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167部分

千宋-第167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真人收到这消息不敢处理,也不敢杀或者放宋官离开。立刻通知了几州最高长官完颜宗弼。很快,两宋官连同尚公主被送到了辰州。完颜宗弼并不是傻蛋,一听说宋朝这么干,就知道宋朝的阴谋。但是这阴谋很坏,即使你知道是阴谋也无法破解。这就是逼迫女真拿出态度来。
  完颜宗弼金刀大马坐着,看面前两个宋官道:“听闻宋人最怕死,但见了你们,本元帅倒是长了见识。”他的官职是兵马副元帅。
  “宋人不是怕死,是求个死得其所。”陈东回答。
  完颜宗弼点头:“看得出两位也没打算活着回去。”
  内卫道:“欧大人让卑职给元帅带句话,他是个商人,从不做赔本买卖。赔两文钱,就要赚足一贯钱。”
  “威胁我,你们就是那两文钱吧。”完颜宗弼问:“是哪个欧大人?”
  “就一个欧大人敢这么说。”内卫回答。
  “哦,那个小贼。缩头乌龟罢了。”完颜宗弼看看两人问:“怎么,你们似乎很认同我的看法?”
  陈东笑道:“我也不喜欢这人,比如这次,若非皇上让我来,我是不耻做这等事。”
  “哈哈,难怪欧阳是栋梁,你连瓦片都算不上,我都不知道宋朝有你等人物。”完颜宗弼道:“欧阳的可怕就在他从不否认小人之事。还可怕在……比如你们的生死,他算定我不敢杀你们。”
  陈东不明白了:“为何这么说?”
  “杀了你们,明天皇家报就会说:金国杀我大宋使节。为了你们两个无名之辈,结果导致宋军民同仇敌忾。据我所知,这叫转移矛盾法。”完颜宗弼道:“我用假名出使过宋国,对欧阳了解得很。他一定会在这事大做文章。肃清你们宋朝廷内部亲金的意见。我不会上当的。”
  “还有这用途?”陈东倒是惊讶。宋朝廷确实有一部分人认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可以恢复对金的贸易供应,给辽国更大的压力。就连赵玉也赞同其中一部分的看法。虽然女真不可信,但是毕竟可以利用。但欧阳坚持,女真和辽是死敌,但在共同危机前,可能不会相帮,但未必不会打默契球。
  “所以你连瓦片都不是,就会被人当成工具。”完颜宗弼显然知道陈东的光荣事迹:“你们欧大人有没猜我会怎么处置那个什么尚公主?”
  内卫道:“欧大人说,你也不敢处置。因为你一处置,消息传出去,辽军可能会挑起战火。你应该会让我们先回去,而后写信给天祚帝,要求赎金什么的。这样一来,你们没有把柄给宋辽口实。而且一来一去,时间花费甚久,你们再看宋军动向再做决定。”
  完颜宗弼倒是惊讶:“不错,我是有这么打算。”
  内卫道:“可惜,元帅不知道。欧大人在我们离宋时候就写信给了天祚帝。说女真人愿意用苏州、辰州来交换尚公主,书信还带了一份完颜吴乞买送交大宋的亲笔密信。信上说女真人希望和宋恢复关系,一起对付死敌契丹人。”
  “……”完颜宗弼愣了好一会,而后一怒掀了面前的桌子喝道:“这就是你们宋读书人干的事?空口白牙颠倒乾坤。举案三尺有神灵。”完颜宗弼很生气,他有理由生气。因为欧阳把事情转了个位置。大宋抓捕尚公主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满足女真人的要求。这种本末倒置的伎俩非常阴毒。就算金辽友好,派人去解释,人家也会半信半疑。更何况那个是谁?天祚帝,有数的昏君。
  内卫补充:“欧大人最后说,所以女真人会杀了尚公主,对大宋表示诚意。他还说,如果完颜吴乞买不想成为李乾顺的话,应该趁还有说话资本时候做出自己选择。”
  “没有投降的女真人。”
  “在大宋有几万都投降了,他们现在过得不错。有些人连老婆房子都有了。”宋不是战国诸侯。在战国诸侯中打仗有时候就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并且因为有什么野心。而且那时候人们比较看中名声,正义打邪恶后退兵。但是宋的野心是路人皆知。灭辽、灭金,灭大理,灭吐蕃。西夏已经完蛋了,火器让宋人有了对付游牧民族的办法,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强大的生产力,再加名将辈出,大宋已经成为一台恐怖的战争机器。
  南非世界杯中,朝鲜败得惨。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认为。一个国家将全国资源放在一件事上,将能得到很大成果,甚至是奇迹。比如说中国两星一弹。日本军国侵略,还有苏联保卫战。但是这样情况很难持久,而且对社会生产破坏力很大。
  宋朝不是这情况,他是内部繁荣后对外一种自然发展。比如美国,本身实力强大,各方面都强大,自然而然把影响力扩了出去。奇迹一败就不起,如今宋朝有挖掘不尽的战争资源。
  完颜宗弼不是一个没头脑的将军,他也很清楚,完颜吴乞买虽然进行生息养民政策,但也最多是拖住战争持续的时间。无法给予对手致命的打击。护步岗达的奇迹不可能每次都眷顾女真人。完颜宗弼道:“来人,把尚公主带去祭了我侄儿,尸体麻烦两位带回。”
  内卫道:“其实最好是元帅送回辽人。否则欧大人可能会毁灭尸体,说女真人把尚公主怎么怎么了。送回辽人,可能天祚帝看了尸身后会认出不是自己女儿呢?”
  “你们这个欧阳也太毒了吧?”完颜宗弼难以置信道:“一具尸体他还要搞名堂。”尸体送回去,人家一看,丫的不是自己女儿,怎么办?感谢大宋不出卖自己女儿?还是感谢女真杀错人?战略都调整过来,现在怎么整?还要去考虑,女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借女真人手,扰乱天祚帝的判断。
  “这个!”内卫想想后道:“其实我也觉欧大人处事略有不妥。不过好心提醒,如果你不送回去,恐怕他还要对尸体大做文章。送佛送到西,不如元帅帮忙制造下辽内的混乱。以免引火上身。”一具尸体可能让辽两次战略调整,这种买卖,也就欧阳会干,压榨所有剩余价值,即使是一张卫生纸。
  完颜宗弼原本以为就面上这点伎俩,但越挖下去越多。完颜宗弼小心问:“还有后招吗?”
  “这个嘛……尚公主到时候会复活,从而证明了女真人故意挑衅边疆安宁。”内卫道:“还可以显得我皇仁德,虽和辽开战,但不伤及无辜人。”
  “还有吗?”
  “还有就不能说了。”内卫道:“元帅自己揣摩吧。”
  完颜宗弼怒极反笑:“好,好一出毒计。大家全部哑巴吃黄连。来人,杀了尚公主,把尸身送回辽国。”
  第240章 诉讼
  由于涤河稳定,三军会师。赵玉任命韩世忠为大宋兵马大元帅统领三陆路一海路。张俊回京述职。其职位由薛柄暂代。
  而这位有功之臣的回归也是目前的最热话题,大家都知道,先前由于其兼并土地导致两起人命案还在开封府挂着。古代律法,比如强奸有可能只是充军流放,但如果受害女子自杀,那罪犯就是死罪。也就是说,虽然现代法律上说,张俊不用为两条人命负责,但是在古代,就是要负责。
  圈地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不说百姓,就是个五品四品的京官,有权的一样欺负你。王黼强占左邻门下侍郎许将的房宅,光天化日之下,将许将一家从内眷到仆隶一起扫地出门。相当嚣张,当然也看欺负谁,那许将是那时候比较有名的能臣,也是三朝臣子三品大臣,不过皇帝并不看重。反之现在谁敢动欧府,欧阳可能会刨了他祖坟。
  所以这种事似乎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有了两条人命就另当别论。提刑衙门早就收集了所有证据交给李纲,在张俊回来前几天,李纲转到了皇帝那。北宋对刑狱相当看中,四品的京畿提刑不用皇帝允许,有权调查一品宰相刑事罪名。刑狱由皇帝直接控制。而且还有每十日录囚,就是皇帝要亲自看刑事特别是人命的卷宗。对每一个人命案都要三推,甚至到最后的五推,各级部门层层监督,直到大理寺和刑部。如果喊冤,还要再推,中书省、门下省、台鉴等等全部要过。皇帝还会派出身边人到各地方监察刑狱。千万别相信包青天有权当场把人干掉。更别说知县去斩首犯人。
  所以人命案还是很大的,否则当初阳平就没沉尸案。皇帝要压住人命案,御史就必须出面,否则就是失职。皇帝有特赦权,但没有包庇权。
  张俊在莱州战事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张俊的才能,就没有目前的局面。这是有大军功的人。赵玉非常犯难。李纲也知道赵玉为难,但是这种事不能不处理,必须要有个交代。而张俊的罪名是:兼并田地,逼死人命。前者可以无视,后者必须重视。
  李纲请教了太虚子。太虚子道:“此事无论怎么断,都不行。放张俊,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中书、门下省全部不能答应。严惩张俊,则寒了将士们的心。张俊的功劳是有目共睹。这个张俊是给皇上出了一个大难题。”就象计划生育,如果有个大官生两个不被处罚,那工作就难做了,可能引发体制大变。
  “为君分忧,是臣子应尽之力。”李纲问:“你看有什么办法?”
  “办法就一个,立刻派人把欧阳抓来。我估摸这小子要跑路,所以要快。”太虚子道:“对这些案子,欧阳是比较在行,这是实话。这人不趟浑水,张俊死不死和他关系不大,为避免皇上传他进京,所以可能会去哪里躲几天。”
  “这事这么难办,他也会有办法?”李纲不相信。
  “玉州、西夏、女真劳工等等哪件是好干的事?”太虚子补充:“就因为这件事更不好办,所以要抓,不能请。最少让人盯死了,皇上手谕一到,不来都不成。”
  ……
  于是欧阳被人出卖,很不爽的来到了东京。张俊已经在禁军军营住下,他也知道目前的情况。莱州豁出性命,最后再冒险用血本打一大仗,就是想将功折罪。草菅人命也不是不行,但别留下把柄,事情别闹大。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但闹大之前,事主会和苦主达成一定协议。或者是借助权势来个暴死。
  面对期待的赵玉,欧阳叹口气道:“陛下,微臣其实就是一个知县,陛下不能又让微臣当钦差,当监军,当路查使,当……”
  赵玉不理会问:“能办吗?”
  “能,不过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欧阳道:“陛下都让微臣来了,微臣能不办吗?不过据微臣所知,张俊此人会打仗,但也很贪婪。在河北兼并土地。微臣觉着,早晚还是个贪官,不如早点办了。”
  赵玉道:“让你来帮忙,不是来拆台。你要怎么帮?”
  “唯一办法,打掉这场官司,证明两个死者的死,张俊不用负责,或者不用负主要责任。而后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戴罪立功,还可以彰显我大宋重刑狱,刑狱重证据。”
  “打掉这官司?”赵玉指自己面前道:“卷宗上已经是铁证如山。”
  “所以说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欧阳苦笑:“至于陛下说的卷宗,微臣看实在是漏洞百出。”
  “这倒不失是一个好办法。”赵玉就计算得失,根本不去理会欧阳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左右都很闲嘛。赵玉道:“一个月时间够不够?”
  “够了,不过无论结果怎样,微臣要收一笔费用。”欧阳算算道:“最少要一万贯,打官司嘛,总是要花钱的,总不是赔本赚吆喝。”
  “好啊!”赵玉笑道:“左右这钱不是朕给就成。”
  ……
  于是,阳平大学律学教授学生,阳平商业的讼师组团前往东京。按照手续,张俊的老婆去喊冤,说张俊是被人诬陷。张俊也只承认兼地,不承认涉及人命。于是这本就引人注目案子更加引人注目。
  别小看欧阳的律师团,有几个是资深退役提刑,还有的能把宋律倒背如流。有一个教授去年还提出宋律中存在的三十几个漏洞,邢部和大理寺都非常重视,目前正在草拟修订。本案涉及也是最为关键的宋律中的宋刑统漏洞多达十几处。
  大宋最为骄傲的是严正完善的经济立法,傲视五千年。
  一部分律师前往河北调查大家讨论出来的几个疑点,剩余部分看卷宗,会见张俊。由于苦主喊冤,按照程序此案还要再推,大理寺再审理。欧阳来宋之前,宋的讼学就比较发达,不过多是经济讼师,刑事方面只有写状纸,几乎没有辩护之说。但讼师名声并不好。贪婪、冷酷、狡黠、奸诈的,最善于拨弄是非,颠倒黑白,捏词辨饰,渔人之利是当时他们的定位。春秋时候有个叫邓析的人开启了辩论的先河。历史记载了一次其最为无耻的协调官司。
  一次大水,郑国一富人被淹死,穷人打捞起了尸体。富人家属和其谈判,价格太高未果。请邓析。邓析就说,他不卖你,还能卖谁呢?穷人等急了,尸体不能砸在自己手里,于是也去找邓析。邓析就回答:他不找你买,能找谁买呢?同一个事实,邓析用角度不同,制造出两种结果,每一个似乎都符合逻辑,但合在一起说就扯淡了。从而也可以知道这鼻祖是个很没有原则的人。当然,当讼师有原则的人不多。很幽默的是邓析也收律师费,大案是成衣一套,小案子或上衣或裤子。据《吕氏春秋》记载:“郑国大乱,民口喧哗!”,问题不解决不行了,于是就把邓析杀了。罪名……没有罪名。
  ……
  律师团是大,但是上场的只能一人。这人就是阳平商业协会的首席讼师,阳平大学的客席教授刘浪。从小这破小孩就非常叛逆,不仅提问题把先生难倒,而且还对官府政策挑三捡四。十岁那年梅田乡发生盗窃被抓之事。盗窃的是他姑姑,他就写了状纸到官府,说自己姑姑是清白的。官府不理,他竟然送状纸到提刑司,状纸上说,他姑姑不可能盗窃主人家中的珍珠,因为珍珠很难销脏,而姑姑又舍弃金器不拿,不和常理。还有珍珠虽然是姑姑屋子搜出来的,但是试问怎么有人可能将贼赃放在一眼就能看见的床上。提刑深觉有道理,于是亲自来查,最后证实其姑姑的清白。
  刘浪一上场就对苦主叔叔提问:“郑氏(第一名死者,身份母亲)是不是久咳难止?还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