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273部分

逼上梁山-第273部分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可姚平仲更是知道,童贯怯战,此时已经逃跑了,若想等童贯明白过味来,稳定了心神,重新安排军兵围攻种家军,那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而且,那绝对还需要是他姚家军已经堵住了种家军,并占了上风的情况下,那还能令童贯派兵过来抢功劳。可眼前,姚平仲杀透敌军,却是看到,种家军的步军以正自追随着骑军的步伐,掩杀过来。恐怕,不等童贯醒过味来,他姚家军这三千根本,就已经尽丧于此。到时候,功劳是童贯的,而他姚平仲再想组建姚家军,将老姚家挤入大宋将门之中,那可就是再无可能了。
    故此,两人相处十几丈远,听闻对方地怒喝,互相瞪视一眼,随即心有灵犀的一般。各带着队伍,均避开了对方,向己方的右侧杀去。
    别说,这互相纠结在一起的军兵,再有了王进和姚平仲这两个开路杀手之后。全都在他们两人杀出一块缺口之后,顺势如楔子一般的钉了进去。不断地把对方的缺口扩大,扩深。
    人喊马嘶,刀枪并舞之中。种家军与姚家军,均在王进与姚平仲的带领下,冲杀击溃了敌军的左翼,虽然双方的各自损伤都是不小,可总算把各自骑军从堵在一起的纠结搏命状态,释放开来,再次获得了骑兵应有的机动力,以及冲击空间。
    而此时,童贯大营中,除了姚平仲带的姚家军,奋力抵抗王进带领的种家军冲击外,余者军兵,全都在童贯带头逃跑后,也是全都没有恋战之心的逃跑了。
    眼看溃势已成,姚家军的三千主力骑军,更是与那种家军互拼地只剩千余人。姚平仲心疼之下,也是无心恋战。眼看种家军的步军主力掩杀上来,当即也不带队继续冲杀,随即领了残余部队,转身撤去。而王进带领的骠骑军,也是首次在正面战场上,损伤了这么多的军兵,也是不想继续与那姚家军拼命,加大损伤,尤其是此时童贯大营中的军兵正自溃退,还有众多的地方需要加大力度的追击击溃,以免童贯的军兵聚集整顿,返杀回来,却也是没有更多的工夫浪费在姚家军这里。
    故此,王进领军见姚平仲领军转向,当下也不追击,随即又向其他步军聚集之地,领军击杀过去。
    一场大战,种家军足足把童贯大军追杀出去了二十里,而童贯更是领军溃退了六十里,这才收住了败势。而这,若是没有姚平仲领军堵住了王进的骑兵突击,恐怕童贯等人无一能从容脱身。
    而种家军大胜之后,李民那里也是知道了消息,虽然由于事发突然,种家军没等李民这边有所配合,就全力出击了,没得一举歼灭童贯主力,可却也是大胜。
    李民当即派人嘉奖,更派船接种家军返回江南,免得种师道独立面对童贯大军。
    种师道返回江南,见到李民,很是不解的问道:“主上,童贯大军溃败,正是趁其士气低迷,一举发兵击破,而后进军汴梁之良机,何不趁势出兵,似这般,缩军返回江南,所为哪般?”
    李民当即笑道:“种将军有所不知。我若击溃童贯,易如反掌。只是可怜那些跟随童贯的军兵,皆是我中原子弟,似这般不得抵御外侮,反而命丧我手,实在可怜。故此,我有心,正面击溃童贯,灭其士气,军心,而后招而降之。保其军力,抵御外侮。”
    种师道闻言,不禁大为佩服。没想到他种师道还在局限眼前战场胜负的时候,李民已经是着眼全局了。
    不过,想来也是,那童贯,连他种师道都没放在心中,这李民又岂能在意一个小小的童贯。
    只是,种师道却是不知道,李民却也不全是没有在意这个童贯,一心想要招抚更多的军马。
    若不是,如今李民占据了整个东南,各地皆需派兵驻防,更需派发米粮安抚灾民,组织灾民重新恢复耕作,以及招降、镇压东南各地趁乱而起的小股盗匪,弄得李民有些兵力捉襟见肘。固守金陵还可,可若是想兵发汴梁,攻克东京,却是极度的军力不足的话。李民早就灭了这个童贯,挥兵北上了。
    可如今,李民兵力不足,不足以支撑过长的战线不说。其部下军兵更多是新降之兵,虽然靠着李民的军改,重新整合了部队,暂时没有了兵变的可能,更逐一让部队军兵,有了对李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这却也是全都建立在李民无敌,胜仗不断的基础上,若是李民领兵离开了东南,东南守军没有李民镇着,那折家军还在江浙一带流窜。再有其他突发事件,那李民军中潜在的危机,实在是太大了。
    故此,李民在没有彻底令军队有了归属感,令东南百姓归心,以及剿灭或招降了折家军,稳定住西南防线,并由方腊彻底整合方腊军中的不和谐声音之前,李民是绝对离不开东南的。
    而这段时间,最少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此之间,李民有能力灭了童贯,可问题是,灭了童贯之后,李民又无力扩张,不能一口气就灭亡了大宋,改朝换代,那大宋必然还要抽兵来战他李民。
    如今大宋抽调的兵力已经不少了。哪怕是塞外由于李民布置,大辽并没有被金国灭亡,可那也是谁也不好说的。毕竟军无常势,水无常形。李民又不是诸葛亮那种近乎妖孽般的军事奇才,凭着对异能的钻研,以及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不易了。李民可不想好不容易让大宋没有完颜阿古打这个魔头,却又因为他李民,给了外族入侵中原的几乎。
    故此,李民的真心,就是在他无力进攻大宋,一统天下的时候,给赵佶留点兵力,留点希望。只等半年到一年之后,他李民这里稳定了。李民腾出兵力来,一举改朝换代,自然不在乎给外族什么机会了。
    只是这些话,自然没有必要跟种师道说。尤其是西夏年前刚刚败给过种师道手中,辽国也刚刚被童贯入侵了一次,更有金国于内牵制,此等局势下,就算李民说了,种师道也未必会在意。
    不过,李民虽然没跟种师道说这些,可李民固守金陵,却也不是全盘地没有作为。
    早在种师道归顺之后,李民了解了单廷硅在水上操纵水势的异能威力,李民就已经明白固守金陵,也是无需这么多军兵,当即就派出了大将杨志,领军三万,直接攻打扬州去了。
    那扬州的水军,前次已经被种师道强夺了去,长江一战,死伤的虽然不多,可那些被俘的,确是不少。在李民的收编政策下,全都投降了李民,被补充进了金陵水军之中。所以,这刘梦龙的水军在陆上吃了种家军一个大亏之后,兵力总数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长了少许。只是新进的降卒,还缺少磨合,其战力下降了不少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扬州的水军,却是没了。扬州的兵力,自是极度的空虚,李民又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
    何况,扬州之内,还有李民的内线。那扬州不少富户,那可都是李民南北商会江南分会的贵宾成员。李民自起兵之后,那些扬州的富户会员,那就没少暗中给李民这边送信通风,意图跟着李民,谋一个好前程。
    这对他们来说,他们早就已经是李民的商会成员,若是李民倒下,他们只是有这层瓜葛,那就少不了抄家灭族之祸,可若是李民成了大事,那他们却全都可以从龙而贵。以后的前程都不可限量,故此,他们自是积极的很。
    而这对于李民来说,攻克扬州、徐州,密州等地,与他李民的根基青州,以及新打下的登州等地连成一片,那也是势在必行的。如今,扬州既是兵力匮乏,更有内线内应,一举攻克扬州,那是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些,李民原先派兵之时,自然也没有必要跟种师道解说。免得让种师道觉得李民这里分兵之后,兵力少了,有了其他想法。而今,种师道率军击溃了童贯大军一次,已经是彻底没有了回头路,李民自然也是没有必要再瞒着种师道了。
    而种师道得知李民不知不觉中,已经是派兵拿下了扬州,对如今的童贯驻军,形成了夹击之势,自也是更加叹服李民的高深莫测。那扬州也不是一块小地方了,就这般拿下了,连点风声都没听闻,李民果然非人也。
    当下,种师道领兵休整。
    转过天来,童贯收拢了败军,再次挥军江北,扎下营盘,与李民隔江对持。可这长江,也再次成了令童贯头疼的地方了。童贯也只得令人前往淮安,扬州等地调集水军。
    然而,那前往扬州的中军,只是到了扬州地头,就觉出不对劲来了,城池的旗号已经更换了。那中军到也机灵,换上便装,稍一打听,就知道这扬州已经不再是属于大宋地盘了,当即也是不敢继续停留,慌慌张张的就跑了回来。急向童贯禀报,扬州已经被李民大军攻克了。
    童贯当即就是一惊,万万没有想到李民此时还敢分兵攻打扬州,而且竟然还一举成功。如今扬州攻克,这长江南北都落在了李民手中,他童贯停军在这里,却是陷入了李民大军的包夹当中。
    这童贯虽然军略不是怎么精通,可毕竟也是领军多年了,听过的,见过的,那也是不少。自是知道,若是在他大军过江,全力与李民作战之时,那扬州杀出一支军兵,切断他的军需后路,他童贯根本来不及回援。不用多想,那也是一个被人包饺子的局面,绝对是有死无生。
    可若是他童贯现在就移兵扬州,且不说他童贯刚刚违背了一次圣意,没有按那兵图行进,先围剿了田虎,这才来的江南,若是立马就二次违背行军阵图,不打李民,反倒去攻打扬州,会不会让天子猜疑,就单是李民大军就在这里停聚,随时可能渡江出击,他童贯也就不能舍了这里去那扬州。
    没别的,这要是他童贯移军走了,那李民根本不管不顾扬州,径直趁着中路兵力空虚,直接领军杀到了京都,即使他童贯把那扬州打下来,李民也无能攻克守卫京师的四镇,可惊扰了圣驾,那他童贯有几个脑袋,也是不够皇上杀头的啊。
    童贯无策,当即聚拢众将商议。一旁有姚平仲站出来说道:“大帅。那李民军分兵攻占扬州,我军也自可分兵攻打扬州。反正此处,我军也无军船过江,不如由大帅继续领军扼守这里,让那李民大军不敢妄动,属下趁机领军三万,径直取扬州,以献大帅。”
    姚平仲之言,当即得到了童贯帐下的王渊、刘光世等高级将领的赞同,童贯也觉得这是一个办法。
    只是,先前姚平仲虽然领军奋战,变相地救了童贯等人一命。可这在好人心中,那自应该是知恩图报。可在童贯这种只知有己的人心中,若是那姚平仲原本对童贯极服帖,乃是童贯的心腹,童贯也许还能念姚平仲几分好。可奈何,这姚平仲心高气傲,原本就不怎么服童贯,此次童贯领军撤退,唯有姚平仲一人奋战,保全了众人之后,姚平仲对于童贯根本没有把握住战机,没有利用他领自家军兵阻挡住种家军的机会组织军兵反扑,以致他姚家军折损过半,自然也是有些微词。
    这童贯军略虽然不行,可在控制军队上,却很是有一手,军队中暗中安插了耳目无数,自然是知道了一个确切。
    童贯不思自身过错,却是恨上了姚平仲,自出风头,显出了他童贯的无能胆怯,若不是觉得此时正在对李民用兵,少不得姚平仲这般的猛将,童贯早就找碴收拾姚平仲了。
    此时,姚平仲自请攻略扬州,那童贯虽然也是认同姚平仲的军略不错。可那童贯更觉得,李民大军主力都在这里,那扬州丢失,不过是因为被种家军夺取了扬州水军,以致军力匮乏,这才被李民趁机占领的。打下那里,何需多少兵马,摆明就是一个功勋的肥肉,童贯还正想不到办法收拾姚平仲呢,如何还能让这姚平仲得以借机立下大功。
    故此,童贯很是一本正经的沉脸说道:“而今,种家军已经叛乱投敌,正是我心腹之患,此地却是还离不开姚将军的勇武。区区扬州,就交与刘将军领军五万,前往平定就是。”
    那姚平仲虽然作战勇猛,可可终究年轻,听到童贯说此地离不开他姚平仲的勇武,还以为童贯终于明白了他姚平仲的价值,却是没想到这根本就是童贯不给他姚平仲立功的机会。
    而至于那刘光世,虽然颇擅钻营,听出了一些,可这天上掉下来的功劳摆在那里不说,单是童贯的势力,刘光世又如何能为了一个姚平仲而恶了童贯。
    故此,刘光世当即高高兴兴的领军去了。
    而刘光世走后没几日,童贯这里,也从淮安调集来了一百大船,两百小船。这些淮安水军的战船,大船每船可承兵五百,小船每船可承兵一百。满员的话,一次行就可运送七万大军到对岸。童贯这些军兵物资,有个三五趟,就可运光。
    可问题是,现在童贯的军兵,那可是正在和李民大军隔江对持,如何可能不受攻击的,平平安安的把军兵顺利运过去?
    好在,童贯除了从淮安调集了船只过来之外,同时也调来了两万淮安水军。以这童贯的官威,那淮安水军,自然不会如那扬州水军被种师道强行夺权一般,有什么不甘心的。其战斗欲望,倒是还行。
    而除此之外,童贯更来了一个强助。
    此非别人,正是那原先河北田虎手下的护国国师乔道清。
    这童贯领军围剿田虎,唯一失利的一次,就是败在了乔道清的道法之下。更因此,童贯不得不招安田虎,而不是一战拿下田虎。可如此,童贯不仅不怪乔道清,童贯在亲眼见过乔道清的道法神通后,只觉得这乔道清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对其信服不已。尤其是,童贯随没亲见过李民的神通,可对李民的传闻,却是听了不少,此次见了乔道清的神通,更是不敢小瞧李民的神通,故此乃把这乔道清当作了依仗。觉得李民这般神通广大的,需要有大法之人才能降服。
    故此,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