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血咒迷城 >

第35部分

血咒迷城-第35部分

小说: 血咒迷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镖们也就近藏身在树荫下、打开空调的车“看样子,是要下雨了!”我说。

“那今晚上不是没月亮了!我今晚上还要发报呐!”鬼子意外地说。

“你不是喜欢月黑风高的夜晚吗?”我调笑着说。

“下雨打雷影响频率,接收效果不好!唉,和你说了也不懂!”鬼子一边拿过电脑,查着天气,一边自言自语,“这夏天的雷阵雨来的快走的快,应该没有太大的事……”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夜,有丝丝的冷风吹来,给炎热盛夏的晚上送来一丝清凉。空气越发的潮湿,给人一种强烈的憋闷感觉。

风渐渐大了起来,接着落下了滴答滴答的大雨点,滴在晒台上的雨点被还带着白天躁热的水泥地面瞬间吸干,并散发出一股湿热的潮气。天空乌云密布,仿佛一块巨大的铅块向地面坠下来,天地之间的距离越发的短小,远处的乌云简直就像是“趴”在了山头上……

很快,狂风漫卷着雨水奔腾而来,倾盆而下,越下越大。

轰隆隆!一声沉闷的雷声响起,仿佛怪兽的吼叫一般,房间的灯和一应电器忽然都停止了工作,整个宾馆陷入了黑暗。

“槽了!一定是刚才的雷把电闸给击坏了!”我说。

“放心,一会保镖就会修理好!”莫林不以为然地说道。

“嘿嘿,没事,哥还有备用电源呐。”鬼子说着,把电台连到蓄电池上。

刚才巨大的雷声,仿佛打开了雷神的口袋,紧接着,一连串的雷鸣响彻夜空,好象整个天空都是炸雷的响声,数道闪电如光蛇一般蜿蜒着、扭曲着从天而降……

霎时间,黑幕一般的天空中,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无数穿着古代盔甲装束的士兵,或步行,或骑马,手持大刀、长矛、盾牌,结阵相互拼杀着。尘土漫卷,旄旗蔽日,飞矢漫天,鼓角争鸣,杀气冲天,耳边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刀盾撞击声、呐喊声、嘶吼声,一幅惨烈的冷兵器时期的战争,在夜空中井喷般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悍不畏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此时,鬼子的破旧电台却传来了一阵吱吱、嘀嘀的诡异声……

我留心细看,半空中战场的士兵,却像极了满清八旗士兵的装束打扮。正等再仔细观察一下,忽然间,暴雨骤然停歇。狂风吹着夜空中漫卷的乌云向远处飘去……

一时间,风散雨消,雨过天晴,一轮满月浮现在夜空中……

屋里的电灯闪了闪,一对电器又开始了工作。

宾馆外面忽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我探出头去,只见月光下的保镖们都向半仙的窗户在摆手。岳群、莫林、鬼子也都目“怎么了?”半仙吃惊地问道。

“真神了,也没你做法呀!是不是靠意念啊!”鬼子问半仙说。

“啊?你是说刚才……那,那不是我干的……”半仙也一改往日胸有城府、深不可测的样子,慌忙辩解道。

“咦!这是什么……”鬼子坐在他的旧台电前,找出摩斯密码对照表又写又划地鼓捣了好一会儿,拿起写好的纸念道,“中伏,速援,巴山营,祭台前。1910点7。”

“这是哪个二货搞的恶作剧!还打上了SOS!”鬼子说着,把手中的纸递给我们传看。

半仙接过鬼子递过来的纸,看了一眼,便紧张地快步走到灯下,又仔细地看了几遍,激动地说道,“鬼子,这不是恶作剧!这是一百年前的电文!”

“不会吧,半仙,刚才你变了个戏法吓我们。这会别又蒙我们。人吓人吓死人呐!”鬼子说道。

“你们看这里。”半仙指着电文给我们看,只见鬼子念过的那段电文,赫然写有“1910。7”一串数字。

“不是我乱写的,是按照电文翻译的。”鬼子解释说。

“这是……”我疑惑地看着半仙。

“这是说,这封电报是1910年7月发出来的,在天上整整走了一百年……让我想想,1910年,应该是大清宣统二年……”半仙说道。

屋内的人都震惊了!

1910年这封一百年前的电报,为何在一百年后,让我们收到?

一百年前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九章 第六节 水库下面的祭台

“难道电波也会穿越了?可能最近穿越的小说太多了……”鬼子说。

“鬼子,是不是你译错了?你的摩斯密码表对不对啊?”我疑惑地问道。

“怎么会错,我译了两遍。估计好像是有什么紧急情况,这电文几乎就是明传了!”鬼子说道。

“不要争论了。这个电报里提到了‘巴山营,祭台前’!也许就是我们要找的祭台!”半仙说,“现在大家分工去找查。大胜,你和鬼子查一查我们住的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大量的磁场。岳群,你和莫林查一查‘巴山营’和‘祭台前’是什么地方。和我们要找的祭台有什么关系。”半仙说道。

“半仙,那你呐?”鬼子问。

“我年纪大了,要睡觉!”半仙没好气地说道,“唉,我要‘穿越’到一百年前,去看看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明天中午,我们再碰一下具体的结果。”

半仙说完,便去翻他那些宝贝典籍。岳群和莫林一个去拿地图,一个去安排保镖到附近打听。

“胜哥,我们到哪去查磁场?”鬼子问道。

“你在网上查查,看有没有关于这个地区有磁场的纪录。我把这个地区相关数据,传给地质队的一个朋友,请他确认一下。”我说道。

……

忙了大半个晚上和一个上午,第二天中午,几个人又重新聚在一起。

“这里的确有大量的磁场。”我首先说道,“头几年发现了磁铁矿,蕴含四氧化三铁。就在这附近。后来政府担心污染水源和环境,就一直没有开采。”

“巨大的磁场加上雷雨、闪电可以再现当年的影像和声音。我在网上查到的。有记载,是一支地质勘探队,荒郊野外碰到雷雨,就躲藏到一个山洞里,却听到洞处有战场的厮杀声,都以为穿越了或是见了鬼。后来在那找到了磁铁矿。”鬼子说道。

“我和莫林查到了‘巴山营’是一个地名,那原来有一个村子,就在赫图阿拉附近大约三十里。村子不远处有一个古祭台。据赫图阿拉镇上的老人说,听祖辈说起过,那里是祭祀神龙的。可谁也不怎么信,石龙在陵园,怎么会跑那么远祭祀。”岳群有些兴奋地说道,“如果猜的没错,那个古祭台就应该是我们要寻找的祭祀石龙的祭台。”

“不过,1958年修建大伙房水库,‘巴山营’和‘古祭台’都被淹没在水下了。我们原先寻找的思路排除了水库,现在来看,是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因素。祭台正在水库下面。”莫林说道。

“呵呵呵,综合你们大家收集的资料,再加上1910年发生的事件。这就对上了。”半仙燃起一支烟,缓缓地说道,“1910年,农历庚戌”宣统二年时,先是二月份川南嘉定起义,后是广州新军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无异于给已经千疮百孔的满清王朝雪上加霜。紧接着,熊成基谋刺海军大臣载洵和萨镇冰,未成被杀。又出现了轰动全国的汪精卫等人刺杀载沣未遂被捕的大事。满清朝廷准备开始立宪,实行开设议院。东三省总督锡良却领衔上奏,借资政院开院之机,请愿代表发动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

“时值七月夏,东三省水灾遍地,有记载仅黑龙江省淹地达2万余亩,难民达15万人。革命党很可能趁民怨沸腾之机发起了暴动起义。趁夜攻击赫图阿拉,意图截断满清龙脉,但在‘巴山营’遭到埋伏。那个时候,能用电台发电求救的,肯定是首领之类的起义领袖。他们最后退到了‘巴山营’附近的‘祭台前’,抵抗待援……”

半仙像是在讲述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房间里面静静的,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想起昨晚雨夜中天空中呈现的影像,想像着那晚起义战斗的惨烈,就连鬼子也张大了嘴,一声不吭地听着。

“在雷雨之夜中,他们所发出的电文,和他们当时战斗时的影像一样,被附近强大的磁场记录了下来。”半仙熄灭手中的烟,说道,“可以肯定,昨晚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义军遭到伏击时的场景,鬼子收到的电文,就是他们求救的信号。就像录像机一样,那些影像、声音、电波都被闪电录在了附近的磁铁矿里。一百年后的再有同样能量的闪电功率时,磁铁矿就会像录像机一样回放当时的场景。”

“没想到,鬼子立了一大功。无意中指明了古祭台的方向。”我拍着鬼子的肩膀说道。

“是啊,要不是槐哥,我们不知道要绕大的圈子呐。当时我们可把水库方向给排除了呀!”莫林也笑着说道。

“好!我们现在抓紧时间吃午饭。下午,我们去‘钓鱼’!要把船准备好!”半仙说。

“放心吧,‘带头大哥’,从我们到这的第一天就已经把船准备好了。原想着,要是没事呢,陪您坐船欣赏湖光山色来着,没曾想,还歪打正着,派上了大用场。”莫林说道。

“我让人一会儿就去镇上买些渔具。”岳群说,“对了,今天午餐的主菜,就是这大伙房水库的鲜鱼!”

“好啊!岳老大,你车上还有没有拉菲了?”鬼子说。

……

与此同时,蛰伏在赫图阿拉的各路“掘金”势力,上午都接到了青龙堂邀请喝茶的请“没想到哇!一向自视清高、‘天潢贵胄’的皇族,也会请我们这些‘草根’喝茶,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吧。”南岳搬山徐硕眯缝着仅剩的一只独眼说道。

“听说,敦煌的沙飞天已经应下了,正在替青龙堂游说其他人呢!”“赶尸人”湘西童度缓缓地说道。

“哼!这种货色,真***丢脸。要是早生几百年,又是一个吴三桂。早生几十年,也是一个投靠鬼子的汉奸!”“屠龙手”关中孔云龙粗声大气地吼骂道。

“好啦,好啦,既然我们大家都愿意听从阮兄弟安排,那就让‘老大’发话吧!我们也别在这倚老卖老了!”河鬼蹲在椅子上,边敲打着旱烟袋边说道。

“呵呵呵,这‘老大’的名号我可不敢当。”阮途斜倚在椅子上,懒散地笑着说。

“我说阮兄弟,你就别矫情了。谁不服你当老大,我屠龙手第一个就灭了他。”孔云龙说道。

“想当年,青龙堂偷袭川中三大家族,夺取‘八宝琉璃镶金砚’,在北上返京途中,与各地的大小‘掘金’势力、意图染指宝藏的世家大族们冲突不断。我听说,最激烈的时候,一天之内宝砚竟然数易其手,几经辗转,各方均损失惨重。也就此结下了‘梁子’。当年的恩怨,在座的都有份吧?!”阮途一边说着,一边拿过啤酒瓶对着瓶嘴灌了几口酒,继续说道,“青龙堂这一年多来,屡战屡败,已渐显颓势,手下也人才凋零,或者说到了手下无能人可用的境地。这次能屈尊礼士,请大伙喝茶,其实是想和我们联手,共同对付川中三大家族。呵呵呵,表面上是联手,实际上是让我们大伙去替他们青龙堂当炮灰。”阮途说着,又几口喝干了啤酒,将瓶子随手摔碎在地上。转过头来,看着追谁他的一群人,说道,“我们不同于那些自诩诗书传承、丰泽载厚的大家族。既然敦煌的沙飞天都已经应下了,我们也不妨做个顺水人情,看看他们想干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至于大家伙同青龙堂、同川中三大家族的恩恩怨怨,现在,还不是报仇的时候,先记在心里。等时机一到,报仇的事,你们第一个要叫上我。”阮途说道。

话音刚落,便博得屋里一片呼应、喝彩声。

阮途完全按照深谙谋略之道的半仙的计划来执行,“暗中蓄势,出头的事,让其他人去做”。

我们住的是一座新建成交付使用刚刚一年的宾馆。迎合现代人当下时尚、舒适、追求自然的需求,宾馆的位置环山朝水,东西两侧均是峰峦叠嶂的群峰,南面是一座不知名的大湖,湖水直通大伙房水库,湖的对岸是起伏的群山,仅北面一条大路经国道通向外界。

整个宾馆坐落于山青水秀之间,远处山峦起伏,树木葱郁,近处鸟语花香,湖水悠悠,景色宜人。

下午,我们坐上已准备好的船去钓鱼。

莫林从旅游区租来的游船紧靠湖边的小码头,船体二层,一层前面是驾驶室,后面则是游客的船仓座位,二层是露天甲板,早已准备好了水果、饮料、零食。我们直接上到顶层,一边迎着水面吹来的清凉的风,一边喝着饮料,聊着此行可能的收获。

从码头出发,游船居中,前面和左右,各有莫林安排的三艘快艇护卫警戒。

大约一刻钟,船便驶进了水库区域。

水库全称叫大伙房水库,距省城68公里。水下淹没的区域,就是当年著名的满清(当时叫后金)和大明王朝的萨尔浒大战遗址。

公元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月,经略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号称50万明军,计划兵分四路围剿后金,最终会师赫图阿拉。

兵力上处于劣势的努尔哈赤以“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为经略,集中八旗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五天之内,在三个地点进行了三次大战。有记载,此役明军惨败,文武将吏死者310多人,士兵身亡者45800余人,亡失马驼甲仗无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此战役也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努尔哈赤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在关外的统治开始全面崩溃。

历史的云烟早已散尽,古战场早已淹没在水下,水上则成了游览胜地。

看着眼前的湖光山色,点点白云,雄秀幽奇的山岳,置身于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景区,心情也越发清朗。

岳群拿出卫星定位仪,对照着半仙在十几年的地图上标明的方位,测找了大半个时辰,才猜测着将船停在水库湖面上。

“船下面就是叫‘巴山营’的村子,祭台在村子附近,估计得找一阵子。水深大约有二十米。”岳群看着测量仪说道。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今天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其他的事儿就交给你们了。”半仙说着,接过保镖递过渔具,和鬼子一屁股坐在甲板上,理线、挂铃、上饵、抛杆……自得其乐。

我和岳群穿好水靠,挂好水肺,一艘快艇停泊在游船边上遮挡着,防止其他人发现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