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新军阀1909 >

第244部分

新军阀1909-第244部分

小说: 新军阀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勋贵们立即派出代表,想要进行和谈,并取消之前的一切独立要求,无条件承认南京中央的合法地个,如此一来,第九军乃至包括定蒙军司令部内的所有人都无权作出决定了,军人,只管战争,至于和谈的相关事宜,司令部的人不仅不擅长,而且也无权做主。于是第九军迅速发电南京,请求内阁办公室的命令。内阁办公室也不敢擅下决定,火速派人去请示华飞的意见,华飞在收到电报后,当即就想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在华飞看来,当初徐树锑在蒙古实行铁腕政策,并让蒙古取消了独立,历史把后来蒙古独立出去归咎于徐树锑的铁腕政策丧失了蒙古上层王公的心,这种话,在华飞看来,简直就是狗屁,以华飞的性格,徐树锑的轶腕还不够铁腕,应该采取更加铁腕的措施,而历史上蒙古最终分裂的根本原因还是国家的实力贫弱,无能为力罢了,虽然蒋氏民国一直没有放弃对蒙古的承认,但也阻止不了蒙古独立的事实,如果国家的实力足够强大,即使徐树锑把那些王公全部赶走甚至是杀死,蒙古照样独立不出去,想虽这样想,但在冷静下来,华飞决定还是不能如此冲动,把那些蒙古王公勋贵全部杀死,固然短时间内可以震慑那些心有动机的分子,但是隐藏的矛盾和仇恨,却会随着时间而沉淀,并最终会在某天爆发,华飞左思右想,迅止口讣内阁会议,如他所料,以李越等鹰派人物为代表的H!A册对蒙强硬,其中李越更是认为需要把这些人全部折尽杀绝,因为这些人出尔反尔,在上次独立风潮后,再次闹独立,而他们再次求和,只是因为国防军势大,他们不能抵抗罢了,接受这些墙头草的和议,一旦日后发生变故,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次闹独立,所以为绝后患,必须折草除根,除恶务尽,李越虽属鹰派代表,但是他的这个提议,即使连激进的白凯军也不赞成。白凯军等人认为,固然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但是应该诛杀首恶,从者不究,这样既能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国家主权的神圣,也能达到震慑宵小的目的,让那些心有鬼点子的人们可以收敛起心中的那点小思。
    而包括曹原和莫海宇在内的元老则完全不赞同采取强硬的政策,莫海宇如今在外交司担任司长,所以他的意见,更多是从国际外交影响上考量,对那些分裂分子可以进行惩处,但是不应以杀为主,而是应以罚为主,减少新的中央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减少世人对华飞华屠大的认知,而曹原则考虑的较为深远,一贯少话的他这次破天荒地长篇大论,曹原主要是分析如果采取斩草除根政策,带来的无穷后患,而且中国民族众多,一味的嗜杀,还会让其他各族民心向背,如今国家蓬勃发展,军力强大,可以始终对各族保持高压政策还好。一旦内都有任何变动,积瓣下来的矛盾,恐怕就会如火山一样迅速爆发,而且在保持高压状态下,即使可以维持国家的统一,但这治安形势,尤其是地方发展,将会举步维艰。各种对抗,将会让地方政府精力分散,头痛不已,运气好的话,十年二十年,这种反抚或许会渐渐消散,运气不好的话,政府将为此疲于奔命,从而陷入一个死结中去,曹原还从历史上各种事例进行分析,从而佐证他的规点,曹原并不属鸽派人物,相反,他还偏向于鹰派,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极力反对李越的折尽杀绝提案,华飞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件事情上,第一办公室内部的分歧竞然如此之大,而且在众人讨论后,华飞发现这件事情还真的不能草率处理,南京短时间内拿不出决定,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国防军还在等待消息啊,很快,国防军司令部发来命令电报,命令国防军第九军和二十一军晋军驻扎库伦,第九军立即进城,收缴蒙古库伦城武装,二十一军驻扎库伦城外,而十六军奉军则准备去蒙古与察哈尔的边境,随时准备进驻察哈尔,正在急匆匆赶来的川军所部,则停在宁夏,缕远与蒙古边境,等待命令,第九军进城,收缴库伦武装,这样一来,库伦城就毫无还手之力,成为刀姐上的鱼肉了。不过留给蒙古王公们的只是双项选择题,一,让我们进城,二,我们打进城,你说,他们还要选择吗?单单只是赶到库伦的第九军和十六军就已经让他们丧失了全部的抵抗意志,更别提马上就能赶到的二十一军和可能跟在最后的二十三军,抵抗?只是换了种失败的方式而已。
    虽然那些蒙古的说客们想尽了办法,磨破了嘴皮,可惜他们选择的对象注定了可以预见的结局,对于库伦城外的国防军来说,眼中只有执行的命令。任你说客说的天花乱坠,没有司令部的命令,他们是绝对不敢违抗军令的,蒙古方最终还是准备选择妥协,他们也不得不妥协,就在他们还在做着最后的坚持和努力时,突然收到日本从辽宁攻打热河的电报,同时日本还派出空军,与国防军展羊了几次交锋,并大军逼近山海关,日本驻库伦的特使更是亲自上门游说,要求蒙古坚持与国防军一战,日本必会在山海关与蒙古东西呼应,互为助力,然而等了几天,最终等来的却是国防军空军在山海关大发神威,以六比三十一的战绩,重挫来犯日本空军,同时在掌握制空权下,国防军的轰炸机群已经开始先发制人,对接近山海关的日本部队沿路轰炸,后方的车队补给,更是损失惨不忍睹,在没有机械化高炮部队的支援下,又丧失了制空权,在遇到轰炸机群的尾随,的确是一件惨不忍睹的情,最终,那些抱有最后一丝幻想的蒙古王公们绝望了,日本人不能相信啊,吃了这些小日本的大当啊。第九军终于顺利进驻库伦,解除了库伦的武装,而那些蒙古王公勋贵们,则只能一边等着电报,坐在那听天由命了,当初的北洋政府还好点,怎么说他们在北京还有点人脉,花点钱去打理一下,怎么说也多存在一点希望,但是南京,国防系,对于库伦的人们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在第九军进驻库伦后,那些正自进退不得的日本军队,似乎收到了什么命令,火速撤往后方,远离让海关的方向,远离对方的轰炸机作战经。
    三天后,第九军终于收到了总统府华飞的亲笔命令,华飞最终还是采取了偏向白凯军的立场,按照了新近颁布的反国家分裂法,依法进行处理,对于那些主导独立,并且在蒙古权势极大的权贵,则按照反分裂国家法,严厉惩处,并经过法院审理,再进行宣判,对于在蒙古同样权个巨大,但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萨满祭司等,则以宽怒为主,目前暂不对他们采取行动,以安定民心,而那些符合的小贵族们,则看其立功表现和对中央政府的态度,以惩罚为主,在反分裂国家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赦免,打压拉拢,恩威并施,消除蒙古几大权贵的势力,扶植一批新兴的小贵族,以蒙治蒙,从而达到短时间内温度蒙古,集中精力在国家民生和其他事务上”
    274 华盛顿会议
    华飞在蒙古的问题最终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案,并不是因为有更好的办法,只是,以当前的局势来说,这是最稳妥,最合适的办法。在国家
    依旧没有完成事实上的统一,在日本还是个巨大的威胁,并屯兵东北的时候,在社会基建,民生,教育,科技,工业等等领域都需要大力
    建设发展的时期,华飞委实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经营蒙古。
    对现在的中央政府来说,出兵蒙古是为了国家的主权核心利益,而采取刚柔并济的折中政策,同样也是为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只要可以维
    持国家的统一,蒙古目前还是以自行发展为主,中央不仅没有财力,也没有太多的经历去发展建设蒙古。所以,与其一开始就大刀阔斧地
    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从而激起蒙古上层的反抗,让蒙古成为一个麻烦的集中营,还不如暂时退一步,以待在合适的时机,再开始渐进的改
    革。温水煮青蛙,总比钝刀割肉,成果收获要大。
    蒙古的风波刚刚平定,远在欧洲的战事却进入关键**的决战。自从国防军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拿下秋明及叶卡捷琳堡后,尼古拉二世也回到
    了俄国国内,全面指挥境内的白军,展开对红军的大反抗。而驻扎在叶卡捷琳堡和下塔吉尔及秋明三城的国防军,在得到十三军的补充后
    ,加上后勤人员,兵力约有十万左右。实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一定的加强。
    并且协约国干涉军和白军联军在西部北部两线同时发动的大规模,也对苏联红军的实力造成莫大的损失。只是这一切不是苏联红军面对的
    最大的危机。对于现在的苏联政府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还是尼古拉二世的回国。
    众所周知,当初俄国内战打了几年,白军的失败因素有很多种。然而俄国因为皇室的被杀,失去了正统上的统治者,导致反抗努力四分五
    裂,最后以失败而结尾。
    在俄国内战时期,俄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正一战时期与德国人的战斗中,几乎没啥大的作为。不过经过几年的内战,许多原本还是贫
    民工人的平民百姓,如今已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战士,这也是为啥秋明和叶卡捷琳堡的二场战斗,给国防军带来不小的损失的原因。
    尼古拉二世的回国,不仅让苏联政权的合法**遭到完全的颠覆,对于普通士兵的士气打击,也是致命**的。双方士气的此消彼长,直接就
    在战场上表现出来。
    尼古拉二世回到俄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重新登基,开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治改革法案。某些法案,还是尼古拉二世在中国期间学习的
    经验。但是这些改革并不是如中国那样,是为了深层次的发展。尼古拉的改革法案,更像是宣示一种新政的气象。至少对于目前的沙皇来
    说,他是不可能模仿中国新中央政府,对于官商的严格分离,对于官僚资产阶级的严厉杜绝。
    这次的改革,既回避了对利益阶层的损害,又让普通民众看到了新的希望。作为俄国皇帝,皇权在俄国民众中的影响还是深远的。所以尼
    古拉二世的重新登基,就意味着红军武装为叛军武装,对于普通士兵的抵抗意志,造成了毁灭**的打击。
    十月,金秋时节,而对整个欧洲和俄国境内来说就将进入漫长的冬季,有些地方已经下了第一场雪,预示着今年的冬天,恐怕又是一个难
    熬的寒冬。
    自从俄国干涉军初次反击对红军造成重大伤亡,开初步扭转之前的不利态势,在俄国南部地区立稳脚步后,联军司令部筹划已久的新一轮
    反攻计划发到各军指挥部,要求在大降雪来临前,对红军展开新一轮的攻势,以求在来年春天后,可以彻底完成俄国的战争,开从俄国撤
    兵。
    而此时的中国国内,在完成对蒙古的收复后,举国文人学时们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自辛亥年后,国家终于处于一种事实上的和平安定的局
    面。而新的南京中央政府把原先在自治区普及的一系列利商促农的政策向全国的普及,更是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而在新的中央政府重点打击几名官僚资本企图干预**纵地方征服后,一部分官僚资本悄然准备向国外转移资本,而更多的人,则是持静望
    观察的态度。国家军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外用兵上,先后战胜日本,俄国等世界**强国,一扫几十年积弱的自卑和屈辱,展现着一个新兴
    崛起的大国国际形象。而这一切,不正是当年无数先人志士们为之奋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最终追求和理想嘛。
    虽然国家离真正的强大和崛起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去走,但至少在许多的青年看来,如今的国家,已和昔日的那个贫弱,落后的国家完全
    不一样了。在政府积极进取,整个社会也呈现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景象。
    不过,反对者却并没有因此偃旗息鼓。尤其是在东北还被日军占据的情况下,国防军却被派遣往俄国干涉人家的内战,更是被人攻击的重
    点。那些尖锐的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的评论家们直言不讳地道,华总统所谓国家核心利益的观点,实在是非常可笑的幼稚举动。在东北事实
    上的国土被人占据的时候,他却惦记着那些已经分割出来几十年的江东土地。这些人肆无忌惮地嘲笑着,华总统这是做梦啊,真是一个爱
    做梦的总统。
    做梦?当在一次公开的场合下听见这种评论时,华飞却实实在在懵了下。半晌,他才端着酒杯自嘲地笑着道,是啊,或许,我们还真是一
    群爱做梦的笨蛋吧。可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依然存在和那些在国家复兴历程中死去的梦想者的话,我们的国家现在会在哪里?我们的民族,
    何时才能在沉沦中重生?
    华飞的这句话类似于自言自语的话被在场的记者记下来,随后发在次日的报纸上,令媒体上的批评者鸦雀无声。许多人站出来说,那些指
    责总统是个爱做梦的笨蛋的话,那至少无数为国家未来的梦想者们,他们付出了许多许多,并换来今天的成就。而你们,这些只会动动嘴
    皮子的文人们,你们做了什么?用你们的骂声,来维持你们个人的生计吗?
    这些只不过是一些**曲,远在俄国的国防军收到国内的电报后,对于冬季大反攻计划不是很积极。对于联军司令部和尼古拉特使要求国防
    军攻打比尔姆,基洛夫,伊热夫斯克,客山等四座城市的协议,国防军临时统一指挥部借口物资补充不足,弹药不足为借口,只愿承担比
    尔姆和基洛夫二座城市的攻击任务。至于伊热夫斯克和客山一线,国防军则声称无能为力。
    在联军司令部多方协调无果下,眼看冬季的步伐越来越近,攻势时间势必不能再拖延下去。于是联军开始调兵遣将,必要的话,伊热夫斯
    克和客山可以暂时不取,而仅做防守即可。那样,等伊热夫斯克的红军为了救援比尔姆等地的友军,而出兵叶卡捷琳堡时,看你们国防军
    回不回兵防守。
    但是国防军在攻占叶卡捷琳堡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