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春天的故事 >

第22部分

春天的故事-第22部分

小说: 春天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婧然背着父母,把箱子扛到墨池和思存的房间。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箱子磁带!墨池和思存已经有了收录机,婧然拿出一盘磁带,塞进收录机,甜润优美的天籁之音回荡在房间里。婧然说,“这是邓丽君,刚刚开始流行,我托广州的同学带的!”

思存道,“流行也不用买这么多吧!”

“我带这些磁带回来不是自己听的,是要卖!”婧然道。

“卖?”思存和墨池异口同声。

“国家不是允许个体经济了吗?我要摆摊卖磁带,实践我的经济学理论!”婧然兴奋地说。

“你这算不算倒买倒卖?”思存想起学校思想大讨论的风潮,倒买倒卖是被批判的。

“就是倒买倒卖,我们的利润就是这一买一卖中间的差价。”婧然是学经济学的,直言不讳。

“这磁带能让卖吗?”墨池翻弄着邓丽君的磁带。邓丽君的嗓音确实迷人,可那歌曲来自台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我当然不能把邓丽君摆在明面儿上,我卖这些,还有这些!”婧然从箱子里翻出《绒花》、《妹妹找个泪花流》、甚至还有革命样板戏,她得意地说,“嘿嘿,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了吧?有人买了,我才问他们,要不要邓丽君!我敢保证,我是全市第一个卖邓丽君磁带的个体户!”婧然兴奋地说。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利用这个暑假大干一场!

墨池皱眉,妹妹的决定,他极少反对。可是这次,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婧然,只有找不到工作的无业青年和劳改释放人员才会干个体户。”墨池在民政局专管就业工作,深知个体户的辛苦和无奈。

“北大学生就不能当个体户?个体户是社会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我就要亲自尝试一下。告诉你吧哥哥,我们北京的同学们也在卖呢,我们还互相约定,开学以后盘点成果,看看首都的个体户赚钱还是咱们X市的个体户赚钱!”

墨池被妹妹说得有点脸红,读了大学的妹妹就是比他目光长远,敢想敢干。他这个当哥哥的,要是再缩手缩脚,就要被妹妹落在后面去了。

婧然哪里知道墨池的心思,她笑着说,“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不给你丢脸。你只要在爸妈面前替我保密就行啦!”

思存高兴地说,“婧然,我也陪你摆摊去!”

墨池吓一跳,“你凑什么热闹?”

思存正色道,“我为什么不能凑热闹?我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

第二天,婧然和思存背着一百盘磁带出发了。她们先骑着自行车在城市转了一圈找地方,农贸市场人多,但是很多普通市民家里还没有收录机,显然不会买磁带。百货公司门口人也多,但是人家不让摆摊。最后,她们看中了新华书店后门的一块空地,很多年轻人去书店买书、买英语磁带,他们肯定有收音机,就把邓丽君卖给他们!婧然支好自行车,思存把一大包磁带放在后座上。

人流滚滚,婧然和思存的摊子却无人问津。做生意,不吆喝怎么行?两个女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存说,“你嗓子好听,你先喊。”婧然说,“你嗓子才好听,你先喊。”

思存转动眼珠,“要不,一起喊?”

“好!”婧然说,“我数一二三……”

“卖磁带——”婧然喊道。思存动了动嘴唇,没出声。

“你怎么不喊?”婧然跺着脚。上当了!

思存憋得脸蛋通红,“我不好意思喊!”

“不喊怎么卖的出东西?”婧然道,“一回生,二回熟,我就不信了!”

“谁买磁带?流行歌曲,样板戏!”婧然喊开了嗓子,胆大了。

有人上来询问,自知理亏的思存赶紧推销,“流行歌曲,样板戏都有!”那个人翻着大包里的磁带,“有没有更流行的?”

婧然四下看看,小声说,“有邓丽君。”

那人十分高兴,爽快地付了钱。第一笔收入就这样到手了,婧然和思存高兴得又蹦又跳。

到了中午,行人渐少,站了大半天的两个姑娘累得口干舌燥。思存用手扇着风,“要是有谁能给咱们送两根冰棍来吃就好了。”婧然整理着磁带,笑道,“想得美,等下午收摊了拿咱们挣的钱去买吧。”

正说着,两根包着食品纸的奶油冰棍递到她们眼前。一抬头,正是墨池,举着两根冰棍,笑吟吟地看着她们。

婧然蹦了起来,“哥,你怎么来了!”又对思存说,“嫂子,你和我哥哥也太心有灵犀了,你才想到冰棍,哥哥就送来了。”

墨池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只是笑着说,“我想你们肯定又渴又累,买冰棍来犒劳犒劳你们。”

“你是心疼我嫂子吧。”婧然欢快地舔着冰棍。

“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不疼你吗?”墨池刮婧然的鼻子。“姑娘们,饿了吧,我带你们去饭店吃饭。”

“不行,我们得卖东西呢。”思存道。

“说你笨你不信,中午人们都回家午休了,谁出来买磁带?要卖也得下午上班。”墨池道。

思存想想也是。忙收好东西,婧然推着自行车,思存扶着墨池,一起来到附近的“老二位”饭庄。“老二位”也是X市的老字号,以大馅蒸饺闻名。墨池叫了两屉蒸饺、几个凉菜,一人一碗紫菜蛋花汤。婧然馋了半年家乡菜了,没等菜上齐就西里呼噜地开吃。墨池给思存夹了个饺子,“快吃,这里的饺子可是X市一绝。每桌限量最多供应两屉。”

思存把饺子喂到墨池跟前,“你也吃。”

墨池道,“我在单位食堂吃过了,这顿专门请你们。”

思存咬了一口饺子,皮薄筋道,肉馅鲜美,汁水流到嘴里,鲜香不腻,齿颊留香。思存连吃了四五个饺子,才想起来问道,“为什么要叫老二位呢?”

墨池道,“要说起这老二位,得追溯到清朝末年。”

思存扑哧乐了,差点噎住,吃个饺子还能扯到100年前?

墨池慢条斯理地喝了口汤,笑道,“你别乐,真的是100年前。据说这里还是一个小码头,有一位老实巴交的马姓市民开了家牛肉蒸饺铺子,一张桌子两条长凳那种,专门做码头工人的生意。味道鲜美,物美价廉。这位老马既当大厨又要跑堂还兼收款。他却忙而不乱,把客人照顾得十分周到。回头客越来越多,附近的码头工人干了一天活,傍晚经常三三两两地来吃蒸饺,每当看见客人来了,老板就扯开嗓子,京腔京调地招呼,您老二位来了,里边请——”墨池压低嗓子,学着京腔的吆喝,蛮像那么回事。思存咯咯笑道,“你吆喝得这么好,真应该跟我们去卖磁带。”

墨池举起筷子,作势要打思存的手板,“你还听不听故事?”筷子轻轻落在思存掌心,一点都不疼。墨池继续说道,“就因为老马待客热情,越来越多的人光顾老马的铺子。没过多久,老马就开了家酒楼,他还是保持着物美价廉的原则,并且要求每个堂倌都要热情待客。一来二去,食客们忘了酒楼原来的名字,都叫这家馆子为老二位。”

思存听得入神,好奇地问道,“那他们现在还吆喝“老二位”吗?”

墨池正待答话,服务员端过一盘肉丝拉皮,京腔京调地喊道,“菜齐喽,您老二位慢用!”

思存扑哧一声,笑翻了,“咱们明明是三个人,他怎么还叫老二位?”

两屉蒸饺,墨池在思存的威逼下吃了两个,其他的全被两个姑娘扫荡干净。三个人又坐着聊了会天,婧然道,“赶在下午上班以前去工厂大门口,肯定还能卖不少。”

墨池架起拐杖,“我和你们一块去。”

“你不上班?”婧然道。

墨池笑着说,“机关暑期午休时间长,与其回家睡午觉,还不如和你们一起实践市场经济。”

她们没有营业许可证,不能固定经营,只好背着磁带打游击。墨池帮她们出主意,年轻的工人喜欢赶时髦,去工厂大门前出摊,肯定受年轻工人的欢迎。说干就干,下午的生意果然比上午好,上下班高峰一个小时卖的磁带比一上午都多。这一天,他们卖出了十八盘磁带,纯利润十八元,相当于墨池半个月的工资,思存一整月的生活费!婧然说,“真是不实践不知道,个体经济潜力太巨大了!”

邓丽君出奇的畅销,婧然带回的三十盘邓丽君,不到一个星期就被抢购一大半。婧然有些懊恼地说,“早知道就多带邓丽君了。”

这天中午,思存和婧然堵在工厂门口,生意做得热火朝天。她们敞开大包,让顾客随便挑。这几天,思存也积累了不少生意经,不怕顾客挑,就怕他不挑。越挑的越想买,几盘带子拿不定主意的,买了一盘回去,第二天就会来找另一盘。过去的十年里,全国人民的耳朵被革命样板戏磨出了茧子,流行歌曲就像清新的春风,在样板戏中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焦点。思存现在胆子大得很,她不但敢放开嗓子吆喝了,而且还吆喝的很得意。她们的商品受欢迎,说明她们有眼光、有远见,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婧然去工厂里上个厕所的功夫,回来摊子边又围了一群人。婧然笑盈盈地站在大门口,看着思存熟练地应对顾客。这两年,她真的是对思存刮目相看了。她不再是那个羞羞怯怯的村姑,而是出落成干脆利落,敢想敢干的新女性。入得知识殿堂,出得自由市场,一点也不比婧然那些北大的同学逊色。婧然为思存高兴,更为她的哥哥高兴。这样的思存,才配得上她最崇拜的哥哥。

婧然正乐着,突然发现气氛不对。人群开始骚乱,以思存为轴心推推搡搡。是有人要偷东西还是要欺负思存?婧然赶紧跑过去,只见思存在和一个穿着制服的人嚷嚷,那人粗暴地把赶来选购的顾客挡开。大盖帽!婧然暗道不好!她是学经济学的,知道街头摆摊其实是违规行为。只是一直存着侥幸心里,仗着机灵和工商部门打游击。没想到她才离开几分钟,思存居然就落网了。而且她似乎一点都不怕,理直气壮地跟大盖帽争执!还让围观的群众评理!

婧然赶紧挤到思存的身边,正要赔笑脸,思存突然对她喊道,“不卖了,今天不卖了!”拼命对她使眼色。婧然会意,挤出人群,撒腿就往民政局的方向跑。

“什么?”正在办公的墨池惊得站起来,“思存被大盖帽抓了?警察?”他急得抓了拐杖就要往外跑。

“好象不是警察,是工商局!”婧然跺着脚说。刚才她差点就冲上去救思存了,多亏思存反应快,把她当顾客轰出人群,她才能跑到墨池这里来搬救兵。

墨池急道,“先去看看。”

墨池担心思存,他踉踉跄跄往前冲,都快跑起来了。婧然怕他摔跤,扶着他的胳膊。他们赶到工厂门口,人群已经散去,思存和大盖帽都不知所踪。婧然着急地问她哥哥,“怎么办呢?”

墨池也难掩焦急,想了想,“有可能被带到工商局去了,我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去。”婧然道。

墨池说,“你回家等消息,别一去了不打自招。”他要去捞回媳妇,也惦记着保护好妹妹。

婧然很过意不去,“卖磁带是我张罗的,不能连累了思存……”

墨池拍拍她的肩膀,“放心,有我在谁也不会有事。”

墨池不敢惊动父亲,也就无法跟章伯借车。他飞快地走到工商局,赤日炎炎,一公里还多的路程晒得他头晕眼花,体力难支。他站在大厅喘了口气,问传达室的老头,“大爷……刚才有没有个倒卖录音带的姑娘被带来?”墨池皱眉,怎么那么丢人呢?

老头正在无聊地听评书,可算来了个人说说话,老大爷非高兴,把收音机声音拧小,乐呵呵地说,“是呀,是有个投机倒把的小姑娘,长得还怪秀气呢!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无法无天……哎哟,小伙子,我可不是说你啊!”

老大爷看着这个年轻人十分顺眼,絮絮叨叨没完,“年纪轻轻,干点什么不好。这一投机倒把,弄不好要蹲几年了吧。”

墨池哭笑不得,这是哪跟哪啊!“大爷;”他忍不住替自己媳妇辩解,“那不算投机倒把,最多算无证经营!……咳!”墨池一拍脑袋,他都糊涂了,解释这个有什么用呢,“大爷,那小姑娘被带到哪去了?”

“好像是……四楼吧。”大爷说道。

墨池道谢,拄着拐杖上楼。中午天热,机关都会在室内洒水降温。水汽挥发带出灰尘的味道,墨池脆弱的肺部被刺激得生疼。他上一层楼停顿一下,调整紊乱的呼吸,顺便揉揉僵硬的膝盖。上到四楼,墨池开始沿着长长的楼道寻找,楼道里安静得一点声都没有,水泥地上散着一滩滩水迹,墨池实在忍不住,闷闷地咳了起来。

楼道尽头的办公室门应声而开,思存跳出来叫道,“墨池!”

墨池一怔,思存已经扑了过来,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

墨池抱住她,惊奇地说,“真是新鲜了,这次被抓怎么没哭鼻子?”

思存笑嘻嘻地说,“别用老眼光看人,他们午休了,让我在办公室等候发落。”思存把墨池引到管理科的办公室。

偌大的办公室,东西两边贴着墙桌对桌地摆着四个写字台,那装磁带的大包就放在其中一张桌子上,思存坐在另一张桌边,桌上放着她填写了一半的“来客登记表。”

墨池的心放下了大半,笑道,“你还算是客哪?”

思存扶墨池坐下,象在自己家一般给他倒了杯凉白开,“他们待客的茶杯,干净的,快喝吧。”

“这算是怎么回事?”墨池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他们没想到能抓个倒买倒卖的,没有专门的登记本,只好拿来客登记表凑合了,我还在这愁呢,这来访事由我怎么填?”

墨池憋笑,“填无证经营等候处理。”

思存歪着头想了想,工工整整地写上,“办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我说,你倒是挺仗义的,让婧然跑了,你一人承担。”墨池语气戏谑,心里对自己的媳妇可是又佩服又赞赏。她什么时候也变成了女中豪杰了?

思存道,“哪儿呀,我是让她赶紧找你通风报信。万一我脱不了身,就全指望你啦!”思存紧贴墨池坐着,都快蹭他怀里去了。怎么看都像小两口聊家常,一点紧张的氛围都没有。

墨池想到正经事,连忙问她,“处理到哪一步了?他们会怎么发落你?”墨池边说边掏出钱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