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139部分

逼上梁山-第139部分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老大稍稍奇怪,可是这条船本是李民买下的不说,李民这些人,除了那李民和那两个小娘子,一个个也全都跨刀带剑,拎着家伙的,各个都不好惹的样子,船老大自然不会废话。
    何况,船老大本来就是通知李民作战,这海船虽然宽大,有风帆,可远洋。可是在近距离,只要看见了那些海盗,却是划不过那些排子船的。故此,海船遇到海盗,从来只有海盗掂量海船的实力,敢不敢打的,却是没有海船选择的余地,海船只有拼命罢了。
    只不过,这次在船老大来说,真的是拼命了。毕竟他只有一船的水手,而对方的排子船,却是黑压压的一片。跟李民打个招呼,也不过是安李民的心罢了。
  第七卷 第十一回 民族融合
    海战,一场突如其来的海盗遭遇战。船老大看傻了,李民也很失望。
    令船老大惊愕莫名的海战大逆转,对李民来说,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
    蜂拥而至的海盗排子船,每艘都有三十人奋力的划着双浆,就如龙舟竞赛一般,箭也似冲向李民的海船。近了看去,迎风破浪的三十多艘排子船,确实很壮观。尤其是他们这三十多船的总水手数,远远多于李民大船一百二十名水手的情况下,对于船老大来说,那就更是如此了。那怕这些海盗船的总载重量,还不到他这条大船的一半。
    可是,对与李民来说,没有舰炮,没有远程攻击,甚至连水鬼凿船都没有的海战,只是一窝蜂的用铁锚套住船帮,用人命和狂热,疯狂冲上船舷肉搏的海战,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不过,且不说如今连李民都还没有造出大炮来呢,这些海盗又怎么可能有舰炮。何况,海盗的目的,就是夺下船只,掠夺物资和人员。又怎么舍得把大船凿穿沉海?强登商船肉搏战,那才是当今海战的主流。短途高速的靠近以及逃匿,大量白刃战的水手,以及凶狠的冲锋头目,那才是海盗赖以生存的所在。
    只可惜,这些海盗往日习以为常的观念,今朝遇到了李民等人,却是遭到了逆转的挑战。本该血腥无比的亡命搏杀,却近乎成了一场儿戏。
    船老大调集用来拼命的水手,根本没得靠前,鲁智深、武松,鲁玉、林冲四人,一人守了一方船帮。那攀爬着绳索拼命登船的新进海盗,以及踩踏着钩索快速登船的资深海盗,就没有一个能顺利冲上李民这艘大船。甚至,就连那有些本事的海盗头目,也是奈何不了鲁智深等四人。
    甚至到后来,鲁智深等四人觉得这样守着船帮拍地鼠不过瘾,特意停了一会。让出一块场地给这些海盗上来,再打那登上船来的海盗。也是同样不经鲁智深四人打的。
    没办法,这些海盗的数量虽然不算少了,可终究还是平常人,在没有达到数量导致量变的情况下,只凭着六七百人,靠着这种添油的消耗战,若想拿下鲁智深、武松、鲁玉、林冲四人,那实在是太难了。
    甚至,实力悬殊巨大之下,就连李民身边的公孙胜,铁豹、恶虎、张月茹等人,以及李民,也都根本没有插手的地方,让原先以为不行就放雷的李民,跟本没得施展。
    而船老大此时也才惊愕的意识到,他这个新进的东家,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光这些护卫的,那就是高手。看来今后跑船,确是安稳许多。
    终于,随着掉落海中的海盗越来越多,即使亡命的海盗,也承受不住这种蹂躏了。一些海盗崩溃了,海盗开始砍断缠绕李民大船的绳索,准备撤退了。
    本来,这些海盗排子船扔出去的锚链,前半截都是铁链,只要勾上了船帮,被勾住的船只,是非常不好弄断地,而海盗这边拴在船上的后半段,只不过是普通的绳索,砍断是相当容易的,很容易就能脱离逃掉。
    可是,那些吓破了胆,准备逃掉的人却忘了,他们排子船之所以短程快速,那是靠着全船人齐心划桨的缘故,故此,无论是追击海船,还是觉得胜算不足逃掉,都是无往不利。可如今,只是几个吓破胆的人想逃掉,惊慌之下,力量不忘一块使,那排子船在海面上只是乱转,却哪里前进个半分。平白让那些本来还准备拼命的海盗,也全都没了士气。
    此时,鲁智深等人已经打的没有了兴致,习惯性的喊起李民培养出的口号:“跪地投降不杀!”
    那些兀自搏命的海盗,惊奇了一下,还是舍不得性命的跪在了甲板上。
    李民也看的无味,随即让船老大派人收势残局。
    随着船老大一声令下,船老大手下的那百二水手,受了鲁智深等人威风的激励,一个个嗷嗷叫的冲过去,把那些跪在甲板上的海盗,全都捆了起来,同时,更有胆大的,直接跳下了海,追击那些逃跑的排子船。
    最终,海盗蜂拥而来的三十五艘排子船,还是跑掉了四艘。没办法,别看鲁智深、鲁玉、武松、林冲四人,在这平稳的大船跳跃作战,如同玩耍一般,可真让他们跳到海盗的那排子船上,却还真施展不开身手。
    可就这样,单是李民抓到的俘虏,也足有一百多人。而剩余的,却几乎都死在了鲁智深的大铲之下。虽然鲁智深并没有变身,可就就是这平常的力量,这些海盗,也没有一个人能挡得了一下。这些海盗,那可是没有一个穿着护甲的,只凭着血肉之躯和鲁智深的大铲抗衡,除了一分为二,实在是没有什么第二个可能了。
    而李民审问这些海盗,却才知道,这些海盗占据了砣肌岛,人数足有上万。多是琉球、高丽,以及沿海的汉人和渤海人组成,甚至还有些日本人。平常为了多做买卖糊口,却是分做五六波,在各个航线上巡回。而他们这波海盗六百多人,就是巡视渤海这条航线的。而且他们也不全都是排子船,离此两百海里外,还停泊着两艘大海盗船,一千多的海盗等着做大买卖呢。
    李民暗自感叹:这中华的五十六个民族还没有大融合呢。这海盗到事先完成了民族大融合。而且连高丽和日本都融合进去了,真是不简单啊。
    不过,李民这番叹息却是有些无知了。那高丽和日本在当今,那可都是宋朝的属国。且不说南宋灭亡时,日本为南宋举国缟素,就是当今那辽国国主耶律宏基,以及高丽国王王颛,也都曾当众发表过“原来世做宋人”的愿望。
    此时的各个外族,却都如后世部分国人想往美国移民一般,做海盗融合在一起,却是毫不稀奇。
    而李民感叹过后,更是心动,在海外孤岛推行技术革新,却是不怕泄密。而等技术成熟后,再把民用部分广为向大陆推行,以此促进大陆变革,以及推行海外贸易,却是容易许多。
    只是,李民虽然有些心动,很是有把砣肌岛打下来开辟海外基地的打算。可是,且不说他李民此次计划很是重要,不容耽误。就是那砣肌岛上的海盗数量,那也是个问题。虽然李民有着鲁智深等人,打个几百小海盗绝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数量上万,李民却也保不得众人无损。尤其是对方再有什么弓箭一类的,恐怕除了鲁智深,其余人更是挨不过。武松、鲁玉这些人,哪一个都是李民的亲近之人,李民确是不能容忍他们折损的。
    何况,李民现在国师当的好好的,暂时却也没有必要着急开辟海外基地。
    故此,李民最终也就是心动了一下,随即把这个想法,放到了一旁,容以后再做考虑。
    而除了这些内容之外,李民更意外的得知,这些海盗前不久还看见了一艘官船过去。只是官船且不说没有什么油水可捞,那官船水军更都是配有弓箭的。这海盗碰到官船水军,往往不等靠到切进,就被那些水军的弓手射杀了。故此,这些海盗却也没有打劫他们。
    李民估算了一下,那艘官船,应该就是护送赵良嗣一行人的。李民当即大喜,连忙命船老大加速航行。虽然李民有刘锜这个内线,赵良嗣他们下船后,刘锜肯定会留下暗记,让李民他们跟上、找到的。
    可是,此事事关重要,长久脱离李民的视线,终究还是让李民不安心。而船老大虽然见识过了李民手下鲁智深等人的神勇,可是审讯过那些海盗,知道海盗后面还有大部队后,船老大却也同样不想冒那个险拼命。故此,得李民吩咐后,却是卖力的行船。
    这一回,有着俘虏的海盗提供消息,船老大一路航行,却也在没有碰到海盗。不几日,就到了渤海铁州。
    此时,却是看出中国的海岸线宽广来了。只要有船,连大宋都封锁不了海岸线,这渤海国更是做不到了。何况李民的船老大还是久走这条航线的老手,李民等人却是很轻易的就在僻静处上了岸。
    只是,李民等在寻找刘锜留下的标记时,却意外打听到一件大事!
  第七卷 第十二回 哈宋
    渤海国始建于唐朝武则天时期,乃是以粟末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初称“震国”。七年后(公元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公元713年)被册封为“渤海郡国”。公元926年被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被灭时基本上完成了汉化。当地汉人占了一半,另一半的膜人,也就是后世满族的先祖。其他的,有部分高句丽遗民,以及少量的突厥和契丹人。
    只是,随着渤海国被灭之后,辽国的屠杀,以及为了便于管理的强制拆迁,再加上渤海人不甘心被辽国统治,原渤海国的中心地带,多已荒芜。沿海,更是除了几个小渔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人家。
    故此,李民在僻静处上岸后,却是什么人也没遇到。可是,在李民等人按着当初刘锜给的消息,赶往辽阳府,准备寻找赵良嗣等人时,不得了了。
    一股股的契丹兵马,把那辽阳府守的那个严实啊。李民等人,远远的没敢入城。在城外寻了一家酒馆,打听了一下风声,这才知道:渤海人反了,要复国!
    这渤海人被辽国灭的国,本就不服辽国统制,如今辽国不稳,完颜阿骨打又打出了女真、渤海乃是同族的说法,部分原渤海国的贵族,也就是膜族人,为了再次复兴渤海国,反了。如今这辽阳府,甚是不太平。
    李民对此无话可说,本来在这荒僻的地方,就不太好找人。如今这么一闹,赵良嗣和刘锜他们,肯定是更不敢进城了。那原先约好的碰头地方也就废了,那就更不好找了。
    公孙胜在一旁进言道:“老板,赵良嗣他们形迹显著,万不敢进这辽阳府的,而我等与他们原先也不过差了一日的行程。我等马快,想来此时路程更是缩短。我断他们此时也绕不过辽阳府,必在沿路途中。不如派人围着辽阳府左右,沿路打听,应该能找到他们。只是,如今此地时局战乱,确是不可久留。”
    李民当即极为认同。随即令武松和林冲,各领两人骑马分途打探,日落而还。
    林冲和武松随即领命去了。
    李民则与公孙胜研究起渤海人复国之事。
    公孙胜叹道:“这金人果不出老板所料,有些天命。我原还想,这金国本一小族立国。民少,纵使举国尽皆骠勇,可与辽对敌,也万架不过辽国七十万大军的消耗。可如今,渤海人复国,不仅那辽国不得不平叛,缓不过元气来,更让那金国得以修养。而且,看此地之民,更有往金之心。待这渤海战败,这金国绝对能聚的不少渤海人力。到时,此强彼弱,确是这金国崛起之机。如此,却是我中原心腹之患。”
    李民点了点头,刚惦着说话,却看到酒馆的老板捧着一坛酒过来,当即止住了言语。
    而那酒馆老板,捧着一坛酒来到李民身边,满脸带笑的问道:“客官可是中原上朝来的客商?”
    李民闻言不知何意,可还是点头笑道:“老丈何以看出?”
    那酒馆老板笑着把手中的酒坛,放在李民他们桌上说道:“客官生的如此富态,几位伴当也是相貌奇古。除了天朝上国,如何生的出这般人物。这是小人家传私酿好酒,已经埋了三十年了,敢请客官品尝。”
    李民微微一愣,仔细看了看这个酒馆的老板。四五十的样子,一米六的身材,前额突出,眼窝深陷,却是不像汉人的血种。不过,这个老板的汉话说的不错。跟李民平日里听得,却是差别不大。
    李民随即笑道:“老板有心了。”说完,随手从怀中取出一小块金叶,有一两重,推给了那酒馆老板。
    那酒馆老板当即就傻了。这酒馆老板来给李民等人送酒搭话,本就是有事求李民等人,可没想到,李民出手如此大方,随手的赏赐,就是一块金子。虽说他这一坛酒,乃是三十年酿的好酒,可毕竟是自酿的,万万也不值如此钱的。
    那酒馆老板傻了一下,随即连忙推辞道:“不用,不用。客官,我不是向您卖酒的,这酒是小的请您的,小的是想求您一件事。”
    李民也没有把那金叶子收回去,只是淡定的说道:“掌柜的,喝酒就要付钱,你收着就是。至于你有什么事,可说来听听,若是我能尽力,我定不拒绝。”
    那酒馆老板,顿时面现愁苦叹道:“客官,实不相瞒,如今这里不太平,眼看有刀兵,我这酒馆也快开不下去了。我这么大岁数了,死了也没什么。可我还有一个儿子,今年才二十岁,连媳妇都没有。我不想他跟着我死在这里,我看客官面善,又是中原的大客商。我想请您把我儿子带到中原去,他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求客官给他一个活路。”
    说着,这酒馆的老板就跪在了李民的面前。而这时,一旁伙计,猛冲了过来,扶着这个酒馆的老板喊道:“爸!我不走,我哪也不去。我走了,您怎么办?”
    “混账!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年?只要你没事,这里再乱,我和你妈也死的安心。”眼看着这一出的父慈子孝,李民即觉得有些像看狗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