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56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56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83章 选择

“大帅,饶命啊,末将跟随大帅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大帅开恩。”听到要斩自己,田雄、马得功两人顿时慌了起来,大声哀求起来。

“大帅,田大人,马大人这次不遵军令,固然有罪,只是眼下与鞑子刚刚交战便阵斩大将,极为不利,还望大帅手下留情,给两位大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翁之琪再也不能坐视,连忙求情,并用手捅了一下殷洪盛。

殷洪盛这次部下损失惨重,对于田雄,马得功两人心中本来暗恨,只是见到翁之琪暗示自己,也不得不为两人求情:“大帅,阵前斩将不吉,还请大帅三思。”

“请大帅开恩。”其余副将也替两人求起情来。

黄得功脸色依然铁青,却是和缓了不少:“好吧,念在尔等以往的功劳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拖下去,一人打五十军棍。”

一次斩两名总兵,黄得功还没有这么疯狂,何况这两人跟随黄得功多年,也不可能说斩就斩,刚才说斩两人也是一时气急而已,见到翁之琪等人求情,刚好就坡下台。

“啪,啪。”的军棍声传来,棍棍入肉,田、马两人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为了表示对黄得功的尊重,皇帝并没有在黄得功军中派驻军法官,行刑的人都是黄得功的亲兵,他们对两人毫不留情,五十军棍打完,田、马两人已是皮开肉绽,动弹不得。

明军徐徐撤退,清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暗道侥幸,若是明军的援军先来半个时辰,他们就危险了,见到明军撤退,若是以往,清军早已追下来,此时却不敢丝毫动弹,直到明军在视线消失,孔有德才派出探马,命令部下原地休息。

经过一役,孔有德部老实起来,甚至没有离开过山坡一步,就在原地等待与多铎汇合,多铎听到孔有德部被伏击,也是大吃一惊,连忙加快赶路,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与孔有德相汇。

多铎本以为孔有德部就算是被明军袭击,只是其本部有五千人,又有大量火枪火炮,即使有损失也不会太大才对,哪知道他们的伤亡不但在三成以上,而且丢掉了四门大炮,若不是及时占据山头,还有可能全军覆没。

多铎虽然看不起汉人,但对汉军八旗的战斗力还是心中有数,他们的战力虽然不如满八旗,可是比起蒙古八旗来,还要高一些,这样一支强军差点全军覆没,这一捧就犹如冷水浇头,多铎也变得谨慎起来,虽然到了济南城下,却没有马上攻城,只是试探着往城中打炮,城中毫不示弱,也马上开炮还击。

一时济南城硝烟弥漫,双方的大炮你来我往,清军红衣大炮虽然占有射程远的优势,可是城中却占有火炮多的优势,缴获清军的四门红衣大炮因为没有合适的炮弹暂时无用,可是其余大小火炮合起来却有七十五门之多,只比红衣大炮差一线的大将军炮也有二十多门,依靠城墙的优势,勉强可以与清军的红衣大炮展开对射,最终还是城中的火炮占据优势,在损失了两炮红衣大炮后,清军的炮击也不得不停止下来。

在清军围困济南时,另一个战场也开始了,顾君恩带回去的粮草让大顺军上下都为之一振,二万石粮食虽然不多,但用来发动一场小战役足够了,更重要的是,与弘光朝形成默契后,大顺军暂时摆脱了两面作战的尴尬,在弘光朝廷明确发出与清军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后,大顺军统治的一些地区叛乱也平静下来。

这倒不是这些地方就认可了大顺军的统治,清军是吴三桂借来为先帝报仇的说法以前颇迷惑了不少人,许多地区驱逐大顺军后直接与吴三桂或者清军接洽投城,他们幻想清军退下去,他们就能成为大明的功臣,只是弘光朝的表态将这层华丽的外衣击碎,在弘光朝的大军离他们还远的情况下,他们不知何去何从,一时只有沉浸下来。

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李自成当然不会坐等清军的进攻,他亲率大批精兵猛将源源北上,主力取道同州,白水准备与吴三桂、阿济格部大战。

另一路大顺军在山西垣曲向北推进;第三路大军则出现在河南,大顺军旌旗飘扬,连绵十余里,渡过黄河后向铜瓦厢进攻。

不得不说,此时的大顺军兵力依然雄厚,远远超过了吴三桂与阿济格的联军,而后续的舒克萨哈部还没有到达河南,大顺军正是抓住了这条难得的机遇,以三路进军的方式向清军展示自己的力量。

吴三桂与阿济格顾此失彼,他们的主力当然要对付李自成亲率的大军,河南,山西两路就暂时顾不上了,清军也刚刚拿下河南不久,本来就根基不稳而且兵力稀疏,清军的兵力许多都是由残余明军和地方乡绅地主的自组团丁转化而成,根本没有多少战力,急得刚刚委任为清军河南巡抚的罗绣锦频频向清廷发出求救的信件。

只是远水不解近渴,十月中旬,大顺军发动怀庆战役,连克济源、孟县、清军怀庆总兵金玉和领兵在柏香镇与大顺军交战,双方血战一天,结果清军全军覆没,总兵金玉和、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等人连同所部二万多兵马无一逃脱,全部身死。

这一役,几乎将河南清军机动兵力一扫而空,吓得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率军逃到泌阳固守待援,郑州、洛阳等大城也直接暴露在大顺军的攻击之下,消息传到京城,清庭顿时大哗,而多铎在济南城毫无进展的消息也传到了清廷,此时许多满清贵族趁机老调重弹,提出将北京抢光,撤回关外。

多尔衮左右为难,撤回关外是绝不可能,只是无论是大顺还是南明,现在看来都不是想像中的弱,他犯了分兵的大忌,两路进攻,可能两路都不能取胜,如果要主攻一方,那应该先主攻哪一方。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八十九章 应城风云(2)

天色愈加阴沉,就在县城几里开外的李汉焦急等待着李东来跟三营消息的时候,几里外的县城内却也不甚太平。

李东来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疏忽。

“大人,城门处那不知名势力审查甚严,这应城县毕竟不比武昌,他们又占了本地人的优势,弟兄们虽然带上了假辫子,不过,恐怕也断难混进城去!”

一行人将马拴缚在县外一处小树林之中,拿起望远镜远远往那城门方向看去。李东来点了点头,正如他所说的那般,那城门中审查甚严,他们在此处已经后了十几分钟了,却发现城中进出来过两个行人,入城倒是多了几个,不过加一起也不到十个,也难怪那城门处看守有时间挨个对进出入行人进行检查。甚至远远的他还看到了有身上背负长枪的守卫掀开了某个想要入城的行人的草帽,拽了拽他头上的辫子。

这无疑对已经剪了发,头上只顶着些假辫子的一行人不利。

“我看这县城并不大,还有其他的地方能够绕开城门处守卫的地方没?”

收起望远镜,李东来看了眼时间,心中没由来的开始急躁了起来,听城中此起彼伏的枪声,显然城内的战斗还没结束,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明显于三营不利!

“禀大人,刷下方才发现左行数十米处有一处土墙缺口,不过因为杂草茂盛倒是没有多少人发现。不过属下刚刚经过那里的时候发现缺口内不远处有一街道有数十巡逻,因为缺口太小,马匹肯定不能带不进去的。县城周围也不时的会有巡逻,恐怕……恐怕会有危险!”

旁边有情报司的人回答道。

李东来看了眼时间,眉头一皱,“大帅还在等我们消息呢,叫大家准备一下,咱们就从那里混入城去,德芬你……”

“什么人,快快,这里有人……”

“嘭~~~”

“嘭~~~”

他的话还没说完,忽闻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大喝,接着便是几声枪响,几人一惊,猛地听到李东来痛嘶一声,一行人一看,顿时面色剧变,原来一颗流弹刚巧不巧的正好击中了他的右腿脚腕处,顿时流出的血液溅的腿上一片红。

“大人……您……”

“快,咱们入城……”

强忍着腿上钻心的痛,李东来一瘸一拐的带头就要朝那之前手下所说的缺口跑去,虽然危险,但无疑却是最妥当的选择,因为他们跟突然冒出来的一队巡逻之间的距离不足百米,由于马匹全都被捆缚在了书上,骑马逃走却是不现实了,还不如冲进城去。

左右对视一眼尽是点头,其中一身材魁硕者将受了伤的他背在了身上,剩余几人拿出武器于他背后还击,一行人且战且走,直奔缺口而去。

……

“都是一帮饭桶、废物,白养了你们这么些个东西了!”

有不明人士混入城中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县城郊区的某栋重兵把守的大宅院内,顿时在那碎裂的杯盏声中,传出一声冷冽的怒喝声。

“四爷赎罪……四爷赎罪那!”

那前来报信的兵丁一脸晦气,口中却是连连求饶,谁让他这么倒霉的抽中了前来报信呢,低着头连连求饶,眼珠急急转动,不一会儿就想到了借口了。

“四爷,那逃进城中乃是乱党手下的一队新军,小的们看到他们护着一大官模样的人,想必职位不低……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你这狗东西,快说……”

那个被他称之为‘四爷’的男人口中冷哼一声,不过话中怒气果然淡了几分!毕竟新军可不比寻常绿营之流,那可是朝廷花了大笔的银子请洋人为教官训练出来的军队,他手上虽有数千帮众,不过真要打起仗来战力比之朝廷早就开始淘汰的绿营还不如,这也是为什么城中现在还没能攻陷城防营的原因。

初时有人告诉他动用千余人去进攻一处不足百人把守的营地久攻不下他还不相信,此时心中却是已经有些后悔起来了,一旦那不知前往何方的乱党主力赶来,到时候可就真的完了!

“而且那大官好像受了枪伤,料及便是躲入了城中也逃不远……”

那帮众模样的兵丁颤颤的说道。

四爷沉吟了片刻,手上挥了一挥,“下去吧……”

“是是是,谢四爷恩典……”

兵丁见他不怪,顿时已经提到了嗓门口的心那又给安了回去,忙跪下磕了几个响头,屁颠屁颠的跑掉了。

“老鬼,你怎么看?”

挥手退去了屋内的一众丫鬟之后,屋内坐于主位之上的魁硕中年男,也就是那兵丁口中的四爷,手中端起一杯浓茶,微微掀开杯盖将它放在了鼻下,然后深吸了一口茶香,脸上恢复了淡漠的问道!

“这事说起来多少还是你引起的,为了几十杆枪至于吗?以你的分量,这乱党只要别太不开眼,他还不敢拿你说事!”

“哼哼!”

被他问道的是坐在下手的一个面色有些黝黑的老者,只见他额上一处长有一块手掌大小的胎记,乍一看上去宛若鬼面一般狰狞,虽然从他花白的发色看来此人只怕已经过了壮年,不过却没有几人胆敢小瞧与他,起码屋内主座之上的那四爷就对他十分忌惮。

他本家姓任,上面还有三兄、两姐共五兄妹,因此家中排行老六,江湖人称‘任老六’。不过因其手段歹毒、面似凶鬼,因此恶他之人又多称呼他为‘鬼头六’,倒是名如其人。

把玩着手上一枚血玉扳指,鬼头六鼻间冷哼一声,一双鹰眼之中满是戾气,抬头横扫了他一眼,“别跟我说你尤老四的手上干净了,我可是听说了作业你趁乱强占了不少盐井,咱们老大不说老二,上了这船就别再动其他的花花点子了,彭水社在这应城地界上也是一霸,南来北往的盐商那个不给你几分面子。但是若是离开了那位的支持,你尤老四的位子也坐不稳当吧,这难得的机会就不好好表现一下,也好在朝廷那边大大的露个脸?”

话中多少带着点嫉妒的意思,四爷得意一笑,膏矿的生意可是远远比不得盐矿,这老鬼手上攥着的矿井又都是富膏矿,真要封井注水改练盐却有些得不偿失了,这几年两人没少为这块不大的地界上新发现得矿井火拼,结下来的仇怨可着实不少,这一次若不是突然闯入了革命军这一只不好相与的力量,唯恐自己手上享受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两人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来。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84章 岔道

历史上,在怀庆之战后,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下令正要进军江南的多铎转向,对李自成形成夹攻,之所以如此,是南明不但文括武嬉,毫无进取之心,而且还对清廷存有幻想,送来大批财物指望借清兵之手剿灭流寇,更不敢越黄河一步,将整个山东和南直隶的一部分地盘都放弃。

此时多尔衮的选择却是艰难的多,明朝非但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向清廷提出借兵剿寇的请求,更是直接指出与满清不共戴天,最主要的是明朝不但占领了南直隶全部地区,兵锋还越过黄河,进入了河南,甚至占领了整个山东,山东离京城比李自成要近多了,这是多尔衮难予容忍的。

“来人,传洪承畴、宁完我、范文程、冯铨等人来摄政王府共商大事。”多尔衮所点的几人全是投靠满清的汉人,在战略决策上,多尔衮更愿意相信这些投降的汉人大臣,而不是老想抢一把就回满洲的满人贵勋。

“奴才遵令。”数名戈什哈连忙领命退出。

听到摄政王相招,洪承畴等人不敢怠慢,很快来到摄政王府。

“奴才(下官)参见摄政王。”

自称奴才的是宁完我和范文程两人,称下官的是洪承畴和冯铨两人,宁完我,范文程投靠的早,又是破落秀才出身,不用在意脸面,反而为能自称奴才沾沾自喜,冯铨是在满清进入北京才投靠,虽然赋闲在家,却曾任大学士,对于奴才的称呼还有一点不适应,洪承畴自视甚高,他身上至今还穿着大明的衣冠,自然不会自降身份称奴才。

对于各人的称呼,多尔衮也不在意,此时他还没有下令剃发易服,投降的官员太多,清廷一时准备不了那么多衣服,许多人的官服都是用原来的衣服稍改一下就接着穿,洪承畴倒也不算特例。

“诸位劝本王早日一统中原,本王知道诸位的一番苦心,本王也照做了,只是眼下我两路大军皆受挫,必须作出调整先攻一路,诸位以为该如何调整?”

怀庆大败,多铎受阻这两条消息这些人自然早已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