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839 >

第71部分

1839-第71部分

小说: 183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定了国际间司法管辖和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国际冲突法解决三个问题:当跨国法律纠纷发生的时候,由哪一国的法院来管辖,适用哪一国的法律,如何跨国执行法院的判决。
  19世纪四十年代,正值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英国人凭借《国际冲突法》这一部门法的提出,和美国人一举摄取了国际间的司法体系的定义权,从而英美主导了19和20世纪的国际法律工作,并利用这种主导地位取得了在几乎所有国际组织中的法律上的优势。当然,这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
  而现在,李颖修就在克兰林兰爵士正式就《国际冲突法》发表专著的前夕,在江宁城外的静海寺里问:“克兰林兰爵士要加入枢密院了吧?”
  麻恭少校迷惑不解,他还在问:“您提克兰林兰爵士干什么?他和我们的谈判有什么关系?”
  是的,你不明白!李颖修想,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绝不会是你。你作为区区一个少校,一个传声筒,根本无法理解《国际冲突法》的巨大意义,也就不会理解,我将要提出的建议,有多么大的诱惑力。
  李颖修定了定神,对着麻恭少校说道:“少校,我郑重的建议您,请璞鼎查爵士亲自来到谈判现场,我们有一份巨大的礼物送给他。”
  “你们要耍什么花样?”
  “这份礼物的价值,不是您能够理解的。这样吧,我们在这里等着,您去请璞鼎查爵士吧,您告诉他,拿破仑最为骄傲的功绩,是《法国民法典》,那么,同样的一份伟业,璞鼎查爵士是否有兴趣呢?辛苦您了,麻恭少校,去请璞鼎查爵士来面谈吧。”
  麻恭少校坐着不动。楚剑功说道:“不要疑惑,麻恭少校。在以往我们提出的建议中,不列颠都是得利的一方。”
  “你们也是得利的一方。”
  “双方都获利,不是很好吗?别犹豫了,麻恭少校。”
  麻恭少校虽然摸不着头脑,还是回去了,过了大约两个小时,璞鼎查带着一小队卫兵来了。
  “很高兴您能来。”李颖修站起来说。
  “我听说清国的谈判执行人很能干,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璞鼎查恭维道。
  双方又互相恭维和谦逊了一番,璞鼎查彬彬有礼,态度温和。
  “阁下,您说有礼物送给我?”
  “是的,爵士。”
  “我要提醒您,阁下,我们双方仍旧处于交战状态。”
  “一份长久的,意义深远的礼物。”
  “您指什么?您要投降吗?”璞鼎查这么一说,周围的英军们都笑了起来。
  “不不,阁下,我再说国际私法,也就是国际冲突法。国际间民事法律裁判的准则。贵国的克兰林兰爵士正准备凭此进入枢密院呢。”
  “我知道一点,但具体不了解,您到底想说什么?”
  “阁下,不列颠是惯例法国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即将签订的条约中,列入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那么,克兰林兰爵士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并将条约的内容作为国际私法的范例,那么,开创这一范例的您,璞鼎查爵士,就是和拿破仑一样伟大的创法者了。”
  “创法者,确定立法规范的人。”璞鼎查的眼睛一亮,随即恢复了正常,“难道我会为了个人虚荣而损害不列颠的利益吗?”
  “不,不会损害不列颠的利益的,在条约的细则中,我们这样规定,在通商口岸,由当地司法机关管辖跨国纠纷,在英国本土也一样。”
  “你们在戏弄我吗?”
  “请听完先生,在法律适用上,我们认为……”
  “只能适用英国法律。”璞鼎查强调说,“清国的野蛮法不能施加于英国公民身上。”
  “阁下,英国法律都是判例,纷繁复杂连贵国自己的律师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在万里之外适用呢,为了公平起见,我提议,关于商业和民事纠纷,我们采用第三国的法律。”
  “第三国法律?你是说《法国民法典》?”
  “是的阁下。”
  “我也许可以接受,但是,我仍就拒绝由清国方面管辖通商口岸的英国人。”
  “主权问题不容让步,但我们可以引进贵国的制度。”
  “你指什么?”
  “陪审团,我们可以引进陪审团,审理英国人之间的纠纷,陪审团可以全部是英国人,另有要求除外。中英之间的纠纷,清国人四人,英国人三人。参加陪审团的资格另有细则,比如在通商口岸居住超过五年,或者财产担保。”
  “细则可以再商定,但陪审团的组成,应该是英国人四人,清国人三人。”璞鼎查抓住重点。
  “这样吧,阁下,仍旧是清方四人,英方三人,但是清方两人由英方任命,而英方的一人由清国机构任命。”
  璞鼎查思考了一下,认为这样已经足以保护英国人的利益,便转向下一个问题:“如果发生了刑事案件呢,比如杀人。”
  “仍旧采用陪审团,按清国法律定罪,施行采用英国判例。”
  璞鼎查在仔细衡量后,发现了一个大漏洞,可以将来借题发挥。他于是很严肃的点点头:“我同意。”
  随后,李颖修又提交了国际管辖权适用基本原则的文本,以列入条约中,并在条约的这一部分专门注明为《璞鼎查条款》
  璞鼎查不动声色,内心里确实一阵狂喜,一个新的部门法,就要在自己手中开创。他说:“不胜荣幸。”
  璞鼎查欣喜的离去了,麻恭少校留下来,和李颖修商谈条约细则。在研磨的数个小时之后,双方终于就司法权限这一部分达成完全一致。
  现在,谈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最惠国待遇。
  “我认为,这一条没什么好谈的,我们已经相互给予了市民待遇。已经是相互最惠国了,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但这不能排除,你们给与其他国家,比如法国、美国更优惠的条件,不列颠也要享有这些条件。”
  “不可能的,市民待遇已经是最大让步了,您认为我们会给与他国的让步居然比英国更多吗?我们还不如谈判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的行为规范呢。”
  “那好,我们开始关于租赁房屋的谈判。”麻恭少校打蛇随棍上。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确定了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的行为规范。
  “今天谈判真是艰苦啊。”在最后,李颖修感叹道。
  “明天应该会轻松一些。”麻恭少校说道,“明天就是最后一项,谈完就全部结束了。”
  楚剑功和李颖修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清楚,明天的谈判内容是“军舰驻泊权”。
  楚剑功和李颖修回到了朱雀军的驻地,陆达已经等在了那里。
  “均座,溃兵已经整顿完毕,明日就要启程。”
  “明天就走?沿路安排好了吗?”
  “是张教头安排的,走水路,赣江一路下去,想来不会出什么意外,另外莫青岩沿路跟着,他是漕帮出身,领路没什么问题。”
  “这样就好。回去之后,虽然仍旧安排在白云山,但暂时不要和我们留在那里的五个连混营。”
  “陆达明白,一切听均座的吩咐。”
  “提辖,辛苦你了。”
  “只要保住朱雀军,陆达什么都肯做,只恨陆达没什么官场门路,不然也能去京里拜拜门子。”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李颖修在一旁说,“我和均座一定会保住朱雀军的。”
  李颖修叫来酒宴,和提早返回广州的几人,陆达、翟晓琳、陈日天践行。
  “明日我们还要谈判,就不去送你们了。”
  “可恨”陆达叫道,“均座和军师殚精竭虑,抵御英夷,可哪些小人,却在背后捣乱。不仅是我们几个,朱雀军的将士们都是不服。”
  53 十万卫队
  6月25日
  谈判的最后一项,是军事驻泊权。楚剑功和李颖修仔细分析过,前面经济方面的权益,可以谈判,可以用其他的利益交换。但军舰驻泊权……
  “凡事通商港口,必有英舰一艘在此停泊,以便将货船水手严行约束……”这是英方提交的草案上的话,意即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由英国军舰管束。这一条实际上是承接领事裁判权而来。但因为前面的谈判否定了领事裁判权,因此军舰驻泊权的法理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要求拥有保护自己人民的权力。”麻恭少校仍旧这样宣称。
  所有的解释都是无用的。谈判双方都清楚。这是个骆驼的鼻子。
  一只骆驼敲开了一个房子的门,要求把鼻子伸进来避风,然后要求把脑袋放进来……最后整只骆驼都进了屋子,把主人挤出去了。
  如果让英舰在通商口岸驻泊,那么,英国军舰取得内河航行权只是时间问题。在另一个时空,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麻恭少校,让我们以文明人的理智来谈判吧,我们都清楚,军舰驻泊权的真正含义,就不要在文字上纠缠了,我现在想问,如果我们给与你们贸易上的更大自由度,能够换取你们放弃贸易驻泊权吗?”
  麻恭没有回答,而是注视着李颖修。
  “如果我们划出一片区域,比如,整个广东省,对英国实施贸易优惠政策以及相应的政治宽容。”楚剑功插话道。
  “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经济特区,整个广东省划为经济特区,对英国工商业采取极度开放政策。”是的,极度开放,相对于大清的闭关锁国而言。
  “这是一个利好,但是”麻恭少校不为所动,“这补偿不了放弃军舰驻泊权的损失。”
  “如果你们一定要驻扎军队的话,我有个折中方案。”李颖修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
  “澳门?您想说什么?”
  “我建议贵国将驻广东的领事馆放在澳门,并配属一支使馆卫队。”
  “澳门不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吗?”
  “您误解了,在两百年前,当时的朝廷将澳门给葡萄牙人晒货物,但并没有允许他们建立殖民机构,总之,现在的葡萄牙澳门总督是非法的。”
  “你们到底想怎么样。你们不是坚决不割地吗?改主意了?”
  “我们不割地。但整个澳门,可以划为使馆区,贵国可以驻扎使馆卫队。”
  “哦,上帝啊!”麻恭少校不由得惊呼起来。前面绵长的谈判,让他绝对想不到,李颖修会提出这种近似于卖国的方案,虽然纸面上还是符合外交惯例的。麻恭少校来兴趣了,“那其他的使馆区呢?比如上海的公使馆。”
  “上海使馆区的面积和清国即将在伦敦设立的公使馆的使馆区一样大小,以示双方对等。”李颖修拒绝了麻恭少校的进一步野心。
  但澳门驻军的提议已经足够有诱惑力了,麻恭少校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您是说澳门使馆区我们想驻多少兵都可以?”
  “只要澳门站得下。”
  “我要求把‘站得下’这个词具体解释。”
  “只要清国不能证明站不下,那就是站得下。”
  “太好了。”麻恭少校没想到谈判结束的时候,李颖修会送上这份大礼,“澳门的面积有二十多平方英里吧,每名士兵的脚掌不超过10英寸长,理论上说,我们可以在澳门驻扎几十个师。好吧,我要求在澳门驻军的上限是10万陆军。”
  “可以,不过是十万使馆卫队。”
  “你们清国人太爱咬文嚼字了。”
  收到大礼的麻恭少校很高兴,就不在细节上纠缠。条约的具体条文由双方进一步拟定,约定明日正式签字换文之后,今天的谈判就结束了。
  “什么?英夷要在澳门驻军十万?”林则徐听到楚剑功的回报,当即就坐不住了,“剑功,你怎么能答应,颖修,你误国。”
  “英夷提的条件,几位大人也是知道的,军舰驻泊权一项,危害甚巨,两害相权取其轻,,英夷在澳门驻军十万,只是上限,并非一定会驻满。只要我们严守条约,还有可能限制其危害。何况澳门一直被弗朗机人所占,我大清从没实地管辖过。”
  “那经济特区一事,又作何解释,英夷可以入广东省办厂?”耆英问道。
  “大人,只是可以入内,而非必然入内,英夷要来,准予不准,操之在我。”
  “和英夷打交道,实在麻烦。恐怕到时候多生事端。”耆英说道。
  一点也不奇怪,在另一个时空,因为嫌麻烦,这位耆英大人,主动送上门去,向璞鼎查请教,被人打蛇随棍上,签订了虎门条约,索要了更多的不平等权益。例如领事裁判权,就是耆英提出管理外国人太麻烦,而把英国人的管理权拱手交给了英国领事。关于军舰驻泊权,耆英在给道光的奏折上,写得很清楚,“用夷舰管夷船”,太方便了。
  “大人大可放心,李颖修义不容辞。”李颖修抓住机会,毛遂自荐。
  “李道台,好打算,要管住整个广东省,怎么着也要加个布政使的衔。呵呵。”耆英一笑,不再纠缠,而是把话题拉回了澳门的驻军,“澳门如果有数万英夷,那广东省的防务就重了。”
  “是啊是啊,镇江之战,也不过一万出头的英夷,就够麻烦的啦。”两江总督牛鉴,讲话还是很给奕经等人留面子。
  “那就只好让朱雀军常驻广东了。”耆英看了一眼楚剑功,说道:“本来朝廷的意思,楚道台是要调往中枢,是要大用的,可惜啊。朱雀军离不得楚道台。”
  “国家安危事大,楚剑功个人功名不足挂齿。”
  林则徐想说什么,却把茶杯端起来喝了口茶,没有做声。
  “好吧,如果没什么变故,就明日签约换文吧。”耆英一挥手,“此次订约,你们两个还是有功劳的,本部堂一定向朝廷禀报。先退下吧。”
  等楚剑功和李颖修退下了,耆英眼睛一翻,语气平和的说道:“真是名师出高徒,林大人,楚剑功都学会养寇自重了。”
  啪,林则徐在茶几上轻拍一下,问道:“耆部堂,您这是怎么说的?我林则徐一心为国,天地可鉴。”
  “耆部堂,您这话可说重了,”一直没有说话的伊里布说话了,“少穆兄公忠体国,简在帝心。”
  “哈,哈,哈!何必叫部堂这么见外,小弟我只是给少穆兄提个醒罢了,楚剑功毕竟年轻,我们要保全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