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198部分

千宋-第198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有耐心。
  张邦昌借醉在外走动,德妃一名宫女送来解酒之物,而后关心询问。张邦昌也是个人精,一看就知道这宫女不是普通的宫女,当即心中对欧阳增加了一份惊惧。欧阳告诉他,德妃有可能会安排一些线人,特别是女人对官员进行接触,收集和谈的信息。张邦昌不知道,这是和谈中商业间谍常用的手段,不要主攻利益者,比如对欧阳这样的谈判主官不要尝试去攻克,而要攻克主官副手,比如秘书。还有比如随同谈判的代表。而女性比起男性来说,除了多几项身体工具之外,还容易让男性放松警惕,提高自己的自大心理。
  于是张邦昌以六十的高龄,被迫无奈的和一个二十不到的宫女去开房间。没办法,演戏就要演全套。喝两杯酒,张邦昌就可以放开咒骂欧阳祖宗,说实话,他对欧阳本也看不对眼,这些话也是憋在心中好久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等等,在宫女面前宣泄着自己对欧阳不满,历数欧阳对自己干的坏事,或者是怂恿他人对自己干的坏事,甚至是欧阳对别人干的坏事,相当嫉恶如仇。
  接下来就是玩女人,要么说玩女人也是革命工作之一。李邦昌非常努力的配合,好容易才完成了经过,而后还得表现出很满意很享受的态度。
  一个时辰后,情报就送到了德妃面前。总共有三名官员落水,其中以张邦昌最有价值和可信。张邦昌和欧阳不和,德妃也略有所闻。在西夏一战中,欧阳根本就没把张邦昌放在眼中,导致两人交恶。虽然一个是地方官一个是京官,但是一直都不对路。
  德妃分析情报后得出结论,赵玉给欧阳的底线是,封耶律淳为北辽王,拥有百人卫队,一万户的采食权。这消息让德妃有点心冷,她和谈目的就是放弃一部分东京土地,和削减兵力,转而请宋支持耶律淳为北辽皇帝。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目前耶律淳的处境就是北辽的皇帝,如果宋朝一点都不图谋承认北辽皇帝,而派钦差进行和谈,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德妃知道自己失去了部分的筹码,如果在以前,用通州和临璜府地盘来谈判,宋人有可能答应拥立,但是就目前来看,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了。
  而第二天谈判,德妃就知道什么叫狮子大开口。欧阳很真诚说,自己底线是辽人放弃武装,解甲归民。朝廷将封耶律淳为辽公,采食两千户。这爵位可有个说法,爵位是可以继承的,但是每继承一代,就要降一等级。开国公下去两代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欧阳漫天要价,德妃心中有数,也落地还钱。德妃提出自己几条建议,第一条就是北辽皇帝,欧阳坚决不同意,而且明说如果是这个条件就没法谈,他根本就无法向皇上交代。第二个建议是,德妃牺牲一些地盘,只要三州之王,做为回报,耶律淳做为三州之王,享受章栏玉州王的待遇,治下完全实行自治,税收什么都由三州王说的算,并且永镇三州。做为条件,三州将放弃拥兵权,使用宋律。
  欧阳则重点强调了兵权和地方管理权是本次谈判的底线。欧阳表示可以调整耶律淳的爵位,也可以打破宋例由女性继承。但是不会交出管理权。欧阳介绍了东京目前的状况,民不过五万,却有着三十多万的军队,根本无法持久。如果不交出管理权,没有人愿意移民到这地方,没民就没钱,而且女性缺少,即使拥立耶律淳当北辽的皇帝,国家一旦支撑不住,只能继续掠夺,而无法保证生产,更不用说繁荣和恢复。
  采食不一样,欧阳表示只要答应,将从宋内地挑出比较富裕的城市供给采食。采食是没有管理权,但是这两千人的税利将全部给采食者使用。
  第一天就此结束,看上去似乎双方都有点火药味,但实际上双方都在按照李邦昌泄露的‘机密情报’展开。德妃还收到消息,欧阳派人和降为王的天祚帝有秘密接触。这是德妃最为担心的。她早听说欧阳从来不本分的谈判,上次西夏就有假圣旨事件,最后把李乾顺的筹码全部逼光。万一宋军拥立天祚帝进攻东京,士兵将再无半点战心。
  “还去?”张邦昌快哭了:“钦差大人,那是个小妖精。下官如果有钦差大人的身子自然不怕,但是……钦差大人看,下官今天很艰难才从床上起来。再去,迟早这把老骨头要被她连皮带肉一起吃掉。”
  “是谁和本钦差说风里来雨里去,不皱一下眉头的?”欧阳反问。
  “……”张邦昌蹒跚站起来道:“下官去就是。”
  张三感觉欧阳也太残忍了,殷勤的扶了张邦昌送到门外。回来偷笑:“大人,张邦昌是一身的冷汗,衣服都湿了。”
  “真是的,我让他去玩女人为国家办事。怎么搞得要上断头台一样。”欧阳呵呵一笑:“不过,张邦昌确实是关键人物。今天的谈判可以看出,德妃这个娘么心里已经接受了我们提出的底线。”
  李四问:“大人秘密派人和天祚帝接触是为什么?”
  “寻找多点合作。如果德妃敢狮子大开口,我们就不谈,打扶持的名号,拥立天祚帝攻击东京。他毕竟是契丹人正统的皇帝,还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欧阳道:“反正名额就一个,德妃如果不要,那就给他了。要么说弱国无外交。对了……那个耶律淳的病情怎么样?”
  “我们到之前德妃封锁了临时皇宫,全是德妃的人,连李处温要进去探病都不行。”李四道:“不过还是看出点蛛丝马迹,推测耶律淳一直在咳血。我们御医看了我们弄来的药渣辨认,应该是肺痨成疾。看这药量,耶律淳最多只有半个月,大限就要到达。”
  张三道:“听说他们都没想到我们能在冬季拿下黄龙府,对禁军的实力都有些惧怕。下面的士兵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是不爱战的。契丹人处尊养优了两百年,血气都已经消磨干净。”
  欧阳心情不错道:“我就担心张邦昌挺不住,他死了不要紧,万一不把消息放出去就不好了。”
  张邦昌又摸到了那宫女的住处,由于临时皇宫,宫女都住在州府外的民居中,当地人口被女真人掠夺后,空房子都已经发霉。宫女就是在等张邦昌,张邦昌强打笑容,对迎接自己的小妖精表示善意和野欲。
  这次透露什么消息呢?消息是根据打听来的消息,天祚帝已经初步同意宋军的意见。他帮助宋军号令东京契丹士兵,事成之后,接受北辽公的爵位。而且张邦昌还透露,欧阳指示韩世忠将趁和谈,大家松懈时候,占领一些重要城镇。
  这个消息让德妃明白,自己拥有的筹码已经不多。欧阳是步步紧逼。如果当年能逃窜到西辽,那情形自然不一样。但目前被困死北辽东京,宋军压境,咄咄逼人之态势。态度不软一些是不成的。耶律淳的病更加严重也是她无奈的一个原因。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认真确认的,如果签署了和约,宋朝如何保障自己的诺言。虽然欧阳也表现出来诚意,比如说讨价还价等等。但毕竟李乾顺是事后秘密被人杀害的。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德妃这样的人肯定能猜到是宋朝下的手。
  “保证?”欧阳想想道:“皇后娘娘,我们说白了吧。西夏和辽国不一样,李乾顺是正牌的皇帝,而且在民间深有威望。我们当初也让他迁徙到东京汴梁,虽然过不上原先皇宫奢华的生活,但是最少能东京子孙能荣耀富贵好几代。但他一直借口拖延,甚至还把自己弄出病来搪塞我等,唯一目的就是不愿意离开西夏,图谋再来。所以对这样危险的人,自然是除之。”
  “那我等呢?”德妃问。
  欧阳道:“皇后娘娘看,宋军占领的那些地方的对待差别,我相信皇后娘娘也了解一些民间的事。即使皇后娘娘有心煽动,恐怕响应者也是寥寥无几。所以宋朝绝对是给了耶律淳皇帝相当大自由。想留在当地,可以。想去东京居住也可以,甚至去海外都行。地中海、玉州,我大宋绝不阻拦,但有个条件。”
  “条件?”德妃问:“什么条件?”
  “耶律大石将军是在下的知交,我皇上也很仰慕耶律大石的将军风采,有意请耶律大石到东京任职。”
  “哈哈!”德妃笑道:“你们倒是眼光锐利。这个耶律大石可是比我等夫妻有价值许多。”
  “那是,耶律大石乃是皇族,又深得士兵爱戴,朝廷信任。”欧阳道:“皇后娘娘想的不错,确实是请耶律大石到东京软禁。但绝对不会亏待,不说本钦差的影响力,将军们也是敬佩耶律大石,必然不能让别人糟践了。”
  德妃想想后道:“这个我可以办到,不过……我们想回临璜府居住,毕竟那边还是皇宫。既然宋朝要封我等做个北辽王,排场总不是太寒酸是吧?”
  “……”欧阳大惊:“你怎么知道的?”
  德妃笑道:“钦差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是不是这样的?”
  欧阳脸色变幻,拿茶喝了一口后保持沉默状态,许久后才问:“是不是张邦昌那王八蛋告密?”
  德妃不否认点头:“是!”
  “来人!”
  “在!”两名内卫抱拳。
  “抓住张邦昌,就地问斩,提头见我。”
  “是!”两名内卫抱拳而去。
  陪同欧阳的两名大臣忙道:“大人……”
  “通敌者,杀!”
  德妃帮腔道:“其实我也很讨厌这样的小人。一边拿朝廷的俸禄,一边却出卖朝廷。”这是德妃的最后一试,试的就是欧阳的真诚度。如果张邦昌的话是真的,那就代表大宋确实没有暗算耶律淳的想法。如果张邦昌的话是假的,只是一个托,欧阳必然不能杀他。
  两人聊天客气几句,内卫端了一个盘子进来,欧阳掀开白布后叹道:“何必呢!”
  德妃起身一看,确实是张邦昌的首级无疑,当下也就放下了疑虑。欧阳也顺水推舟,把朝廷给自己底线坦白了出来。双方对大方向达成共识。但对细节上还有冲突。比如欧阳破例的是女可代爵,老婆代替死去的老公降不降爵位?而后划分哪里的采食地?德妃当然是想要阳平,欧阳一看挖到自己自己墙角当然不答应。于是还得商量。
  还有就是德妃娘家的安排,比如德妃的弟弟孩子要上大学,要落户到宋内,希望欧阳能送几个官职。欧阳苦笑,自己才六品官,怎么送官职。
  这样的细节谈判不是欧阳的强项,于是门下省、礼部等随从官员就开始谈判。不仅有私利,还包含了对天祚帝的处置,士兵的安置,朝廷对东京地的补助等等。据估计这样的细节谈判最少将持续一个月。不过大方向解决了,接下来就小细节的讨价还价。
  但欧阳没想到德妃比自己想像要难缠,有几个细节很难达成一致。比如德妃要求宋朝归还他们和朝臣在临璜府的产业和财物。还有一点,辽兵多是自配备武器和衣服,让他们全部上缴武器很难,最后是德妃希望把东京囤积的物资按市价换成现金的无耻的想法。
  第一个细节属于情理之中,虽然不在欧阳考虑的谈判范畴,但是那些土地不能搬运,地契等等暂时都扣押在军中,财物当时韩世忠也造册上缴朝廷。欧阳办下来难度不大。
  第二个细节属于风俗习惯,欧阳走访了一些辽兵,辽兵都表示武器、马匹都是他们私有的财产,他们不愿意把这两样东西交出去。至于火器方面他们无所谓。
  第三个细节就是扯淡了,欧阳特别鄙视德妃的贪婪。
  第四个细节欧阳答应了下来,第五个细节欧阳答应了一半,欧阳和约起草中说,他将对士兵的武器进行购买,但是士兵必须交出武器。至于马匹士兵可以保留。第六个细节,欧阳亲自上阵理论,最后德妃接受了十万贯的价钱。后来欧阳才知道,德妃这么贪婪,是为了自身更加安全。一来转移欧阳等人注意力,二来表示她对钱财比国土看得重一种态度。
  第270章 兄弟反目
  谈判是漫长的,初步和约已经起草签订。德妃全家和朝臣大部分选择了回临璜府,同时德妃将下令所有军队对宋军投降。接下来就是耶律大石和韩世忠的谈判,怎么落实士兵的去向。三十几万人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东京人口基数太少,年轻女性特别缺乏,是放回东京以南,还是多源分流。所以这个细节是包含户部、吏部、兵部的谈判内容。
  让欧阳高兴是的,德妃竟然有从天祚帝那里弄到的辽国户籍册,不仅包括辽主要统治地区,甚至中辽、西辽的藩属部落都有记录。其中就有蒙古百余部族。随行来的户部官员就两三个,看着推积如山的资料险些吐血。幸亏跟随欧阳来的钦差卫队素质都比较高,识字人很多,从里面抽出两百来人来帮助整理统计资料,重新造册。
  耶律淳也许死了也许没死,欧阳他们并不关心。统治者已经获得自己的利益,就抛弃了士兵们。耶律大石则为了士兵的利益正在和另外一个包括韩世忠派人在内谈判团谈判。韩世忠的军队已经进入准备接收地方和安置士兵。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支辽兵突袭了只剩余八百护卫的平州,也就是钦差使团驻扎的州府。
  每个朝代、每个时期、每个民族都有极端主义分子。这样人在战争年代是民族的卫士,也是他族深为厌恶的产物。因为这些人把民族的高度凌驾在自己生命得失之上。辽国也是大国,虽然已经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但不可否认总有一些人不满意腐朽朝廷的投降政策。而欧阳显然也是过于自信,原先是平州驻军保护,而后这些驻军部分分到前线受降,部分保护那些大臣皇帝到临璜府,再由当地官吏按照欧阳签订的和约安置,只留下一些文吏低级官员配合整理。
  结果州府,也就是耶律淳早先的临时行宫被两千骑兵团团围住。欧阳根本没有派出什么斥候,因为就八百的卫队,要整理大量的文书、户籍。还要照顾随行大臣们的起居,要为大家弄吃弄穿,直到辽骑兵进城,才发出警报。八百护卫将州府保护了起来,同时派出武功高强者突围向大军求救。
  欧阳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旦钦差团队被灭,宋辽矛盾将变得扑朔迷离。正准备投降的辽兵必然会担心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