第20部分

小说: 朱元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秀英说:“其实你够小心的了。去打横涧山时,部下用了你的旗号,你连忙制止,这都为了大局。我知道,那些名人志士都是看你朱元璋肯招天下贤才众望所归的,我父亲没有这个魄力,也难成大业,这我知道。”
  朱元璋忙表白:“你千万别这么说,我可没有一点僭越的念头。”
  马秀英说:“你看,你我虽为夫妻,你还是防我三分啊。也难怪,谁让我是元帅的女儿呢。”她认为向理不能向亲,有德者方能有成,否则费尽心机,天也不佑,她虽看不准朱元璋的日后到底会怎么样,但他踢的头三脚还是令人信服的,她让朱元璋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形,她都与他共生死。
  朱元璋眼含热泪地拥抱了马秀英。
  恰在此时,房门突然推开,郭宁莲出现在门外。马秀英怕发生不愉快的误会,忙从朱元璋怀中挣脱出来,朱元璋也忘记了脚还在水盆里,往起一站,带翻了铜盆,水洒了满地。
  郭宁莲讥笑地说:“这怎么说!早知你们俩躲在这里如胶似漆地缠绵,我不该来呀。”
  马秀英带笑说:“妹妹快请坐,我正要催他快回新房去呢。”
  郭宁莲四顾打量着房中的陈设,说:“我可不做那棒打鸳鸯的事。”
  马秀英一本正经地说:“真对不起,今天他到我这儿来,完全不是儿女情长,我也不该瞒妹妹,他是受了委屈,只能到我这儿发泄发泄。”
  “是呀,”郭宁莲分明看见了朱元璋脸上的泪痕,说,“难舍难分到哭一场的地步,也着实叫人同情。早知这样,又何必要我呢?我不是个多余的人吗?”
  马秀英说:“妹妹误会了。”
  朱元璋很气恼,没好气地说:“你这是干什么,夹枪带棒的!我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我连这点自由也没有了吗?”
  这一说,郭宁莲扭身就走,说:“你永远留在这里才好呢。”
  她一阵风地走了后,马秀英说:“真是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行了,你快过去吧,服个软,今天毕竟是洞房花烛夜呀。”
  朱元璋索性开始脱衣服,往床上一躺,说他偏不去,今天就要睡在这儿。
  马秀英板起面孔说:“你若这样,你永远别到我屋子里来。”
  朱元璋坐起来:“怎么你也是这句话?”
  马秀英说:“新婚之夜你睡在外面像话吗?”
  朱元璋说:“你听听方才她阴阳怪气地说了些什么!”
  马秀英善解人意地说:“换成我,也会像她一样。人家知道你和元配夫人怎么回事?说不定是元配挑唆的呢,不生气才怪,你不回去,不是连解释的余地都没了吗?”
  朱元璋这才懒洋洋、迟疑着站起来。
  金菊过来,把朱元璋的袍子往他身上一披,向门外一推,立刻把房门关上了。
  朱元璋只得往外走,才发现还光着脚呢。又回去敲门,里面两个女人咯咯笑着,又把一双鞋从门缝里丢了出来。
  第十五章
  新婚之夜约法三章,红颜不愿深闺藏娇,要陪丈夫驰骋疆场打天下,送给丈夫的是铠甲,第二件礼物是两员上将军。
  后半夜的院子里有了凉意,这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叫更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新房里已经熄了灯,窗上黑漆漆一片。门口的红纱灯还亮着,在风中摇来晃去的。
  朱元璋站在门外,推了推门,从里面锁了。伸手想拍门,却又犹豫着缩回手来,他在门口走来走去的。
  终于,他伸手去敲门。
  里面没有回音。朱元璋再次敲时,惊动了在院子里巡逻的上更士兵,朱元璋感到丢人,忙躲到一棵树后,待巡逻兵走后,才又出来敲。
  其实郭宁莲并没有睡,她只是气。
  丫环七巧一直站在窗前,撩开窗帘一角向外看,她小声说:“在门外转呢,若不,给他开开吧。”
  郭宁莲不点头,她脸冲里躺在床上。
  三星已经平西了,院子里除了小虫在草间唧唧地叫,阒无人声。
  朱元璋蜷伏在树下睡着了。
  马秀英也没睡,担心性子刚烈的郭宁莲会让朱元璋难堪,就打发金菊去探个究竟。
  金菊悄悄走来,一见他睡露天的可怜样子,赶紧往回跑,在楼梯口碰上下楼来的马秀英,向大树下一指说:“咱把他叫到楼上来吧,多可怜啊。”
  马秀英既心疼丈夫,又生郭宁莲的气。可她还是冷静了下来,为了今后家庭的和睦,她必须狠下一条心。
  马秀英说:“不行。人家郭宁莲有气,撒够了气就好了,咱这个时候兜揽他,那是火上浇油了。”她狠了狠心,又回楼上去了。
  这一切,都在七巧的侦察范围里,她把这一切都报告了郭宁莲,郭宁莲的气消了一大半,口气却不能软。
  郭宁莲翻了个身,七巧说:“叫他进来吧,怪可怜的。”
  郭宁莲说:“你可怜他你去叫,可不是我心软了。”
  七巧忙出去开门,不禁偷着笑了起来。
  七巧来到大树下,摇着朱元璋,叫道:“姑爷快醒醒,在外面睡会着凉的。”
  朱元璋揉揉眼睛,站起来:“小姐不是拒绝接纳我吗?”
  七巧小声说:“我告诉你一个主意,小姐就能开心了。我家小姐吃软不吃硬,你一服软,她什么仇都不记你了。”
  朱元璋有气无力地爬起来说:“好吧,人硬气起来难,服软容易。”
  当朱元璋跟进新房时,七巧一连点燃了好几支大红烛,郭宁莲明明听见脚步声了,仍然面向墙壁和衣而卧,视而不见,她必须严守被动立场。
  朱元璋向七巧摆摆手,七巧会意,转身带严房门走了。
  朱元璋走到帐前,低声说:“小姐,朱元璋给你赔罪了,千不该万不该在这好日子里惹你生这么大的气。”这招儿即使七巧不教他,他也会。
  郭宁莲毫无反应。
  朱元璋又说:“朱元璋也真不是个东西,像郭宁莲这样的美女天下打灯笼都难寻,你不借两条腿跑回洞房来守着人家,反倒惹她生气,该不该打?实在该打。”说着真的左右开弓打起自己的嘴巴来。
  听见打嘴巴的噼啪声,郭宁莲呼地翻身坐起来,见朱元璋跪在床头,正在自己惩罚自己,她心软了,一把扯住他的手:“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在女人面前这么低三下四,你不怕丢人。”
  朱元璋说丢人丢在自己老婆面前,也就不算丢人了,男子汉大丈夫在外头顶天立地,在家里本应比夫人矮半头。
  郭宁莲撑不住笑了:“快起来吧,大男人跪在那儿多难为情。”
  朱元璋说声“谢夫人恩典”。起来坐在床沿上。
  郭宁莲说:“谁是夫人?我可不配,你夫人在楼上呢。”
  朱元璋说:“你这人也是,人家马秀英把夫人的正位让给你,你又不要,又说这种酸话。”
  “我是酸啊!”郭宁莲下床来,给朱元璋倒了一盏茶,说:“我若是会甜哥哥蜜姐姐的,你也不能在大喜日子里跑到她房里去,难分难舍地哭啊。”
  朱元璋啜了一口茶,说他的哭,与儿女情长一点都挨不上。
  “那你为什么哭?”郭宁莲问。
  朱元璋迟疑着不想说。
  “你怎么不说?难以启齿?还是信不过我?”郭宁莲说。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我既为夫妻,告诉你也无妨。我受主上怀疑,尽收我兵权,将那些投奔我来的文士武将全都带走,我能不伤心吗?我难过的不在于受屈辱、受猜忌,而是这猜忌的人……”
  郭宁莲快速抢接说:“这不容你的人是你的老泰山,对不对?”
  朱元璋说:“夫人真是一点就透啊。”
  郭宁莲叹息着说:“怪不得你找马秀英去倒苦水呢,做人真不易呀。但是你不必灰心,宜用韬晦之计,日后曲直自然分明。”
  朱元璋说:“说得是。你不生我气了?”
  郭宁莲说:“我生气也不过夜的。”她咯咯地笑了起来。她这人,从小跟两个哥哥耍枪弄棒,不像别的女孩子那么温柔,她问朱元璋会不会怪她?
  朱元璋说他喜欢她的快人快语率真个性。
  郭宁莲说:“我有个要求,希望你能答应。”
  朱元璋说:“几个都行。”
  郭宁莲道:“你千万不能把我养在深闺中,我会憋死的。你得答应让我冲锋陷阵,跟随你征讨四方。”
  朱元璋说:“好啊,你与马秀英一主内,一主外,文武相济,我求之不得呢。”
  郭宁莲高兴了:“我去给你弄洗脚水。”
  朱元璋说:“叫丫环弄吧。”
  “这个时候,我不希望有别人在。”郭宁莲这一说,朱元璋欣慰地笑了。
  郭宁莲打开她的陪嫁衣箱,拿出一个很大的包袱来,说:“我送你一件礼物。”
  朱元璋故意打诨:“黄金白银多少两啊?”
  “你就认得黄白之物。”郭宁莲说,“我们升斗小民,哪有金银。”
  包袱一打开,朱元璋差点照花了眼,原来是一副铠甲,里银外玉,做工极为精巧。他爱不释手地摆弄着,往身上比试着,说:“这是宝物啊,一定很有来历。”
  郭宁莲告诉他,据传这是杨六郎的银盾玉甲,是她祖父传下来的,这次嫁女儿,父亲当作陪送给她了。
  朱元璋很过意不去,这东西理应她两个哥哥继承啊,他们又久战沙场,最用得着的。
  郭宁莲说:“我父亲说,他占卜过,这副甲胄,他们都承受不起,就像没福气当皇帝,坐上金銮殿也要烧屁股一样。”
  朱元璋说:“感谢你的一番美意。我怕也没这个福气的。”
  郭宁莲道:“我父亲把它当作陪嫁,是要给谁,这还不明白吗?我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
  朱元璋重复了一句“借花献佛”,马上说:“好,好一个借花献佛。”
  回援濠州已准备停当,只等誓师出征了。
  郭子兴及众将全副戎装打扮,门外帅旗飘飘,队伍方阵整齐。
  郭子兴说:“今天我们就要誓师出征,大家要踊跃向前,滁阳就留朱总兵把守。”
  众将都称:“得令!”
  郭子兴站起来,说:“那么我们就去阵前祭旗出师吧。”众将陆续起立,徐达、汤和等人都有不快神色,不时地目视朱元璋,朱元璋没事人似的,他叫人捧来一个包袱,说:“元帅稍等。”
  郭子兴问他包袱里是什么?
  朱元璋打开,是一副银光闪烁的嵌玉铠甲,郭子兴不禁脱口叫道:“真好铠甲呀,从没见过。”
  朱元璋说这是有名的银盾玉甲,这是和田玉,穿上它上阵,冬暖夏凉,据说是宋朝大将杨延昭穿过的,不过不可考。他说这是小婿特意孝敬岳父大人的。
  郭子兴特别高兴,当场披挂,不住地夸赞,还是元璋对我至忠至诚啊。
  听了这话,在一旁的张天佑很不是滋味,对郭天叙道:“这小子城府很深,他这是给老爷子灌迷魂汤呢。”
  徐达一伙也很不满,汤和小声说:“怎么一点刚气都没有了?一副好铠甲也送给了他,见了郭子兴避猫鼠似的?跟这么个窝囊废,还有什么指望。”
  冯国用听了,只是哂笑。徐达注意到了他笑得不寻常,就知道先生这笑里有讲究。
  冯国用说:“我只告诉二位,你们若能一下子看明白朱将军,他也就不值得你们舍生忘死地去辅佐了。”
  徐达很信服地点了点头,知道看似水浅,里面深得很呢。
  郭子兴突然四顾,问:“李善长先生怎么没到?”他转身问张天佑,“你没有告诉他行期吗?”
  张天佑说:“告诉了,他没说去,也没说不去。”郭子兴一脸不悦。
  郭子兴被众将前呼后拥着刚走到帅府大门口,丝袍葛巾的李善长才姗姗而来。
  郭子兴脸色好看多了,他很客气地站下,说:“知道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今后有幸得以朝夕求教,还望直言。”
  李善长不接这个茬,拱拱手说:“我是来为元帅送行的,但愿马到成功。”
  不但郭子兴,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
  郭子兴立刻起了疑心,掉头去看朱元璋。
  朱元璋连忙道:“百室先生,元帅寄厚望于你,你若不去,大煞风景。况且我这里没什么事。”
  李善长却说:“不瞒各位,想去,身子不为我做主,我今天是来告假的,家父日前在定远老家亡故,我岂能不尽孝子之礼?”
  这一说,郭子兴脸色好看些了,勉强说:“人子尽孝,天经地义。天佑,你着人拨些银两给李先生,聊表一点祭奠之意,李先生回家奔丧是正理。”
  朱元璋看了李善长一眼,半信半疑,他父亲什么时候亡故的?好像很久了啊!
  李善长深深一揖:“谢主公恩典。”
  郭子兴不悦地说:“我看,成殓后你就回来吧,过去皇上有夺情之说,就是朝廷用人之际,不准重臣告丁忧在家守制三年。”
  李善长说:“是。”
  一边往前走,郭子兴忽然说:“元璋一个人守滁阳,有事没个人商量,我看天佑、天叙你们两个留下吧,不要自作主张,大事小情同朱总兵商量着办。”
  二人似乎早有这个准备,愉快允诺。
  李善长有意无意地与冯家兄弟交换了一下眼色,朱元璋早注意到了。
  大队人马一走,滁阳顿时安静下来,朱元璋一日三餐也都能在家里陪妻妾同吃了。
  这天中午,郭宁莲特地弄了一坛老酒给朱元璋喝。
  饭菜摆上来,郭宁莲对七巧说:“去楼上请夫人下来,一起吃吧。”
  七巧说早请过了,大夫人说她今天要吃斋,和大家吃不到一块儿。
  郭宁莲目视朱元璋:“是借口吧?”
  朱元璋早拿起了筷子,说是真的。她每逢初一、十五、释迦牟尼生日、观音大士生日什么的,都要吃斋。
  见朱元璋喝了一大口酒,夹起一大块肉吞下去,郭宁莲笑道:“人家比你这个真的和尚都虔诚!你瞧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哪像个和尚。”
  朱元璋心里很反感,不悦地说:“今后请你不要再和尚长和尚短的了,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郭宁莲说:“唉哟,没等怎么着,就觉着当过和尚不光彩了?好了,既然你不喜欢,我今后不再提和尚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