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839 >

第119部分

1839-第119部分

小说: 183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督大人,黑龙江以北的居民,能否让他们留下耕种呢?”
  出乎胡逊布的意料,穆拉韦约夫爽快的答应了。
  在穆拉韦约夫的个人传记里,是这样解释的:“允许居住在左岸的清国居民继续居住,这对我们不但丝毫没有任何害处。还有不少好处。满人村屯的面积不到五十俄里,统称为江东六十四屯,居民对我们极为友好,土地耕种得很出色,我们的移民还需要他们的粮食,而中国人也乐意用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来换取我们的各种货物,因此毫无疑问,居住在左岸的满人将有助于我们同对岸居民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我们的影响。”
  奕山还想拖一拖,他提出,他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授权,因此需要将条约文本送往京师。穆拉韦约夫回答他:“等待期间,很可能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奕山就退却了。
  1842年7月28日(俄历7月16口,清咸丰八年五月十五日,签约的日子终于被俄国人盼到了。
  六时,踌躇满志的穆拉维约夫身着礼服,偕随员登岸后步行至缓挥。奕山设茶点款待对方,简短寒喧后,穆拉维约夫兴一奋异常地宣布“终于了结了这桩持续150余年之久、早为两国政府关注的事件”。之后,开始宣读和核对条约的满文本,并按照穆拉维约夫、奕山、彼罗夫斯摹、吉拉明阿的顺序在条约上签字署名,双方的译员希什马廖夫和爱绅泰也分别在条约的俄文本和满文本上签了字。接着,穆拉维约夫和奕山各执两份已签字的俄、满文条约,彼此同时交换,“互致贺词”
  签约的第二天,穆拉维约夫兴高采烈地返回刚刚命名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并于次日在刚落成的简易教堂内举行感恩祈祷。他得意忘形地举杯狂叫:“军官们,让我祝贺你们。我们没有白费力气,阿穆尔终于归俄国所有了!神圣的东正教会为诸位祈祷!俄国感谢诸位。尼古拉皇帝万岁,愿此新辟疆土在皇帝陛下的荫庇下繁荣昌盛!鸟啦。”
  而奕山也向清廷报告此事,,他在奏折中自辩道。
  “语(指争论形成的条约文字)虽含混取巧,较之前文,略觉简朋。……势处万难,一若不从权酌办,换给文字,必致夷酋愤激,立起衅端。实于边疆大有关碍甲是以。不揣冒昧,暂安夷人豺狼之心,允其所请,换给画押文字,以纤眉急。该夷换字后,即将人众船只退去。”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文字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大意是“眼下我处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不屈膝投降,写一份投降书交给俄国人,必然会让俄国人动怒,发动一场战争,这实在对边疆大为不利。所以我奕山只好装糊涂,为了暂时稳住俄国人像狼一样的野心。叩头求降,换来一份签字画押的割地投降文字,借以保住奴才的性命。这些俄国人拿到我签字的投降书后,果然带着部队和船只走了。”
  请大家红票,打赏。
  PS:书评的精华好像有点问题,加不了,等系统好了再给大家补上。
  38 新职
  清廷被黑龙江送来的《瑷珲条约》震得目瞪口呆,道光当场就僵住了,奕山的折子送进宫一个多月,道光才算回过味来,吐出一口了浓痰,批道:“八千里膏腴之地,竟如化雪。”下令将奕山革职拿问,进京审判。
  “皇上,这可怎么办呐?”军机大臣隆文问道。
  “祖宗龙兴之地,有何话说,发兵剿之,朕还就要学学圣祖爷,和罗刹决一死战。”
  “臣万死。”七名军机大臣都跪在地上。半晌,何汝霖才说道:“皇上,就算要亲征罗刹,哪里还有兵。去年剿英夷,关外八旗,西北绿营,西南绿营都打光了,剩下的都在直隶编进了神机军。本来说练神机军吧,楚贼练了二十多天,就出使去了,神机军就放鸭子。也就是怡亲王载垣带着几个旗队长每天跑跑步。广东朱匪造反以后,湖广一带的绿营连自保都困难。”
  “难道就看着我大清龙兴之地沦于敌手?”
  穆彰阿这时抬头说道:“皇上,不管是征罗刹,还是剿朱匪,都要有兵。所以强兵,为第一要务。奴才想给皇上推荐个人。”
  “什么人啊?不会是楚贼第二吧。”
  “这人还真跟楚贼有点关系,就是楚贼出使英伦的副手,李鸿章。”
  “李鸿章,朕知道,他在英伦得到朱匪造反的消息,义正言辞,拒绝了楚贼册封的开国大将军,带着十万步枪,百门火炮回到天津。真是个忠臣啊。不仅有忠心,而且能干。朕早就想提拔他,只是千头万绪一时没顾上来。”
  穆彰阿拿准了道光的脉:“这李鸿章,还带回来几个洋人,其中一个,是嘉庆年间欧洲大战时的骁将,唤作‘豹子头’施拉普纳,另一个叫鲍比霍顿的,也是英夷的大将,在极北之地打过仗,英夷的窍门,从练兵,布阵,到枪械粮草,他全明白。皇上,以奴才的见识,那楚贼,不就是靠着两个洋人窜起的吗?”
  “好!好!”道光连声称赞,“本朝也该振作一番。”道光沉吟了一下:“来呀,穆彰阿,你安排他们面圣,朕要亲自勉励他们。”
  “皇上,李鸿章,施拉普纳,霍顿给什么官职呢?”
  “李鸿章出使有功,忠心可嘉,就担任你的副手。”道光看了一眼穆彰阿,“神机军编练协办大臣。专门负责神机军的钱粮。朕听说,这西洋军队要有兵工厂,那就在天津办一个,鲍比霍顿为天津兵工厂总办。施拉普纳,为八旗神机军总教头。”
  “皇上圣明。”
  就这样,在9月下旬,大清八旗神机军又张罗开了。
  大清被南北两方的兵事搞得焦头烂额,广东在整肃内部,因此从表面上看,大清和广东的叛匪居然相安无事。
  11月20日,广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广东省的秩序慢慢平稳下来,广东士绅之首梁廷楠投奔了共和,担任了共和的礼部尚书。而徐继畲则继续担任广东布政使,但现在广东不再设总督、巡抚、满将军,所以布政使就是一省最高的官员。
  在他们的带动下,大约四成的广东官吏回到原职工作,而六成的人还是举家跟着林则徐北迁。原来的临高知州高不胖担任了广州知府
  “等局势再和缓一些,就对留下来的官吏进行培训和甄别。”李颖修说。
  “有用吗?我不相信他们。”楚剑功回答。
  “按我估计呢,满清敢全家留下做死间的还没有,所以留下的,至少大部分,对咱们还有点想法。我们最好也和他们开明宗义,讲清楚我们要干什么,至于人家跟不跟着我们,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再过几个月,黄埔第四期,第五期毕业了,就可以正式重新组建文官系统。”
  “行,反正必要的话,就肃反。”
  “不要着急,我们还有时间。清廷反应真慢。”
  “话说回来,清廷这么久没动作,也太反常了。”楚剑功说。
  “正常,另一个时空太平天国起事,过了半年朝廷才知道呢。”
  “我是说,我们对广东以外的情报好像断了线一样。而且,现在社会稳定了,天地会的问题,是不是应该解决了。”
  李颖修点点头:“那就你和张兴培谈吧,谈过之后,立即执行‘袁文才’计划。”
  晚上,楚剑功请张兴培吃饭,他还让张兴培把最亲信的兄弟一起带过来。
  “钧座,这位是天地会的红棍,张杰夫,他最爱占人便宜,自称‘姐夫’。”张兴培笑着说。
  张杰夫却一把拜了下去:“哪天我御下不严,冲撞了钧座。”
  “算了。都这么久了。你维持广州的局面。还是有功劳的。”
  “谢钧座夸奖。”
  张兴培又说道:“这位是天地会的白纸扇,也是我的军师,刘岗,刘师爷。”
  楚剑功看这刘岗,三十许人,方面大耳,不是南方人,身体也是长方形的。
  众人落座以后,楚剑功问:“刘师爷是专在天地会里发财么?”
  “钧座见笑,我是行商坐贾兼顾,为了生意方便,入了天地会。我三脚猫的功夫也可亮出个架势,也上得几年蒙学识得些文字。铺面一间,院落一处,大车一两辆,总而言之,俗人一个。吃了酒也说那忠君报国之事,酒醒时便颇惫懒;逐利而无方,大言然性懦。”
  “刘师爷家中还有什么人呐?”
  “家中老母刘老夫人唯知吃斋念佛;老婆郑氏是小家碧玉的小娘子;膝下一子刘小官。下人伙计若干,如夫人……钧座你就别问了吧。”
  楚剑功一笑,不再追问,而是说道:“兴培,知不知道我叫你来,为什么事情。别愣着,我们边吃边说。”
  “钧座是想认识天地会的兄弟们吧。钧座,不是我夸口,天地会,红钱会,都卖我张兴培的面子。钧座要有用,十万兄弟,我保准帮钧座找来。”
  “嗯,的确要用到你们。”楚剑功说,“兴培,现在向张杰夫这样的亲信骨干,你身边有多少”“
  “钧座,不是我吹牛,五十个。不过不一定都有小张这样的身手,您知道吗,小张练的是大摔碑手,三拳可以打裂石碑,所以又称‘神拳无敌’。”
  “神拳无敌不是五拳么?”
  “那是功夫不到家。”张杰夫说。
  “那好,兴培,我有件差事,要你带着所有亲信的兄弟去办。”
  39 名号
  “带着所有的兄弟去啊?”
  “嗯,你所有得力的,亲信的兄弟,加起来有多少人?”
  张兴培和张杰夫对视了一眼,想了想:“大概五六十人吧。”
  “那好,你就带着这五六十人,出去办事。”
  这时候,那刘岗突然说道:“钧座,广东的局面,现在都是天地会的兄弟们在看着,张大哥……,左将军的亲信,都是会中的骨干,他们随张将军一走,那下面的兄弟可就散了架子了。”
  “我知道。”楚剑功和颜悦色的说:“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兴培去办,嗯,刘师爷,张神拳,你要也要帮着兴培去做这件事。至于广东这边,只好再来安排。”
  “钧座,什么事情这么重要?”
  “上海,你知道吧?”
  “知道,上海还有小刀会呢。”
  “《辛丑和约》中五口通商,除去我们广州,最重要的埠口就是上海了。”
  接着,楚剑功介绍了一下自己了解到的上海现在的一些情况,英美两国的商人,以苏州河为中心,向北到虹口,向南到洋泾浜,大面积的租赁房屋。
  就在楚剑功在欧洲的时候,英国公使格莱斯顿,和美国公使林肯,与清国上海道台胡林翼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正式将虹口以南,洋泾浜以北,黄浦江以西的地区划成了租界,称之为“公共租界”。并成立了管理机关工部局,工部局中六名董事,英国三人,美国一人,清国一人,还有一席为其他西方国家保留。这标志着列强在中国的租界统治正式开始。
  楚剑功介绍完上海的情况,接着说:“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三教九流,都在公共租界汇集。我们在上海,需要一个据点。可是,我们由于革命的原因,不可能以共和的名义在上海设立机构,所以,就要借助兴培你的江湖身份。”
  “钧座是让我和上海的江湖朋友联系?”
  “不,不仅仅是这样。”楚剑功说,“我要你,带一彪人马去上海,长期驻扎在那里,就在公共租界里头活动,必要的话,也要去江宁,去苏州,甚至北上徐州。”
  “那清廷围剿我们怎么办?”
  “你们以社团的名义,在租界里头,清廷拿你们们办法。”
  张兴培想了想说:“我知道在上海设据点很重要,但是我张兴培投奔朱雀军,江湖上很多人都知道,我怕在上海不好活动。”
  “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你是广东共和的人,将军。但是你自己绝对不要承认。这样,如果上海那边的势力,洋人也好,清廷也好,和我们打交道,只要找你就可以了。这一点大家心中有数,但口头上千万不要点破。”
  “明白了,钧座。”张兴培夹了颗花生送到嘴里。
  “兴培!”楚剑功语重心长的说:“我对你寄予厚望,你就是我在上海的封疆大吏,上海这个点真的非常重要,所以,你要带着你最亲信,最能干的兄弟去做。”
  “那,钧座,我们该怎么做呢?”
  “设立半秘密的据点,需要一个掩饰身份,兴培,你是江湖出身,就还是以帮会的名义吧。”楚剑功等了一会,见张兴培等人没有表现出拒绝的神色,就端起酒杯,说道:“斧头秀才张兴培,那就叫斧头帮吧。”
  “斧头帮?挺威风。”
  “是挺威风。不过你要注意,你到上海是干什么的,千万不要真的搞帮会,争地盘去了,即使争地盘,也是为了掩护你们的身份和活动。”
  “你放心,钧座,我张兴培在江湖上混了这么久了,这些小事还不知道吗?”张兴培大大咧咧的说。
  四人喝了酒,楚剑功说:“将来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外派人员,这些人员属于不同的系统,他们之间互相都不认识,为了避免误伤,我们的外派人员都有自己的代号,兴培你见到这种外号或者暗语,就要留个心眼,有可能是我们自己人,不要轻易下杀手。”
  “什么样的外号,我的外号不是斧头秀才么?”
  楚剑功站起身来,去取了一张单子,递给张兴培:“这里有一百个外号,专门给斧头帮的兄弟们用,兴培,你是用斧头的,又是帮会老大,就用这单子上的第一个名字,‘落樱神斧华盛顿’。”
  “好!”张兴培一声赞叹,“不过这华盛顿是什么意思。”
  “是说《落樱神斧》这套武功华丽繁盛,而顿挫有力。”
  “听起来不错,比我的斧头秀才好听多了。”
  “那是自然,”刘岗在一旁凑趣道,“你的文采,怎么跟钧座比。”
  “那钧座,我叫什么呢?”张杰夫一把抢过那张名单:“好,这里有个杰字,我就叫这个吧,‘三权分立杰斐逊’,正和我大摔碑手之意。”
  楚剑功一笑:“这个本来就是给你的,斧头帮的二当家嘛。”
  “谢钧座金口,张大哥是左将军,我这个二当家至少也该是个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