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541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541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储备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压力。战斗中得到的战利品,以及从毗邻的罗马尼亚、瑞典和瑞士这样一些小的中立国所得到的越来越多的供应,足可抵偿它的消耗而有余。但其结果却使德国人有些自满,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在以后几年里由于重新装备不力而使作战处于不利地位的是德国,而不是它的敌国。
  这种情况应该这样来解释:希特勒并不曾想让自己卷入总体战,而且在1939年前,他相信只要能迅速地在军备方面超过法国和英国。他就可以不经过持久战而达到目的。他希望通过巧妙地利用共产党对西方大国的猜疑似及英法对苏联的不信任,来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从后来德国进攻俄国的失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一定是受了他自已关于苏联政权根本不中用这种宣传的欺骗。无论如何他似乎感到满意的是,只要德国一旦获得了军备上的优势,西欧各国的和平主义情绪和革命失败主义就会阻止他们去赶上德国,而且,只要在1936…1939年之间取得军备优势,他就能设法使他们采取默认态度(如在1938年)或者使他们在军事上遭到失败(如在1940年)。德国并没有准备好打世界大战;但希特勒也并没有打算要打一场世界大战。
  另一个观点是:由于仍然有可能要进行持久而激烈的作战,德国只有经过长期周密准备,说不定要拖到1945年或更晚些时候,才可能冒战争的危险。战后对前德国参谋总部人员,包括对国防经济军备局局长托马斯将军(1933…1942年)所作的审讯表明:这个观点确实是强烈地向希特勒提出过,而且1937年11月8日希特勒对武装部队高级将领的讲话所具有的戏剧性(正如《霍斯巴赫回忆录》所记载的),好象并不是由于他决定要冒战争的风险;而是由于他决定要提早发动进攻。这个决定使之有必要在现存的基础工业的结构范围内尽快地成倍增加机器、军需品和武器的生产。它使全国钢铁总生产量无法有任何巨大的发展,以适应以后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可能会出现的大量长期的需要。也许部分是由于过分自信,但主要是出于国内的各种政治上的考虑,直到大战爆发,德国钢铁消耗量中约有百分之三十,一直是供民用的。发电量和合成油生产的发展,以及为供应德国许多合成产品所需的原料和对新煤矿的开发,也同样受到限制。在1939年9月德国已无疑作了很好的安排足以对付它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它的战争物资,同它的敌国相比较为充裕,而且就绝大部分而言,也更为现代化。德国采取了一些步骤,来疏散靠近边界的易受攻击的工业区,并开始将军火工业集中在较近中部的地区,同时在储存与增加国内重要的战争物资的生产方面也作出一些努力。但它的力量让宣传给夸大了(1939年初,希特勒声称,在重整军备方面,德国早已花费了九百亿马克,他这句话好象是站不住脚的),德国根本无法打一场长期战争。而在这场长期战争中,盟国军备工业将由于美苏两国的军备工业而得到增强。
  英国对经济战所抱的成功希望,主要是根据对德国储存情况所作的估计,而且又设想到德国的军火工业虽然足以对付摆在他们眼前的任务,但是扩展机会却不大。国社党政府继1932年的小小复苏之后,所制定从1933年至1936年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经济恢复到危机前的生产水平。到1936年或多或少达到了这一预期的目标,接着又开展了详尽的工业普查,为重整军备规划打下基础。当时德国工业的转向重整军备,达到了保持“充分就业”和多少满足了国民愿望这个重要的附带目的。与此同时,为解决有关财政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诸如冻结工资水平、红利等方法,每年可获一笔储金,主要用于迅速发展军火生产方面的投资。对于主要原材料供应在1936年也已做到自给自足。要在(四年计划)内实现这一目的的公开宣传,当然骗不过英国的计划制定者,德国仅是在很少几种基本材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这些基本材料方面加快了代用品的生产。比较重要的缺门材料,也有了不同规模的储存。前一种情况,主要的注意力是放在生产进口物资的代用品上。这些进口物资是矿物油类、橡胶、铁矿石(靠开发本国低级资源)和纺织品(使用合成纤维)。但在1939年9月,国内自产的这前三种物资仍不到百分之三十,虽然被服供应是充足的。战时,德国可以依靠其自身取得至少和它和平时期产量相等的煤、氮和电力供应。到1939年9月,德国在粮食上对外国的依赖已降低到只有百分之十一。然而德国在铁矿石、有色金属、铁合金以及液体燃料供应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1938年,德国铁矿石总进口量达二千一百九十二万八千吨,其中包括来自瑞典的八百九十九万二千吨,来自法国的五百十万吨。自1919年以来,德国在高级钢材生产方面主要依赖瑞典北方的矿石,而在战时条件下,依靠瑞典的数量较少的进口就无法维持了。那时德国国内也没有开采铝土矿,而且在铁合金中,国内也不生产钼、铬、锰、钨或钛。但是,大约二分之一的铅,大部分的锌,以及三分之二的钴,则是由国内的资源供应的。
  战前,英国估计在大战开始的头十五个月内,德国不需要进口大量有色金属,并预料首先发生严重短缺的将是铜与铅。根据德国的资料,现在知道这些估计基本上是正确的;大战爆发时,德国的储存量为:能供应七点二个月的铜(按照1939年和平时期的消耗率),十三点六个月的锑与三十个月的钴。就矿物油类来说,情况看来很紧张,以致盟国专家们怀疑他们自己的数字出了差错。1938年,德国从欧洲以外的产地就进口了大约四百四十万吨石油,所有来源的总供应量达七百十万吨。到大战爆发时,国内生产已增至三百万吨,并正在从罗马尼亚运进四十五万吨。但即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措施,德国也会发现,战争一开始,封锁就会使它失去正常供应量的一半左右。再说,德国只有二百五十万吨那样少的储备(英国人口较少,1938年进口一千二百万吨,1939年9月还有六百五十万吨的储备)。
  短暂的波兰之战以后,在1939…1940年冬季,德国经济还没出现额外的紧张现象。没有激烈的战争意味着德国在其已制成的武器装备或库存方面还没有出现急剧的枯竭现象,它也没有作认真的努力去增加(或准备以后增加)军备生产的总数量。看来毫无疑问的是,它在波兰势如破竹的胜利证实了下面这种假设,即以现有的工业基地和经受过考验的军事力量,来对付随之而来的任何战事都是绰绰有余的,况且,巧妙的外交还将防止额外的负担。当时“照常营业”的口号已被普遍接受,而且德国领导人在1939年10月和11月还作过一些颇为得意的声明,说是没有必要转向更严格的经济制度。盟国原先估计,敌人在经济上曾作过全面的努力,现在自然被这种事态给弄糊涂了;为切断德国进口所采取的那些强硬措施,看来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效,因为它们所设想的那个德国国内消耗率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在这个期间,盟国不曾轰炸工业目标;破坏计划没有起什么重要作用。法德边境的战争,倒产生了某些经济战的结果,它导致萨尔工厂区实际上陷于停产。因此,德国钢产量从1939年1月至8月每月平均刚刚超过二百万吨,到10月、11月和12月下降至一百八十万吨。另一方面,萨尔和亚琛地区原煤的大量减产,则由于取得波兰…西里西亚的供应而得到了充分的补偿。
  第二节 1939年9月…1940年6月盟国的封锁
  这个时期盟国对德国所施加的经济压力,由于当时环境的限制,几乎完全采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封锁方式。不管怎样,这一模式,既然到那次大战快结束时还在起作用,那就是一个好办法。部分是由于在这场新的大战头几个月里或多或少地采用了1917…1918年的整套封锁方案,这才使人们相信封锁确是十分有效。封锁的目的在于控制三类货物的通过:德国来自海外产地的进口货;德国从毗邻的中立国进口的当地土产品或制成品;还有德国的出口货。
  来自海外的货物,要么直接通过德国港口,要么间接假道一个毗邻中立国,才能到达德国。战争一爆发,禁运品(实际上指交战国所宣布的、可被敌人用于战争的任何物资)即处在盟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实际上,直接由海路运往德国北部各港口的全部供应物资,立时被切断了。通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的北方航线,由设在柯克沃尔的禁运品控制基地和北方巡逻舰队所控制;途经英吉利海峡的南方航线,则被设在拉姆斯盖特的基地和在韦默思的补充基地所扼制。地中海上交通,被设在直布罗陀、海法和稍后设在马耳他的诸基地所控制。盟国在战争爆发时所颁布的禁运品清单,涉及范围极广,除了医疗用品、某些制成品和烟草以外,几乎包括德国所有的进口货。在“绝对”禁运品和“有条件的”禁运品之间,理论上仍然保留着区别。有条件的禁运品,主要包括诸如食品、粮食、衣服等物品,这类物品可兼作民用和军用。但是,英、法两国政府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法,规定“连续航行”的原则也适用于这两类禁运品(因而使敌人运输的最终目的地成为没收这两类物品的依据),并实行勒令有嫌疑的中立国船只转驶到盟国检查禁运品的各控制基地的办法,以保证进行全面检查。这些做法使得昔日的论争(至今仍未失去其全部意义)又重新抬头了。从盟国的观点看来,按照二十世纪的战争条件和公认的先例,这些做法是有道理的;但中立国多次正式提出的抗议,其目的是既想保留一种地位,又想向本国和德国舆论界表明中立国举动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样讲一般或许是公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立国对盟国实施封锁的抗议,如果说背后有什么真正反感的话,更多的是出于民族尊严(如意大利和日本),或生怕引起德国的报复(象挪威和荷兰),而不是专门注重于技术性的法律问题上面。不管怎样,英国的做法是以交战国控制禁运品这一普遍公认的权力作为基础的;并没有宣布过正式的封锁。
  盟国政府除了在海上实地拦截货物以外,还采用了其他各种控制手段。按照在1939…1940年间的冬天所制订的计划,联合王国、自治领、印度和其他英帝国属地的出口都实行了出口许可证制度加以控制。战争一爆发,“对敌贸易”法令就禁止英国商行和个人同设立在或派驻在敌国境内的敌方商行和代理机构接触。这一禁令并不一定适用于住在中立国的人(仅仅因为他们是敌国侨民)。但是另一方面,它却可适用于那些资敌的中立国国民。商务部经常公布在中立国内通敌的人员名单,不准英国商行和英国人同这些人做生意。各中立国从来对这种“法定名单”(俗称黑名单)没有很大的好感。而且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它也不能列出美国商行的名单;但是,禁止英国人同外国商行接触,显然是属于联合王国本国权力范围之内。列出名单的方法,除了用以防止英国人资敌的眼前目的之外,还进一步起到使许多中立国商行不敢贸然同德国做买卖的效果。而且基于同样理由,对其他各种同中立国商行交往的形式也可加以切断。对“法定名单”上的中立国商行,可以停止向其提供信贷、保险、修理、干船坞设备、船用补给品以及其他服务设施。此外,某些中立国家如果以借款、信贷或在结帐时允许大量拖欠的方式资敌的话,英国银行就可以向他们撤回信贷。从大战一开始英国财政部所执行的外汇管制法,通过规定一些严格的条件,为英国出口收益的使用提供了另一项保护措施;所有国外的支付必须表明是用于合法的用途和目的地,这种在大不列颠和英镑区实行有条不紊的外汇管制,其本身就是国际事务中的一件大事,并在经济战以外的其他领域中也产生了影响。
  战争开始数周以后,直接运往德国港口的货运量自然减少到了很小的数量。此后控制禁运品的主要问题,就是要防止运交毗邻的中立国家的货物再出口到德国。最初是进行有组织的拦截与货物和船证的检查,但是由此造成的盟国检查基地拥塞,中立国船期稽延,以及同中立国政府和轮船公司之间发生摩擦等情况不久也就变成很大的难题。这些困难直到同这些商行和中立国政府签订了同意遵守封锁国的要求的广泛协议之后才获得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谈判,就是英国政府在“假战争”期间对经济战(或许还得加上对外交战)所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此外附加在主要协定上的支付协定,也给英国财政部提供了一种将“外汇管制”应用于有关贸易方面的方法。
  同毗邻中立国政府签署的战时贸易协定有两个主要目的:(1)同中立国取得合作,以控制向德国提供禁运品;(2)对盟国同有关中立国政府之间的贸易,作出任何必要的调整。第二个目的仅仅是英国经济作战部和(法国)封锁部附带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盟国都需要从毗邻中立国取得供应品,这双方势必相互掣肘,每一方都会利用他方对供应品的兴趣作为一种讨价还价的武器。在货物通过盟国基地到达中立国的港口时,通常是可能要坚持不让他们把这些货物或同等数量的物品出口给德国。可是,若要盟国说服一个中立国政府停止将其本国产品供给德国,则是格外困难得多。中立国通常坚持它的“正常贸易”的立场,且满有道理地辩护说这是一种最为妥善的方针,借以避免人们对于非中立行为的指控及避免对它和平时期的贸易水平的干扰。按照上述原则,盟国同瑞典、挪威、丹麦、荷兰、冰岛、比利时、瑞士以及希腊达成了协议。盟国同另一些国家(诸如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西班牙),也都签署了规模较小的协定。这些协定为一场事实上打不起来的经济战——一场1914…1918年式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