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我道永恒 >

第69部分

我道永恒-第69部分

小说: 我道永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点头道:“有的,但是这首诗我已经送人了,所以今天并不会写出来,以后也不会。”

  “啊!”张雪淇狂热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轻轻叹息一声,看着手中的折扇,“如此诗篇,雪淇竟无缘一窥全貌,真是人生憾事……”

  周围的人也都是低叹一声,能来参加琼玉诗会,固然是因为琼玉诗会最为热闹,但多半也是真正爱诗好词之人。如此大作当前,竟不能得见全貌,便果真如张雪淇所言那般:当真是人生憾事了。

  小楼和小彤知道公子所说之人,就是自家小姐。不然小姐走后,公子也不会这般痴爱梅花,这其间一定有很美好的故事吧?听见唐泽如此说话,脸上不由得就为自家小姐,感到开心,露出欣慰的笑容。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周凝儿的脸色有些发白,眼神中有着一抹痛楚。

  唐泽见机会不错,干脆就四面拱手说道:“九月一日,小弟名下有一家会馆开张,名叫“馨楼”,还请诸位到时候前来捧场才是。”

  唐泽都这样说了,众人自然赏脸,纷纷表示一定前去云云,唐泽也说改日将请柬送到府上之类的客套话。如此,为馨楼做广告的事情,便算是告一段落了。

  众人又聊了一小会儿。一股股清风突兀的卷起,以极快的速度席卷了大半个殿堂,朝着中央玉台聚拢过去。同时,也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文如泉涌!”

  “又是一首“文如泉涌”境界的诗词!”

  “那是……十三皇子殿下!”

  周围惊呼之声不断响起。

  等文气汇聚成团,冲入天空之后,随后大殿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掩盖了一切情绪。

  风雅玉璧前的人,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正是小皇子周元明。这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已,这个不受皇帝待见的皇子,往年只是坐在角落里饮茶的孤单少年,终于露出了他应有的风采,一鸣惊人。

  此刻,他面带笑容,眼眶含泪,向四周团团揖礼。

  看看时辰,也差不多了,唐泽便告罪一声,然后招呼唐大周凝儿几人,向大殿中央走去。

  “唐大哥。”周元明见唐泽过来,又对他拱手,呐呐的道,“方才在下面,我……对不住。”

  唐泽摆摆手,笑道:“无妨,倒是殿下,当真让我吓了一跳呢。恭喜你了。”

  “是啊,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了。”周元明在心中说道,随即神色平静下来:“多谢唐大哥。唐大哥也是来写诗的吧,快快有请。”说着,他就已经让到了一边。

  唐泽笑了笑,却是对一旁唐大示意了一下,自己也跟着站到一边去了,其他的人自然也都将位置让了出来,只留下唐大一个人站在风雅玉璧前。

  即便之前已经排练过了,可此刻被这么多武道高手,以及大儒贤达注视着,他也有些手足无措,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唐泽。

  唐大的这一番神态动作,立刻就将他身上“读书人”的气质破坏地一干二净。这样一来,在场大部分人自然也就知道了唐大不是读书人的事实,甚至那些有心人,已经看出了这个长相粗豪的年轻人是一名军士,气虚血弱,真气涣散,显然有伤在身。宰相府行事,他们自然是不敢管的,但心中难免疑惑。

  唐泽对着唐大挥舞了一下拳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

  a



第七十九章 心病与良药


  唐大又望了唐泽一眼,然后深深的呼吸,神情平静了下来,转身,一把抓起紫玉毛笔。

  他闭上眼睛,心里想着那些跟妖魔搏命,战死异乡的袍泽兄弟,就连自己这一条命,也是兄弟用身体挡回来的,本来死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唐大脸色肃穆,眉头紧皱,睫毛在不住的颤动,哀痛、苍凉、悲壮的情感不断从他的身上涌现出来。他仿佛已经回到了战场,与那些已经死去的袍泽弟兄一起迎战妖魔……

  所有人都是怔怔的看着场中高大魁梧的身影。随着一声惊咦,上首五位长者纷纷起身,向这边行了过来。

  在某一个时刻,唐大霍然睁开了双眼,将手中的玉笔重重的印在了风雅玉璧的虚影之上,一笔一划的书写起来。

  “神血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大殿之内,忽然卷起了微风,随即在两息的时间内,就转转变成狂风,夹带着丝丝杀伐之气,呼啸的风声好似带着铿锵的刀响剑鸣,不断地向风雅玉璧轰击过来。

  “这是,战诗!还是文气如潮境界的战诗!”

  “文气居然比唐三公子的还要浓烈数分!”

  “这字迹,当真好丑……不然文气不止如此!到手可惜了。”

  众多小声的议论中,才写完一句的唐大已经停了下来,他紧紧抓着手中的玉笔,皱着眉头,眼神茫然着,仿佛正在纠结取舍。身上的真气微微闪烁出来,复又消散,整个人爆发出浓烈无比的杀气,好似怒海狂涛一般,不断的向四周散发出去。

  杀气腾腾的形象,与整个大殿的风雅气息显得格格不入。一些胆小的人,在唐大浓烈的杀气的冲击之下,不由得呼吸困难,脸色发白。

  “哇——”

  唐大终于吐出了一口鲜血,后退一步,站住,呆呆的看着前方。

  风雅玉璧上的金色文字还在不断消散,已经只剩下最后四个字了!

  所有人的心在这一刻提到了顶点!

  一首战诗得之何其不易,整个大周也是极少,能够达到“文气如潮”的战诗,更是少之有少,十年都不见得能出一首。若这一首能够出世,那代表着大周儒门,天下儒士,又多了一种对敌之法。

  唐泽看在眼中,心头也是一紧。却不是为了什么战诗?而是唐大心神剧烈激荡之下,居然将张鸿儒布下的封印挣破了一丝,导致真气外溢,若不能既时补救,恐怕会出大问题,甚至会有生命之忧!

  这是唐泽没有想到的事情,若是唐大出了什么事,那他还有什么面目回去见老爹。可唐大的心病也还是得医治,否者即便是伤势康复了,心气淤结之下,终生都将止步真气境了。

  唐泽凝神聚气,开口喝道:“大哥!将头抬起来,往前看——”

  沉喝声传入唐大的耳中,让他的身躯猛的抖了一下。

  “哈哈哈……”

  伴随着惨笑,唐大的缓缓抬起头来,随即笑容收歇,他再次将玉笔印在了虚影之上。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唐大的身上,已经多出了些许豁达和洒脱的气息,仿佛已经和战友凯旋而归,正在和兄弟们痛饮美酒。

  “哇哇——”

  唐大又是两口鲜血吐出,身上凝聚的精气神随即就衰败了下来,仰天便倒。

  唐泽一步踏过去,接住了倒下来的唐大,将神通能量输入他体内的同时,大声问道:“那位身上带了疗伤丹药?我……”

  唐泽话刚出口,已经有一名白发老者将一枚丹药塞入了唐大的口中,随即身上更是爆发出层层透明清光,将唐大整个人包裹在了其中,从各个大穴,不断灌入唐大的身体之内。

  身后,一大团炽白色,闪烁着电光的文气冲天而起。周围的掌声和欢呼声也跟着响了起来。

  丹药才刚一入口,唐大的状态就立即稳定下来,然后只十几息的时间,他人便恢复了意识,精气神也在快速的恢复中。只是刚才精神激荡,又连续吐了几口鲜血,还有些虚弱,唐泽扶着他,到一旁坐下休息了。小彤端来灵茶,然后和小楼在一旁照看着。

  唐泽长舒了一口气,对那名白发老者拱手,郑重的道:“多谢公孙先生援手大恩,唐三欠您一份大人情。”

  这白发老者,便是主持琼玉楼第六层的大儒,名叫公孙高阳,是皇家书院一名老先生,现年一百八十多岁,可谓是学究天人,门下出了很多正心明德的儒士,声名远播,在天京城中几乎家喻户晓。之前周凝儿也为他着重介绍过。

  有道是人老成精,公孙高阳活了一大把年纪,见唐大方才的情形,那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若这首诗是唐大所著,那他应该早已经感悟明白了,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吐血晕倒了。

  公孙高阳心中气恼,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也不好当面训斥。看着面前满脸后怕的唐泽,有些严厉的道:“你这孩子,固然是一片好心,但也要多加注意,没有万全的准备,如何能够冒然行事。你啊,险些造成祸事。”他又看了唐泽一眼,见他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语气缓和了下来:“我也不要你还什么人情,你多写几首“文气如潮”的佳作出来,便算是报答我了。”

  “是是是,公孙先生教训的是。晚辈确实思虑不周,准备不全,就冒然行事,差点害了大哥,心中实在羞愧无地。”唐泽恭敬的回答着。

  在周泰和田在山面前,唐泽还能跟他们平辈论交。但面前这人,先不说他的学问,光是以他的一百八十多岁的年纪,即便自己两世加起来,也够当自己的曾祖了。这样的一个人,一字一句都是人生道理,被他教训,那是福分。况且面前这位老先生说得也很对,自己确实准备地不够周全,差点害了唐大,铸成大错。心中不由得将这个教训记在心里。

  同时决定,诗会过后,一定要存储一些疗伤丹药在身上,不然遇到突发情况,又要手忙脚乱。

  将公孙高阳送到一旁坐下之后,等掌声收歇,唐泽才示意周凝儿开始。

  方才唐大一番施为,成功在风雅玉璧上留下了文字,具现出文气,证明他的猜测没有错。别人的诗,也是可以写在风雅玉璧上面的。虽然之后唐大吐血晕倒,但那是因为他自己有伤在身。

  此时,唐大就坐在旁边,只等着子夜到来,圣人降下浩然正气了。这场大机缘,他此刻已经算是获得了一半。。

  a



第八十章 大萝莉的精彩表演


  儒道入门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资质方面的要求,普通人都可以修行。

  但儒道修行确实不易,大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积累足够的浩然正气用于正心明德,只能等待天年来临之极,郁郁死去。

  浩然正气的积累有三种途径。一是读圣贤之书,子史经集中有圣人的微言大义,领悟之后,妙用无穷,正气自生。

  二是自然感悟,山川湖海、黎民苍生之中,更有天地正气,这些都可以让读书人有所感悟,从而在胸中自然生出浩然正气。

  三便是圣人赐予了,天地之间,有三大文圣,儒士为天地贡献文气,圣人便会降下浩然正气作为赏赐。

  一名读书人若是悟性过人,自然是不需要圣人赏赐的。但绝大多数读书人资质都普通得很,若不从文圣那里获取浩然正气,根本就无法正心明德。

  周凝儿修炼的是武道,但有一道浩然正气存胸,武道一途就会变得平坦许多。正因为深知了这一点,她心中对唐泽的感激尤为强烈。

  有唐大的榜样在前,她到没有如何紧张,深深的望了唐泽一眼,然后才越众而出,来到风雅玉璧前。

  周凝儿在天京城有偌大的名头,在场众人不认识她的人当真不多。所以对她多少都一些了解,见到她如此动作,心中不由得疑惑:这头“母狮”固然喜爱诗词,但都还没有学完的人,什么时候会做诗了!?

  众人的心里,不由得惊奇万分。

  公孙高阳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更是狠狠的瞪了唐泽一眼。唐泽是谁啊,自然是面不改色的为公孙高阳到了一杯灵茶,暗暗讨饶。

  焦点的中心,周凝儿神采飞扬,紧握着的玉笔,好似一杆长枪,插入玉盆之中,一沾既走,然后直接就向风雅玉璧上落了下去。

  唐泽分明认出,这个大萝莉使用的赫然是——碧海游龙枪!

  “好悟性……”

  就在唐泽心中暗自感叹的时候,周凝儿玉笔好似腾跃于九天之上的游龙一般,飞快的舞动起来。

  “为奇女子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校场……神州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刚写了半句,场中就挂起了文气狂风,周凝儿周身真气鼓荡,好似正在进行一场枪法修炼,而她所处的地方,根本就不是琼玉楼,而是演武的校场。写到最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时候,她全身的气势更是瞬间暴涨,气息变得凌厉无比,整个人显得英姿勃勃,再也没有了半分之前刻意装出来的柔美和温婉。

  虽然妆容还是那个妆容,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才是周凝儿的本性。这一首诗,赫然也是一首‘战诗’,同样也是一首‘明志诗’!

  当一大团文气冲天而起的时候,周凝儿已经回转过头来,盯着唐泽,脸上带上了明媚的笑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俨如那日在长街之上的相遇。

  唐泽目露欣赏,开始鼓掌。周围的掌声也开始响了起来,同时大声向周凝儿问候,感叹着又一首“文气如潮”境界的诗篇的诞生。

  往年诗会,就算只有一首这样的佳作,也已经让人感叹大周文运昌隆了。即便一首都没有,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大周历史上,文运最为鼎盛的一年,是三首文气如潮的诗篇,那场盛事发生在太宗年间,三首诗分别出自周太宗周庸,文成王周武,以及那一代的宰相张文景。这段佳话,直到现在都还在流传。

  而此刻,却是整整四首!

  唐泽那首,多少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小皇子周元明的爆发,也很合理,皇家降生的天潢贵胄,大多聪明,身具慧心,加上后天服用众多可以开窍明智的天才地宝,所以多出奇才。小皇子快十四岁才展露才学,固然让人吃惊,是意料之外,但也是在情理之中。

  接下来的两首,就有些无法理解了,特别是他们的身份。

  一个是面容刀削斧劈,身穿儒衫,却杀气滔天的军士。这样一个人,作一首战诗,若说他戎马归来,有所感悟,写下这首诗篇,也勉强说得通。

  最后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