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236部分

逼上梁山-第236部分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朱武来说,林灵素,就是李民神圣队伍中的败类,贪财、胡为。能借朝廷之手除了更好。而那徐知常虽没大害,可他与林灵素走地太近了,光牺牲林灵素而不牺牲徐知常,实在难度太大,而至于那黄裳,却是朱武觉得黄裳一生忠义,不见得能随李民造反,与其留着不好处理,不如都交给朝廷解决算了。而那个大娘,却是朱武觉得乃是李民的一个掣肘,说是属下,却没有全面投靠,这种不安定因素,朱武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自然是能减少就减少了。
    要不然,朱武两年前布局时,也早就会提醒李民把那些人极早从东京调出来了。要知道那宋江等人投靠蔡京,那可是朱武暗中帮着给搭的线,甚至秦桧这个铁证,也是朱武安排给蔡京发觉的。
    朱武唯一考虑不周全的,那就是情报不足,根本不知道大内武监的真实实力有那么强大,更不知道刘混康这个层次的人物和那蔡京能有关系,更想不到刘混康的本事能威胁到李民。
    没办法,毕竟朱武和郑鹏培养的这帮暗哨,层次还远远接触不到那个范围。而蔡京的政治能力和感觉,更是远远的在朱武之上。只是布局推演上差了朱武一点罢了。
    当然,这也跟蔡京和朱武的着眼点不同有关,蔡京虽然能力出众,可毕竟算计的乃是自身的厉害,却是从没想过能有人推翻大宋统制的。而朱武在跟随李民后,却是一心想要造反,根本的基点就是要推翻大宋,如此,蔡京与朱武的境界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可不管怎么说,如今,蔡京的意图达到了,而朱武的战略意图,却也是达到了。那蔡京果然还是忍不住的跳了出来,帮着朱武他们逼李民和朝廷决裂了。而为了大业,牺牲几个人,朱武更是全不介怀的。
    当然,此时的朱武也更不会对李民实话实说,也许,日后李民大业成了,朱武也许会向李民坦诚。当然,也仅仅是也许。毕竟这局虽是他朱武设下的,可李民手下四大智囊,李纲,郑鹏、公孙胜,也是全都知道的,有他们配合他朱武,李民却也是不好知道事情的真相。
    故此,朱武当即只是给李民说宽心话道:“主上勿忧。想那徐知常与黄裳等,不是道法高深,就是武学超人。就算有何危机,战之不胜。脱身也总是容易。而至于那大娘,更是不劳主上费心,万花楼屹立江湖两百来年,几番风雨皆是屹立不倒,其暗藏实力,甚至远超我二龙山,大娘的万花楼又是消息灵通之所,自会趋吉避凶。”
    李民得朱武宽言,一想也是。倒也是心宽了几分。而且,此事要发生早已发生,更兼离此千里之遥,即使担心,也是无用。
    李民也只得收了心,安排那公孙胜即可启程,回山游说师门支持李民,同时留关胜、萱赞领兵五万,驻守秀州,而后,率大军连夜启程,兼程赶往苏州。
    只是两三天的工夫,就已来到苏州城下。
    那东南防御使朱勔,自方腊造反以来,吓得龟缩苏州不出,空有十五万的大军,却是没派半点用处。只是闭城净街,留着大军守护自家的性命。此时,听闻李民领朝廷兵马来援,连战连胜,自是喜不自胜,以为救星总算到了。而且,更认为李民能在皇上跟前说上话,若是把李民巴及好了,有李民美言,这东南动乱之罪,被不住也能寻得几个替罪羊,却是脱了他朱勔的关系。
    故此,朱勔却是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大开苏州城门的,恭迎李民,反倒把李民弄的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如今时节,即使是对朱勔有些不好意思,那该干的事,却也是不能少了。
    李民当即领兵三万入主了苏州城。进城之后,更是直接升堂,就把那朱勔拿了。
    可怜那朱勔,从底层药商钻营发家,一直走到今天这步,拉帮结伙,请客送礼,乃至建筑、算数,那都是一流的人才,可这身手上,别说是比之李民了,就是普通的一卒,那都是远远的不如。却是被那听令的武松,麻溜的捆个结实。
    而拿下朱勔之后,苏州官员群龙无首,而李民又有着赵佶早先的圣旨虎符,以及三万军兵入城在旁,李民假借朝廷旨意,那怕这些苏州官员尽皆与那朱勔一党,却也是没有哪个敢不服炸刺,却是让李民从容的收编了苏州的十五万官军。
    李民当即把基层官军分派了出去,命朱武督办进行整编,同时派张铭公审朱勔,定朱勔的罪过,而后派人请姑苏慕容入城协商。
  第十四卷 第二回 民心
    苏州原本就是慕容家大力发展的根基所在之地。自李民与慕容家联手创办商会之后,慕容家在江南的实力更是大涨,无论是财力,还是暗中聚拢的兵力,那都是大大的增长了一大块。
    此次,东南巨变,方腊以星火燎原之势崛起,若不是那慕容格乃是坚忍之辈,恐怕早就被本家的族老说的动心,也是一同反了。方腊一上手就与慕容家对上,方腊的势头却是未必能起的这么快,江南也未必会这么乱,慕容家更会早早的暴露自身,到时候,得利的,说不定反倒是朝廷。
    可如今,东南已经乱成了这般,方腊更是聚集了百万之众,成了气候,连那慕容家协防的秀州,都被方腊大军攻破了,只有慕容家本家的部分高手得以逃脱,回族汇报。
    慕容格却也是有些暗自懊悔。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前怕狼后怕虎的,竟然少了锐气,被那方腊趁势崛起。他慕容家在江南建立的优势,却是尽失。
    可就在此时,却是听人禀报,国师李民领兵来援苏州,派人来请。
    慕容格当即精神大振。要知道,在慕容格的心目中,李民却也是早晚要挑旗的主。此等乱局,正是需李民拿个主意。
    慕容格当即毫不迟疑的赶往苏州城,拜见李民。李民却也是不瞒他,当即把自身的情况与慕容格说了。慕容格一听却是苦笑,敢请如今的李民却是不反也得反了,却是容不得他李民抉择。
    不过,慕容格却还是比较相信李民的天命,尤其是李民此时大军压境。若是他慕容格敢歪嘴,估计他慕容家的这份根基,也就要全根拔起了。何况,他慕容格的小女儿慕容箐箐,那也是李民的老婆之一,以这造反连坐之罪,他慕容格就算是想撇清,也是不容易的。反正他慕容家已经图谋了数百年,等的就是造反,如今都赶一起了,何乐而不为?
    故此,慕容格却是毫不迟疑的向李民表示了忠心,更是直接向李民献出了家中私军两万,由自己的大儿子慕容博带领听命。除此之外,更献军粮五百船,以供军需。同时更表示,可以由他慕容格以东南商会的名义出面牵头,以稳定东南。疏通道路为由,号召江南各大商户与地主,捐献军粮,助李民平定方腊,接管官军。
    李民听了,自然大喜。要知道,李民扩军容易,可维持军队的补给,却是很难,毕竟几十万的大军,就算不发军饷,那也是要给饭吃的。而这米粮,且不说李民尚没有稳定的大量军粮供应。就算有,那二龙山离此路遥,却也是不便运送的,实在是不如在这江南本地征集。
    而这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哪怕是今年的大旱,苏州等水乡之地的收成,那也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那些地主,经过那吕家庄的实例之后,李民却是晓得了如今的地主,那家中的藏粮,那可是不能小瞧的。没见这慕容博捐献军粮,一张嘴就是五百船么。
    可就这,从这那慕容格的为人,李民也是不相信这五百船,就是那慕容家的所有藏粮了。
    当然,慕容家能拿出五百船军粮,并送出两万私军,这也是人情,李民自也不会得寸进尺。李民当即笑纳,更赐封那慕容格的大儿子慕容博所帅军马为燕军。独自领军,配合李民大军作战。
    慕容格对此极为满意。要知道慕容格毕生的愿望,就是恢复燕国。如今虽然还没有复国,可却已经是有了燕军,而且,他儿子更是独立领军。如此,今后若是立了大功,能如那云南大理段氏一般,积功封国,成为李民之下的一个属国,恢复燕国名号,却也是能与祖宗有个交代了。
    如此,一连三日。慕容格出面牵头邀请苏州各大地主豪强捐献军粮,那真是响着云集。这苏州虽然是朱勔盘剥的重灾区,可倒霉的多是下层百姓,那些地主豪强把盘剥转嫁出去,却是受害的不大,他们太平的久了,自是没人乐见江南兵乱。只是他们根本就信不过朱勔,知道给朱勔捐献军资、军粮,就与肉包子打狗一般,故此才没有人出头。
    可如今慕容格牵头,李民的名头,这两年通过那神宵教的传播,又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进入江南以来,更是连战连胜,接连解救兴国军,广德军,连败方腊大军,众地主自然对李民是信得很,为了早日平定战乱,自然是积极的很。反正那些军粮除了边军采购,也是无人能吃下,他们更不可能一次流出那么多的粮食,把那粮价砸下,直接捐献给李民,不仅可早日平定战乱,还可让李民记得人情,被不住有些封赏,弄个一官半职,却也是极有可能,却是一举数得。
    故此,这些江南的富户,那捐献军粮的,最少都是以五十船起。少于五十船,那还真是没脸跟众人站在一起。
    如此三日内,李民苏州城中云集捐献而来的军粮,堆积如山,那已经是不足形容。这再加上那苏州本就是东南省会,聚集军粮转运的地方,朱勔更是为了养大军保护自身安全,在这苏州囤积了东南半数的军粮、军资。李民这回却是两三年不用愁什么军粮和军饷了。
    而有那两三年,李民也应足以在苏州恢复正常的税收体系,形成稳定的粮源之地。
    而在这三日中,李民在慕容家的帮助下,筹集军资无比顺利,那朱武把那苏州的守军全都拆散了重新混编,整军,也是初步取得了成效。苏州原有的将官体系,却是绝难指挥的动那些已经混编在一起,什么样人都有的军兵了。
    而此时,那朱勔公审的也差不离了。三日公审,算是彻底把苏州百姓对那朱勔的愤恨,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要知道,原本有些事,朱勔手腕高超,虽然阴毒,却也不是尽人皆知的。而有些事,更是连苦主都死绝了。众人也就更不晓得什么了,大多是人云亦云,很是习以为常的就把自身遭遇的不幸,归咎到了朱勔这个江南政府首要负责人身上,可那却是说的有些虚。
    可如今,公审之下,知情人一个个站出来,血泪控诉,自是把与闻者听得肺都要气炸了,却是知道不仅没有半点没冤枉这个朱勔,更是把他的罪过看少了。若不是此时的鸡蛋乃是卖钱的营生,值钱的物品,估计这朱勔三天之内,绝对能被愤怒的百姓用臭鸡蛋淹死。
    李民看火候差不离了,当即汇聚全城百姓与军兵演说道:“今大宋奸臣当道,更有妖人惑乱圣主。故天降兵祸,天下四方,反了三方。我有心救民,轻骑领兵平叛,却又怜那方腊叛军,多是灾民无有活路,这才铤而走险,这才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或是放还,或是留以军用,却不想,此事却被小人利用,以之为柄,蛊惑圣主,疑我有招揽民望之心,我死被冤无妨,却是不忍见我收留之难军,同被奸人所害,更不忍见东南之地,兵乱横行,无人平乱。故,我欲平定江南战乱,令百姓安居,而后挥军京师,清君侧,正圣听,与民一个理想大同之国,故请与闻者,为之见证。”
    李民这番话,却是李民强自撑着,以自身刚刚稳定的一点异能调动磁场共振扩音的。虽然此时李民忍痛强自撑着所用的异能连李民全盛之时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可只是用来扩音,那却也是绰绰有余了。远比现代乡下用大喇叭广播的声音还要响亮,还要传得远。
    聚集而来的军兵百姓,却是没有一个听不清的。
    当下,那些骤然听闻此消息的百姓,那都是大吃一惊,不知道赵佶却是中了那个妖人的蛊惑,竟然要自毁长城。而那些在秀州就已经得知此事的李民军兵,却是反应无比迅速的大声呼喝:“誓死跟随国师,清君侧,正圣听!”
    有了这十五万的军兵带头,当即那些被混编在一起的苏州军兵,也跟随着喊叫起来,毕竟李民没有明说要造反,而是打出了清君侧,正圣听的旗号,自然这些军兵的抵触之心自然要小得多。清君侧那都是高级统帅们的事,却是与他们小兵无关。
    而这些苏州军兵一喊,那些苏州的百姓本就是弱势群体,自然也是随着喊了。
    李民当即杀朱勔祭旗。
    别说,这朱勔一杀,却是极大获得了苏州底层百姓的好感。再加上李民在苏州城的神宵殿,原本就拥有苏州城内大多的信徒。这一回的呼声,却是比上一回更加响亮真诚。
  第十四卷 第三回 谢恩
    杭州,方腊行宫。方七佛领军败回,向方腊进言道:“圣公,小弟无能。没能占据秀州,敢请圣公处罚!”
    方腊早知经过,与方七佛关系又好,宽言安抚道:“兄弟莫要介怀,此非战之过也。那李民神通广大,已是连败我郑先锋以及吕师囊那叛徒两路大军,兄弟对他,能保得大军无损,已是大功。只是可惜了元觉国师,竟然命丧贼人之手。”
    方七佛闻言也是愤恨。怒道:“那李民端的无耻!竟然请的大威禅院修行有成之高僧,出手对付我世俗兵马,真真的可恼!尤其那鲁智深,明明大威禅院的路数神通,竟然睁着眼不认,不顾八叶同盟之约,竟对我白马寺的弟子下如此狠手,此仇不报,我恨难消!”
    这方七佛远远的听闻那宝光如来郑元觉的遗言,却也是把那鲁智深错认了身份。
    方腊闻言冷笑道:“兄弟无需着恼,此却是那李民自寻死路。修道人有修道人的规矩,有成之士,却是不可轻易插手凡俗的。莫忘了,两百年前,你宗门小长老是因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