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56部分

千宋-第56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玉听了苏千这话感觉甚是可笑:“你自己做不好生意,凭什么要求朝廷帮你的忙?”
  “苏千为阳平钱庄负责人,定然赔上全部身家外加性命,但阳平钱庄危难消息一出,各地储户定然开始疯狂套现,以阳平目前资金储备,总有千万之储蓄血本无归。”
  “有这么严重?”
  户部侍中回道:“确实如此,现在消息还未传开,只是寿州东京等地,钱庄银钱倒还能勉强兑现,一旦消息蔓延北部真定府,人人要求套现,钱庄无钱供给,定然引发骚乱。”
  赵玉锁了眉头:“这事怎么开始的?”
  “……”户部加苏千皆面面相觑,而后齐齐看皇帝。
  “……”赵玉惊讶问:“为何如此看朕?”
  苏千硬了皮头说:“就因为陛下想调任欧阳欧大人。”
  “笑话!一个知县的调任,还能导致全国慌乱。”赵玉有点狰狞道:“欧阳不想走可以说,没必要来要挟朕。”
  户部尚书忙道:“非是欧大人之错,欧大人已经使用各种手段安抚百姓。但……微臣这么说吧。阳平乃是富县,其存储资金之高,虽然不能比及东京,但也相差无几。一听说欧大人可能调任,场主们生怕后来知县盘剥,纷纷停产卖出场子,此为一。场子停工,导致大量涌进阳平的劳力无钱谋生,提取存储现款。而场主的原料、贩卖都是由阳平钱庄异地完成。他们的停产,导致原料供给贩卖方提现。而如此大规模的提现,百姓得知后也加剧恐惧,外加欧大人即将离任,百姓们为安心,普遍认识还是将钱银放在家中合适。如此恶性循环,导致阳平钱庄的总店在四天之内,有九成储户提现。阳平钱庄无力供给,从寿州、东京附近等地调集银钱。消息一出,谣言四起,从而导致了如今大动荡。陛下就看东京,提现之人从街头排到街尾,足足五里之长。”
  “……”赵玉不说话。
  “还由于欧大人的即将离任,场主停产卖厂,阳平新城建设已经瘫痪,外地投资客欲哭无泪。总的一句话,阳平现在都在处理手头的东西,他们认为只有换成了现钱才安心。还有因为这思想,一些奸商还囤积物资。陛下看,原本有三家养鸡场供应东京城内,而今两家停工,一家半开工。由于其他州县鸡还是零散养殖,成本甚高,所以现在东京鸡价番了一倍。还有瓦场,早先因为瓦场的大量供给,挤破或者吞并了东京附近的瓦窑,而今场主抽现金而出,拍卖场地,瓦之贵,比同绸缎。”
  “由于场主们自私自利,阳平停工后,大量无业百姓涌向四方……”
  第115章 烦恼之事
  “够了!”赵玉喝止几人再说。她真不知道,市场垄断能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原本还觉不错,由于阳平商业、工业的发展,让东京物价受益非浅。没想后果却是如此严重。她不知道,欧阳是知道的,比如现代中石油石化破产,导致原油价格上升,又会导致汽车行业低迷,又导致零部件厂家的倒闭,导致无业工人增加,平均劳动报酬的降低……这就是破产企业,要是如阳平钱庄这样的国有银行破产,最少在现代是不敢想的事,那将是金融大地震,经济水平倒退十年以上。赵玉阴着脸问:“谁和你们说欧阳要调任的?”
  “……”一干人都没说话,扯淡嘛。地球人都知道谁要去阳平上任,人家皇家报都披露了,而且还是采访的吏部尚书,你现在倒反问这白痴问题。
  “传出话去,欧阳最少还得在阳平再任十年知县,喜欢当,让他一辈子当知县得了。”
  “陛下英明!”
  赵玉让大家滚蛋后,肚子里憋了一股气,着实堵的慌。她原本就认为调任欧阳这个小知县,根本就没什么事。但没想到市场反应如此激烈。她却不知道,欧阳现在如同是商业的风向标。除了刚才说的,商人们还担心是朝廷开始重拳抑商。
  九公公一边递上茶。赵玉就问:“你说这欧阳是不是太离谱,他想留就留,朕还动不了他?”
  “回陛下的话,此事和欧大人确实没有关系。据咱家所知,欧阳还有阳平钱庄部分的股份,钱庄倒闭,他绝对没有什么好处,还可能赔到倾家荡产。主要是……百姓们猜疑。”
  “猜疑什么?”
  “您想,阳平这县被欧大人治理没得说。而今,欧大人任期未到,又无过错,陛下又说三年不予升迁。没几天突然要欧大人调任,百姓们自然各有各的想法。最主要就是说,陛下要抑商了。”
  “胡说,朕怎么就抑商了。民富则国富。难道换个知县,能抑制阳平的发展,甚至说会破坏阳平?”
  “……按咱家说看,还真的会。”九公公一边道:“陛下看现在官员,有勤政爱民的,有廉洁奉公的,有贪污横行的,有搜刮民膏的。但却没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陛下看欧大人敢做能做。民窑合并一起,技术互通,质量比得上官窑,价钱却是官窑的四成。再看养鸡的,欧大人把他们叫在一起,从诸鸡中选种,再选经验丰富者管理。集合一起划出区域养殖,长的快不说,人力物力大大节约。陛下再看对金通商,阳平钱庄,全民识字,还有皇家报等等这都是欧大人的手笔。陛下您说,除了欧大人,谁还能干出这些事?”
  “唉……朕一直听说欧阳是实干之才,还真不知道他实干了什么。就以为他小打小闹,了不起就是勤政爱民,但没想到这家伙干的事着实不少。”赵玉想想问:“朕不懂,蔡相他们难道也不懂吗?”
  “陛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欧大人朝中无人,平时又从不结交大臣,逢年过节也少送礼。来了京城几次,却从没拜访过即使是吏部等等人员。他要是没出息,看在是您的亲信和其状元头衔,谁都不会去计较。但是由于其重武举之举轻视科举,惹得大臣们不满也在情理之中。还一点……”
  赵玉道:“别吞吞吐吐的。”
  “还一点,李汉、张玄明、欧阳。这三人谁都知道是陛下您的亲信。卡了这么久,被陛下推张玄明到了枢密院。欧大人政绩斐然,如不打压,哪天恐怕就替了蔡相。这么说吧,您现在任命欧大人当宰相,官员可能会多有不服,但东京这地面,百姓支持欧大人绝对比蔡相要多,毕竟欧大人干的事都条条纲纲摆在那,蔡相干了什么?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吧?”
  “……”
  九公公再道:“其实就一点,陛下您没将欧大人当自己人看。欧大人在帮陛下忙时候,自己好处也从不拉下,外加很多见解上的矛盾,所以陛下您就觉欧阳实在算不得亲信。”
  “人老成精,这话倒真没错。”赵玉看九公公道:“只不过,这些话为什么现在才和朕说?”
  “回陛下,早先说,陛下也听不进去。”
  “行了。你让大内和礼部下个公文给欧阳,就说下月,朕亲自去阳平看看。”
  ……
  阳平县衙,欧阳正在整理行李,根据李逸风的消息,再有一两天就会有新知县出发来阳平,自己交接之后,得回东京吏部报道。由于阳平钱庄的麻烦,所有贪污银钱转移也是比较困难的。欧阳自己倒不缺钱,但难保什么时候心血一来潮弄点玩意还要花到钱。风闻已经有人准备立德政碑,苏老爷等人也凑了些东西让欧阳带上,算是代表阳平百姓的一片心意。所谓百姓恨贪官最少在阳平不是真理。
  展铭正在负责军工厂人员善后,工人们就地解散,老师傅则是就地待命,工钱照给,这些都是财富,将来实在没地安排,就推荐给朝廷也算是功德无量。还有剩余火药,还得专人押向州里。
  皇家报转移就简单多了,印刷厂可以打包,记者可以转移。从风头看,欧阳即使没处去,这报纸还是得办着。
  “少爷,酒席准备好了。”欧平进来道:“客人们都到齐了。”
  “恩!”欧阳放下东西出门,到了王家酒楼,里面的人纷纷站起行礼。人不多,也就二十来人。
  欧阳回礼后,倒一杯酒举起道:“全县欧某最对不起就是大家了。新城开发胎死腹中。虽欧某定然会全力劝说新知县继续开发新城。不过……让大家投钱卖地,我欧某对不住大家,先干为敬。”
  “大人言重了。”一名场主道:“我们所投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再说,即使没有道路连接,难道就干不了事了?大人无须惦记许多,却让我们愧疚难当,大家干吧。”
  “干!”一干人都没有去责怪欧阳,谁都知道欧阳也是无奈。况且欧阳投资在军工厂的损失他们也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这事摊上了谁也没办法。
  一名场主问:“大人,什么时候走,我等也送送大人。”
  “估计就这一两天。也得等新到的知县到任才行。”欧阳拱手道:“这知县人也不坏,清廉之名甚佳,大家倒不用顾虑许多。”
  一场主笑道:“大人,说句实话,咱阳平这地面不怕贪官,就怕庸官。清廉之官只不过是洁身自好,而有为之官才是阳平之所需。”
  “各位过奖了。”欧阳谦虚回应。
  “报!”白莲进入客栈道:“大内公文还有一道皇上口谕。”
  “什么事?别和我说你和甘信没偷看。”
  白莲不好意思笑下后正色道:“皇上口谕,责令阳平知县欧阳,立刻澄清调任谣言,解决阳平钱庄事宜。如处置不当,定当重责。还有口谕说让你一辈子都当知县,没出息的东西。”
  “好!好!”一干场主听了这消息大喜,这欧阳不走,阳平所有事都要回到原先轨道去了,而今最重要是把那些遣散的工人都找回来。这时代可没移动电话,找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苏千这小子确实有点能耐,欧阳不知道是,苏千不是因为有能耐才整这出,就是因为没能耐,钱庄形势严峻,无奈铤而走险才整这出。反正无论多烂,只要欧阳还在任,这烂摊子欧阳就要帮着收拾。欧阳拱手道:“大家都吃着喝着,本县去处理公务。”
  “大人慢走。”一干场主怎么坐的住,一看欧阳离开就各自散去。
  ……
  第二天夜里,欧阳一圈子的人坐在一起愁眉苦脸。钱庄事小,昨天就立刻发了皇家报,除了把留任消息公布外,还说明,任何人在阳平钱庄五天之内存储的用户,可以归还先前取钱额外加收的费用。此优惠政策只针对阳平县。苏千第二天回到阳平,不太明白欧阳为什么只针对阳平。欧阳向他解释,这叫姿态,比如卖菜刀,每一家都是卖10文,惟独有一家是卖15文,货品虽然一样,但是15文店的生意未必就比10文的差。如欧阳所想,报纸一出后,阳平钱庄开始排起队伍存钱,谁不心疼提前取钱的损失,这能补回来,谁不干呢?欧阳对苏千交代,可以适当开设一些贵宾客户,享受免费存储,低息贷款刺激钱庄复苏。
  金融稳定,商业自然也稳定,虽然现在物价一时半会下不来,但那也是迟早的事。阳平发达的工业,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城工业区,对周边的物价影响可是不小。欧阳兼并小作坊,大规模合作生产销售的模式,已经有东南客商前来学习。
  至于大家苦恼的是什么,是那份公文。这是礼部和大内一起发的公文,说下个月下旬,皇帝将来阳平县巡查。没写来多久和来的具体日期,写的多是要求的内容。第一:皇帝的行宫要多宽敞,必须有……等等设施。第二:皇帝饮食标准,从水到食材要怎么怎么样。第三:跟随皇帝前来的禁军、内卫、内侍、大臣、大臣侍侯、轿夫等等一千多号人怎么怎么的安排。第四:路面铺黄土十里。第五……总共一十三条要求,甘信每念一条,所有人就吸一口冷气。
  第116章 化悲愤为商机
  欧阳抓掉两把头发后痛苦道:“行宫勉强可以解决,把衙门大门移个地方,公堂改造一下,连同我住所,让人把游泳池填了,后门拿两块木板一隔拉到巷子圈地,公堂外再圈点,对付能凑上两亩大小,而后再朝右边打穿马厩,应该可以凑到三亩。把马送到郊区我那印刷厂先养着。”欧阳道:“还有饮食标准,这水要到四十里外去提,二十里外是悬崖,难度太大,让大家拐弯饶远路去五里外的清河拉就可以,但必须绕四十里,否则出问题不好交代。食材挑剔归挑剔,但阳平货足,还整的起,泔水还可以卖给养猪场创收,收点成本也好。还有黄土什么都不是问题。现在问题是本城就六家客栈,加城外正在建设的两家,实打实就八家,客房数量就两百来间,而且没有一间符合大臣们标准。”
  “数量不难。”甘信道:“那暂时租借民房。但是这要求的大小……”
  “不管了,多大的人,一个客房也塞不进去。甘信你上表说一声就是。再墨迹让他们不要来。”欧阳不爽道:“来一趟整到鸡飞狗跳。”
  欧平一边插嘴道:“少爷,他们这一来一去,即使他们报销了一些,但我们可要贴非常非常多钱进去。”
  “要不找个人冒充金国使者,拉住皇帝让她别来?”欧阳天马行空。
  展铭不理会他扯淡道:“我这边可以去州里借三千把人维持外围治安外加运输,但是这也是一大笔开销。总不能让人不吃饭。一个人每日就算30文伙食费,三千个人一天就是九十贯。万一呆十天,光伙食费就要九百贯,还有住宿费用,一点补助还是要的,免得州里说我们不够意思,这块怎么也得就得两千贯。”
  甘信道:“黄土现在一方是八十文,再加雇佣工人铺洒,这一块预算最少三千贯。有部分食材要从东京运输,以十天量计算,大概需要三百贯运输费,运水需要一百贯。衙门移动址需要一笔钱,修葺行宫还需要一笔钱。拓宽街道,必须拆除部分建筑,赔偿也需要些钱。还有制作工艺品送给大臣、大内。各大臣还得雇佣向导……”
  欧平道:“如果皇帝心血来朝,要下乡去看看,这一动又是需要一大笔钱。到了乡里的接待费用,雇佣长者陪她傻了的唠嗑费用,雇佣劳动力夹道欢迎费用,补助停止生产损失的费用……”
  “停!”欧阳头疼问:“大概需要多少?”
  甘信翻白眼掐手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