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42部分

千宋-第42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岭南。没想到保守派的人反而不答应了。纷纷上书说,此例一开,恐怕将来我们也会被流放到岭南。这句话就深深刻画出宋朝官场的轮廓。所有官员都希望朝廷对官员越宽容越好,即使是政敌。所以赵玉说的是实话,即使她现在已经是皇帝。在她看来,欧阳的前几条宪法都是维护自己统治的,这点她很满意,大臣们也没理由反对,而且还会赞成。但这条……赵玉摇头:“此条不准。”
  娘的,这条是最重要一条,你竟然不准。欧阳想想后道:“那就下一条,个人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这条是什么意思?”
  “您想想,这个世界谁的私有财产最多?还不是士族、官员和商人们。您这是变相增加他们特权。当然,老百姓也保护,什么破锅破碗的都保护。”
  赵玉问:“这条有什么用?”
  “当然有,第一让大臣们感受宪法的好处。第二,俗话说破家值万贯,老百姓也开心啊。第三……”
  赵玉眼神一冷打断道:“第三,比如花石纲是百姓的私有物件,因为这条规定,所以就不能充公了是吗?”赵玉淡淡道:“官差破坏良田,就触犯私有条例了是吗?这大宋到底是朕说的算,还是老百姓说的算?将来朕是不是去你阳平,连道路都不敢加宽,生怕朕破坏了庄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赏圈地,还要受限制你这条?你居心何在?”
  “陛下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欧阳淡淡回答:“在我阳平地面,官差即使因为缉盗破坏他人财产,都要赔偿。因为我知道,如果不严加管理,恶吏多多。”
  “恩……”虽然欧阳说的有道理,但赵玉还是感觉这条很不妥当,至于哪里不妥当一时间也说不出来。挥手道:“这条再议,下一条。”
  欧阳稳定下心情继续道:“人权平等。”
  “……这又是什么说法?”
  “您没下民间,不知道民间很多垢病。一个父亲,将妻子、子女当成自己财产。平时还好说,但有些乃是赌徒,卖妻卖女,惨绝人寰。此条就是规定,父亲,没有买卖妻子、儿女的权利。”
  “再议,下一条。”不着边啊!赵玉感觉欧阳在扯淡。而欧阳也觉着自己在扯蛋,扯自己的蛋。
  “……微臣没什么好说的了。陛下还是让大理寺按您自己意愿去整理吧。”欧阳话语明显有些不满,不是一代人,实在没想法。
  赵玉看了欧阳一眼,并没有生气。她知道欧阳属于实干人才。别说这是自己的人,即使不是,这才能也得笼络下,语气温柔问道:“朕看你明明看你有备而来,为何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微臣知道陛下必然不答应,何必浪费口舌。”
  “不说你怎么知道?”
  欧阳道:“我看没有那必要了。微臣说的您同意的几点,还请皇帝派专人出台相关法令。微臣最敬佩诸葛孔明,其治蜀以法治国。条条目目上说明,百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臣也只有如此之能。此事还是交给大理寺吧!”
  “这样吧,明天早朝,我特宣你上殿。到时候看看文武百官的意见如何?”欧阳虽然官小,但是是赵玉手头唯一有资格上台面的人,赵玉态度还是很好的,还是让欧阳看看百官意见,免得对自己有意见。
  “是!”
  “对了,小青现在住在我早先的公主府里,那边房子多,你不妨也住进去。”
  欧阳则回:“回陛下,微臣已经定了客栈。”
  “哦?难道你真不想入朝为官?”
  欧阳答:“回陛下,微臣入朝,谁去办报纸?谁来帮陛下歌颂。”
  “恩!”赵玉点头道:“一会陪朕用膳,顺便说说这一年你都跑哪去了。”她才不相信欧阳省亲受伤了快一年。
  第093章 朝议
  “哦?”赵玉大是惊讶:“你竟然在辽国打了根基,还去了金国?”她真没看出来,欧阳这个文弱书生胆识非凡,在敌国开赌场就算了,竟然还在金国绑架人质而回。
  “微臣擅离职守……”
  “你是怕万一朕失败被牵连吧?”赵玉道:“朕也不怪你,难得你有这份魄力……和朕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根据我看,辽国腐败不堪。且军纪涣散,内部权利争斗严重。大小王爷上百人,各自有封地不说,还各有兵马。有句俗话说,最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根据微臣来看,辽国不足为惧。反倒是金国,上下一心,虽然目前兵少粮寡,但是却如同一条恶狼一般。就如同两边打架,甲这边人多,乙那边虽然就一个人,但是他不怕死,他死也要拉甲这边一个垫背的。而甲这边人都惜命,所以谁胜谁败真不知道。”
  “恩……太上皇当权那会,和大臣们计议,要和金联盟一同出兵。这事暂时就搁那了,朕原本过几天就议议,燕云十六州能拿回来那就是千古明君,而且张玄明也劝朕要转移大家注意力。但听你这么一说,似乎我们是在驱虎吞狼。”
  欧阳回道:“陛下圣明。金人和辽人像比,少了信用二字。看我大宋和辽澶渊之盟,虽然边境多有摩擦,但确实未有战事开启。但观金国,从微臣之遭遇就知,利字一途,远胜其之信用。我大宋和金人联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恩……那你说怎么办?”
  “两军对垒,义庄发财。要是金强辽,我们就资辽。如果是辽强金,我们就资金。两边打仗,我们拿好处。比如将铁价格提升10乃至一百倍,两家贩卖,打压战马价格。”
  “状元的身份,商人的头脑。”赵玉笑着点头:“朕看可行。商人逐利,我们亦逐利充实军需。不过只贩卖铁器似乎……”
  “回陛下的话,我有心弄个兵工厂,集合大宋人才研究武器,我们可以把武器买给辽,还可把武器卖给金。”
  赵玉来兴趣问:“什么武器?”
  “目前只是构想从火药入手,至于能折腾出什么新鲜东西出来。就要看匠师们的本事。”欧阳补充道:“再就是想办法怎么个克制骑兵。只不过这私造武器……”
  “朕准了,不过出了就给朕先过目,别到最后金辽都有好武器,我大宋却没有。”赵玉问:“欧阳,你说就算是金灭了辽,能打我们吗?”
  “陛下您这话问的……这么说吧,阿骨打的皇宫就是仿造咱们这皇宫造的。他的会宁府正在设计改造,就是咱这东京的布局。游牧民族哪个不羡慕咱们中原的繁华?”欧阳道:“从秦开始,咱们就没少吃游牧民族的亏,他们都将我们当成可以随便提取的仓库一般。哪年他们年景不好,就派兵南下洗劫补充他们给养。秦、汉下来还有五胡乱华,唐太宗这么有为君主也吃了大亏,我宋自开国以来就更是吃亏连连。”
  赵玉点头:“偏安,历朝历代都是偏安。”
  “恩。陛下您看,您是有为之君,但你能保证您之后不会再出宋徽宗这样的子孙吗?为绝后患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统一,民族大融合,用耕种代替游牧,用汉语消灭他们本身语言,用汉服去掉胡服,用汉俗代替他们习俗。”
  “说得好!”赵玉击掌道:“这亦是朕的想法,朕本次恩科重开武举,就想先寻大将而治军。”
  “陛下,未必就一定需要武力。”
  赵玉问:“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暂时还没有。”
  “你就先想着,朕行朕之策。只希望那些老虫们别没事阻挠才好。”
  欧阳呵呵一笑道:“陛下不是开恩科了吗?”
  赵玉微笑点头:“希望有有用之人。”
  ……
  第二天早朝,欧阳在殿外吹风,里面正在讨论赵玉所说的宪法。大约半个时辰,赵玉宣欧阳进殿。
  当先一名文官道:“陛下,臣以为以仁义治天下,乃是正理。唐时太宗李世民,宽刑重仁,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藩国尽皆臣服。有道是,半本论语治天下,不可失了自汉来的祖制。”
  “就是!仁治已是千年来的俗例,为何还要弄什么宪法,真是多此一举。”
  欧阳道:“微臣乃是阳平县令,最近却很迷惑。有一案件还请各位大人一解。说有一孝子的母亲病重,需要猪肉做药引。孝子无钱割股肉下药无效,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猪肉摊上偷得一块。猪肉贩当场抓住送到衙门,请问各位大人,我该如此处置?”
  蔡京低眉顺耳,一句话也不说。一名四品大臣则出身道:“其情可抿,不仅不需责罚,还可上表朝廷,推举孝廉。”
  “这么处置确实是仁了。可是大人,猪肉贩岂不是损失了一块猪肉之钱?谁去补这钱呢?难道就算他倒霉?此事一出,那天下孝子是不是都会以此名义偷物,乃至洗掠?”
  “这个……”这名大臣一噎问:“那你说怎么办?”
  “下官按照律法,判他偷盗之罪。”
  大臣反驳:“难道你就让其母病死?”
  “其母有乡亲资助倒还活着。”欧阳道:“下官只是想说,违法必究,这就是宪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孝子还是什么。都必须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借口虽多,但律法无情,无亲情,无人情,这样才成方圆。”
  赵玉问:“众卿家怎么看?蔡相?”
  被点名蔡京出首道:“回陛下。欧大人所行合法,孙大人所说合理合情,请陛下圣裁。”
  少宰张邦昌则出首道:“陛下,微臣认为欧大人有举法家之嫌,读圣贤之书,却思量……”
  “本朝不以言致罪,再说大宋也是有律法的,怎么说了几条,这金科状元就成了法家的人!”赵玉无视张邦昌问:“蔡相对前几条有什么看法?”
  “可行。至于所说法之平等,恐怕还需斟酌。臣不是说此条不好,但也需细细推敲。此事应当让大理寺负责。”蔡京再道:“至于私有财产一事,臣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湖四海皆是陛下所有,怎有私有一词?民间藏富有宋律保护,但是认定为私有不可侵犯并且保护,臣觉过之。”
  赵玉点头:“蔡相意思是,此条可施行,但不可上宪法?”
  “陛下既然要以宪法为国之根本,此条自然不可上。”蔡京意思很明白,宪法不宪法无所谓,但是妨碍我们利益的就别上了。他们自己有多少土地,这些土地是怎么得来的,他们心里有数。
  “那宪法一事,交大理寺再议吧。”赵玉道:“欧知县想办报纸一事,大家又怎么看?欧知县,你和大家说说具体的。”
  “报纸内容,第一,记载朝廷的法令,告之民众。第二,记载各地新闻。第三,训导百姓。第四,防病之理。第五,道德宣传……”
  对报纸,大家很新鲜,但也不太在意。他们大概弄懂,就是和书籍有得一比的东西,但是记载在一张纸上,不是成册。蔡京等是知道欧阳是赵玉的亲信。听说欧阳不入庙堂,准备边当知县边发行报纸,都觉得这样很好。至于欧阳提出的记者一事,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最后赵玉下圣旨:准许欧阳办报纸,并且为报纸名曰:皇家报。大概意思就说,办报纸是皇家特准办的,而记者则算是皇差,名曰:皇家记者。所有开销可以找大内报销。欧阳本人被封官为正七品保安大夫。
  第094章 反挟持
  拿圣旨出皇宫,欧阳心情还算不错,他早知道这些人不会同意立某些宪法,但是只要有宪法,并且把宪法定为宋之根本,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解决。至于报纸……他知道,从皇帝到大臣们,还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舆论的力量。只可惜,这报叫皇家报,到时候会不会被封杀,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欧阳。”一个丽人在不远处轿子中露出脑袋喊道。
  是小青。欧阳把圣旨扔给了拉马等候的展铭,展铭手忙脚乱好容易接着,心中大汗,别不把圣旨当回事啊!这落到地板上可是会被参大不敬只罪的。
  “小青,好久不见了。不会是特意等我的吧?”欧阳走到轿子边问。
  “就是等你的啊!”小青见了欧阳心情甚好道:“现在我也是郡主了哦。皇上把我入了宗籍,我现在叫赵小青。而且还把公主府改为郡主府赐给了我。”
  “参见郡主。”展铭行礼后提醒:“大人?”现在下早朝的人多着呢。
  “参见郡主!”欧阳也一行礼:“下官还有事,告退!”
  “喂……”
  欧阳朝小青一点头,上马。一名下早朝的大臣看了不屑道:“文官骑马,成何体统。”
  身边人道:“算了吧,人家愿意当个知县就不错了,否则最少现在是个五品。”
  “啊?”小青一惊,欧阳竟然不愿意来东京为官,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
  从东京钱庄提了五万贯回到阳平地面,欧阳就和展铭一起去学堂寻刘惠兰。刘惠兰正在给每个先生安排课时,见了欧阳忙招呼:“大人,您回来了。”
  “恩!我找你有事。要不去你家说?”欧平按照欧阳的吩咐,给惠兰购买了一套学堂就近的房子。原本欧阳以为展铭会搬过去同住,没想展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和惠兰的关系就维持在原先地步,再也没再进一步。而今这房子就惠兰一个人住,有两名仆妇打扫家居,洗衣煮饭,雇佣费当然是民钱里扣,这事面上也说的过去,毕竟惠兰是先生,而今算是桃李满天下,走在街上认识不认识都会尊敬招呼。
  ……
  完颜兰正在对窗练字,欧阳一边看了问:“这女人没撒泼吧?”
  “没有,好得很。一直夸饭菜好吃,饭量可是有点大哦。很虚心学习,现在已经能写二十几个字了。”
  欧阳点头道:“展铭,还三天有货船去辰州,记得把她送上码头回金国。”
  “是!”
  “里面坐!”惠兰招呼:“芹婶,泡茶。”
  ……
  “报纸?”惠兰愣了会问:“大人?”
  “我就想请你当副总编,这边还有圣旨,算皇差。你看,现在国子监也习惯了学堂,让他们接手也没有多大关系。我回头就去弄家印刷厂,这报纸只先在阳平内发行,等有规模了,我再派驻人到东京,乃至各地。”
  “大人有吩咐,惠兰自然是要答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