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

第13部分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13部分

小说: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如海便渐渐止住了眼泪,将林黛玉叫到跟前,坐在床边,对几个姨娘说:“我和姑娘有几句话说,你们都散了吧。”
几个姨娘便都各自去了。
林如海便给林黛玉将眼泪擦了,问道:“你在贾家如何?”
林黛玉见林如海病着,便不想让林如海担忧,但林如海宦海沉浮几十年,也是个精明人,哪里能瞒得住他,又恐怕自己不说实话,林如海要费心去从自己身边的丫鬟婆子那里打探,更是耗费精神,思量了一番,便将贾家众人对她如何一一说了,又说了薛家全家投奔贾家的事情,末了又说:“看着情形,只怕二舅母已经掌控了局势,老太太已然是个空架子了。”
林如海看得自然要比林黛玉通透,闻言便只是拍了拍林黛玉的头顶,慈爱地看着林黛玉,说:“你赶了这么远的路,原本身子就弱,就先去休息。为父自有考量。”
林黛玉也确实是累了,便听从了林如海的安排,服侍着林如海躺下,便往自己房里去了。
听说林黛玉回来了,她的丫鬟红鸾、青雀等人便都迎了出来,给林黛玉行礼请安不提。
林黛玉见自己走了一年,这房子里还是旧样子,又想起昔年贾敏在的时候,亲手给自己布置房间的模样,那眼泪便流了出来。
红鸾也红了眼眶:“姑娘好狠的心,竟只带了雪雁一个,将我们都……”
林黛玉闻言,便和红鸾、青雀抱头大哭,几人哭得心酸,雪雁等人也不免跟着掉了一回眼泪。
哭了半晌,林黛玉方停了,叫过紫鹃,对红鸾、青雀说:“这是紫鹃,外祖母见雪雁年纪还小,怕服侍的不周到,将她给了我。”
红鸾便道:“姐姐替我们服侍姑娘,真是辛苦了,倒不如和雪雁妹妹先下去休息一番,再来服侍姑娘。”
说着,便对林黛玉说道:“听说姑娘回来了,婢子早让人备下了东西,姑娘不如先沐浴更衣?”
林黛玉一路风尘,也觉疲乏,便点了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
红鸾、青雀便服侍林黛玉沐浴去了。
自然有小丫鬟上前带着紫鹃和雪雁也下去了。
红鸾、青雀二人自小便服侍林黛玉,对林黛玉的习惯了解得一清二楚,自然服侍得林黛玉舒舒服服的。
林黛玉沐浴过后,便由红鸾、青雀服侍着换了衣裳,歇了片刻,便听小丫鬟说:“齐姨娘到了。”
这齐姨娘在几个姨娘里头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原来是林如海身边的丫头,贾敏进门多年,也没能生育,见她老实本分,便抬了她做姨娘。谁知道,她也是个没福气的,服侍了林如海多年,便是贾敏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也还是没有怀上过孩子。贾敏见她老实,便格外抬举她,对她比对其他几个姨娘倒是好上许多。自从贾敏去了,后宅的事情便是她和吴嬷嬷在管着,林如海生病,也多半是她在旁边伺候着。
林黛玉听见她来了,连忙让她进来说话。
齐姨娘进来便给林黛玉行礼问安。
林黛玉忙拉了她的手,让她坐了说话,说些别后的情形,一时又向她问林如海的病情如何。
齐姨娘道:“自打太太去了,老爷便时常病着,看了许多大夫,只是不管用,但倒也不厉害。如今姑娘回来了,想来老爷放宽了心,会好起来也说不定。”
两人说了半晌的话,便听又丫鬟来叫林黛玉:“老爷醒了,叫姑娘过去呢。”
刚好紫鹃过来了,便要上前扶着林黛玉,红鸾连忙说:“姐姐刚来到,想来对家里还不熟悉,倒不如还是让我和青雀跟着便宜些,姐姐也好歇一歇。”
林黛玉也说:“红鸾说得有理。紫鹃,你陪着我来,一路辛苦了,便多歇一歇。”说着,便让红鸾、青雀服侍着自己出去了。
雪雁年龄小,对贾府又不熟悉,因此,紫鹃一到林黛玉身边没几天,就成了林黛玉身边的第一人,林黛玉时时刻刻都是离不开她的。
谁知道一到林家,自己就挨不着林黛玉的身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可这里是林家,红鸾、青雀又是自幼服侍林黛玉的,和林黛玉的感情更是深厚,自己如何能够争得过她们?为今之计,只能够先忍耐下来了,到时候再作打算。
林如海担心林黛玉,歇了片刻,便将跟着林黛玉到贾家去的人都叫了过来问话。
头一个便是林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她原本是贾敏亲自给林黛玉挑的奶娘,倒不是个蠢人。只是当时贾敏成亲多年才生下了林黛玉,看得十分珍贵,知道自己的女儿是要每日吃奶娘的奶水的,和奶娘接触的也多,生怕奶娘是个伶俐的,哄得女儿和她亲近了,到时候和自己这个生母不亲。便有意给林黛玉挑选老实本分的奶娘,挑来挑去,便挑中了王嬷嬷。
这王嬷嬷也确实是个实诚人,只是按着贾敏的吩咐,每日给林黛玉喂奶罢了,别的一概不管不问。倒是让贾敏对她颇为放心。
王嬷嬷是实诚,但可不是个傻瓜,她跟着林黛玉,自然也察觉到贾家的一些动静,听林如海问起,便一一实话实说了:“老奴看着,贾家的老太太对姑娘倒是好的,有什么东西也都紧着姑娘。至于贾家的大太太和二太太,却是不大好说了。另外,”王嬷嬷说道这里,便有几分迟疑,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了。
林如海便说:“你知道些什么,都要说出来,这才是为姑娘好。”
林黛玉是王嬷嬷看着长大的,自己的将来又指望着她,对她如何不疼惜,见林如海坚持,便说道:“别的倒是没什么,只有一桩事情,老奴觉得不大妥当。贾家二房的宝玉,比姑娘还大上一岁,最是喜欢和丫鬟们调笑,如今也养在老太太那里,姑娘年纪也不算太小了,是不是,是不是……”
林如海是个正经读书人,最讨厌斯文败类,听闻贾宝玉如此做派,对他自然没什么好感。便说:“你顾虑的有理。好了,你也辛苦了,拿了赏钱,就去歇着吧。”
王嬷嬷便拿了赏钱,给林如海磕了头,就退了出去。
林如海和贾敏成婚多年,也听贾敏提及过荣国府的人事。自然知道,贾敏和贾赦的发妻倒是相处得不错,和王夫人并不对付。
听了林黛玉和王嬷嬷的话,心里明白,王夫人记恨着昔日贾敏和自己不和,对林黛玉并不亲近,只怕也是看出了贾母的意思,生怕林黛玉要嫁给贾宝玉,便搬出了她的外甥女薛宝钗来和林黛玉打擂台。
从前只听贾敏说贾宝玉聪慧机灵,最得贾母疼爱,贾敏生怕女儿受气,便想着将女儿嫁到娘家去,有贾母看顾,女儿不至于受什么委屈。自己并未细想过,若顶头的婆婆不喜爱这儿媳,那女儿的日子可怎么过?贾敏早死,自己的身体也不乐观,不知道何时便撒手人寰,到时候,没了娘家庇护的女儿,如何能够在贾家站稳脚跟?即便贾母是真心疼爱林黛玉,可贾宝玉才是她的亲孙子,若是真有不睦,只怕贾母也不会偏向林黛玉的。更何况,贾母年纪也不小了,谁也不知道她还能活多久,一旦她死了,林黛玉在贾府就是独木难支。
贾宝玉这样的纨绔子弟,只知道和丫鬟调笑,并不将心思用在读书上进上,又是娇惯着长大的,哪里能护得住林黛玉,只怕到时候,林黛玉真要受委屈了,连个说理的人都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林如海为女细筹谋

林如海膝下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对她是百般疼爱,万事都要为她打算,唯恐她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很不得将她的一生都给安排地顺顺遂遂,叫她一生都安乐无忧。
本来是想着贾母疼爱贾敏,对林黛玉也十分疼爱,将林黛玉嫁到贾家去,公公是她的亲舅舅,婆婆是她的亲舅母,看在两家的亲戚情分上,也不会对她不好。贾政不是长子,贾宝玉也不是长子,林黛玉嫁给他,不需要操劳家务事。她在贾家住上几年,对贾政和王夫人的秉性熟悉之后,相处起来也会得心应手。自己再将林家的家业给林黛玉当做嫁妆,有了丰厚的私房钱,还怕林黛玉会过不好日子?
谁知贾政对林黛玉并不亲近,王夫人心中又有以她的外甥女为媳妇的想法,对林黛玉并不热络,贾宝玉又是个不着调的人,心里想着妹妹,眼里还要看着姐姐的。
自己如今尚在,贾家就敢如此怠慢女儿,来日若是自己不在了,叫女儿依靠谁去?这样的情况下,贾家已经不是一个好选择了。
林如海既然不愿意将林黛玉许给贾宝玉,那就得趁着自己还活着,尽快给林黛玉安排好一切。
林家祖上也是列侯,人丁又稀少,家产倒是几乎都在自己手里,自从自己就任巡盐御史,地方上的盐商也没少孝敬自己,自己又没有儿子,这些东西自然都是要留给林黛玉傍身的。也没什么近支族人,一旦自己故去,家业都会留给独女林黛玉,不会有什么人来给林黛玉争抢。
可林黛玉年少,自己身后,她还是要到贾家借居,贾家人口众多,林家如此庞大的家产,只怕会招来贾家的觊觎。林家无人可以依靠,若是将来贾家翻脸不认人,到时候林黛玉一个孤女怎么可能对抗得过贾家的庞大势力,如何能够保得住这偌大的家业?更何况,如今贾家让贾琏前来,明着说是叫他送林黛玉,顺便帮着林家处理事情,但实际上还不就是让他来尽早接手林家的家产的?林黛玉虽然机灵,但到底少不更事,又被自己夫妻教养得单纯善良,没什么心机,纵然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家仆,对上贾家也是没成算的。只怕等自己一咽气,林家的事情就要由着贾家说了算了。
可叹自己竟没个兄弟可以帮衬着,林如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恨过自己不争气的身体。这么一想,林如海便想起了自己的庶出妹妹林溪来。
林溪虽然是庶出,但因为生母早死,自幼也是养在嫡母身边的,她又是个聪明机变的,兄妹虽然不同母,但感情倒是还好。
林家的门第不低,林溪本人又很出色,她长大后,自然是要寻个好人家的。
自己的同年杨桂凡父亲是个大地主,家中有个兄弟杨桂平,刚中了举人,与林溪也是年纪相当,自己便试探了林桂凡的意思。
林溪虽然是庶出,却是记在林母名下的,为人处事样样都好,杨家自然是愿意的。
两家都有意,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办了,请了媒人来说亲,又依照规矩行了六礼,便将林溪说给了杨桂平。
虽然其后杨桂凡不幸早逝,可杨桂平却是个能人。成亲不过几年,就中了进士,一路升迁,如今已是陕西布政使了。而林溪更是连生四个儿子,在杨家站稳了脚跟。
虽然因为不在一处做官,多年来有些疏远,但林溪此人立身正,肯定不会忘了林母当年的恩情。
林如海病急乱投医,急忙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地给林溪送去。
接下里的事情,便是要给林黛玉寻个合适的女婿了,这个人选,必须要是书香门第的,还不能是长子,否则担子太重,林黛玉未必能支撑起来。
林如海便在自己的一干同年至交里寻觅起合适的人选来,一时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只得暂且放下此事,把注意力集中到转移家产上面来。
林如海主意已定,便叫了心腹管家,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吩咐了。
管家也是久经历练,闻言心领神会,便按照林如海的吩咐下去操作了。
扬州人杰地灵,风土与别处不同,贾琏早就闻得大名,又见林如海虽然病重,然而一时之间,却还能支撑,便只是每日去见林如海一次,请安罢了。
贾琏住在外院,跟着他来扬州的昭儿也是个机灵的,便有心要讨好贾琏,撺掇着贾琏往那行院里玩耍,自己也好趁机寻些好处。
贾琏本就是个贪花好色之徒,有了王熙凤,还惦记着王熙凤的几个美貌丫头,素日只因王熙凤管得严,才不敢过分胡来,但凡王熙凤错眼看不到,便要生出是非来。
如今一路送林黛玉来扬州,已经是多日孤枕难眠了,心如挠痒了,现在又见扬州风月之处甚多,又没有人约束自己,便动了心思,每日往风月之处去。
可巧这扬州的行院却也和别处不同,因扬州一带富商最多,这富商为了美色又是肯一掷千金的,便有许多绝色女子自幼就被行院买了,好生教养,竟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
那些风月女子见贾琏仪表堂堂、举止风流、谈吐有度、出手大方,远比那些脑满肠肥的富商好得多了,哪里不心动?便使出浑身解数来,勾着贾琏。
贾琏在京城的时候,只敢偷偷摸摸地往行院里去,那里的女子也不如扬州的有趣,因此,倒真是乐不思蜀了。
林如海听派去监视着贾琏的人回报说贾琏终日和烟花柳巷的女子为伴,心中暗暗叹气,便知道这贾家的男子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样也好,倒是更方便他转移家产。
林如海这一番操劳,身体便越发不好了。好在林黛玉每日都在他跟前服侍,倒是宽解了不少烦忧。
林溪接到兄长的来信,知道林如海病重,只怕行将不久,也顾不上其他,当下便要来扬州看林如海,她对丈夫说“哥哥待我不薄,我不能不去见他最后一面”,杨桂平虽然不放心她自己去,但想到妻子精明厉害,自己又不好擅离职守,只得叫了大儿子杨守正陪着林溪一起往扬州来。
林溪记挂林如海,又想到平日里那位常到家中来诊脉的郑郎中医术高明,或许可以救治林如海,即便无法让林如海痊愈,能让林如海多活几年也是好的。便亲自上门求郑郎中随同一起到扬州去。
林溪并不知道,这郑郎中祖上乃是前朝的御医,只是眼见宫闱事多,又逢前朝国灭,才寻机回了陕西老家去。郑郎中并不愿意与高门大户来往,只是杨桂平与他有恩,虽然不情愿,也只得应了。
林溪唯恐不能见到林如海,便不住地催促加快前行,终于赶在八月中到了扬州。
林溪见林如海整个人都是病恹恹的,哪里还是从前那个风度翩翩的探花郎?心中别提有多么难受了,暗自后悔不该因自己随夫在外任而数年不曾和林如海相见。生怕刺激到林如海,也不敢表露出来。
林如海却是心宽,见林溪过得好,外甥又出落长身玉立、丰神俊朗,且已中了举,自然十分高兴。
林黛玉听闻庶出的姑姑来了,急忙出来拜见。
人都说“外甥随舅,侄女像姑”,林黛玉虽然和林溪并不相似,林溪见林黛玉娇弱,又想到她母亲早死,如今父亲又重病,不免格外怜惜林黛玉,自然是要问及林如海对林黛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