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562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562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很快就采取了行动,来为自己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失效。德国与俄国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国与英国在南非布尔人问题上的龌龊,三国同盟的建立,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无畏舰”建造竞赛,摩洛哥危机、巴尔干危机这一系列的重大国际事件,都是德国为自己争夺“日光下的地盘”而采取的行动所引起的结果。然而旧势力的强大出乎这一切计划的制定者——德皇威廉二世的意料之外。

尽管英法德三国不断在一定范围内做出妥协,但是德国仍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收获却跟它的强国身份不相符合。

经过摩洛哥危机和巴尔干危机这两次较量,协约国和同盟国在互相试探对方决心的同时都认识到一个重要现实:他们都还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但是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并不代表两个军事集团会放弃战争,相反,它们都加快了备战的脚步,几年前开始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这么快就能够在欧州缓和,与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无关系,井续增长的军火和装备订单让欧州的工业家非常满意,但是同时也使欧洲的局势更加紧张。两个军事集团在疯狂扩军备战的同时,也在继续拉拢各自的同盟者。

英国盯上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德国也做着同样的打算。而英国在远东有日本跟俄国两个盟友,但德国却在远东没有一个盟友,这曾经一度令德皇有了拉拢美国、大清组建又一个同盟的想法。只可惜,大清朝迂腐不争气,给英国的盟友日本、俄国欺负的连还手都不敢。所以德国拉拢美国的愿望更为迫切,因为美国也是太平洋国家,它的海军实力也不算弱,完全可以和德国一起保卫两国在远东地区的既得利益,共同对抗那个同样野心勃勃的新兴小列强日本并遏制沙俄的扩张。

但是让德国失望的是,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非常之强烈,远远强于德凳美国人的爱国情绪,所以,美国不愿为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涉险,虽然美国同样不满日俄在东北亚方向的扩张,但是相比之下,美国更看重欧洲市场,它不会为了德国而开罪英国、法国,美国的商人是狡猾的,他们很清楚欧洲的力量对比。

所以,美国政府迟迟不肯上德国的贼船,美国政客依旧保持着商人式的精明。

第二次巴尔干危机之后,盟友奥匈帝国吃了个闷亏,塞尔维亚不受控制的扩张壮大。为了安抚他的盟友,德国向奥匈继续许诺,尽快完成战争准备,助其完成吞并塞尔维亚跟巴尔干的野心。于此同时,为了避免因为欧洲可能的战事导致他们在远东的庞大利益遭到损害,德国不得不考虑在远东拥有一个实力不弱却又必须死死依靠德国的‘准盟友’!

令德国惊喜的是,他们现在在远东发现了一个完全符合条件的准盟友,正是李汉跟他的西部军政府。据在华武官统计,李汉控制着这个国家三分之一还多的庞大领土,拥有近1。9亿国民,他的军队经过这两年的疯狂扩张,已经完全打上了德意志印记,连军工企业大半都是在德国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近东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也爆发了一场革命,革命之后一度上台执政的军人政府非常的亲德,他们强烈要求德国帮助他们实现军事现代化。而“东亚病夫”中国也在爆发了革命之后,地方最强军阀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亲德倾向。不过精明的德国人也不做亏本的买卖,比如当年一穷二白的土耳其青年党找上了德国,德国就承诺在其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后,向其提供高达1。2亿马克的军事援助。对于李汉这个要同时面临英法日俄美等几乎这个世界上全部列强觊觎的国家,德国自然也需要更加认真的考验一番他!

于是,在德国提供的机器、步枪、弹药、大炮、教官的支持下,以及这个国家自近代以来各种矛盾激化之后的动荡政局的诱发下,一场南北冲突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登上了德国考察名单的李汉与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受到英法等国扶持袁世凯终于从暗斗走向明争,尽管仓促间两人都没做好准备,但是一场战争还是爆发了。

战术上双方打成平手,战略上李汉取得明显的优势。

这是德国使馆跟弗朗茨这位特使前后发往国内的信息,受到帝国扶持的地方实力派表现出了与其年轻相符合的野心、朝气,以及不相符合的沉稳政治手段,德国国内终于敲定了主意!

两年来接连爆发了摩洛哥危机、巴尔干危机数次差点令两大军事集团擦枪走火的危险。德国军方向德皇呈递了他们的报告,去年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09亿马克,如果两年内不爆发战争,光是每年的这笔巨大开支,就将拖垮了德国的战争机器。因此,国内的意见终于得到了统一。现在的德国太需要一个远东的准盟友了,而李汉在这两年中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军事潜在实力已经赶超了一些巴尔干小国,在德国心目中倘若再加上远东利益的话,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帝国现在正在拉拢的土耳其跟保加利亚了!

当然,隐忧也不是没有。德国发现他们致力于扶持并考察的年轻人似乎对于这半年来帝国的‘刁难’有些不满,现在正在积极寻找其他的扶持国。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李汉一度同美国代表司戴德接触频繁,有意将德国看中的粤汉铁路交予美国修建。同时,这个一向对英日表现强硬的年轻人最近也在‘两淮盐务’问题上选择了退让,接受了四国银行团的讹诈,默许了他的对手袁世凯闹出来的大借款继续以自己控制下的两淮盐务做抵押。

西部控制下的省份如今已经解除了对英货的禁运,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这个年轻人的亲德态度有了一定的软化,这令德国国内开始担心起来,万一真给英国趁虚而入,他们在远东新得到的巨大利益毫无疑问将像英国当初一般,可能遭到严重的削弱了!

在这种背景之平,正在维也纳就巴尔干危机同奥皇碰面的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向外交部下达命令,命令弗朗茨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去拉拢和影响那个远东准盟友!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八十四章 远东准盟友(中)

12月4日,德国汉口领事兼特使弗朗茨抵达重庆,李汉亲自抵达码头迎接并一同用了早餐,两人借口用餐屏蔽了外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秘密会议,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根本没有多少外人知道他们当时交谈的内容。蒋方震或许知道这一件事情,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上留下过这么几段话,“癸丑年十二月四日,吾随总司令往四川第十一日,晨时见德使弗朗茨,总司令借口招待用餐,摒弃外人甚众。谈一时又十七分,时电话响起,秘书郑副官同仆二人入,敬上葡萄美酒,往后几日心情不错,疑似谈成诸般合作协议。”

德方自然不可能透露这密议内容,李汉对此也是晦惮极深,从未在人前主动提起过密议内容,结果这件事情也成为了让后世历史学家头疼的历史之迷。

值得一提的是,弗朗茨在重庆只停留了不足一天的时间,当天晚便坐船前往宜昌,他将在那里换乘陆路直达武昌,然后经汉阳换乘铁路北上,目的地直指北京。

两日后,弗朗茨抵达北京,德国驻华公使穆默在东郊民巷内的德国领事馆内接见了弗朗茨,陪同他会面的还有德国军方派驻的斯里芬上校,跟德华洋行总经理——里培德。

“阁下,您急急忙忙的从重庆拍了一封电报过来,莫非有什么不能在电报里详谈吗?”

德国外交界也是个十分讲究资历跟辈分的地方,一如民国一般。弗朗茨虽然如今明面上的身份只是德国驻华汉口德租界领事,但不提他曾经为德国驻美公使,便是现在的德皇钦点的特使身份,就足够令就任驻华公使之前最高也只担任过德国驻保加利亚大使的穆默在他面前十分恭敬。

还在弗朗茨到底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在外交圈里混了这么久的他自然不会因为穆默的恭敬就在外人面前矮了他的面子。坐在沙发上休息了一番两日赶路的困乏,他强打起精神回答道:“阁下,您知道皇帝陛下跟帝国对远东的现在越来越重视,那位年轻的东方将军在这个国家的中央跟地方的战争中表现出了足够一统这个远东大国的能力,加上留给我们的时间恐怕不多了,您知道的,在外蒙,北极熊还在蠢蠢欲动!”

穆默点头,他知道弗朗茨指的是最近沙俄同外蒙签订的‘格瓦拉夫协定’。根据这一份协议,沙俄将拥有极低价格掠夺外蒙的牛羊牲畜跟皮草、木材的特权,根据德国领事馆的保守估计,每年沙俄将因此获益12001400万卢布。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表示在沙俄同袁世凯的民国中央签订了解决外蒙争端的协议不足仅不足三个月后,又压制不住对远东的野心要把熊爪伸向在帝国统治世界的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影响力的远东了!

“公使阁下,领事先生,恐怕还不仅如此!”

斯里芬上校是个传统的德国军人,沉默、严谨一如他的表现。他坐得笔直,“根据我们派往辽东半岛的人员发回来的情报,日本在南北满铁路表现出了极强的扩张欲望。我们认为,东北在未来十年,不,假如再出现一次如今年八月到十月发生在这个国家的那种程度的争端,辽东半岛跟东北极有可能爆发一场国际争端!”

弗朗茨、穆默脸上顿时严肃了起来,对视一眼两人点了点头,他们知道斯里芬上校口中的‘国际争端’是什么意思,战争!

“我们应该警惕这种可能的发生,在未来的远东跟这个国家,帝国将取代英国,需要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制止日本如那头北极熊一般无休止的扩张欲望将是我们未来需要头痛的问题。不过现在还是先把这些放到一边吧,诸位,我刚去了重庆见到了那个年轻人。我们谈了很多,他的要求很多,不过都在帝国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而且,我们收获了一份意外的东西!”

弗朗茨眉头轻皱,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哈哈,我是越来越喜欢这位远东将军了!”德华洋行的总理里培德笑得十分开心,“全依仗他,这两年来我们德华洋行先后获得了十数笔大单,为帝国至少解决了数万的就业!”

照理说一个区区洋行的总理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会议的,不过德华洋行有些特殊。它是国内皇室跟容克贵族入股的企业,不但是国内的克虏伯、毛瑟公司在华总销售,连西门子、汉堡船厂、恩斯克火药等等,都是通过德华等一众洋行在远东进行间接销售的。这两年来李汉通过德国洋行采购了价值上亿马克的机器钢铁,德华洋行因为跟军方以及公使馆的关系,吃下了最大的一笔。如今德华洋行仅仅在远东的货船总吨位就高达12万吨,比辛亥革命前增加了五倍。德华洋行现在发展的如此迅速,它的在华总经理自然也不可能是一般人物,里培德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远方侄子,同时也是德累斯顿银行的董事之一,是皇室跟德华洋行妥协后的产物,专门负责在德国版图中越来越重要的远东尤其是中国。

“阁下!”弗朗茨没有理会他的玩笑,他看向穆默道:“奉吾皇诏令,我此次向他提出了与帝国签订扶持协定。根据协议帝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向其提供1。7亿马克的年息为3。5%的低息贷款,为了表达帝国的诚意,这笔贷款将在十五年后开始偿还。其中1。4亿贷款都将用于购买重炮、军工机器等,共包括468门岸防类大口径重炮,9艘共2。71万吨各式战舰,年产1万吨苯酚工厂一座,年产三万吨水泥厂三座,克虏伯120mm重榴弹炮级120mm长管加农炮生产技术,41座医院,十所大学以及327项军工钢铁冶金化工技术!他向帝国要求,倘若这些东西能在明年年中前送到他手上,年底就将发起对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争夺!”

“怎么,这么着急?”穆默看了看弗朗茨,他是知道帝国将在李汉身上投下重注的,只是没想到却这么快,“袁总统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我们得到了第一手的情报,被他处死的医生为他诊断的结果是他的肾脏已经因为东方人的性生活过度,而进入肾衰竭状态。如果他能听从医生的禁欲安排跟疗养,最多一两年就能重新恢复健康,只是……所以,就算是他不动手,这位袁总统只怕也坚持不了几年了!”

虽然对南中国的关注日渐增加,不过德国式的尽职还是让穆默对于帝国在李汉身上投下重注感觉到一些皱眉,中国跟远东在欧美列强眼中不过是一块面积太大、环视的敌人太多而无法完全入口的殖民地。倘若帝国养肥、养强了这个国家的本土势力,用这个国家的话说就是万一日后李汉成了白眼狼,反过来对威胁到喂大了他的帝国,可就不美了。

昨天晚上他已经接到了来自湖南的情报,一天前那个年轻远东将军的军队已经全歼了进入湖南省内的其他势力,目前已经集中了四万多军队持续向两广逼近。因为来自他的军事威胁,占领赣南大部跟湘南一个州的粤军基本上没跟他的军队开上一枪就大幅度的后撤,尤其是在桂军第一师传来被全歼的消息之后。李汉的羽翼已经丰满起来,不得不让人怀疑帝国能不能控制的了他。

“陛下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弗朗茨跟他有同样的想法,外交官追求的是尽可能的不损害己方的利益而从对方身上掏出更多的利益。但显然他们不能左右德皇跟局势的发展,经历了摩洛哥跟巴尔干危机之后,笼罩在欧洲上空的战云已经密集到让人窒息了,在德国军方一群好战狂人的再三影响下,德皇已经开始为大战做准备了。

“而且,我们付出获得的回报并不差。很遗憾我没能为帝国争夺到粤汉铁路的修筑权,不过却得到他的承诺,将一条自江西赣州到安徽淮北旅经两省几乎全境,全长一千一百多公里的铁路交给帝国修建。同时,帝国将按照之前的保密协议,可获得在湖南、江西部分地区探矿的权力。除此外,对方还将在每月向我们提供500吨中重稀土,1000具氯气储藏瓶(每具100公斤),100吨芥子气!”

他说着说着皱起了眉头,李汉麾下的化工厂都是德国援助成立的。目前所有李汉麾下的化工工厂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