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365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365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看到远处的上海港,南洋舰队上所有官兵都忍不住欢呼起来,远离家乡一年之久,如今重返家圆,不少人一边欢呼,一边脸上却流出热泪。

一艘飞剪式通信船从上海港驶了出来,船上的信号兵飞快的打出旗语:“欢迎回家!”

“回家。”顾三麻子嘴里喃喃的重复着这一句话,一年来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

一百多年来,由于朝廷时断时续的禁海政策,昔日曾是朝廷内海的南洋已遍地是腥膻之地,西人在南洋到处跑马圈地,这次南洋舰队出巡,竟然有种找不出地方下脚的感觉。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满喇加,马古鲁群岛,爪哇等相继成为荷兰人的殖民地。

看到这些,整个南洋舰队上下都颇为忧虑同时又感到有一些欣慰,好在朝廷已经组建了两支海洋舰队,否则再过几十年,整个南海恐怕都要落在夷人手里,到时万里海疆任由他人横行,说不定就会惹出比嘉靖年间倭寇更大的乱子。

面对大明舰队的大举出动,最为不安的就是西班牙和荷兰两国,两国在南洋有着重大利益,尤其是荷兰,自从抢了葡萄牙人的满喇加后,完全垄断了香料群岛的贸易,每年给荷兰带来数千万荷兰盾的利润,若是大明这个巨人插手香料群岛,必定会给荷兰造成巨大的损失。

若不是大明的舰队过于强大,荷兰人恐怕会忍不住出动舰队拦截,而不是仅仅出动快船跟随。

荷兰人的担心不无道理,若不是南洋舰队另有使命,顾三麻子不介意将荷兰人所属的岛屿打下来,而不是避开夷人的殖民地,仅仅建立一些补给点,航行数月之后,舰队顺利的找到皇帝所说的澳洲。好在澳州没有被夷人所据,经过数月搜索,对搜寻了不少大陆上特有的物种,这块大陆有一个了解后,留下一半人先期在大陆建立据点,舰队开始返回,一来一去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看着欢呼的人群,一名荷兰商人忍不住叹道。

“不但大,而且还富有。”一名西班牙商人用酸溜溜的口气道。

自荷兰从西班牙独立以来,两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五十余年,而在南洋,只是为了夺取马尼拉,荷兰人前后与西班牙进行九次战争,前一次战争才发生在弘光三年,距今不过四年,可是在面对大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两国自然是同仇敌忾。

如果仅仅是大而富也就罢了,南美的印加帝国人口高达一千多万,军队数十万,西班牙前期仅仅依靠110人就击败印加数万大军,将印加国王俘虏,当着印加数千大军之面,将印加国主活活吊死。

马拉尼总督曾经幻想组织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征服大明,写信回国要求得到支持,在马拉尼总督看来,这也是对大明高估了,只是没想到单是一个上海港口就让两国暗中组织的力量碰得头破血流,也彻底让西班牙人死了征服大明的心思,倒是担心吕宋会不会被大明夺取。

只是他们担心也无用,在海贸方面,大明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丝绸、瓷器、茶叶都是大明特产,偷偷摸摸也就罢了,若是哪国得罪大明,只要大明封锁其贸易,哪国就会承受巨大损失。

南洋舰队的归来引起了轰动,除了那几乎和中原相当的土地,最令普通百姓感兴趣的是南洋舰队带回来的各种动物,如腹部有口袋,跳着走路的袋鼠、比母鸡还要大十几倍的大鸟、身体臃肿,长着一只黑油油鼻子,酷似胖胖孩儿脸,憨态可掬的考拉……

顾三率着南洋舰队官兵回京那一天,整个南京万人空巷,都赶着看邸报上描写几种神奇动物,当他们亲眼看这些动物时都啧啧称奇,不少市民都把几种动物当着祥瑞,之后数月,整个南京城都在议论着这几种动物,不少市民带着全家人到新开放的动物园看个希奇。

顾三被内侍引领进大殿,看到皇帝和内阁大臣都端坐在一起,连忙向皇帝方向跪下:“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爱卿快快平身,赐坐。”

这已是顾三回京的第四天,回京当天,皇帝亲令内阁大臣在南京城门外迎接,并下旨封顾三为靖海侯,准许南洋这次回来的舰队官兵休假一月,全体官兵获得一级忠勇银质勋章,另加每人锦缎十匹、棉五匹、银币二百枚,赏赐可谓丰厚。

“谢皇上。”顾三从地上起身,小心的端坐着锦凳上,偷偷的打量着皇帝,一年不见,皇上的容颜未改,只是双眉紧锁,仿佛神色间有着重重忧虑。

“顾爱卿,此次出海辛苦了。”

“回皇上,为大明开疆拓土,臣不辛苦,倒是皇帝对臣等赏赐丰厚,臣等区区微功,受之有愧。”

君臣两人闲聊了几句,皇帝才话语一转,道:“顾爱卿,你将这次出海的经过,还有澳洲地区的情况给内阁几位大人和朕详细说说。”

听到皇帝此语,马士英、钱谦益等人马上集中精力,虽然这几天内阁已经将顾三的报告看过一遍,但报告又如何能与顾三亲身讲述相比。

“臣遵旨。”顾三回道,讲出海的经过慢慢细说了一遍,当讲到夷人几乎占遍了南洋各国时,马士英等人的眉头都紧皱起来。

和以往大明对海洋毫不关心相比,这些年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对海洋关注一直在上升,无它,利益而已,去年大明海关税入达二千六百万两之多。今天前七个月统计,海关税入高达一千九百余万两,预计全年税入过三千万,这已超过崇祯时期全年的税入。也成为大明第二大税种,而农税则滑到第三,商税在摘除盐税后跃为第一税种,去年合计二千九百余万两,今年预计可达三千五百万两。

崇祯年间,为了辽东战事,最高时全国加税不过九百余万两,已经逼得全国烽烟四起,眼下虽然全国税入是崇祯年间三倍有余,但若贸然少了数千万两岁入,朝廷不至于加税才能维持,各种预算肯定的过紧,尝过了这些年岁入大增的甜头,谁也不愿意再过从前没钱的苦日子。

“顾大人,夷人如此猖狂,凭借南洋舰队能否将夷人清除?”首先发问的却是史可法,内阁众人中,若是对夷人最无好感的非史可法莫属,在他看来,夷人一切以利益为先,毫无礼义廉耻可言,大明离那些夷人越远越好。

“这个……”顾三迟疑了一下,才道:“回史大人,单以南洋舰队的实力,并不足予清除。”

史可法脸一沉,不客气的道:“顾大人,依你而言,西班牙一国在马拉尼军队不过二千余人,荷兰一国军队也不过五千余人,而南洋舰队将士不下三万余人,即使西荷两国联手,南洋舰队实力也远超两国,何况两国素有宿怨,为何不能将两国夷人清除?”

“回史大人,以西夷为例,其经营吕宋已数十年,岛上除军队外,还有居民万余人,西夷人以火枪为主,并不禁私人拥有,一旦有战事,只要临时召集,足可以将军队扩充数倍,加上归附的土著,甚至有可能将军队扩充十倍,荷夷也是如此,分布在各南洋各处的荷夷不下数万,又占据地利,若是战事一起,夷人必定拼命扩充军队……”

顾三的解释让内阁众人都皱起眉头,夷人扩充军队,大明自然也可以增加军队,只是战事显然不能短时间结束,一旦战事旷日持久,不但影响大明的海贸,而且向南洋移民也无法进行。

看到各个内阁大臣表面沉重,王福故作轻松的道:“各位爱卿不必多虑,南洋离大明近而离夷人远,朝廷可以先期移民,等移民在南洋站稳脚跟,再将夷人驱逐不迟。”

听到皇帝此话,各人凝神一想,表情也都轻松下来,回道:“皇上圣明。”

是啊,夷人最多也不过数万人,只要等上数年,朝廷可以轻松向南洋移民百万,就是用人海淹也可以将夷人淹没。

“为防移民被夷人和土著欺压,朕有一个提议,在南洋移民中开放枪禁,允许移民购买火枪自保,如何?”

什么?马士英、钱谦益等人震惊的看着皇帝,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火枪威力巨大,若是允许移民购买火枪,万一和官府对抗,后果不堪设想。

王福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大明的军队经过一番裁减,目前还达七十万余人,眼下大明周边形势,七十万军队足够使用,只是七十万军队中,只有一半左右装备火枪,其余还是冷兵器为主。

不是王福不想将军队全面装备火枪,而是装备火枪的花费远超冷兵器,一支火枪成本虽然只是冷兵器的一点五倍,但平时维护成本则是数倍,战事一起,消耗更是数十倍。以如今大明的财力,如是将七十余万军队全面换成火器也感到难予承受,随着大明军器局的研发,大明已经开发出第二代燧发枪,射程和使用寿命都超过第一代不少,价格自然也更高,如果将第一代火枪换下来,正好可以买给民间,所得钱财则可以用来购买第二代火枪装备军队。

当然,为了防止民间拥有武器对抗官府,至少中原地区暂时不会开放枪禁,边疆地区则可以考虑有限开放对抗边疆的蛮夷。而南洋,如果以后的官府真的那么不得民心,被推翻又何妨?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五十章 空手套白狼

雾已散尽,重庆码头的江面上传来几声汽笛,又有一艘货船进了港口!

“那是普金斯的红靴号吗?”

司戴德的马车刚巧路过码头,看到码头正在鸣笛请示入港的货船,因为天色已黑,只能模糊看到几个字符的他有些不敢确认的跟旁边的另一个中年洋人询问道!

“是的,先生,是普金斯洋行的红靴号,一艘四千五百吨的货船,四年前在纽约下的水,您曾经受约参加过它跟另外四艘姐妹舰一同下水的酒会,还在酒会上跟约森先生谈成了一笔贷款!”

他身边的中年洋人记忆倒是很好,记得一清二楚!

司戴德笑了笑,这是他第五次来中国了。不过深入到中国腹地四川却是第一次。若不是美国驻华公使卫理先生委托他这一次亲自接受重任前往四川,他可不愿意这个寒冷的天气出门,赶往遥远的中国腹地!

“汉克斯,我让你递呈四川军政府的拜帖送上去了没有?这里到底是中国,咱们也要按照对方的规矩来做事!”

司戴德不放心的又询问了一句,他是在华洋人之中少有的中国通之一,对于汉语跟中国古典文学比如易经等都有涉猎,对于中国人的很多在他看来很古怪的风俗,他都了解一些。

“请放心先生,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提前向那位总督大人递交了拜会的帖子!”

司戴德点了点头,感慨了一句:“美利坚在华近十分之一的洋行,最近都接到了那位新总督的船运订单,算起来至少有一万四千多吨了。湖北那边传来消息,他似乎忙着拆卸搬运那座曾经亚洲第一的钢铁厂跟兵工厂,这是位年轻有为的总督。据说他在美国华人之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头痛的还是他是位革命党出身的新总督,我们想要获得他的同意抢到那些铁路的修筑权,恐怕会十分麻烦,至少很难获得跟清廷一样的待遇。你知道的,汉克斯,我想来不喜欢跟那些民族观念太重的人打交道!”

叹了口气,他开始闭目养神,等会还有一场大战要打,这时候还是先把精神养好了最好!

司戴德,曾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过职,1906年曾任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后任美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为美国银行团在华主要负责人,跟美国众多财团、银行之间拥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他手上的权力因为这几年来美国资本在华步履维艰,对华资本输出数次未获得美国国内所期待的回报而遭到了质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从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沙俄对日一战战败,不得不将觊觎东方的目光暂时收回,开始重点关注欧洲事务。结果导致列强在巴尔干跟欧洲大陆、中东地区的矛盾开始剧烈起来。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了欧洲各列强国对于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地区的影响力。1904年的英法协约和1907年的英俄协定不仅标志着英国“光荣孤立”的终结。同时也意味“三国协约”的正式建立。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正式走向对抗。为了增强对抗德国的实力。1906年日本与沙俄这两个刚刚结束战争状态的敌对国家又在英国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日俄协定签署,与此同时。法国也与日本签署了同样性质的准军事协。再加上早已成立的英日同盟。欧洲的协约国集团在远东的区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帮手。美国在远东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日本则在法两国的支持下开始野心勃勃的将触手深向中国东北的区。妄图与俄国共同瓜分所谓“满洲利益”。

为了攫取南满的全部利益。日本后组建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前者负责经济渗透。后者负责军事威慑。“金元”“大棒”双齐下。狂妄又谨慎的排挤着美国势力。

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司戴德走马上任,坐镇奉天。一边加强与满清的地方实力人物的联系。一边监视着日本政府的一举一动,为维护“美国利益”出谋划策。但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一边是日本的掣肘。一边则是中美关系的磕绊绊,而后者是最棘手的。

由于美国的排华法案激怒了中国知识界,1905年兴起了抵制美货运动。这场运动从上海租界迅速蔓延到全国,美国商品量滞销。仅仅一年时间,美国对华出口贸易额就下降了近四成。美国人在中国的形象也变十分恶劣。为了转这种不利面,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以这笔钱扶持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这笔退款几乎等于美国所的“庚款”总数的近一半,数额巨大。不过这笔钱不能随意动用,其唯一用途就是资助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增进两国“友谊”,实际上却是美国改变了一贯的手段,开始通过培养亲美系精英,间接影响中国决策!

这个一箭双雕的举动很快改善了美国的不利局面,不仅中美贸易开始恢复,而且清廷甚至将美国视为朋友,迅速向美国靠拢。之后的数年之中,一旦遭遇到任何挫折,清廷第一个想到可以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