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门多喜 >

第108部分

农门多喜-第108部分

小说: 农门多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最起码,自家人对于喜三根是知根知底的,总比仓促之间凑合着嫁人好吧。
    一番话下来,董敏和素素默然。
    两口子虽然对喜三根一点信心都没有,可女儿说的确实有道理。
    盲婚哑嫁,要是女儿嫁给别人,纯属瞎子摸象,谁能保证就比嫁给喜三根过得要好?
    思来想去,最后董敏和素素默认了董婧的说法,亲自找喜三根说起这事。
    初时喜三根不同意,自小当侄女一样看着长大的人,怎么能娶为妻子呢。
    后来董敏哭求,就当她将董婧寄存在喜三根这里。
    嫁出去的女儿,只用守一年孝期,在这期间,董敏会为董婧仔细物色成亲人选,等一年孝期满,喜三根还是不愿意跟董婧做夫妻,到时他再跟董婧和离就是。
    热孝期虽然可以成亲,却不能圆房,一年孝期满,董婧还是完璧身。
    董敏都说到这份上了,喜三根再不答应,便显得不近人情,再说,他又不用跟董婧做真夫妻,于是,喜三根点头同意。
    董婧的嫁妆是现成的,喜三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只要换件新衣服就行。
    孝期内婚事不宜大办,就两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亲事便算是成了。
    三天后,董婧和喜三根成亲。
    董婧和喜三根做假夫妻的事,除董敏一家和喜三根外,只有吕氏知道,董梁一家和董晓都被蒙在鼓里,外人更是毫不知情。
    亲事过后,董家和喜家没了来往。
    在喜家人面前,一下子全家相比原来长了一辈,莫说是董梁他们,就是知情的董敏,自己也感觉别扭。
    董翠兰原先还抱着观望的态度,想要找个合适的时候,再次提起董小武和喜多多娃娃亲的事,董婧这一嫁给喜三根,她是彻底歇了心思。
    董小武是在董婧成亲后回来的,并不是因为他知道了祖母和四哥去世的消息,而是他想以十二岁的年纪,参加今年的秀才考试,回来请求夫子为他推荐报名。
    大祥国那边也有科考,而且不用推荐便可报考,可董小武还是想回大晋多考试。
    当知道自己从喜多多的小武哥哥,变成了小武舅舅,董小武受的打击可谓不小。
    既成事实无法改变,董小武心灰意冷,放弃了考试报名的事。
    想要即刻离开,可又很想见喜多多一面,于是一天拖过一天,每天他都站在喜多多家门前,今天终于看到了喜多多。L

☆、第190章 有新的安排

听完吕氏的叙述,喜多多半天没吭声,吕氏劝慰:“多多,你三叔已答应我,尽快离开喜家庄,这几天他和董婧一直在外找房子,找到合适的就搬走。”
    喜多多摇头:“伯娘,我会和董婧相处好,你不要让三叔走。”
    吕氏道:“不止你三叔要搬走,早晚你也要走,只是趁此次机会要你三叔先走。”
    自喜二根死后,吕氏多次要喜三根搬离喜家庄,好话也说了,骂也骂了,可喜三根就是不走。
    喜二根死时就是二十五岁,今年喜三根也已二十五岁,吕氏急得就差像喜三根小时候一样拿着棍子打喜三根,喜三根也好跟小时候一样,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最好永远别回来。
    这次趁着喜三根自觉尴尬,或是理亏,吕氏还不赶紧撵他走。
    沉默片刻,喜多多问:“伯娘,喜姓人为何跟喜家庄犯冲。”
    吕氏道:“喜姓人接连出事,各种传言都有,只有这种说法最得大家认可,至于原因,谁又会去深究,大家只是给自己找个借口而已。”
    “多多,在哪里生活都是过日子,”吕氏劝道:“此事宁可信其有,就当安伯娘的心,你也早点找个合适的地方搬走吧,想你爹娘了,回来看看就是。”
    喜多多想了想,点头:“只要伯娘跟我走,我便搬家。”
    “好,伯娘跟你走,伯娘还要亲眼看多多长大嫁人,生子生孙呢。”吕氏这次应的干脆。
    吕氏心里明白,若是她不走,喜三根和喜多多早晚都会回来。
    喜多多不想再继续纠结这个话题。说起这近一个月的收获:
    “看了各处的无主荒地,县里所有的镇都转了一遍,见识了各色店铺,凡镇的人口多,集市最热闹,种植棉花的人也多,我已在那里看好一个大块荒地。准备将纺织作坊就设在棉花地边。只是那荒地离镇子偏远了些,已处于凡镇和柏镇交界处。
    凡镇的地价和铺位是所有镇上最贵的,姑姑看上了两间铺面。嫌价钱太贵没买,她在柏镇买了一间铺位,比在凡镇看上的那两间加起来还大,准备开个绣坊。”
    吕氏道:“你说的这两个镇我都去过。凡镇地处本县和临县交界,人口流量大。确实要比其他村镇繁华些,近处的地肯定是已没有了,也亏得你还找得到大块荒地。
    柏镇有大片的水田,盛产稻谷。还产一种长不大的鱼,烤熟以后肉很有韧性,穷人家的孩子当零食吃。一条小鱼在嘴里可以嚼半天,当地人叫它磨牙鱼。”
    “伯娘。你讲的这个鱼,小林儿教我烤的吃过,肉味有点淡淡的甜味呢,正合我的口味。”喜多多说着话,嘴唇还抿了一抿,回味着鱼的味道。
    吕氏问她:“小林儿,是谁呀,新认识的女孩么?”
    “嗯,是这次我和姑姑请的向导,跟我同岁,她见识极广,姑姑带着她先回姑姑家了,待她跟着姑姑梳洗好了,会跟着姑姑来咱家玩。”喜多多向吕氏介绍道。
    吕氏好笑:“呵呵,听你说的热闹,我对这位能干的小姑娘很好奇呢。”
    “嗯,小林儿确实能干,”喜多多很认同吕氏的说法:“她讲,若是她有钱,必会在柏镇买块水田,专养磨牙鱼。”
    “于是,你就在柏镇买了一块水田,雇小林儿替你养磨牙鱼。”吕氏顺着喜多多的话道。
    喜多多点头:“据柏镇的人讲,这种磨牙鱼只能在柏镇养,别处的水养出的磨牙鱼,要么失了甜味,要么如嚼干柴,有些甚至有很浓的土腥味,实在难吃。”
    吕氏沉吟道:“你要养鱼,咱们喜福河的鱼,美味也胜于别处,你何必要舍近求远?”
    “嘻嘻,喜福河的鱼我自然也不放过。”喜多多嬉笑:“书悦给我讲,哪怕是她嫁给青木,也不愿离开我,我便在河边挖个养鱼塘,专养喜福河的鱼,交给书悦就是。”
    书悦嫁给青木,喜多多会为她脱奴籍,书悦不再是喜家的人,再像原来一样做喜家编制生意的总管,已是不太适合。
    恰巧青木伺弄鱼有一手,喜多多将养鱼的事交给书悦,既满足了书悦的要求,对养鱼的事也可以放心。
    “伯娘,朱先生教过我,亲兄弟明算账,亲戚也是一样,我想趁姑姑置办嫁妆,将编织生意做为陪嫁,全部交给姑姑。”喜多多说出自己的想法。
    吕氏道:“只要你想得开,伯娘自是支持你。”
    编织的活儿,本来就是起源于人家花芒种,只是当时花芒种人单力薄,喜家本着还算厚实的家底,和其他人不知情的朱少群的出谋划策,两家合伙赚钱。
    如今境况不同了,花芒种的未婚夫,是编制生意的合作者,花芒种自己也有了经济实力,这个时候喜家见好就收,既卖了一份人情,也不至于往后有个什么差池,亲戚脸上不好看。
    两人聊着天,外面刑细珠禀报:“大太太,大小姐,雪薇姑娘回来了,有事禀报。”
    “要她进来吧,你也不用守着了,自去休息就是。”喜多多在屋里道。
    雪薇进屋,先给吕氏和喜多多见了礼,而后向喜多多禀道:“大小姐,奴婢刚从羊场回来,围墙已经圈好,养羊人的屋子也已搭建好,孙林两口子正在搭羊圈。
    地里的野草已清除一遍,地也已耙好,吴初正领着人在沙地种树,已种完大半,剩下的树苗,估计这两日便可种完。
    合木大师为客栈画了图纸,要用的材料也列了单子。合木大师讲,客栈动工须得等春末夏初,正好这些时日可外出买材料。
    书悦的嫁妆,奴婢按大太太和大小姐开的单子,已备置齐整。大太太讲,要大小姐过目。
    原先住在三爷院里的人,都已搬回了新院,盘熏炉池暂时没有地方。
    奴婢请大小姐示下,下人院何时动工。”
    这一通禀报,言语简洁,将喜多多外出这段时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说了个清楚明白。
    喜多多沉思片刻,道:“熏炉池暂时不盘,先忙农活。下人院也暂缓动工。我有新安排。”
    喜三根和董婧成了亲却又不能圆房,自然要分开屋子睡,下人住的屋子自然要腾出几间。
    再者,喜家兄弟本就已分家。如今喜三根成亲,喜多多的下人和喜三根同院。便不太合适,喜三根虽不在乎,董婧却看着膈应。
    成亲以来,喜三根对董婧不冷不热。要是还跟下人住一个院子,董婧的脸面往哪里搁。
    喜多多原先和董梁说好的,下人院给董梁父子主建。如今董家与喜家关系变得尴尬,董梁通过别人转话给吕氏。要吕氏另外找人接这活,顺便连董大武的制衣作坊管事也辞了。
    本来喜三根会木活,自己就能建房,可吕氏催着喜三根赶紧搬离喜家庄,建下人院的活儿就此搁置下来了。
    看了合木大师画的图纸,还有列的单子,喜多多吩咐雪薇:“明日你去趟县城,将图纸和单子交给朱先生,客栈的事,就交给朱先生了,高明瓦和刘长丰听朱先生吩咐。”
    交代完这事,喜多多问雪薇:“怎地不见书悦?”
    雪薇禀报了一堆的事,其他的下人在干什么,都说了一遍,唯一没有书悦的去向。
    她外出时带走了刑细珠,换书悦全天候伺候吕氏,可她回来这半天了,也没看见书悦。
    雪薇但笑不语,吕氏道:“青木一天往这里跑几趟,要么问书悦婚房要建成怎样的,要么问家具的样式,我嫌他烦,干脆放书悦去跟他一起忙活,他俩爱怎样怎样。”
    “大太太,我回来时,书悦支使青木在河边摸鱼,小的留给青木孝敬他娘,大的说是给大太太炖鱼汤喝,青木一句怨言都无。”雪薇忍不住笑道。
    吕氏也笑:“如今还没成亲,青木便被书悦管死,等成了亲,青木还不成了应声虫。”
    “哈哈,伯娘,我讲将渔场交给书悦,等同于交给青木,没有讲错吧。”喜多多乐呵。
    “你个小人精。”吕氏笑着摇头。
    雪薇问:“大小姐要建渔场么?”
    “嗯,”喜多多道:“不止于此,我的纺织作坊,还要交于你打理。明日你带着孙林两口子一起去县城,图纸和单子交于朱先生后,便启程去凡镇和柏镇,规划制衣作坊,雇人开荒,”
    喜甜乐福园小栈暂由喜福宝的人接手,喜多多安排孙林两口子,专门负责搭建临时住屋,或是盖像羊场那样普通的房子。
    “还有,我在柏镇买了一块水田,不止能种稻谷,田里还能养当地的一种磨牙鱼,那块水田往后也归你统管,稍后我会送人过去协助你。”喜多多接着安排。
    安排完新买地的事,喜多多问:“吴莉跟着你有段日子了,你觉得她如何?”
    雪薇摇头:“她只对做吃食上心,其他的一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喜多多笑道:“无碍,她喜欢做吃食,便由着她,你此次去凡镇,若是觉着有适合卖甜品的铺位,便做主买下,店名就叫喜甜乐,并按她的意思添置人手,甜品店便交由她折腾。”
    “大小姐,奴婢多句嘴,您这是要开自己的店铺了吗?”雪薇讶然。
    “对,喜甜乐,名字虽俗,却全是喜意,谁让我叫喜多多呢。”喜多多笑道:“客栈叫做喜甜乐福园,制衣作坊叫做喜甜乐制衣坊,往后我的产业,全冠以喜甜乐名字。”
    吕氏将头扭到一边,眼圈发红。L

☆、第191章 初秋荞麦花儿开

初秋,成片的荞麦花开,白色、粉色、绿色、黄绿色、玫瑰色、红色、紫红、紫色,远远望去,像一条条彩色的带子,带子尽头,是几排规划整齐的院落。
    荞麦地边,傅泰及面前支着画架,他正为站在花丛中的妻女画像。
    十三岁的喜多多,慵懒地靠坐在荞麦地边的椅子上,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不时抬头看她一眼,而后在纸上描上几笔。
    傅泰及伸过头去看了一眼,立时大笑:“哈哈哈哈,豆豆,这满张纸上都只看到你姐姐的脸,荞麦花哪里去了。”
    “嘿嘿嘿,”豆豆双手捂住画像,憨笑道:“这满地的荞麦花,都没有大姐好看,我画花,不如画大姐。”
    “我看看,我看看。”两岁多的傅沃琳,嘴上喊着,同时使劲朝豆豆这边抻着身子。
    花芒种抱着女儿边出了荞麦地,边笑道:“泰及,看来你这幅画又得重新画了。”
    傅泰及笑得宠溺:“重画就重画,只要咱闺女高兴。”
    喜多多坐在椅子上没动,闭上眼养神,嘴上还忘不了刺傅泰及一句:“姑父,您都画两天了,画纸用了倒不少,也没见您画成过一副。”
    “好画师一幅画要用数日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我只用了两天时间算什么。”傅泰及回敬。
    这一大一小见面就斗嘴,花芒种已见怪不怪,抱着女儿去看豆豆的画像。
    “呵呵呵呵,豆豆,要是满地花都长成这样子,估计也没人来这里画像了。”花芒种看着豆豆画的画像。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豆豆面前的画像里,所有的花都用喜多多的脸代替,而本应是坐在椅子上的喜多多,却变成了一丛大大的荞麦花。
    也才初学绘画的豆豆,笔法稚嫩,这画像看起来越发滑稽。
    傅沃琳皱起小脸,一本正经道:“真丑。豆豆哥哥这画真丑。”
    豆豆朝傅沃琳做鬼脸:“哈。等你学会画画,再来笑话别人吧。”
    “我这就画给你看。”
    傅沃琳不服气,拿过豆豆手上的画笔。从花芒种身上下来,踮起脚尖在画像上一通乱描。
    等豆豆反应过来去抢的时候,画像已变得面目全非,两个小的在地边嬉笑打闹起来。傅泰及还不时在一边起哄。
    无奈笑着摇摇头,花芒种坐在另一个椅子上歇息。跟喜多多话起家常。
    一个小丫环急匆匆从院落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