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99部分

千宋-第99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道:“陛下,微臣不苟同。微臣确实指使大家收购产业。但是陛下比较就知,以前一场每人每天出一件商品,现在平均每人每天出三件商品。生产成本降低,再加技术完善。质量和价格都是之前无法媲美的。当然确实有部分人破产,还自杀。但是如果没有吞并和竞争,社会是没有进步的。”
  “朕知道,朕也知道阳平在西北战事,和战事之后阳平商业协会的贡献。但商人贡献都是图回报的。”
  “……”欧阳沉默一会:“无利不起早,这不仅说的是商人。即使阳平的衙役没有那份诱人的薪水,他们也不会自律的。”
  “说到重点,就是个利字。”赵玉叹口气:“商人逐利千古衡理。而你在让全大宋百姓都开始逐利。以利益而驱使他人,你觉着将来这朝堂上还有宗泽、李纲这样的人吗?”
  欧阳知道赵玉说的是真理。因为激进逐利,道德水平必然会下降。一边是社会的进步,一边的道德的沉沦。难道真的是成反比吗?现代人的冷漠是怎么来的?很多新闻都说过,某人因为帮助一人,结果反被那人冤枉的事。为什么要冤枉,当然就是利字。而如此事情一多,全民道德水准下降。前不久一个新闻,一名大婶被车撞了,老外经过下车要帮忙,但同行的中国助理制止了他,助理下车把现场拍完照做为证据后,才对大婶进行救治。而在宋朝,欧阳审案,什么纠纷两边对质,做贼那个必然心虚。这为什么?就因为有一条道德的无形力量在约束。而现代多是法律约束,大家都懂法,大家都玩法。
  赵玉见欧阳不说话,语气缓和点道:“朕也知道,你还是有心的。阳平商业协会内部规定,即使是吞并他人产业,也有适当的补偿标准。或入股,或钱买断。也还没有出现用钱勾结官府,无良欺霸之事。但有没想过,哪天你不在了,这些商人还把这些规则当回事吗?陈东上表举例子说,比如东京鸡肉全是一家所产,一旦这场将鸡肉价格提升十倍而追求暴利,那百姓买不买?”
  垄断的弊病欧阳自然知道,但如果不垄断,就无法快速推进社会进步。欧阳道:“陛下,微臣会在近期内起草商业法,用此手段对陛下担心问题进行约束。”
  “恩,茶有茶法,盐有盐法。”赵玉道:“对商人还是要说法的。你写好之后让人送过来。朕亲自过目。”
  “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欧阳发现赵玉已经越来越老道。考虑事情也越来越有逻辑。而自己根本就没进步,都是在吃老本,用的手段也都是借鉴现代社会或者历史上的做法。统治者哪能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暴民,但有时候很无奈。比如说梁山八百里水泊,朝廷因为宋徽宗的无节制挥霍,对西军东军的粮钱根本供应不上,只能把水泊收为公有。
  赵玉当然也看见商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国库充实,百姓安康。以前不是没有皇帝想过建立水师,但花费颇为巨大。而生产力提高后,造价等问题就降了下来。但有利必然有弊。如何从中找到一个平衡,才是赵玉这统治者最想知道的。而欧阳立商业法就能把商人有一定的限制,这对平衡之说绝对是个好事。
  ……
  又过了几天,童贯上表朝廷,说自己年事已高,恳请辞去西军监军一职。朝廷同意后下旨,任命童贯为枢密院军机处参知政事,官居二品。同时将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合为河北军路。三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守护互望的北面军事大体结构正进行大改造。所有细节皆由张玄明负责。
  又过几天,朝廷和皇家报同时颁布了大宋商业法。对商人进行了一些限制。比如一些商品禁止囤积居奇,一些商品禁止县外买卖。跨县商业案件都由各州提刑商业司负责,州衙和县衙不再干涉此类纠纷案件。并且规定一旦某商品价格反差超过两成时候,户部有权派人询问,如无正当提价或降价理由,论罪。等等此类,总的来说,如同是加强中央集权一般,朝廷加强了对商业的监视集权。削弱地方官对商业的控制力。同时法令也保障了一些商人利益。总的来说,这次商人利益不仅牺牲不大,而且还有好处。牺牲大的是地方利益,加强了中央权利。
  阳平商业协会之前对民生产品都有规定的,而对哄抬物价也有规定。商人们见了这法则,都知道对自己经营的干涉不大。而且一旦当地有官府为难商人,还可以直接去州提刑司上诉,乃至可以直接投递状纸到户部。当然,这么一来,也削弱了阳平商业协会和东南商业协会的影响力。不过股东们却胸有成竹,因为欧阳无意解决了他们一个大担忧。之前已经有非常多人担心商业协会权限过大,影响力过大的问题。而今这法令一出,朝廷采用是比较温和方式,虽然失去了一些权利,但商人毕竟不是政治家,说的毕竟还是利益。
  而牺牲最大的地方官们,也很懂事,他们开始对行业入股。不贪污,不受贿,每月只求花红。事管的少,又有钱拿,这商业法出台,对他们来说并非是没有一点好处。
  ……
  武举还半个月,回阳平欧阳正在书房看一张银票样板,边看边摇头:“不行这银票成本是高,但是我们印制的多是百贯,相比之下这成本就很低了。但仿冒成本太低,回去告诉苏千,让印刷厂师傅加紧研究。银票是拿来流通的,必须是有点防伪知识的老百姓都能认清真假银票。这个银票要认还得上两天课。”
  “是!”来人带了样板告辞。没人喜欢揣了一大包铜子上街。而交子面额小,流通量少,铜钱还是主要流通手段。银票本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但是技术不成熟,仿造容易,不能为。最少要做到欧阳也仿造不出来,这才算成功。
  白莲通报:“大人,完颜兰求见。”
  “她来阳平?还求见?”欧阳没说见不见,而是看几份皇家报简报,里面写了,在耶律大石和大批火箭车的帮助下,辽人上月连克三城。而今战火逼近了黄龙府。两边形式似乎回到了护步冈达之战之前。当然,而今女真的军力不会再是两万,而是三十万。欧阳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把简报收起来道:“有请。恩……一会请夫人上茶。”
  “是!”白莲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开口。
  第166章 武举惊变(一)
  完颜兰似乎没变,脸上还是冷冰冰的,表情不多,貌似韩国人造美女,也没带随从,单身一人。而欧阳身后却有武功比较好的张三和李四两人。没办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欧阳拱手迎接:“完颜郡主,好久不见,请坐。”
  “是啊,好久不见。这阳平可是一天一个样。我也险些迷路。”完颜兰客气一句坐下,态度还是比较友好。
  “看茶!”欧阳说了一声。
  “来了!”梁红玉端了两杯茶上来:“请用茶。”
  欧阳忙站起来道:“夫人,怎么亲自上茶。”
  “完颜姑娘是故知,再说红玉有今天,也要感谢完颜姑娘。”梁红玉把茶放在完颜兰面前道:“完颜姑娘请用。”
  欧阳纠正:“夫人说错了,是完颜郡主。”
  “谢谢!”完颜兰勉强笑下,拿茶喝了一口。
  梁红玉坐在欧阳身边问:“不知道郡主登门有何公务?”
  “公务说不上,只是偶尔心血来潮,来阳平看望下故人。”
  “也是。早听官人说起,郡主乃是女中豪杰,在阳平也居有多日。而今阳平变化婆大,不如红玉带郡主到处走走?”
  两个女人对话,欧阳就在一边喝茶,心里在揣摩着完颜兰上门的原因。辽人而今火器虽然说不上普及,但也是很有威力。特别是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甩手炮,完全抵消了女真人在冷兵器上的优势。年后进的一批攻城专用的炸药包,更是让女真人恐惧。无论多结实的城门,两个炸药包必然摧毁。如文明这个单机游戏,身为中国发展出万里长城就可以保不受侵略。但到了火器文明时代,万里长城就成了摆设。只会冷兵器,也只有冷兵器的女真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无论是士气还是损失。
  但女真人很怪异,他们不求拥有和辽一样的武器,却是希望辽和他们一样没有武器。对这点欧阳很不明白,后来想想才恍然,明朝时候已经有威力巨大的开花炮,但到了清朝时候却制造不出来,清末的火药配方比明还不如,专家给出答案是丢了,从这可以看出女真人的想法。欧阳不知道的是,想法大概对,但清朝满人并非宋时女真。
  面对梁红玉的热情,完颜兰终于道:“欧阳,能不能单独聊聊?”
  欧阳没回答,手按刀柄的张三先说话:“皇上有旨,欧大人不得单独会见金人。否则一干侍卫全部问罪充军。”这条是有的,不过不是圣旨,而是手谕给展铭。赵玉生怕欧阳利益上脑,被金人给吃了。
  完颜兰摇头:“我没带武器。”
  李四道:“展大人不带武器,可以搏杀一只猛虎。”
  梁红玉笑道:“郡主不要介意,这皇恩浩荡,我等总不能不给皇上面子。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
  完颜兰想想,看来也只能这样:“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希望阳平军厂停止对辽供应火器。”
  “噗嗤!”梁红玉笑了出来道:“郡主,您不是开玩笑吧。我家官人这军厂每月能有几十万贯进帐。这说不卖就不卖……再说,朝廷也是同意的。不过我听官人说起,朝廷已经有所松口,这甩手炮一类的东西金国也是能卖的。”
  金国?金国根本买不起。金国和辽人比财力,等于西夏和大宋比财力。完颜兰不知道,宋国现在在找金辽平衡。金人要是输太惨,那谈判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临潢府的谈判一直在进行。而今宋已经那回了燕云十六州最穷的一个州——莫州。而今正在谈第二穷的州。赵玉也想明白,钱国库有,主要是土地和成就。历史上谁管你这州是穷是富裕,拿回来就是功劳。
  而今金国打得很惨,宋这边也有所担心。童贯下密书给欧阳,让他想点办法让金人有点还手之力。最好能反下辽人一两个城,这么打就好看了。而今军机处制定的战略就是:利用金辽关系,用金钱或者其他代价拿回燕云十六州。欧阳想到办法就是走私,一来因为免税可以降低销售价格,二来不会引起辽不满。但是好处还是要的……
  金辽去年打了四战,辽一败三胜,很占便宜。唯一输的一次是被偷营,而后被追了百里地。但连辽人也没想到的是,女真人缴获了不少火器但却没拿出来用,也没有进行针对的研究。
  完颜兰惨笑一下问:“这金人还有值得你欧阳贪图的东西吗?”
  “有啊!”欧阳道。
  “什么?”
  “人口!”欧阳解释:“现在用不到,但不久之后就用得到了。”
  “哼,你当我们女真勇士是什么?”完颜兰怒。历史上金国人口极少,史载,最后金国因为人口缺乏,远渡日本抓了几百人回来当劳力。欧阳和金人谈人口,相当是问老虎,你卖不卖皮。
  欧阳摊手:“郡主,你也知道我是生意人。生意人讲究是拿出最少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回报。朝廷已经否决了你们拿土地换武器的提议。你我都知道,你们皇帝阿骨打信誉实在是不怎么样。如果你不能提出更有利的方案,我看我们没得谈。”完颜兰问:“你还看中我们女真人什么好处?”
  “只有人口,而且是壮劳力。大宋西北路那边,因为在履行和谈前,西夏人劝走了很多部族,而今导致那些地方生产力严重不足。而西北苦寒之地,中原人也不爱去。虽然朝廷现在改流放地到西北,但郡主也知道,那是杯水车薪。而今大宋太平安乐,想抓人去真不容易。如果金国愿意提供两万的青壮,去西北无偿劳动三年的话,这条件我们就可以慢慢商量。对辽人出口火器是朝廷说的算,但我可以延缓工期。如果金国有需要,我还可以开设海上走私路线。不过,话说回来,就一个前提,此事属于私下交易,大宋或者阳平都不会承认有走私事情发生。”欧阳提示:“两万人,三年。从你们使节团来宋也已经半年,其实三年时间很快过。三年之后这些人还是金人。”
  对一个军事国家来说,两万人就是两万勇士。完颜兰感觉很悲哀,国家穷困到要出卖劳力。欧阳这边也有算盘,按照西北现在工薪,一个壮劳力一个月的薪水是两贯钱。那三年就是七十二贯。两万人就是一百四十四万贯。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劳动力紧张,而且还能捞上一笔。再说,三年后还不还的……阿骨打做初一,自己就不能做十五吗?
  欧阳道:“当然,这海上运输货物还是要钱的,这两万人只是我们开始信任的一个先提条件。”
  “你不去当强盗真是太屈才了。”
  欧阳笑下道:“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实话和你说,如果换了我个人的意思,等金人被欺负到不行时候,就让金国并入大宋版图。我相信女真人了解契丹人将来会怎么报复。而那时候契丹人已经疲惫,国家也因为战争而烂成一团。只不过朝里人目光短浅,一心惦记着燕云十六州。”
  “……”完颜兰不说话。
  欧阳道:“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而今我确实没办法。如果你同意这些条款,可以和张玄明张大人直接联系。如果没有其他事,郡主请吧。”
  金国最痛苦就是和辽国进入了拉锯战,两边仇恨之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一个局面。而最最痛苦莫过于宋朝不仅隔岸观火,而且大发战争财。宋朝这个庞大生产力的怪物一旦耸立起来,金辽即使联合恐怕也未必是其对手。完颜兰在宋呆的时间不短,非常明白,即使金人灭掉了辽人,宋人必然要下死手。也就因为这点,完颜阿骨打上表称臣,但这在中原几千年来屡用不鲜的招数今天没得用了。
  看以往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当弱小只要表示和中原和顺,不仅能避免两边战火,更能从中原得到莫大的好处。中原无论谁当皇帝,对藩王的赏赐从不吝啬。但这次宋朝却转了脑筋。不图虚名,只求实际。自从西北大捷后,朝廷以仁义治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