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新军阀1909 >

第275部分

新军阀1909-第275部分

小说: 新军阀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个死崽子?你听着,你再不给你三哥睁开眼睛,猪崽子你别想要了!小易……算三哥求了,只要你答应三哥睁开眼睛,三哥把英雄母猪送给你。小易,你听见没有……!”
    冬日的太阳刚刚露出头,似乎不忍看见这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又悄悄地躲到积云的背后。当国防军的战报送到北京的华飞手中,送到华飞手中的除了一份战报,还有一份简报,就是关乎先锋连的战斗事迹以及是否取消这个团的番号问题。
    华飞看完这份简报,捷报早就被他丢到一边。只见刚刚起床的华飞只是穿着一双拖鞋就走出门外。北京的户外正在下着大雪,地上的积雪已有几寸后。华飞只觉心中似乎有着情绪在纷涌,他必须走出房间,他必须让户外的寒冷让自己冷静一点,让自己心中的沸腾减缓一点。
    同是军人的华飞,只是看一遍,就完全能够理解这场战斗。想起那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踏着地雷阵而去的男儿们,华飞似乎想起了当初那些与他一起突围的弟兄们,那些可以随他一起去死的战友们!
    “不,即使这个连队全军覆没,也不能撤销他们的番号!传我命令,授予这个先锋连集体一等功,并加以铁血连的荣誉称号!授予先锋团集体三等功,加以钢刀团的荣誉称号!追授铁血连所有阵亡将士一等铁血勋章,一等勇士勋章。授予所以幸存的英雄们一等铁血勋章,钢刀团官兵交由司令部审议,则功授予勋章。此次战斗,作为国防军重点宣传素材,在全军,全国深度宣传,并让他们的形象,在电波中,荧幕上永存!”
    回到屋中的华飞显然冷静了许多,但是他的话却让身后的机要秘书戚海晨无法冷静了。据他了解,一等铁血勋章还从未授予普通的战士,更未授予阵亡的烈士。而所有在战争中阵亡的勇士们,也还从没有获得勇士勋章和铁血勋章的先例。
    最让戚海晨震撼的是什么,是那个先锋连的荣誉称号,铁血连。铁血这个简单的词汇,对于国防军意义非凡。国防军嫡系的绝大部分军官都是从这个军校毕业的,国防军的核心军魂就是铁血,战斗。而身为军人最荣耀的勋章之一,也是以铁血勋章命令。
    当年国防军王牌嫡系,素有杀神之称的秦牧所在的第四师,人称死亡师团,战斗力的强悍在国防军王牌军中,也无人敢望其项背。但即使如此,秦牧当年曾向华飞讨要铁血师团的荣誉封号,却被华飞笑道,“你的师团还是叫死亡师团好点,比较吓人。一改铁血师团,就完全驴脖子上马嘴,不是那个味了。”
    这话在国防军中广为流传,并成为一件轶事。通过这件事,国防军上下无不清楚,铁血二个字在总司令心目中的意义。而国防军全军目前,还没有任何部队获得铁血的荣誉封号。所以这个封号里面包含了多少意义,戚海晨虽然是后来之人,但还是感觉到一种极大的震动。
    华飞似乎明白戚海晨的犹豫,只见他笑了笑道,“应该让秦牧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铁血,铁的脊梁,血的燃烧,这才是国防军的军魂!让他明白,他那死亡师团,离真正的铁血,还有段路要走!先锋连的这些男儿,才不愧于真正的铁血英雄连的称号!”
    国防军突袭台湾,猛攻台湾的消息正在以无线电波的速度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即使是国外,号外声也叫的格外响亮。那些还在准备着早餐的洋人们纷纷把头伸出窗户,然后叫来一份报纸。
    此外,尼古拉二世的府邸,法国总理的总理府,英国首相府,德国总理府,美国总统府……等等纷纷迎来不平静的清晨,送到相关当权者手中的紧急电文无不是看的他们一跳,第一个反应就是。中国不是重兵集结在东北吗?为何突然攻打台湾?厉害!好高明的一招转移视线啊,不仅把日本人骗了,连我们也被骗了,战争结果如何?基本成定局?这么快?怎么可能?命令军方和情报机构,加强情报的侦查和核实。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我们在中国的情报力量还必须要加强,对于中国国防军的力量评估,也得重新作出计算了。几个小时而已?已经基本平定?把这个题目交给军方,看看我们国家的哪支军队可以做到!
    出现在国外情报机构上的有些消息显然夸大,例如基本成定局的结论。不过就登陆海岛战来说,成功的登陆就是战争胜利的一半。从这点来说,倒也不算结论多么离谱。不过各国情报机构也的确无法再获取更多的详细情报,因为过于关注东北占据,各国大部分的情报精英人员大都集中在东北这个方向。
    此外,在这次战斗中,国防军还第一次尝试了电子战。当总攻发动后,靠近台湾的一些电子干扰船上,大功率的无线电波压制干扰设备正是出自尼古拉特斯拉研究小组的手笔,这种超前的作战理念不仅让日军的无线电波联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些民用的无线电台更是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系,即使偶尔可以联系上,也很快被干扰了。电子战的第一次出现,就发挥了强大的信息战优势,并引领促进战争的进程和战法的创新。
    台湾的日军本来就不多,大部分兵力都还集中在西海岸以提防可能的登陆战。所以登陆战一结束,剩下的日军已经不足惧。对于国防军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与疲劳作战,与时间赛跑,迅速拿下台湾大部分重镇,并立即休息做好准备,应对日军随时有可能发起的凶狠的反扑。
    在昨晚总攻发动的同时,一直在台湾活动的游击队可早就收到了消息。当年冯梓松率领一部分国防军将士来到千里之外的台湾,一呆就是这么多年。这些年来,冯梓松已由一名英俊潇洒的国防军军官变成胡须满面,头发茬子凌乱的山匪般的存在。如果不是心中不断地提醒着他仍是国防军,如果不是后来获得一部时好时坏,但是总算与秘密部门联系上的电台的存在,冯梓松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坚持到今天,不知道他是否能扛过日军对他背叛的宣传心理攻势。
    当年的游击队活动一度遭受沉重的打击,冯梓松他们坚信的努力付水东流。后来与国防军总部联系上后,总部命令他们改变策略,暗中发展力量为主,向农村和远离城镇的地方渗透,扩大影响和武装,不与日军正面交锋等等。
    冯梓松几年来恪守命令,低调发展。直到昨天晚上收到绝密电报,冯梓松开心的差点没忍住率领游击队冲出大山,直攻县城。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命令告诉他必须暂时保密。
    看着胡子拉碴,头发凌乱,冯梓松几乎都认不出镜子中的那人还是自己。几分钟的失神后,冯梓松站起精神焕发,大喊道,“来人,传我命令,山上的所有队员,立即刮掉胡子,全部剃光头。等天一亮,全部随我下山。弟兄们,我们战斗的时刻,要到了!”
    302 海军俯冲轰炸机
    谁都不清楚冯梓松为什么突然下达这个命令。但是众人还是不得不在依依不舍中,与他们非常野性犀利的须发造型告别,因为冯梓松的命令很简单,只要发现谁还留着头发和胡须,一律留在山中,不准出山。
    虽然身上没穿军装,虽然手上的武器五花八门,但冯梓松一直认为他们都是军人,并以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是现实的困境让很多方面都做不到在国防军时的那样细致,剃发理胡子不仅条件不具备,时间也来不及啊。但总不能让他的游击队以这幅面貌出去见他的老战友,去见总司令吧。无奈之下,冯梓松干脆命令剃光头,剃干胡子,省的麻烦。虽然光秃秃一片在丛林中穿行可要遭受点小罪,但总比蓬头垢面,以一副乞丐的行头出去见人强吧。
    当年随冯梓松来到台湾的核心国防军士兵已经残存不多,大多数都已独领一部,在山区四处躲藏打游击,既能互为犄角,又能避免行踪被发现。从而被日军一锅端的风险。
    如今追随冯梓松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台湾本地人,不少人都是因为与日军有着仇恨而加入游击队,但不少人却纯粹是仰慕游击队在台湾的威名,为了台湾不被日本占领而志愿加入游击队不少人加入游击队时,不过十七八岁而已。而且还有不少东南亚的华人青年志愿跑去台湾参加游击队,认为这样更能帮助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为了这个坚定的梦想,他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可以随着冯梓松在山中躲藏数年,忍受没有女人,没有酒,没有米饭,甚至没有盐巴衣服,生存条件极端艰难的条件下,都没有离开的人,大都忠诚度无需置疑。所以当收到电台截获的明码电报上有关于国防军全面攻台的新闻后,冯梓松集合所有部队,宣布了他的命令。
    “我想有人可能听说了,不错,内陆的国防军全面**台湾,打响了统一国家,收复台湾的新的真诚。据最新消息,国防军已经取得初步的胜利,占领了沿海各大军事重镇。而我们集合的任务就是趁此机会,助国防军将士们一臂之力。台湾是我们的台湾,中国是我们的中国,除非中国的男人都死绝了,否则决不让日本人占据我们的土地和抢夺我们的财产。”
    “我们要与内陆的国防军联合起来。他们攻打城镇,我们就趁机占领农村和乡下地区,如果兵力充裕,我们还能帮助国防军战斗。台湾的好男儿们,展现你们的英雄本色的时机到了,让中国人民,让华大总统,让国防军,让世界各国看看,台湾军人的凶悍的战斗力!”冯梓松多想告诉这些娃儿,你们的首领就是正正规规,光荣的国防军战士,曾经在华总司令麾下浴血沙场,出生入死,立下战功无数,哪里需要在这与你们一起去羡慕那些战友们。真他奶奶的羡慕啊,真羡慕可以用着国防军最新型的武器,在登陆战中与日军厮杀啊!但这些话冯梓松不能说,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冯梓松只是一位不满日军统治台湾的爱国青年,并多年来一直坚持与日军战斗而未被打垮。许多年轻的台湾人正是在种种暗地里流传的关于冯梓松的英雄传奇。才义无反顾,纷纷加入游击队的。
    由于平时就刻意灌输了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完全用军人的思维训练这些游击队员,所以这些青年们对于英雄的字眼和荣耀看的极重。加之长时间耳目熏染,他们对于国防军的战斗力,已经只能用仰慕来形容了。所以听完冯梓松简单的几句话,众人就似被施了魔法一般,那个士气飙飙飙地往上狂升。
    冯梓松并不知道他手下的游击队员有多少,因为随他而来的国防军战士不少人都出去独立带出小队游击队。为了安全上的考虑,他们只在固定的区域内活动,平时很少联络,各自为战,只在遭遇敌人围剿时才紧急联络,各地立即集体发动大规模后方骚扰,减轻受攻击的游击队的正面压力,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所以虽然名义上冯梓松乃是台湾地区抗日游击队的首领,但这位首领除了在本部地区发令调兵,其他地区很少顾及。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国防军全面**台湾,冯梓松罕见地给各地所有可以联络上的游击队发去紧急命令,全面调遣,集中最大兵力,以给国防军提供最大的援助力量。
    等冯梓松他们离开山区,直接进入西部平原地区后,冯梓松自己都吓了一跳。加上他本部的人数,附近集中过来的游击队员多达三千人,而且还陆续有队伍赶过来。通过大家的消息汇总,冯梓松初步攻击,目前在台湾南部活动的游击队正规队员人数至少有四千人。而且加上冯梓松派出在山区外发展的外围队员,没有个一万的武装力量,八千绝对是不含糊的。
    所有游击队一见面,第一件任务就是磨亮刺刀,刮胡子,剃头发。虽然时间不等人,但是众人这双剃还需要点时间,另外电台还急需修复建立,好与国防军取得联系。虽是冬日,但是台湾岛的气温非常高,恰巧附近有条山河,冯梓松大为痛快地脱去衣服,光溜溜地跳进河中洗澡,顺便把衣服洗洗。不然这样出去与战友们握手拥抱,身上带味啊!
    几名胆大的军官也忍不住洗澡的诱惑,纷纷跳下水去。众多的战士一看,脱衣服那叫一个迅速,丝毫不亚于十年久别的夫妻,回到卧室的速度。小河中噗通噗通声就似下饺子一般,白花花的那叫一个刺眼。众人平日里窝在深山之中,东躲西藏,即使碰见山涧,也难得几回洗上一次澡。这次国防军攻台。大部分日军都被紧急调走,哪里还有功夫‘照顾’这些游击队。许多队伍一路走来发现,稍微偏僻一点的小镇上的驻军,都撤的干干净净。余下一些伪军政府武装,看见游击队,枪声还未响,就集体投降。
    国防军在西海岸全面攻城略地,游击队在农村乡下集镇配合着收缴残存的武装,一面清除日本人在当地的势力,一边持续扩大着武装人数和武器装备水平。当游击队和国防军主力在彰化会合时,冯梓松名下的游击队员总数已达一万余人。阵容那叫一个浩大,整一个师的编制人数啊。从一个班长,到率领一个团的准团长,再到如今正儿八经的师长建制兵员,冯梓松的‘升迁’之路,可谓曲折充满传奇色彩啊!
    一路上游击队与国防军的良好配合,借助游击队对于当地地形和物土人情的丰富了解,战斗过程大大顺利。在攻打高雄的关键时刻,冯梓松率领四千生猛的游击队员赶来助阵,对于拿下高雄的意义非常重大,立下关键性的功劳。
    早在国内就听说过台湾游击队的大名,但知道游击队的创始人就是国防军的可不多。加上在台湾的战斗又得到游击队很大的帮助,所以当好奇的国防军战士们看见游击队主力队员那副奇怪的装扮后,还误以为这是为了适应台湾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呢!太感动了,你看看那光头,被树枝划的无数条细痕,真不愧为是让日本人痛不欲生的敌人,果然有点与众不同。
    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喊起,光头军的名声渐渐叫出去了。也是这个响亮的称号,后来这个称号一直伴随着新设番号为三十一军的台湾军,并成为一个特色传统而一直流传下去,这是后话了。
    就在国防军在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