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147部分

千宋-第147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等你气消。”
  “你认为我有心情为这种事去生你的气吗?”
  “那就好。”欧阳想想道:“其实……我想请你帮我个忙。”
  “知道你找我肯定没好事,说吧!”
  欧阳道:“我有一故人被金国锁拿,想你给点面子,找人疏通,放了我这故人。”
  “哈,好大的事情。”完颜兰话笑面不笑道:“你欧阳只手遮天,莫说一个人,就是十个人不是轻松救出。”
  “别这样啊!”欧阳耐心道:“我这故人你可能也认识。”
  “谁?”
  “薛柄。”
  “薛柄?”完颜大吃一惊。而后想想明白:“难怪你当时能逃脱追捕,原来是有个内应在金国。”
  “你认真点别开玩笑好不好。”
  “哪开玩笑了?”
  欧阳道:“我当时就是一个落魄知县,还搅到篡位事情之中。钱没几个钱,怎么可能安插一个内应到金国。拜托你用脑子想事情好不好。”
  “你……”
  “对不起,对不起。最近和一个无赖同住一些日子,说话都刻薄了。”欧阳连忙道歉。
  完颜兰想想也对,薛柄怎么也不可能是欧阳安排在金的内应。赵玉也不可能,那时候还没篡位。至于宋徽宗,完颜兰真不是看不起他,他的脑子想不出安插内应点子。这么想来薛柄还真不可能是内应。完颜兰问:“这事好说,只要薛将军未死都好说。薛将军可是我半个汉语老师,我也不会看着他深陷……”
  欧阳拍马屁补充:“囹圄!”
  完颜兰停马,看了欧阳一眼,实在提不起精神骂他,问道:“什么罪?”
  “听说是擅闯皇宫。”欧阳想想后道:“貌似还窃取机密。”
  完颜兰又是一惊,想想后摇头:“我没办法。”
  欧阳早知道她会这么说,问道:“难道你不想知道我怎么得知的消息?不仅我知道这消息,我连吴乞买一天吃多少碗粮食,吃的是什么粮食,吃的是什么菜,身边有几个护卫,最宠信哪个小老婆,有几个孩子,孩子有几岁,甚至是孩子的爱好我都知道。”
  完颜兰第三次吃惊了,她看得出欧阳没有说谎,那就是说欧阳身边有人已经混到了吴乞买的贴身位置。这是让人非常非常不安的事。完颜兰考虑许久后道:“如果你愿意把这人身份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救出薛柄。”
  欧阳问:“我如何相信你?”
  “我完颜兰发誓,如果违背誓言,我部族女真世代为奴。”这个买卖有多合算?完颜兰这个只相信表面证据的人,立刻就做了判断。
  “好,我相信你。”不相信还能怎么样?死马权当活马医。欧阳道:“这人就是你们的国师太虚子,不好意思,他是我从小的忘年交。”
  “啊?”完颜四惊,但马上问:“我如何能相信你的话。”
  “你就想想他借我来开天眼就知道了,他还通知我完颜阿骨打派了勇士来刺杀我。但没想你临时加入,没上他的情报,结果着了道。”
  完颜兰点点头后问:“那你为何为了救薛柄,而牺牲另外一个朋友?”
  “恩……这个是有原因的,你能不能不问?”
  “好!”完颜兰道:“我即刻回金国,薛柄对我本人也是有恩义的,我也想知道他是不是被人冤枉的。”
  “恩恩,肯定是冤枉的。”欧阳拿出一张纸道:“这是便条,你到杭州或者扬州找周安,没顺风船也会安排一条专船给你。”
  完颜兰接便条道:“我有上当的感觉。”
  “实话说,薛柄不好救。他掌握这一个秘密。”欧阳也不隐瞒,反正到时候完颜兰肯定会知道:“我不想知道这个秘密,但是我希望我这个朋友平安。所以实在没办法,你可以采取软禁的手段,但是绝对不能让人伤害他。”
  “恩!”
  欧阳道:“下次别那么快答应别人。我走了,先谢谢你愿意帮忙,还有,只要薛柄没事,有些人就不会说话。”
  什么叫谢谢你愿意帮忙?不是有交换条件吗?晚熟的完颜兰看早熟的欧阳背影很是纳闷。还有什么叫薛柄没事,别人就不会乱说话?
  ……
  该做的事都做了,按照道理来说薛柄应该没事。可惜卧底这么多年,临成功时候却功亏一篑。欧阳当过卧底,知道这样的伤害对薛柄的精神打击。欧阳又想到,能让薛柄如此冒险的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欧阳越想,就越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自己似乎没有处在阴谋的旋涡,但身为旁观者却是无力和无奈。展铭又去哪了,是不是象太虚子猜测的,他去私下调查这件事?
  ……
  时间慢慢过去,从春天很快就要到夏天。今年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年,各地举子都开始上京赶考。而阳平则是为了一年一度的,还有三个月才举行的足球赛忙碌。欧阳在这个时间惯例收到礼部上奏后,赵玉让人发下来斥责的公文。本次阳平参加州试的三十七人,参加省试的零人。而寿州知州也例行接到这样的公文。本次州试,只有一百多人参加,而参加省试的零人。本来按照规矩,各州是有一定名额,但是寿州参加省试的考生都不报名上京赶考。他们中个举人的目的是减免税收。这让礼部、李纲还有赵玉都很不满。
  李纲更是提出建议,废除官绅不纳粮还有少收税的特权。如举人在大宋待遇是比较好的,上公堂就不用说了,杖刑也是免的。规定内的土地不用交粮食。至于税收也是收少部分。原来这政策是扶持那些开书画店的举人。但没想被阳平人利用,对场业免税。
  最后这项提议被否决,不能因为阳平一地的胡搞,而连累其他各地的举人。
  展铭请假后,欧阳负责起了军厂的日常运作。由于训练和更换装备,火药需求一直保持高峰。枢密院和兵部的公文到了军厂,欧阳吩咐王五赵六两人配合内卫保护军厂,但不得参与管理。而后和一名老师傅几个土地,张三、李四,还有十几名衙役携带新式武器上京。
  ……
  东京造作局的列司里,各种武器整齐摆放。门外是重重禁军把守。
  “火枪。”欧阳拿起那四十多斤的‘枪’介绍道:“大家也看见演示了,准确度和威力没得说。并且只要两人一组,一次可发射三十枚的子弹。填装一次火药只要七个数。”
  童贯掂量一下问:“可以用几次?”
  老师傅回答:“最少十五次,如果用水浇灌枪管,可以一直发射。”
  童贯再问:“十五次量加枪加火药加弹丸,总重量是多少?”
  “五十斤左右。”
  “五十斤。枪管长,骑马携带不方便。”童贯摇头道:“欧大人,这所谓的枪只能是在城郭防守。辽那少平原,多山。敌人一冲锋,只能弃械而走,而且虽然一次能发射几十枚,但是只打在一个点上。说实话,总的来说不如甩手炮实用。”
  废话,那是现代版的手雷,携带方便,使用轻巧,威力十足。逃跑时候带手雷肯定比带一堆废铁安全。欧阳道:“郡王,你也说守城比较好用。”还是有卖点的嘛。
  第221章 真正的阴谋?
  “不仅是守城,其实伏击也比较好用。居高临下,百枪齐发。”童贯道:“重炮运输不便,此枪能补此缺。欧大人,此物有局部作用。”
  欧阳喜道:“郡王,按照规矩,就请郡王签字评估,而后我等定了价格上报。”武器已经全部由是东京造作局生产,欧阳卖的是专利权。
  童贯摇头:“欧大人不知,本王只负责评估,评估报告要交给枢密院,由枢密院开出价格。不是由大人开出价格。”
  “谁定的倒霉规矩?”
  “宗泽,宗大人。”童贯笑道:“大人应该信得过宗大人的公正。是吧?”
  欧阳苦笑:“自然是信得过。”
  “宗大人还说,阳平军厂火药出价太高。而今正在派人从火药材料成本,阳平薪金入手,来评估阳平军厂的火药价格,价格将报奏陛下。”童贯补充:“宗大人考虑到老师傅们的情绪,将向陛下申请资殿大学士派下,并且朝廷还进行补贴。”
  昏迷,该死的宗泽步步为营,把自己利润空间步步压缩。还将浮动最高的技术员工资包办。如此一来就可以压死火药价格。欧阳感觉自己特讨厌宗泽这样正直的人,还有李纲,还有自己。明知道宗泽不会顾念自己帮他,却还帮助他当了管后勤的。
  也不是哦……你宗泽再厉害也只能测算下成本和利润空间。
  自己正想睡觉,恰巧有人送来枕头。一名内卫进厅道:“打扰各位大人,皇上请欧大人这边事了,进宫面圣。”
  欧阳反正没心情在这,吩咐道:“老师傅,你陪童大人做评估报告。”
  ……
  赵玉找欧阳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国库空虚。当然现在还是有钱的,但是赵玉拿出一份报告书道:“这是朕借阳平钱庄的投资部人做的。经过他们的预算,按照宗大人所需,和各项开支,国库将无法满足。”
  “也就是说,陛下根本没钱投资。”欧阳小心问:“陛下意思是?”
  “前几天,朕和李相、户部商量。办法一是增税,办法二是停止西北军道免税扶持。办法三就只能节约军事开支。”赵玉摇头:“三办法朕皆不愿,恰巧你来东京,朕就找你商量。”
  难怪宗泽拼命的节约开支,原来是国库里真没钱。想想也是,宗徽宗留下是个烂摊子,国库本就所剩无几。赵玉上位前几年又对东南免赋税。虽然商业开始发展,但是西北开始用兵,而后又建造杭州舰队这大工程。更要命的当然就官员俸禄,连欧阳小知县也有两名仆人的使唤钱。虽然去年抄没了一大笔钱,但是河北东路、永兴军路的换装都需要钱,还要囤积军粮,养军马,对大理吐蕃少数部族进行政策性的安抚。而商业税收漏洞很多,比如那个举人特权就让国库损失大量金钱。而后民间还有洗钱等等办法转移资金避税,商业税务又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所以国库穷啊!
  欧阳道:“其实还有一法,不仅不动民生,也不用损失后勤补给。”
  赵玉喜问:“什么办法?”
  “陛下可以向阳平钱庄借贷。”
  赵玉一愣:“朕还要去借钱?”
  “陛下,比如陛下可以借一万万贯钱。分三年偿还,按最优惠的借贷总共要还一万万两千万贯。去年国库税收总额貌似是三万万贯,陛下每年还四千万就可以了。而且第一年不用还。陛下看西北军道南面的明年就没有免税,而那时候每年少说有税利两千万,国库补贴一些,轻松还钱。”
  赵玉想想后道:“也就是朕把以后的钱拿到现在来花?恩……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这必须先让户部做出必须用钱的金额。比如预计收入是一百贯,俸禄所用等必须的是五十贯,那陛下就可以算出要借多少钱,要借多少年。”欧阳道:“其实君王民间借贷是有史载的。战国时,周赧王懦弱无能,然心怀雄心。图谋合楚、燕等国之力攻打秦国,但虑军饷不足,乃向国内富者借贷,允以凯旋后倍利偿还。不料,未及与秦交战,周王已惧而撤归,而所贷之军饷已用罄。斯时,索债者日聚宫前嚣骂,使之胆战心惊,迫匿于宫中高台中,不敢下矣,后人遂将此台称为‘逃债台’。”
  赵玉笑道:“哈哈,我知道那个无能无胆之君。”
  欧阳道:“陛下是爱民之君,不忍如太上皇一般,霸占四地,强征税款,导致天怒人怨。暴民一年数起。如太上皇那般做,无异杀鸡取卵。而陛下朝民间借贷乃是真正做到唐太宗时候所说:民为水,君为船。陛下爱民如子之心,仁德之心必然四海皆知。并且民间也不会说陛下穷兵黩武。”
  赵玉点点头问:“如果朕还不起……是不是也要铸逃债台?”这是她唯一担心的。
  “当然不用,大宋岁金三万万,只要有详尽的计划书……比如将杭、扬两地税收专门用于还贷,比如茶叶税金收入来还贷。只要有计划的实施,就会是良好的循环。陛下需要用钱就根本不要发愁。等四海升平那一日,陛下就是想花钱,恐怕也没地方花。”
  “恩!”赵玉吩咐:“派人传苏千和户部觐见。”
  欧阳忙问:“陛下,这国库有钱了,火药的价格……”
  赵玉无奈道:“朕也和宗大人说了,你用钱都没花在私处。但宗大人……他脾气你也是知道。朕都怕他三分,如此之人又不敢无理呵斥,他可是会和你较真到底。所以火药价格是要降的。”
  “……”欧阳感觉赵玉越来越会用人了,确实把宗泽朝外一扔,你真没话说。欧阳也不会白痴到要和宗老大讲道理。不过好歹赵玉同意向民间借钱了。
  别小看这一小步,但绝对是中国人一大步。几千年来,除了那个战国倒霉的皇帝外,任何朝代国库空虚时候,都选择采用两个手段,加税或者是发行大量不值钱的货币。宋徽宗时候就发行过大量的钱引抢夺民间资本。中国老百姓一直都是这样,税加了,唠叨两句,他们根本不知道税收去干什么了,只是很认真的知道:纳税光荣。但他们就不想想,光荣的好事为什么会落到自己头上?
  这一步就是资本雏形的重要标志,相当赵玉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资本私有化。一方面原因也是商人势力的壮大和对国家的贡献,上位者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会因为商人影响力的加深,而考虑商人的态度。
  “还有件事。”赵玉道:“朕听闻一个传言,你和兰公主私下接触颇密?难道你不担心她再刺杀你吗?”
  “回陛下,是微臣求她救人。”
  “救人?”赵玉想想后明白:“原来是有人落到了女真人手上。是什么人?”
  “……”欧阳急速考虑要不要说实话。
  赵玉看出其中名堂,于是追问:“是谁?”
  欧阳老实回答:“薛柄!”
  “薛柄?这名字有点耳熟。”赵玉想了一会后摇头问:“是什么人?”
  “……陛下既然不记得,微臣看就不用问了。这事微臣会处理的。”
  赵玉也没心思过问这些:“童大人就要做为钦差出使金国,朕一直认为放你在阳平无所事事,似乎有些浪费人才。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