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599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599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平。

“巡阅使阁下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的英杰展开碰面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对于这位几乎将自己一手赶下台的年轻政客,朱尔典每一次同他碰面心情都是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一天天在成长,又一天天的威胁到帝国在华的利益。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他就是毒手杀害前总统袁世凯的凶手,虽然他一点点的走向德国人的怀抱,但是,身为一个政客,他很清楚纵使帝国通过各种手段,曾经影响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但英国毕竟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复杂万千。不过既然对方客气在先,外交界的老狐狸朱尔典也不吝啬一点客套,继续说道:“我深信,这无论是对于中英两国关系地未来走向还是中国本身局势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言下似乎隐有所指!

“这是自然,贵国的强大和文明一直都是我国致力于效仿跟学习的对象,我国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密切,每年商贸往来价值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英国乃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脸上带着微笑,李汉也跟着他打起了迷糊辞令来。因为海关一直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每年同各国之间的具体交易数据他弄不到第一手。不过李汉却有工商总局出台的他控制区域内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时代不同了,老迈的日不落巨兽之所以一直霸占着在华的种种特权,还不是为了从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吗。亲身经历过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奇迹的共和国改革开放,他有的是经济手段对付一心逐利的洋人,前提是他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特权加利益。

话里李汉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他跟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去年军政府对外进出口总额高达四千六百万英镑,约折合五亿银元。其中进口总额高达四千万英镑,主要为向列强进口机械、军火、炮舰等,德奥美三国便占去了这其中90%的份额,而仅德国去年便向其提供了价值近三千万英镑的各式机器、军械。相比之英国对其提供的机械总价值不足百万英镑,多是从他控制下的地区收购一些矿产、原材料,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朱尔典微楞,顿时会过意明白了他话里的暗指。只是这也是这个时期的英国国内资本的总趋势,经历了大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扩张,英国资本已经从关注机器制造等行业看向了垄断、高利贷输出等,他没办法干涉跟决定。不过他总算还是听进去了,暗暗将李汉的话记了下来。

与李汉闲聊兜了大半天圈子,朱尔典终于引入了正题,否则这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成效,他的述职报告绝对通不过。

“请问阁下,对目前的政治格局有何打算?”朱尔典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紧跟着的一句就很不友好,“贵方虽然明说接受德国调停,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停手打算,阁下的护国军还在沿着京汉、京张铁路进军,目前先头部队距离北京只有不足两百里了。阁下如此出尔反尔的举动,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很不好。”

虚伪!上一次武昌主动停止用兵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着急!

李汉心里冷笑,但依旧不动声色地说:“有关和谈的时候我方已经做足了诚意,只是一直都没得到北京那边的回应,这让我们十分怀疑北京城里的那几位是否认清楚了现在的局势。对此,为了尽快结束国内的混乱,我们只能痛下心来决定使用最直接的方法,那便是继续打下去。我们已经通过弗朗茨领事委托德国公使穆默阁下代为向北京政府转达了和谈的意思。而且我方和谈人员都已经挑选完毕,只能北京做出了回应,和谈随时都可以开始!”

朱尔典眉头一皱,说了半天,李汉这是要绕开英国,在德国的主导下完成此次的和谈,这可触及到了英国人的心理底线了。自从德国在远东增加了两艘主力舰之后,英国在远东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遭到了削弱。倘若这一场将改变民国政局的和谈再由德国人经手,恐怕日后李汉上位之后英国在这个国家便真的一点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这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所不允许的。

当下,他不动声色道:“阁下跟德国一方的交情令北京政府十分担心,请恕我直言,就算是阁下跟德国再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北京政府也不会相信。所以,北京政府已经委托我英国代为从中周旋……”

“有关这一点请领事阁下去跟德国商议,借用阁下的一句原话。以贵国跟北京政府之间的交情,就算是阁下咱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我方也很难相信贵国不会在谈判中偏护北京政府。战场上,我们可是胜利者。如果我需要,我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十日……不,是五天内攻陷北京城。阁下,您认为就靠北京城的那点兵力,难道还能抵挡我护国军的飞机轰炸吗?”

他冷笑着反驳,脸上表情已经生硬了许多。

“北京乃是贵国都城,先不提在城中所居住的多有贵国国内有大威望的知名人士。便是我国,也断不会允许护国军的飞机出现在北京城的上空,倘若一旦出现,我国将视之为是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朱尔典也跟着不客气了起来,在华列强什么时候吃过一点亏,那可都是骨气丢尽了的猪尾巴辫子们给宠出来的。朱尔典身居高位多年,心里自然有一股对中国人的傲气。

“阁下……”李汉冷笑,“北京是我中国的都城,我护国军的军事行动还轮不到贵国来指责。以贵国的傲慢态度,我方有理由相信倘若涉及到谈判,贵方必然会对北京政府进行种种庇护。这不是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而是对贵国政府的不信任!方才的话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贵国的军事威胁吗?哼,领事阁下难道还认为我护国军跟前朝的满清鞑子贱种一样没有半点骨气。你要战我便战,我国有四亿五千万国民,随时做好了牺牲三亿国民以求一胜的决心。我们完全不介意同贵国再打一场布尔战争!”

欧战乌云已经越来越浓烈了,李汉从这一段时间德国几次向其要求追加战略矿产出口,以及不断抬高筹码要从他手上换到战车等诸多手段可以看出,德国国内的狂热好战派们恐怕已经在领先英法等国至少一年的飞机上看到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可能性,尤其是一场场在远东发生的空袭更是为对飞机使用毫无了解的德国增加了不少经验。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国巨人的威胁,英国怎么可能抽调出兵力往远东武力干涉中国。

李汉深知自己身上已经打上了德国烙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洗掉,那么他便要更加强化‘亲德态度’跟‘敌视英国’的态度,从而逼迫在他身上连续吃了大亏的英国率先转变态度,改打压跟敌视他为拉拢他。

一战中的二五仔意大利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了,他自认没有意大利那种实力,就只能以更强硬的态度,在获得德国庇护的同时,损害更多的英国利益以令其审视在华外交态度是不是该转变了。

“我认为我方与贵国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必要了,阁下,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倘若领事阁下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恕不远送!”他生硬的冷脸下达了送客令,噎得朱尔典气得面上僵硬。

只是李汉说得不无道理,从在北军中的武官们发回来的情报,李汉的麾下的护国军在装备了飞机分铁甲战车之后,已经一跃成为了制衡远东的一股军事力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股军事力量绝对比南非给英国带来重创的布尔人武装更强大。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的较为完整工业基础。就如同巴尔干国家一样,列强各国倘若直接入侵,没有数十万的大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击溃国境线就只有那么一点的巴尔干各国。李汉的势力拥有类似巴尔干强国的工业基础,倘若英国真要武力干涉,凭借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境,完全可以拖住英国大半陆军。现在已经不是庚子年了,朱尔典毫不怀疑一旦开战,德国将坚定的站在李汉背后支援他,甚至巴不得在远东拖垮英国的陆军主力,然后趁机在欧洲挑起大战呢。倘若真走到了那一步,那可真是外交之祸了!

对,一句话引发的灾难!

这外交到底还是需要有实力有底气才能来谈,只要你够硬,别人除非想跟你硬碰硬,否则他就只能软化态度来待你。朱尔典的表现很好证明了国家外交中的一句话,他脸上阴沉了一阵,很快便重新带上了微笑,似乎完全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一切,也没听到李汉的送客令一样,道:“巡阅使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我不否认我国同袁总统之间的来往更多一些。不过北京那边的确有通过我们向贵方转达一些担心,包括段将军在内的绝大多数北京政府高层,都担心德国在和谈中会在某些方面,对北京施加压力。因此,才委托我国代为居中调解。巡阅使若是有些担心,不妨将你的意见说一说,”

他外表上带着一贯所保持的风度,令李汉不得不佩服这位英国外交官的素质。

见好就收的道理李汉还是明白的,见朱尔典服了软,他也乐得健忘,‘忘记’了自己之前曾经说过什么。

只见他脸上态度也开始变得有些和缓起来,道:“北京政府的顾虑我也大致理解,贵国在我中国多年,一直以来大小事务均有经手。便是前两次和谈,也都多亏了贵国帮衬。不过,前番我护国军诸位担心久战之下国势糜烂。又见大总统遭歹人暗害,不忍百姓再受内战之苦,方才主动做了让步,选择了主动要求和谈。没想到北方诸位还当我护国军怕了他们,妄自我一番苦心,反倒成了别人趁机要挟的理由了。现如今我大军兵锋直指北京,要打要和皆在我方控制之中。局势利于我,北洋再求和谈,不拿出一些诚意来,便是我同意了,我手下的三十万将士也不答应!”

朱尔典只是微笑,“阁下的意思?”

“很简单……”李汉伸出三根手指,“我护国军可以同意贵国跟德国一起代为调停进行和谈,但是第一地点我选就在汉口德租界;第二,我方主动后撤两百里,但有鉴于东北局势糜烂,北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必须立刻调回原驻地,以防歹人作乱;第三,本次和谈决定民国未来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及诸部阁员……阁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皆要在本次和谈之中决出!”

厉害!这是朱尔典心头涌上来的感觉。李汉要求的前两条倒也罢了,第一条由他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和谈地点,本就是胜利者的权力。第二条护国军主动撤军换取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调回东北令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英国人自己的想法,公使那边适当威胁一下,北京政府便是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但是第三条恐怕才是面前这个年轻人最想要的。

权势……赤果果的权势!

一个狡猾而又聪明的年轻政客。

一瞬间朱尔典心里冒出了这么一个评价,你道为什么他这么想。因为李汉挑起这场护国战争,打得却是袁世凯这位大总统破坏了临时约法,并且解散了国会。可是现在临时约法不在,国会也被袁世凯解散了,他却要求在现在所有的掣肘因素都不在的时候要求在和谈中决定未来政府的所有高层。这是完全撕毁了自己伪善面具赤果上阵,而且……他的话里还含有一句对英国加入调停继续延续在华影响力的隐藏交易,那便是无论他要在本次和谈中获得什么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英国都必须欲与承认。

只要英德两国承认了,那便代表着获得了所有列强国家的承认。纵使日后国会恢复召开,国内其他势力反对,他都完全可以用列强的态度跟承认遮挡过去,保证自己到手的权力!

这个年轻人,未来绝对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

民国政坛喜欢用‘华盛顿’这位美国开创者来寄希望于未来领袖的作为,但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他隐隐看到了欧洲法兰西历史上诞生的那个略显瘦小的身影。恐怕在‘独、裁’之路上,年轻而又富有勇气的李汉,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对,绝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和谈(二)

脑海中快速转过了许多念头,朱尔典深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既然是巡阅使阁下的要求,那北京那边我们会去做相应地解释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军事行动能够尽快停止。护国军的进兵底线也如同您所说的,不在主动发动进攻,维持在今日的战线后撤两百里处。”

“可以,但后撤两百里战线的规定仅仅只引用于北线,在江苏除非等到和谈结束,否则护国军拒绝后撤一米!”

朱尔典微皱眉,只是见他态度强硬,知道恐怕很难逼迫他在江苏问题上妥协,只好不谈这一问题,道:“那么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战事结束后的政局安排,照理说我国是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但作为一个在华多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地老朋友而言,我还是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能和巡阅使交流一下看法。毕竟将来我国免不了要跟贵国新政权打交道的。”朱尔典地话虽然娓娓动听,但在李汉耳朵里简直令人作呕。

什么不干涉中国内政?什么中国人民地老朋友?全是扯蛋的鬼话,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半个多世纪,英国人在中国做了多少伤天害理、散尽天良的事情了,这样的话也只有无耻的政客跟厚颜无耻的外交官们才能说得出来。

他面皮微微冲动一下,不过两年多来的苦练总算是令他掌握了政客的基本素质,恍若没有听到从朱尔典口中说出过这般无耻的话一般。

朱尔典没有发现李汉的微微表情变化,还是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对于巡阅使阁下地胆识和作为,我是十分钦佩地。作为在中国有重要利益地国家,大英帝国显然也很原意和聪明人打交道。”

“领事阁下的意思是?”李汉接了一句。

“我的意思……哈哈,巡阅使阁下,应该说是我国的意思!”朱尔典眨巴着狡黠的眼神说道,“阁下难道真的不明白?”

政客藏头遮尾的话最讨厌了,李汉一时拿捏不准他的意思,便打了个哈哈:“对于目前局势,我国的有志之士同和领事阁下跟贵国一样表示关切。我们发动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