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296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296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独立的。在独立的机构中,最重要的就是军备检查指挥所和设在维希法国的德国停战委员会。隶属于地方当局的,包括有四年计划组织和德国信贷银行的代表。
  德国对其他国家经济生活的影响,决不仅仅限于它在那里设有正式管制机构的国家。始终存在的采取军事行动的威胁,结合上大陆遭到封锁和德国控制住欧洲境内原料主要来源的情况,使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整个欧洲大陆。有时候,由于在那些名义上至少不隶属于德国的独立国家中参与或拥有一些企业,因而这种影响更有所加强。
  战事爆发前好几年,对东南欧国家的经济实行控制,一直是德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到1939年,德国通过缔结双边贸易协定、建立票据交换制度和其他种种措施,已经很顺利地不仅在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了统治的地位,而且还在生产方面促使这些国家转而生产那些一旦打仗,可能对德国最为有用的商品,例如纺织纤维和油料种籽。战争的爆发和1940年夏季以后德国的敌人对欧洲大陆的封锁,大大地加强了德国同其邻国——不仅是东南欧各国,而且还有剩下的中立国家——进行通商谈判的地位。在某些主要的原料和制成品方面,德国和在它控制下的国家成了唯一的供应者。这方面最重要的实例大概就是燃煤了。在海外的供应被切断以后,德国,加上已并入它版图的那些国家,成了在燃煤的储存量方面远远超过本身需要的唯一国家。与此相反,象意大利、瑞典、瑞士这些国家,就完全或主要依靠进口。为了获得维持经济生活所必需的燃煤,它们在不同程度上被迫提供德国为维持作战所需要的那类产品作为交换。
  在卫星国,在纳粹扶植的所谓“独立”国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德国积极参与当地的企业,从而加强了通过操纵贸易关系而进行的控制。例如,在斯洛伐克,许多比较重要的工、商、金融企业都为德国人所拥有,而玻璃工业和水泥工业则由相应的德国卡特尔加以控制。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德国资本的渗入也很可观。的确,在轴心国出于军事上的原因派兵占领东南欧大部分地区前不久,德国对卫星国和“独立”国家控制的程度就已经几乎是全面的了。
  第三章 工业和原料
  在战争爆发前的好几年中,准备打仗一直是德国工业政策的目标。但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以及备战所达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希特勒和他的同伙对于未来战争所持的概念的支配。希特勒认为,他的目标可以通过外交攻势来达到,如果这不行的话,就通过采取各别的“警察”行动来达到。这些对手将无法抵抗德国的武力,而征服了它们,却会使德国的经济地位获得加强。他并不认为德国有任何真正的危险,至少在最近的将来有任何危险会同世界上几个联合起来的大国发生冲突,从而被迫参加一场长期的战争。即使德国最后遭到几个大国联合起来的对抗,但靠了先前征服了的地区,德国届时也将处于坚韧不拔的地位。因此,未来的生产应大打折扣,以有利于当前的产量,凡是花费在不能立刻有产品的计划上的任何劳力和物资都应加以劝阻。在希特勒的顾问中,有许多人反对这种意见,其中最突出的是托马斯将军领导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司的成员,他们认为德国应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尽管如此,上述只顾眼前的意见仍被接纳为德国政策的基础。
  由于作出了这一决定,德国重整军备所采取的方式是,把制成的武器和军需品储备到据认为必要的数量,能供应军队进行短期战争即可,因为他们所设想的就是打几场短期战争。对奥地利和对捷克斯洛伐克进攻的胜利,为这种政策提供了似乎很正当的论据。两次进攻所花的代价都微不足道,而结果却使德国的经济潜力大为增加。
  这种重整军备的方式是德国的经济能力可以应付裕如的。靠了利用先前未曾使用的资源,纳粹党使总生产量有了增长,而由于新的投资计划中没有巨额开支,这种总产量便足以使民用消费或多或少维持不变,尽管军备生产增加了。工厂面积和机床都很充足,甚至在战争期间,几乎到处都普遍实行一班工作制。
  设备方面,甚至物资方面的这种表面富裕现象,是和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同时并存的。这套制度虽然复杂,实施起来却并不十分有效。工业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操在各个团体和公会的手里,后者则由经济部不很严格地加以监督。一般说来,每当出现特殊的问题时,总采取一些措施去应付,但是并没有一个负责使国家经济转入战时基础的协调机构。以钢为例来说,对于短期战争的信念,结合政治上不愿限制民用消费的这一心理,“在1939年造成了一种似乎很离奇的局面:钢可以拿去从事同作战努力很少或毫无关系的各种用途,可是却不拨给可以扩大(尽管要在几年以后)德国战争潜力的一些事业”。
  从随后发生的长期战争看来,德国工业经济在战争爆发时的弱点是缺乏基本原料。除燃煤外,德国缺少维持高水平军备生产所需要的所有最重要的战略原料。在三十年代中,这些原料的主要供应来源——铁矿砂和铁矾土除外——都在欧洲大陆之外,这一事实使德国的处境更糟。德国试图储备进口的原料,增加国内的供应来源,发展代用品,以改善这种局面。三十年代后期,德国设法大幅度增加战略物资的进口,但是增加的数量有不少势必被加强军备生产所用去了。而且总的说来,因为缺少外汇,进口额的增加比希望达到的数量还是少得多。在发展国内供应来源方面,他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实例就是,为开发萨尔茨吉特的低级铁矿砂而在该地区建立的赫尔曼·戈林工厂,以及在生产合成原料,主要是石油和橡胶方面。但是,由于希特勒不愿把物资和劳力花费在不能立刻带来成果的计划上,这些工作的进展全受到了阻碍。
  上述这些措施预期只能使德国度过短暂的困难时期。他们另外还制订了一些计划,来保证德国重要原料的长期供应。这些计划就是征服那些至少能供应德国大部分需要的地区。德国准备用光它直接控制下的储存,因为它设想这些储存随后可以用它从被占领国家掠夺来的存货或是用它们国内的生产弥补起来。德国可以指望,它的大部分需要都可以从将来大概会落到它手里的那些地方得到补偿。欧洲大陆——除苏联外——据望可以满足它在铅和锌(南斯拉夫)、铁矾土(匈牙利、南斯拉夫和挪威)、铁矿砂(瑞典和洛林)、锑(南斯拉夫)、硫黄和黄铁矿砂(意大利和挪威)、汞(意大利)、亚麻(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大麻(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木材(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和东南欧)等方面的需要。此外,罗马尼亚大概还能提供即使不很充足、却非常有用的石油。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将对德国的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保证德国可以拥有丰富的石油以及大量的镍和锰。这样,剩下的真正缺少的东西就只有铜、锡和橡胶了。在许多情况下,铜可以用别的矿物去代替,而且西欧国家还有着大量的储备。至于锡和橡胶,它们的供应仍然取决于能否保持同远东的贸易路线畅通无阻。
  在战争的头两年中,德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闪电战术不仅对第一个受到攻击的国家波兰,而且更为惊人的,对挪威、法国和低地国家,一律都很成功。征服波兰,使德国控制了上西里西亚整个工业区。挪威战役的成功,除了使德国能从挪威本土得到重要的战略原料来源外,还减少了瑞典同西方盟国的接触,保证了瑞典的铁矿砂可以继续供应德国,这种铁矿砂由于含铁量高而很有价值。占领西欧和征服维希法国,不仅使这些国家的庞大的工业能力可以供德国使用,而且还带来非常重要的原料贮存(尤其是铜),以增加德国的很不充足的储备。在东方,德国控制的地区也在迅速扩大。南斯拉夫的被征服,以及它随后的被肢解,把更多的战略原料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博尔的铜矿——置于德国的支配之下,同时卫星国家对德国阿谀逢迎的程度也增加了。最重要的是,在俄国初步获得的成功,使德国认为,它对原料的担忧可能就要过去了。尼科波尔及其蕴藏丰富的锰矿,已经牢牢地掌握在德国人手里,而高加索也在罗斯托夫德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德国到处都在挺进。虽然在这个阶段扩大经济基础,从而“深入地”重整军备,仍然是可能的,但是在德国人看来,原有的工业能力已经完全足以应付对它可能提出的要求了。的确,在法国沦陷和进攻俄国之间的那段时期,是一种“和平式的战时经济”时期。在这时期,民用生产几乎保持不变。甚至在入侵俄国以后,他们仍旧让军备生产减少,认为已经储存的武器和军火将足以应付武装部队在对苏战争中的需要,因为德国人坚信对苏战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顺利地结束。
  闪电战策略可能并不是到处都能成功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1941…1942年冬天在俄国遭到挫折的时候。德国对于武装部队所需要的装备数量的估计不得不仓促加以修改,军备生产下降的趋势也不得不扭转过来。但是德国人决没有放弃他们对闪电战最后获得成功的信心。在1942年头几个月俄国人展开反攻以后,德国人又发动了夏季攻势,结果德军占领了高加索的大片地区,尤其是迈科普油田。德国终于占有了俄国的许多产油区,只需要花时间把俄国人撤退时造成的破坏予以修复。在国内,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作战物资的增产,但是政府认为并不需要对德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任何影响深远的改变。
  促成军备增产的任务交由阿尔贝特·施佩尔负责,他于1942年2月弗里茨·托特死后被任命为军备与军火生产部长。但是施佩尔的任务仅限于监督军备生产,而且即使在这方面,也并非完全由他负责。这件事情表明:当时并未打算立足于战争对经济进行彻底改组。工业仍旧由经济部领导下的工商业团体进行全面的、效率不那么高的管理,而原料的分配工作主要仍然是经济部长丰克及其属下的各个机构的职责。
  在这种背景下,施佩尔设法把军备生产在1942年2月至7月间提高了大约百分之五十五。在缺乏任何经济改组计划的情况下,促成这项增产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工业本身的效率。施佩尔企图用职责范围规定得比较狭窄的、较小的机构,代替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全面管制,从而提高效率。这些新的机构就是所谓主要委员会(Hauptausschusse)和工业瑞恩(Industrieringe)。对所有比较重要的成批生产的作战物资,如军火、飞机发动机、机动车等,都成立有主要委员会,它们只负责管理制成品。另一方面,工业瑞恩则负责不止一种军备成品的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半成品和附件,并且各别负责管理电工产品、有色金属、工业玻璃、陶瓷制品这类东西。主要委员会和工业瑞恩又进一步分成许多更小的组织,它们的任务甚至更加专门。例如,管理机动车的主要委员会就分成十六个专门委员会,管理摩托车、轻重卡车、牵引车和汽车修理等业务,这些专门委员会本身又分成更小的工作委员会。工业瑞恩则分成专门瑞恩,然后再分成工作瑞恩。所有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全是技术专家、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由于这些专家中有许多人既是委员会又是瑞恩的成员,因此两者之间取得了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团体的任务是保证在整个军备工业中采用最最有效的生产方法,简化生产设计,提高各个工厂的专业化程度,并且普遍减低材料和劳力的耗费。
  1942年全年中,军备生产继续急剧增长,而在1940年和1941年一直多少保持稳定的民用消费,这时却减少了很多。可是,战争的发展仍然对德国有利。除俄国暂时不算外,它到处都在展开攻势,它有大部分欧洲大陆的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可供使用,同时它还从被占领各国夺取的宝贵的原料储存中继续获得好处。
  如果说对闪电战术的绝对可靠性是在1941…1942年的那个冬天首次发生怀疑的,那么在斯大林格勒的溃败就彻底表明了这种战术并不能赢得战争。希特勒所不相信而德国最高统帅部却希望对此有所准备的那场长期的、代价昂贵的消耗战,已经成为现实。德国的形势每况愈下,因为它再也不能指望取得一系列轻易而丰富的收获了。这种收获德国在战争初期曾经赢得过,它对于加强德国的作战努力曾经起过许多作用。也许最糟的是,德国已经失掉在不久的将来夺取高加索油井的一切希望了。
  德国对其经济政策不得不作出某种根本的改变。对军备的需要比战争中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而且这种需要完全有可能将持续一个很长时期,如果不是有所增加的话。但这时已经错过了扩大经济的工业基础的机会。对军备的需要是迫切而紧急的,无论人力或物力这时都不能花费在不会立即有产品的计划上。德国继续沿着用原有的能力提高作战物资生产的这条道路走下去,这时是迫于形势,而不仅仅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他们终于认识到需要有一个单一的机构来领导整个德国的战时经济了。1943年9月,施佩尔被任命为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长,他不仅有权管理全国经济的军事部门,还有权管理全国经济的民用部门。
  鉴于不可能把已经不足的资源花费在一些最终可能会使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的重要计划上,提高军备生产的唯一方法就是减少民用商品的产量和加强利用可用的生产因素。在第一个方面,施佩尔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事实上,民用消费指数只从1942年的八十一点五下降到1943年的八十点二(以1939年为一百)。其中一个原因是,减少民用开支的措施很不得人心,希特勒和各地行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