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山青水秀 >

第53部分

重生之山青水秀-第5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山青水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强看见她不服输的样子,颇觉得有意思,进而安慰:“别在意,闺女,你在这里,又养鸡又做腐乳的,可全是动脑子的辛苦活儿,比那些个大力气的男娃都厉害哩!”
文玉这才开心起来,是啊,自己动脑子,不比卖力气差!早不就说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爹,那花生种子买来了吗?”文玉想起更重要的事情。
“买了,带来了,吃了饭,俺就去收拾,这几天眼看着麦子就要灌浆了,种下去,正好!”文强满脸喜色,来的路上,他已经又拐了弯去看麦田,长得高大了,竟然开始有灌浆的苗头了,丰收,在望啊!
今年的麦田,如有天助,隔不几天就会下一场小雨。可省了人力挑担浇水了,没怎么管理,愣是长的壮壮实实的,方圆百里又没有别的作物。连点儿病虫害也没发现,不得不说,这瞎猫也是可以碰到死耗子的!
在小麦田里套播花生。也是一件新鲜事。文强对此看得很神圣,因为花生还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
花生适宜在耕层深厚、质地松软、通透良好的砂质或壤质土壤生长,所幸,自家的田勉强够格,文强在麦垄间翻耕冻垡,疏松土壤。并追加肥料,最后平整做畦。
不得不说,老爹是个做农活的好把式,三天以后,田里大变了样儿。绿油油的麦田里,簇新的田畦排列整齐,畦平土碎,土肥相融,田畦上留有一个个小小的洞穴,那是为花生宝宝准备的暖床。
文玉和姥娘也出动了,两只脚踏在新垄的两侧,手挽着花生篮子,在每个小洞穴里撒播进两三粒种子。然后,用双脚向垄上堆土,把洞穴填上,继续前进。
这种原始的播种方式虽然很累,头低的酸痛,田间的泥土混着肥料的气息。直冲人的鼻子,但是,那种来自心底的满足感,却洋溢在祖孙三代人的脸上。
农民的幸福,就在于,满怀希望的播种,与对丰收的期盼。
整整两天的时间,十亩地的播种工作宣告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关注干湿情况,随时灌溉与疏通田垄的任务了。
文强终于可以歇一歇,安排下闺女布置好的工作,那就是,给小白同学一个明晃晃的教训!
这任务不好完成,谁会闲的没事干,找狗逗闷子?
文强好说歹说的,才领家里来一个友情赞助的闲人。
小白的噩梦,开始了!
那友人很敬业的包着脸,在黄昏时分,一脚踹开了文家的大门,三口人留在屋里没动静,其实都挤在门口向外偷瞧呢。
小白自然是当仁不让,“嗖”一下,窜出来,奔向敌人。
然后,扑人家身上。
然后,在三个主人的鄙视中,伸舌头就舔敌人的手,还“呜呜”的吠叫着,不知道是欢迎呢还是抗击。
那友人不负所望,果断的抽了根马鞭出来,“啪”,照着小白的屁股,重重一击!
三口人激灵灵打个冷战,貌似,下手重了些!
小白一愣,狗脑袋呆在那儿,狗爪子犹自亲密的攀附着不速之客的大腿,它在分析,这是跟自己闹着玩儿呢还是来真的?
自然是真的,比珍珠还真哩!
那友人见这狗还在犯傻,不由豪情满怀,为朋友当两肋插刀,那今天,就替文强好好教育这傻狗一顿吧!
“啪”,第二鞭,又一次落在小白的背上!
霎那间,风云突变。
小白回过神来,全身的白毛根根竖起,猛的向后一耸身子,狗头一扭,张嘴就去咬那根马鞭,和,那只拿鞭的手!
不愧为雪犬,这一口,就叼住了目标。
纵是,文强早嘱咐了友人,要用心包好双手,以防被咬,可惜,还是有“哎吆”的惨叫传来!
文强赶紧现身大叫:“小白,住手!”
文玉紧张之极,听到这一声喊,又大乐:“爹,是住口!”
小白已经急红了眼,尽管,还只是三个月大的狗仔子,可叼住了,就是不撒嘴。
文玉跑过来,抱着小白的头,劝慰了好大一会儿,才把老爹的友人,从狗嘴里解救出来。
那大汉狼狈之极,嘴里嘟囔着:“这么大点儿的狗,还真凶!强哥,它压根儿就不需要再训了!”
文强拱着手,瞪了始作俑者——文玉一眼,和友人一同出了文家大门,嘴里也不停:“对不住啊,兄弟,咱去找个郎中看看,别咬坏了!”
人影子都不见了,小白仍然余怒未消,气喘吁吁地向门口使劲。
姥娘这一通训哦,把文玉从头到脚,数落一通,末了,还定下了规矩:“再不许张罗这等伤人的幺蛾子!除非你想带着恶狗,去打家劫舍!”
还打家劫舍?不敢不敢,文玉抱着小白,点头哈腰的听训,心底里却美滋滋的:咱家小白,真真的是条好狗!这威风,可不是后天培养的,这得先天遗传!
待得文强叹着气回来,文玉的耳朵做好了再来一遍摧残的思想准备,却听得老爹去拍打小白的脑袋:“好家伙,真有你的!以后啊,就得这样,有你在家,俺可就放心了!”
姥娘睁大了双眼,还拽了拽耳朵,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这还夸哪?”
男人心,也是海底的针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想做什么。
文强乐滋滋的,去灶房掂了块儿带肉的骨头,郑重的放在了小白的专有食盆里,然后,背着手,乐悠悠的回房了。
小白都没事,那自己,就更是已经过关了?文玉从强装的悔恨中抬起发光的小脸,“嘿嘿”的傻笑起来。
小白吃的香甜,一边还不住的窥探文玉的脸色,似乎在说:“看我厉害吧?”
三个月的雪犬,个子,已经长到了文玉的膝盖以上,耳朵更尖,像两柄锋利的匕首,嘴巴也变长了,眼睛还是那样湿漉漉的,四爪,也还是粗壮强健的很。
看来,这乡间的气息不但适合自己休养,还很对小狗的脾气呢。等着吧,你快快的长,我呢,练好飞刀,再长些力气,咱们就可以去后山打猎啦!当然,得偷偷的先!
“爹,我以后,可以带小白在村子里走走吗?”文玉知道姥娘那儿肯定行不通,曲线救国,求到老爹跟前了。
果然,姥娘的眼睛,“唰”瞪过来。
“你能看住小白?要是它把人咬了,可怎么办?”文强倒没多想,只琢磨小白惹祸的事了。
“那,你给我做个狗链子,拴着它出门,总行了吧?”文玉赶紧上前,扑扇着眼睛,蛊惑老爹。
“行啊!”文强一挥手,决定了!
“爹真好!真伟大!”文玉手舞足蹈,天可怜见的,这姥娘,被年前的事情吓怕了,每天看护着文玉,当小娃娃似的,关在家里,恨不得哪儿也不去,可闷死喽!
姥娘欲言又止,在灯下忙自己手里的活计,过了半晌,才说话:“姑娘家家的,整天玩狗,传出去,可不好听。”
文强看一眼立马耷拉了脸,委委屈屈的女儿,没办法,只能心软呗!
“她还小呢,等大些了,再讲规矩。”
“惯着吧!跟她娘一个口气,哎!我不多管了!”姥娘叹口气。
文玉心里不落忍了,这老太太,其实是想自己好呢。
“姥娘,我听你的,少向外跑,行不行?就是每天带小白走走,多活动一下身子,有好处哩!”文玉既不想放弃到手的福利,又不愿意姥娘伤心。
“行行,你每天都去走一圈,不过,只能在村子里,可不许跑远喽!”姥娘懂文玉的意思,也退了一步。“不过,姑娘家,也该学点儿针线活儿了,以后啊,不能天天耍刀子遛狗,那是姑娘家该干的事吗?”
“没问题!保证学会针线活!”文玉双手举起:“姥娘英明,我乖乖投降!”
“臭丫头,就会逗我乐!”姥娘拿了正在纳的鞋底子,推文玉的胳膊一下,笑了。
青春一大把,学呗!文玉可不犯怵针线,没吃过猪肉,咱见过猪跑啊,捏个针锥子,戴个顶针,纳鞋底子,做棉衣裳,貌似,这也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吧?
文强见祖孙俩都笑了,也跟着高兴了,要知道,把这一老一少放在文家村,凭空多担了好多的心哩!








☆、第九十一章   爱上做针线

重生之山青水秀91  第九十一章   爱上做针线
文强又留了一天,拾掇些细碎的活计,给小白寻来条皮颈圈,扣上根细细的铁链子,然后,在小白同学很怨念的眼神里,告别了。
上次做的腐乳,都交给老爹带走了,文玉和姥娘一起,订购豆腐、佐料、坛子,拉拉杂杂的一大堆东西,准备大干一场。
尤其是老人,心劲儿很足,在庄稼地里忙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只要变个方式,挣钱就容易的多了。文玉趁机做思想工作,这要是不读书、不出门长见识,那就变革不了,就是说呢,还得放出去,别老在家关着孩子才正确。
姥娘的心思到底活动了没有,目前还看不很清楚,但是当文玉给小白套上项圈,牵起链子,老人却放下手里的活计,跟了上来。
一老一少,还牵了条焦躁的狗狗,就这样貌似很奇特的,走在了乡间小路上。
小白很不习惯套着这东西,不断地歪着头,意图去撕咬那项圈,够不到,于是不停的转圈圈。
文玉几次想把这束缚给小白解脱开,都被姥娘那威严的眼神给制止了,只得继续讪讪的溜达。
遇到面露异色的邻居们,姥娘总率先打起招呼,解释这遛狗的来历,不外乎扯到自己身上,说在家呆闷了,带孩子出来透透气,顺便也让狗熟悉一下环境。
文玉相跟着点头微笑称呼人,心里暗暗思忖,原来这时节,并不流行正常人家出门遛狗,瞧惹得老人这些解释,仿佛,一旦跟遛狗沾上边。就化身成了不务正业的纨绔。
痛苦又纠结的路程划回圆点,这个累呦!
“玉丫头,走的很辛苦吗?”姥娘看孙女的惫懒样子,忍不住询问。
“心不苦,命苦!”文玉撅撅嘴,这世道,也忒不自由了吧?
“臭丫头。还命苦上了?去,拿针线簸箩来,你这性子,得着实刹一刹!”姥娘又恼了。
没有办法了,文玉认命,去搬了老人的常用家什,针线簸箩。嗬,针头线脑,五颜六色,针锥子,顶针也是明晃晃的,还有,文玉寻宝似的查看,发现了圆圆的,绣花用的箍棚子。
一个圆圆软软的花布针匣子,正中一个裹了棉花的大南瓜。一根根亮闪闪的缝纫针就扎在了上面。一圈肉肉的小娃娃手拉着手把匣子围起来,个个红袄绿裤。头上一根朝天椒,煞是可爱。
文玉爱不释手,捧着那匣子左看右看:“我能不能先学做这个?拿花布做的小娃娃可真好看!”
姥娘恨铁不成钢的一把抢过去匣子:“不能!先把鞋底子纳好,再说别的!”
纳鞋底儿是农村一种布鞋的做法,先在桌子面上刷一层自家熬好的糨糊,把旧的衣服布料扯开,若干层重叠铺上去。每一层中间都要均匀的抹上糨糊,等彻底干透了,从桌面上揭下来,便成了很硬的隔板。
然后把隔板剪成需要的大小形状,用白布条再包上边,最后取四到五张这样的隔板叠在一起,用棉线一针一脚细细的纳过去,针脚越细密,鞋子的寿命越长,穿着也越舒服。
纳好的鞋底做的布鞋通爽,透气,舒适且轻便姥娘讲得头头是道,手下针线如飞,一看就是个纳鞋底的好手。
说是要让文玉学会纳鞋底,其实也不可能真就放手去操作,毕竟小手还嫩,戴了顶针也纳不通透,姥娘的本意也只是让她先看懂而已。
“丫头啊,日子再苦,也不能让自己的亲人打赤脚,不管新旧,脚上总得有一双鞋,困难的人家,冬天打赤脚在农村不是一件出奇的事情,如果哪家做娘的有些笨拙了,她的孩子们可能就难逃厄运喽。大冷的天,还在赤脚走路的人,脚冻得都失去知觉了,所以说呢,女孩儿家家的,必须得学会做鞋纳鞋底!”
文玉听得直点头,鞋底的样子是不是玲珑,鞋底索打得是不是精巧,也是评判农村妇女的标尺之一。有那做活细作的闺女,鞋底做起来真的是有模有样,好看又耐用,深得同乡人的赞誉,鞋底常被当作典范供人模仿,那么这闺女就会名声远扬,说媒的就可能把门槛踩低喽。
原来,姥娘是担心咱嫁不出去,文玉傻笑,没有反对,而是静静的坐在姥娘的身边,看她如何把一块块碎布片拼凑成一双玲珑的鞋底,还不时的讨教着一些问题,讨老人的欢心。
千层底的鞋底啊,纳进了一代代农村妇女扯不断的爱。
祖孙俩还练习了用棉线搓绳子,一人一头,把白色的棉线拉开,用手心将五六根线搓在一起,这样就结实耐用了。
“玉儿,姥娘看你做针线,还有点儿是那么回事。”终于,姥娘的好评来了。
“嘿嘿,看看师傅是谁,徒弟准差不了!”文玉揉揉酸痛的脖子,也很自满。
“下午,给你些碎布片,自己爱怎么捯饬就怎么捯饬去吧!”姥娘发了特赦令。
“好唻!”文玉大声答应:“姥娘,累了不?我去做饭吧?日头已经升到正中,午饭可别耽误了!”
“这丫头,还是跟吃最近!”姥娘摇摇头,继续做活。
自然是跟吃最近的,文玉笑嘻嘻,哼着歌在灶房忙上忙下,烧火炒菜,所有的疲累竟然都消散了。
小白凑上来,拼命的摇尾巴,那意思:跟玩一会儿呗?
文玉随手捡起根木柴,向院子里一丢:“小白,去,叼回来!”
小白终于有活儿干了,一扭身子,就窜出去,叼起那根木柴,乐颠颠儿的跑到食盆那儿玩去了!
文玉等了半晌,不见小白回返,出门一看,已经身子斜躺在地上,把木柴咬的七零八落,玩得不亦乐乎呢。
“哎,想带着去打猎,同志还得努力啊!”文玉叹息,这狗狗再聪明,也还是不如人不是?
“姥娘,咱下次,去地头上遛弯好不?顺便也能看看咱家的花生发了芽没。”文玉吃着饭,进一步征求老太太的意见。
姥娘警惕的看文玉:“不会又想跑远处了吧?那山上,可不能去!”
被说中了心思的文玉只好装傻:“哪儿能呢?就只是去地头上,转完就回来。”
心里犯起愁了,这姥娘大人,要不要一直这样草木皆兵的的呀,春天的山头,可正好看呢,想个什么法子,让老人开恩呢。
祖孙俩走在地头上,田里,已经有春耕的庄稼人,小孩子们热热闹闹的,在田野上撒欢的疯跑。
又一次,碰到了文家村的里正,也扛着犁耙,站在地头上艳羡文家的小麦呢。
“里正爷爷,吃午饭没?”文玉按照习惯打招呼。
“是文玉啊,爷爷吃过了,来看看你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