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高官 >

第34部分

高官-第34部分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川的开场白,讲得很合乡亲们的心意。大家都饶有兴味,聚精会神地听着。

“林蛙,是我们远山县的特产。我们红枫湖更是林蛙的主产区。它是纯野生动物,也被称作哈士蟆。”

几个孩子在人群里学起了蛙鸣,引起一阵骚动。

“你们。。。。。。你们这几个小泥猴,再扰乱课堂秩序,我可不客气了,不打扁你们的红屁股,也扒你们一层皮,我的牛鞭子可厉害呢!“牛娃生气了,大喊。

牛娃的警告起了作用,蛙声顿时消失了。

”一般人认为,林蛙就是青蛙,就是蛤蟆、田鸡。其实,这是误解。林蛙和青蛙和蛤蟆、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也许,乡亲们觉得房前屋后常见到的林蛙平平常常,除了可以用来做菜吃,没有什么大的价值。这可是太小瞧林蛙了。林蛙,是集药用、食用、美容功能于一身的珍稀两栖类动物。我们这里的林蛙,更以特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逐渐被国内外客商重视。我们红枫湖的林蛙,因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影响,以其个体大、产油量高、体质健壮、繁殖量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它富含四种激素、九种维生素、十三种微量元素和十几种氨基酸,可称为货真价实的金蛙啊!“

谷川努力使自己的讲解浅显易懂。这一课,他首先讲解林蛙幼蛙的培育。下一课他准备讲林蛙养殖技术。

两个小时后,课程结束了。

在回”枫桥宾馆“的路上,谷川听见几位老人在说着悄悄话。仔细听听,原来在议论他。

“这个老师真不简单,讲的课能听懂,听见也解渴。”

“这怎么觉得,这个老师这么面熟?”

“是啊,太像咱们村的谷三了。”

“谷三?听说他早就当大官去了,二十多年过去了,他怎么会在这里给咱们讲课,当老师?”

“也许是咱们都年龄大了,老眼昏花,看人走神了,不中用了。”

“反正,我越看越像谷三小子。”

“长得像的多了去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谷川默默地站在暗处,大气不敢出。等这几位老人走远了,他才迈动脚步。

4

接未归匆匆忙忙赶到乡政府,来到乡长高山泉的办公室门前。

昨天下午,红枫湖乡党政办公室秘书小于给枫桥村打电话,通知接未归,乡长高山泉找他有事,请他抽时间到乡时来一趟。

“当当当!”接未归敲了敲门,见里面没有反应,又用力推了推门。可是,紧锁着的门推不开。

这时,乡党政办秘书小于从隔壁办公室伸出头来,说:“接书记,别敲了,高乡长临时到县里有点事儿,不在家。”

于秘书,二十六七岁的女孩,很清秀的样子。她是县长于天宇的女儿,刚从市里一所大学毕业。平常虽然公公是工作上有些接触,但接未归能够感受到她对自己的眼神温度较高。

不知为什么,接未归一见到于甜女便心里“怦怦”直跳,她的眼神更让他感觉到火辣辣的。

第一次见到于甜女时,是三年前的一个冬天。那一年的冬天很冷很冷,接未归在县里参加自觉考试的最后两门课程考试。每次到县城来,接未归没有钱住旅店,只好随便找一家屋檐下、门洞处,将就一个晚上。可是,那一天风雪交加,接未归找不到可以避风遮雪的去处。

这样的夜晚,露宿在室外,一定会冻死的。接未归心中十分清楚这一点。于是,他便 在空落的县城大街上慢跑,以增加活动量获取热量。

不知跑了多久,接未归已经感到身体麻木了,意识也有些模糊了。他觉得自己真的支持不住了,随时都可能栽倒街头,并且再也站不起来了。。。。。。

就在这时,一辆轿车停在了接未归的身边。此时的他,正雪人似的抱着马路边的电线杆。

开车的是于甜女,她冒雪从市里回县城的家。

接未归被于甜女拉进车内。于东奔西走女了解到接未归的处境后,想让他到自己的家里住一晚上。接未归走投无路,同意了。

可是,当接未归知道于甜女是县长的千金后,竟然死活不肯到她家借宿。于甜女磨破嘴皮,接未归坚决不肯,不知为什么。

万般无奈的于甜女,只好把接未归送到一家小旅馆,并替他交付了十元住宿费。

接未归和于甜女就这样认识了。当然,后来接未归要还那十元钱时,于甜女拒绝了。她告诉接未归,那是她投资性支出。。。。。。

“我。。。。。。”接未归一时没了主意,不知是该留下来等候高乡长,还是打马回营,原路返回枫桥。

“我什么?接书记,翻山越岭这么远,来一趟也不容易。你就先到我办公室休息休息,等高乡长回来。”小于热情地说着,大大方方地请接未归进屋。

“我。。。。。。在外面等吧,外面凉快。”接未归笑笑,心里对小于的热情有些感激。

“你这个人,架子不小啊!怎么,我的办公室就不能进?”小于有些不高兴,她早就发现接未归每次到乡里来办事儿,都躲着她。

“不。。。。。。你误会了,于秘书,我这个官,火柴棍大小,什么也不是,你可是我的上级领导。你正在工作,我不便打扰。。。。。。再说,你屋里电话太吵,我想清静清静。”接未归终于找到了借口,抱歉地告别了小于,来到院子一个角落的树下。这里的林荫很茂密,既阴凉,又有石凳可以休息。

坐在林荫下,接未归感到一阵清凉浸入体内,心中也十分惬意。

和山里的孩子一样,接未归从小就和树木有着特殊的感情。

刚出生不久,妈妈着接未归下田里劳动。喂饱了奶后,就把接未归包裹好,挂在树杈上。妈妈弯腰在树下干活,接未归便“咿呀咿呀”和树叶说话。

会走路后,接未归便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整天和树长在一起。

每年春暖花开,冰雪融化,小燕子用尾巴剪绿柳丝的时候,接未归就折来柳条做柳笛。他制作柳笛的水平,在小伙伴中是高的,为他成为“孩子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动作很麻利,用力也很巧。先是慢慢把柳条捏软,然后轻轻地把柳条的外皮撸下来,用赤白的柳杆敲几下,再把柳枝皮的一端用牙咬扁,柳笛就做成了。放到嘴里轻轻一吹,柳笛就能吹出很好听的声音。别看柳笛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是,每一步在用力上都很有讲究,轻重要恰到好处,哪一个动作用力不够适当,柳笛便报废了。

村里的大人们,有时也逗接未归,说:“孩子,这柳笛不能成天吹,要回家学数数,吃书本才好。总吹柳笛,蛇会被引来的。”接未归不怕蛇,也知道蛇听不懂柳笛,不会被吸引。所以,接未归不管不顾,继续吹他的柳笛。小伙伴们围前围后,笛声齐鸣,简就是一支柳笛乐团。

吹累了,便猴一样爬到树上,折柳枝,吃柳椹。柳椹甜丝丝的,带点苦味。

有时候,接未归和小伙伴们用柳条编成“伪装帽”,戴在头上,在林子里追来赶去,玩八路军打鬼子游戏。

“榆钱”是长在榆树上的嫩芽,一簇簇挂在树桃,翠绿欲滴,郁郁葱葱,清香扑鼻。接未归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采摘,回家让妈妈用玉米面拌好,在锅里蒸成“榆钱饭”。“榆钱饭”鲜嫩可口,好吃解馋。妈妈说过,榆树是山里人的救命树。树皮、树叶、树根都能吃,救过很多人的命呢。

杨树最有趣。春风一吹,枝条上就慢慢钻出“树巴狗”。不知不觉间,“树巴狗”从枝头落了下来,毛茸茸的,满 地毛毛虫。淘气的接未归常常把毛毛虫般的“树巴狗”拾起来,偷偷地放到女孩子的菜筐里、衣兜里,搞恶作剧。女孩子如果吓得惊天喊地,他们便乐得手舞足蹈。

等到杨树叶子长出,“哗哗”响的时候,杨树就成了鸟儿的天堂。啄木鸟来捉虫,“笃笃笃笃”的声音很悦耳,灰喜鹊来垒窝,一次次衔来树枝,辛勤地劳动,建成一座座漂亮的卵巢。。。。。。秋天,秋风扫落叶,杨树叶子纷纷飘落下来,地上铺满厚厚的一层,母亲就用针和线做成一个杆子,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穿杨叶,一片一片的穿。穿起杨叶,然后撸到后边的长绳上,最后是长长的一大串,像一条大大的毛毛虫。带回家,向乡亲邀功请赏,用来烧锅火很旺,不用拉风箱呢。

枣树最沉得住气。清明过后,天气真的热起来,枣树的叶子才慢慢发出来。有农谚“刺树发芽种棉花”。枣花像小米,像星星,黄黄的,金子的颜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引来无数彩蝶和蜜蜂在枝头闹。经过一个暑夏的孕育,枣子渐渐长大,慢慢变红了。有谚语“七月十五刺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刚红圈的枣子。在红枫湖叫“红腚眼”。“红腚眼”的枣子就可以吃了,又脆又甜,非常馋人。打枣的时候是妈妈和接未归最高兴的时候。家里有两棵枣树,每年打枣的时候,接未归便学着邻居家叔叔大爷的样子,带着长长的竹午和大麻袋,打下枣带回家,倒在大筐箩里,除洗净生吃,解解馋,剩下的要用绳拔到房顶上晒干,等到腊月里打花糕过年用;有时也用瓷坛存些枣。把鲜枣洗净晾干放进坛子里,坛子里放进高度白酒,然后用塑料布蒙上,密封好,待到除夕夜全家团圆时,打开来吃,奇香扑鼻。。。。。。

正闭着双眼在树下乘凉休闲的接未归,突然感到一阵香气袭来,睁眼一看,是于秘书站在面前。

“你。。。。。。你。。。。。。”接未归不知道说什么好。

于秘书甜女玉立。薄薄的衣服合身地裹着她的腰肢,轻盈飘逸地罩住她匀称丰腴的乳峰。接未归感到心跳加速,气也喘不过来。

“接书记,你没事儿吧?哪里不舒服?”于秘书关心地问道。

接未归目光转向别处,竟然口吃起来:“没。。。。。。没,不。。。。。。没。。。。。。有不。。。。。。舒服。。。。。。”

“接书记,你是全乡。。。。。。全县唯一的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村支书,听说,当年高考,你还是全县的文科状元,我可是从心里佩服。”于秘书落落大方,表达自己对接未归的崇拜。

“嘿嘿。。。。。。”接未归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笑。

“高乡长刚才来电话了,请你等他一会儿,他正从县上往回赶。”

“太好了,和高乡长见完面,我还要赶紧回去,村里还有一大堆事。”

“搞养殖业,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可是,你们枫桥村项目选得好,乡里都在议论,夸你这个书记有眼力,脑瓜也聪明。”

提到村上的工作,接未归顿时无拘无束起来。他如数家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

于秘书专注地听着,时而微笑着点头呼应。

介绍完村里的致富项目,接未归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走吧,接书记,我们到我的办公室,继续聊。我这个秘书,接听电话可是主要职责,不守在电话边怎么行?”于秘书再次邀请。

接未归笑笑,愉快地跟在于秘书身后,来到她的办公室。

在于秘书的办公室里,二人又谈起许多关于红枫湖乡发展山区经济的话题。有很多共同点,产生了许多共鸣。接未归也对秘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于甜女,家住在县城。到红枫湖乡来工作,是过渡性质的。她说,自己其实喜欢媒体工作,当记者。用自己的一支笔,讴歌天下英雄,鞭笞人间邪恶。当然,也希望做共青团工作。成天和青年朋友们在一起,生动活泼,乐趣无穷。

于甜女告诉接未归,乡里最近工作非常忙。干部们基本上都到红枫湖水库去了。“中国远山首届国际枫叶节筹委会”设在那里,大型广场文艺晚会“红枫情”将在红枫湖水库边举办。县委书记卓权安营扎寨在那里,亲自督战在第一线。乡里领导战战兢兢,生怕工作中出现什么纰漏。

“唉,老百姓对这样的活动不感兴趣。”接未归苦闷地说,“这个节,那个活动,雷声大,雨点小,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劳民伤财。”

“接书记,你可千万别再这样说话。乡里反复强调过,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国际枫叶节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这个节办得轰轰烈烈,成为远山县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撼。”于甜女说。

接未归又叹了一口气,不吱声了。于甜女善解人意地注视着接未归,默默地陪他坐着。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

“您好,我是红枫湖乡党政办公室秘书于甜女,请讲话。。。。。。”于甜女拿起电话听筒,接听电话,做记录。

接完电话,于长城女歉意地笑了笑,端来一杯水,放到接未归面前,说:“这是我自己的水怀,你喝点水吧。”

其实,生长在山村的接未归,对碗筷水怀之类用具的使用,不可能有什么特别讲究。但是,于甜女让他用自己的专用水怀喝水,他还是很感动。

于甜女说,刚才是县里来的电话。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乡镇,抓紧完成有关国际枫叶节各项有关筹备工作。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搞好项目建设,充分展示远山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大好形势,吸引外商投资开发山区资源产业。

“这些项目,我认为是造假。把全县的牛羊猪鸡集中到一起,放在路边展览,是挺气派,但是,这些所谓的养殖基地,完全是临时展示性质的,有什么意义?再说,我们各村都有乡里的摊派任务,工作难度太大,老百姓不把自己家精心饲养的牲畜家禽丢了、饿了,出现什么闪失,更不愿意这些宝贝离开自己的家。这些动物是在老百姓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的,老百姓和它们感情很深的!”说到这里,接未归有些激动,“再说,牛、羊、猪圈到一起,打起架来怎么办?伤了怎么处理?鸡鸭鹅关在一起,得了传染病怎么办?那可是一死一大片啊!再说,它们生了蛋,能够分清楚是谁家的?”

“你这些道理,领导们能不明白?县里、乡里的出发点是好的,主要还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达到引进外资的目的。”于甜女说。

接未归喝了一口水,不再说下去。

“接书记,透露一个内部消息给你。”于甜女身子倾了过来,神秘兮兮的样子。

“什么秘密?”接未归问。

“县委组织部前几天来电话,要各乡镇上报副乡级后备干部名单。乡里研究后,认为你的条件最合适,已经上报了。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