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洪荒之榕植万界 >

第229部分

洪荒之榕植万界-第229部分

小说: 洪荒之榕植万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老君皱眉道:“道虚师侄既然早已留有秘法对付天道鸿钧,杨道友又何必吝啬?”

    被太上老君一说,杨戬叹了一口气后,也是不得不将李道虚蕴藏于截教掌教座位中有关于在最终一战对付天道鸿钧的信息道出了。

    :“吾师尊身有世界树血脉有自龙族烛龙之处得到了当年祖龙念感混沌所得的信息,于是曾悄然炼制玄光越界环化出分身前往一域外世界进行开拓,当年所掌握的部分完整混沌魔神构造也都是从那方世界所得。

    在师尊被天道鸿钧化入世界法则构架之前所留于截教的信息之中便明确的提及了那方世界的大致情况及方位所在,且根据师尊的推测谋划,此时那番亦成体系的世界应当已经完全由师尊的分身所统治,其中的天地人三道意志也应当为师尊的分身所融合。

    因此,师尊所留于吾等对付天道鸿钧的建议便是寻求机会,让师尊分身将那番成就体系的世界与三千世界体系融合,彻底消除天道鸿钧的一切权能,让得到洪荒无量生灵及吾等支持的师尊分身或师尊与之一战。”

    太上老君及释迦摩尼面色震惊,他们没有想到李道虚竟然还有如此庞大的势力及与天道鸿钧一般进入证大道境界的分身。


………………………………

第五百零九章最后的争执,太上的解释

    不过在情绪波动过后,太上老君及释迦摩尼也是考虑起了这李道虚在被化入世界法则构架之前遗留下的建议。

    此刻的两人明白了为何之前杨戬甚至对于讲出这条意见都有些犹豫不决了,虽然李道虚言及他的一尊分身统治了一方域外世界并将其中的天地人三道意志都融入了其中,但是除了李道虚自己之外未曾有一人探查知晓其所统治的世界到底何如,能否真的和天道鸿钧以盘古大神开辟的洪荒世界为基而开辟的三千世界体系位列同层次。

    需知世界之前一个小层次的高下之分对于执掌世界的修士所能够给予的加持都是天差地别的,而不论是盘古大神所开辟的洪荒世界及天道鸿钧所发展开创的三千世界体系,在根底及层次上绝对是混沌最强最高的。

    即便太上老君及释迦摩尼未曾前往过其他域外世界,对于这个认识也是异常明晰的。

    其次,就算李道虚所统治的那番世界当真是处于了三千世界体系的同一层次,能够在强行与三千世界体系融合之后,让李道虚的分身在争夺融合世界的权能中彻底限制天道鸿钧关于融合世界的加持,使其在伐天逆命联盟的反攻倒算之中完全只能依靠自身修为。

    可这样,伐天逆命联盟就真的一定能够战胜面对自中洪荒天道中诞生意志并强行融合了道祖鸿钧开创了三千世界体系的天道鸿钧吗?

    要知道道祖鸿钧在一众数的先天神魔乃至寄托转生于洪荒世界的混沌神魔中脱颖而出,开创仙道、战胜由混沌时期战力前十的情欲神魔转生的魔祖计都罗睺、紫霄宫为有混沌神魔转世在内的三千紫霄客讲道,这可绝对不是单靠天道意志眷顾就能做到的。

    即便是盘古元神分化、被公认为洪荒最智贤者的太清道人将自己放在道祖鸿钧的视角中,都不敢轻言能够做到如此程度。

    见到释迦摩尼及太上老君皆是沉默不言,杨戬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对于师尊李道虚一向敬崇信任,但是在这事关洪荒三界的大事之上却也没了绝对的信念。

    其实在他知晓自己的师尊曾经趁着天道鸿钧未曾彻底执掌三千世界体系将分身送到了域外世界并做到融合世界天地人三道意志后,便想着既然三千世界体系已然是在天道鸿钧的獠牙之下再难保存,就不要再让李道虚这尊已然逃出生天的分身再趟洪荒这浑水。这样即便师尊本体没于洪荒,其意志也能通过秘法进入分身重生,无需再面对洪荒这十死无生的危境了。

    在两仪微尘生灭宇宙的时间轴向自然入灭移动了数个小刻度后,释迦摩尼及太上老君总算是将一切都考虑完毕了。

    释迦摩尼率先开口道:“虽然道虚道兄遗留了这道事关其根本的信息,但吾以为当真依靠道虚道兄那融合了某方不为人知域外世界天地人三道意志的分身还是不靠谱,毕竟不论是三千世界体系还是天道鸿钧,实在不是其他混沌神魔开辟的世界或者是一般混沌神魔、先天神灵可以抗衡的。”

    若是换做其他的事情,也许释迦摩尼还能够信任李道虚。但是在对抗天道鸿钧之事上,他当真是无法给出足够的信心和信任,宁愿依靠三清或者是西方二圣联手之力,毕竟李道虚的本体都被天道鸿钧算计化入了洪荒世界法则构架之中。

    见到作为西方代表的释迦摩尼都已然赞同自己不采纳李道虚遗留之计,杨戬当即便要转移话题,接下来直接讨论如何提高三清联手施展盘古神威除去天道鸿钧的几率。

    可就在此时,太上老君却是开口了,他在用极为深邃的目光盯了杨戬一眼后,说道:“道虚师侄向来谋定而后动,在洪荒自巫妖大劫起少有错漏,向来为吾这个老朽所赞叹钦佩。更何况道虚师侄在除去天道鸿钧之事已然谋划了数元会,又不惜辛劳本源的化出分身前往域外世界以求机缘。

    其人如此多智、在谋划除去天道鸿钧之事上又做出如此之多的努力,所遗留的建议吾等又如何能够以吾等个人的主观判断而轻易放弃?”

    杨戬及释迦摩尼皆是愣了一愣,随后却是有些不知如何回应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之言固然有理,但是他们的判断也绝对不是毫无根据,李道虚的建议在他们三人没有当真探查过那方域外世界之前本就只能依靠个人对于李道虚的信任程度进行采纳与否的决定。

    而即便是当真见识查探过那方域外世界,欲要与只凭自身修为作战的天道鸿钧相抗的战斗胜负可能性也就是七三开,最多只是比选择三清联手施展盘古神威更稳妥一些、更多些回转施展其他手段的余地。

    见到释迦摩尼及杨戬皆是沉默不作回应,对于李道虚抱有信心的太上老君用力一捋白须,再度开口说道:“本来此事吾不应当与你两人提及,但是如今本就已经是面对即将决定洪荒走向的难题,吾也是不得再隐瞒了。”

    释迦摩尼及杨戬当即为太上老君的言语所吸引,侧耳倾听。其实他们两人也是有些惊讶,作为天道圣人及李道虚师伯的太清圣人在这种决定自身存亡的难题之上,竟然愿意相信李道虚而不是自己,的确是不太符合一位强者乃至一位修士的心态。

    :“你二人作为同辈及后辈虽然知晓道虚师侄的智慧深远、修为强大,但必然不知晓也不会去探查为何道虚师侄能够从一唯有通天建木血脉的后天榕树发展至如今混元道果为基的大贤大能。

    但如今吾却是可以告诉你二人原因,那便是道虚师侄的灵魂深处寄居着盘古父神的残念,他正是为盘古父神所青睐并指定为除去天道鸿钧、助父神重新执掌洪荒的人选,因此道虚师侄所做之事其实不仅是其个人的意见想法更是包含了盘古父神的念头思索,因此他最后遗留的建议,吾以为吾等应当采纳!”


………………………………

第五百一十章会谈完毕,西游之末

    在洪荒三界之中,‘盘古’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创世主、造物主,更代表这生灵的至强者及至智者。当太上老君将盘古大神与李道虚的成长及计谋联系在一起时,释迦摩尼和杨戬终于是动摇了。

    就算是杨戬未能够继承前前世混沌神魔‘时辰’的记忆,可是当太上老君以‘盘古’为李道虚的建议背书之时,潜意识之中也是不由得升起一股强烈的信任感,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既然老君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作为师尊最为看重的弟子也不能再质疑师尊的能力了,吾同意依照师尊的意见,在限制天道鸿钧的宝贵刹那发动神通将师尊分身所掌控的那方域外世界与三千世界体系融合,再图正面击杀天道鸿钧。”

    听到杨戬的话,沉默的释迦摩尼当即开口道:“既然道虚道兄有盘古大神为其指点谋划,想必关于那方域外世界的层次高低必然是有着精准的判断的,依照道虚道兄的建议反而是较为稳妥的,吾代表西方佛门也同意采纳道虚道兄的建议。”

    听得杨戬及释迦摩尼都是愿意采纳李道虚的建议,太上老君不知为何的对除去天道鸿钧抱有绝对信心了,他预感在盘古父神的指点下谋划了数元会的李道虚才会是战胜天道鸿钧的关键。

    :“既然吾等三人在讨论之后皆是决定采纳截教上任掌门人李道虚的建议,那么杨道友便作为这西游九九八十一难之路的终点,执掌洪荒三界发动术式将那方域外世界拉入三千世界体系之中吧!”

    毕竟李道虚遗留的信息有关于其分身所处的域外世界坐标,若是西游大劫之中犯了错误让天道鸿钧先手向伐天逆命联盟下手,这则信息泄露便极有可能坏了李道虚的存活之机。因此作为许诺将李道虚作为关门弟子的太清分身,太上老君为求万无一失宁愿自己和释迦摩尼都不知晓这则信息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杨戬也是知晓这则信息的利害关系,同样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当即点头表示自己愿意成为这西游九九八一十一难之路的终点。

    释迦摩尼对于杨戬及太上老君二人势要保护李道虚的默契没有什么恶感,毕竟极有可能在施展‘归元化玄之术’于西游大劫完成之前孕育出混元道果的杨戬作为那一刹那执掌洪荒三界发动术式的人选也不算不合理。

    一边点头表示同意,一边说着“道虚道兄竟然是盘古大神所选对抗天道鸿钧的人选,难怪。。。。”这种明显是调节气氛的话。

    。。。。。。。。。。。。。。。。。。。。。。。。。。。。。。。。。。

    时光荏苒,洪荒三界又过五百零一十四年,按照洪荒修士界全力的谋划促成之下,释迦摩尼座下二弟子金蝉子所化的唐三藏、菩提道人培养的灵明石猴孙悟空、人教弟子天河十万水师之主的所化的猪八戒、阐教记名弟子天庭卷帘大将下界的沙悟净及龙族出身截教习法的敖烈五人终于是于东土大唐长安自西天灵山大雷音寺的漫长路途之中圆满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劫气,带着略有残破的西天三藏真经回到了东土长安。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召见后,奉人族皇帝圣旨的五人来到了长安城东新建的誊黄寺,高坐高台开始为大唐信徒讲述西方接引妙法、极乐寂灭真意。

    五人每读一卷经,便当即有功德自虚空之中荡漾而出化为佛道纂文组成如言经文漂浮空中,每一篇三藏真经的佛道篆文形成便当即有数道灵脉道穴汇聚无量天地灵气凝成贯天彻地的庞然光柱。

    而当三十五部共计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经卷都彻底读完之后,整个天地之中已然只

    被这由佛道篆文所激发的通天光柱所塞满,无量生灵皆是被笼罩于这柔和温暖的光芒之中,领悟着天地之中的道韵灵机、感应着佛门阐述的秘钥辛闻。

    此时,灵山之巅的西天大雷音寺悄然发动当年贬黜金蝉子下界而凝集劫气的度生元光阵,借着这无量光华将整个西天极乐世界都逐渐的化入洪荒三界之中。

    释迦摩尼及诸佛陀菩萨罗汉皆是化出身影跌坐于功德金莲莲台上,有如恒河沙数的弥散西方天空凝练着无量的佛光开始感应无量生灵的佛性慧根,更进一步的将佛法经义篆刻于众生脑海中。

    感应到大乘佛教这几乎不顾面皮的行为,位于紫霄宫中的天道鸿钧不由得笑了,他敢断定大乘佛教这种几乎是强行度化众生的行为一定为引发玄门佛门的大战,他本打算亲手引动佛道相争的谋划也不需要执行了。

    于是他暂时放松了对洪荒三界一刻不停的监控、谋划及控制,饶有兴趣的将神念集中在西天释迦摩尼虚影之中,等待着接下来玄门甚至可能不顾西游大劫圆满的反击。

    释迦摩尼也没有让天道鸿钧失望,讲自己的至圣佛光调至最强状态照耀洪荒三界,继续不顾玄门中人的想法对长安的取经五人开口道:“唐三藏,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再度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自此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自此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为净坛使者。

    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敖烈,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

第五百一十一章宣告天地,初步功成

    果然玄门中人没有辜负天道鸿钧深切的期盼,东海方向的金鳌岛上伴着一道庞然的蓝色清光长虹,一道怒喝声传遍三界:“释迦摩尼,虽然吾等为全天地劫数让你得以将佛法东传,可这不是你得寸进尺的理由,你太放肆了!”

    在天道鸿钧的神念观察之中,听到杨戬这毫不客气的撕破脸皮的话,此刻的释迦摩尼也是眉头一皱,似是对于杨戬强行改破坏西游圆满的举止不满了。

    天道鸿钧心中念头一转,有些兴奋的想到:“难道三清之间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了?太清及玉清二人在这种关系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