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613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613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汉小作了一番分析,话音刚落,副官来报,段祺瑞等人来了。

他们来见临时大总统,目的就是磋商明天召开的那场过渡内阁第一次会议的一些细节问题。徐世昌等人已经乘坐火车过了郑县,根据行程来算,差不多明天下午就能抵达北京。本来这会议按李汉的意思不妨缓两天,等待南北方北上官员休息之后再开。只可惜北洋那边担心日久生变,主要还是怕他李汉从中作梗,耍了什么手段。因此段祺瑞几人过来,再一次通知李汉,明天晚上徐世昌等人抵达之后,过渡内阁第一次会议将召开。话里说得确实好听,什么国民焦急等待过渡内阁早日决出,一边刷新吏治、安稳民心什么的,其实还不是像尽快成立内阁,约束了李汉手上的权力。

临时大总统李汉并没有在他办公的东暖阁接见几人,蒋方震等他也没有让他们回去,只叫他们先等一等,待他会一会段祺瑞等之后,再来商议对策。

说来李汉抵京也已有段日子了,到目前为止都是他在以临时大总统的身份约束国内局势,至今尚未公布过渡内阁的完整阁员名单。这无疑给了外界很多的攻击点以及遐想余地。这里面固然有李汉的原因,但也有北洋的问题,总之是由于诸多原因,才一直拖到现在。

此次会议,主要的议题有再个:其一,成立过渡内阁,确定过渡内阁各部长官,接管中华民国大权;其二,商讨商议新一届‘国会选举’,明确国会选举时间等等。

如果会议进行顺利,那么之后不仅李汉正式将获得各方势力承认,成为真正的民国临时大总统,南北之间尤其是李汉跟北洋集团之间的矛盾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和解。毕竟这一届的过渡内阁,几乎全部高层都是出自双方,可谓是双方联合执政,只不过作为护国战争的胜利者,李部未来的权力要大过北洋集团罢了。

过渡内阁各部长官其实名单现在都在李汉手上,毕竟明天的会议只是走个过场,其实真正的人选决出还是在汉口的德租界里,南北双方谈判代表面红耳赤的争执了多日,已经在妥协中达成了一致了。既然已经达成了妥协,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此次会议,那就是分赃盛宴!

没错,分赃盛宴。

人人都知道过渡内阁并不是重头戏,毕竟顶着过渡两个字,他肯定是不可能存在多久的。事实上李汉在抵达北京的第一时间,便对外承诺了过渡内阁将在国会大选结束,正式内阁成立之后移交权力。甭管国内各势力相不相信,反正北洋集团是不相信。就连李汉自己,他也不相信。所以,这一次的会议其实不过是打着过渡内阁成立的幌子,进行的一场国内两大势力集团之间,有关于未来国会跟未来内阁权力的争夺跟协商碰面会。

目前国内的局势是,李汉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势力横跨十几个省区。他的心腹饶汉祥还在到处挥舞着钞票,高举着‘共和党’的大旗正在疯狂的拉拢地方名流、乡绅以及实业家。有临时大总统李汉挟击败北洋集团的大势席卷天下,地方上,那些比较开明的立宪派或者原本亲近革命党的实业家们也出现了分化,大部分人选择了投靠共和党,有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却是准备搭上他的线。目前国内大选虽然还没开始,但是却如同去年一样,民间进入了活跃之中。徐世昌、段祺瑞、盛宣怀等人不可能没看到现在共和党一马当先,冲在了所有人前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也是出于对李汉的不信任,北洋系在同一个敌人的威胁下,渐渐又有了联合之势。他们准备拉拢梁启超,采取统一行动,在大选中展开反击作战,维护本集团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之下,北洋集团可能全力支持梁启超的进步党争取国会大选,国内眼看将形成两强格局,再加上之前实力也不差的国民党,这种局面让不少宪政人士欢欣鼓舞,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是一党专、政,那便是真正的民主,眼下国内这一幕,似乎也昭示了宪政已经不远了。

但是李汉并不这么看,他也不打算现在实行这种轮流、执政的制度,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这个国家的正常秩序,并利用熟悉历史的优势帮助这个国家摆脱危亡局面,所以,这加强中央权力并在短时间内实行专、制是当先必须要做的事。

对于北洋集团还想在随后的国会大选之中有所作为,李汉恼火之余很快便沉下了气来,为了实现这个加强中央权力的目标,国会大选还是有必要的。不过北洋有野心并不是坏事,毕竟,这些反对派的存在是一颗很好的烟幕弹,能够有效掩护他的真实目的,制造宪政气氛。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四十二章 过渡内阁(下)

跟段祺瑞等人短暂的交流了一阵之后,送走了几人,李汉又回到了东暖阁,将之前同段祺瑞等交流的话同几个早一步抵达北京的心腹道了一遍。

“徐世昌也就罢了,他虽曾是袁氏心腹,但这人在前朝名声不错,让他暂代内阁总理倒是无妨。只是那盛宣怀虽说与我们有些关系,但是那个人从前清时候起就是官商,那挣的银子里头,到底有多少是白的,这可让人费尽思量。别的不说,就是那个轮船招商局,那里头的猫腻可是不少。还有铁路国有,到现在百姓对他还有些私怨在心,北洋方面推荐他来任副总统,这没问题吗?”

率先发表了自己心中疑惑的是汤化龙,本来他离开了政坛这么久,新复出应该晚些发表自己意见。只不过一来他现在急于有所表现,以弥补曾经在李汉心中造成的私通外人的不良印象。二来他们汤家兄弟日后一个高居海军部总长,一个为内务部总长,十二位过渡内阁总长中,光是他们两兄弟便联手占去了六分之一。有了这份底气,他自然很快便选择性的忘记了曾经被李汉软禁了大半年的事情,认真为李汉出谋划策起来。

东暖阁内顿时响起了一阵议论声,多数都是对汤化龙意见的附和声。但是李汉却只是淡淡一笑,盛宣怀是个什么东西他心里很清楚。若他还是两年前的那个李汉,他肯定也会咬牙切齿的痛恨这位至少贪墨国家千万以上巨资的大蛀虫——盛宣怀。但是现在,既然他已算是这个国家的总统了,他自然就要多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盛宣怀跟徐世昌都是北洋集团推荐的,不用说他们内里肯定达成了一些妥协。不过一来这是北洋的意见不好拒绝,二来这个蛀虫他还有些用途,完全没有必要立刻便向他下手。

当下笑道,“济武所言甚是,盛氏崛起于前朝,为官经商多年,这手不可能干净,前朝时候便多有御史弹劾过他,尤其后来借铁路国有等,侵吞国家资产不下数千万。但是目前来讲,盛宣怀还不能动,这会给人以口实,而且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动荡局面。现在,我们必须先稳住大局,然后再谈别的。”

微微顿了顿,“北洋集团还是有些实力的,他们既然依约让出了京津,我们自然也要守信。不急,一个副总统而已,给他便是!”

日后连内阁总理都休想从他手上夺走多少权力,更何况是副总统,对于这一点李汉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大总统教训的是,是济武唐突了!”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汤化龙被关了半年之后,政治智慧增长了不少,李汉开了口,无论他心里怎么想的,他都明智的点头应和闭上了嘴。话题又转回了内阁会议之上,这一谈就是一个多钟头。

对于此次会议,李汉也不敢掉以轻心。老话不是都说三个臭皮匠顶的上一个诸葛亮吗,他自然没有诸葛亮的才智,自然自己之前的一些计划跟措施难免会有疏忽。自然要多跟自己的一帮下属、幕僚们交流一下意见。

聊着聊着便在所难免的谈到东北、谈到外蒙跟地方各藩。

“东北应该打不起来,最新发回来的情报。第十师已经攻陷了第四座生事旗人占领的县城,目前距离复州等地已经不足百里了。日本人至今也只表现出了敌意却没有主动攻击第十师,我认为如果再调一师军进入东北,必能逼迫日本从复州、安东县撤兵。奉天那边,张作霖已经致电北京表示服从中央指挥,我已命他接管奉天。考虑到东北地区日俄两国势力不小,我有意将东北三省撤销督军只留省长,新建国防东北军区,年底前将东北驻军增加至五个师八万国防军以防止日俄两国反复作乱,未来五年内,必将东北常规驻军增加至20万至30万人。外蒙局势也不明朗,我有意在年底前在克什克腾旗、科尔沁旗、阿左古达旗分别驻守一个旅,一旦俄国人在外蒙闹事,随时可以调集两个师直捣外蒙!”

“至于南方,唐继尧坐拥云贵易守难攻,尚需要在四川、湖南、湖北部署五个师,一来可震慑滇黔军队、二来对陆荣廷部施加压力。畏三兄在贵州有些朋友,加上黔军之中不少将领都对唐继尧有些不满,陆荣廷在湖南跟我们打过交道,有多少斤两我们最清楚,我看先以中央之势威慑为主,叫他们短时间内不敢动弹就算达成目的。倒是福建跟广东,国民党高层跟日本人走近,日人包藏祸心支援我国革命,不可不防。福建的国民党必须解除了军权,不过要考虑其影响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主动出兵,在浙江跟江西我认为要维持至少四个师的兵力!广东龙济光已经出现了颓势,他曾几次致电中央,希望我介入调停。调查局现在还在追踪福建背后有没有日本军方支持,目前暂未发现,但有日本政商提供资金跟军火已经得到了证实。加上粤汉铁路乃是中央正在规划中的全国铁路网的一部分,广东决不能落入国民党手里!”

“还有军民分治,必须强制推行下去。督军的权力太大了一些,武夫当国可以强军,但同样也会助长分裂之风,长此下去地方实力派扎堆挑战我中央权威。因此督军一日不除,中央大权一日不得集中。革命党领袖孙雯先生曾经提出‘军政、训政、宪政’三部曲,我认为甚是得当。民国如今正处于军政阶段,各地方强藩以军弹压地方,虽有维稳地方之功,但到底不如一家统治来的稳妥。我有意在我们所控制的省份内取消督军制度,参考我们在西部的措施,取消督军制度只保留民政长官,军事及驻军交由中央统一部署!争取在半年到一年内,彻底结束国内督军弹压地方的局面!”

见总统打算尽快结束军政局面,李汉的不少心腹心里都有些高兴。毕竟,现在这种“军政”状态之下,政客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武夫。所以,他们与国内众多的政客一样,心中估计早就希望能够早点结束地方上军大于政的局面了。

但是军政之后的训政究竟将持续多久,没人能够回答,就连李汉自己也答不上来。

随着徐世昌等人抵达北京,这天晚上,国内等待了许久的内阁会议就在毗邻原总统府隔壁的国务院内一间较大的会议室内召开。

这天晚上的内阁会议气氛有些异样,毕竟这是李汉第一次主持召开如此级别、如此成员的会议,众人对李汉这位临时大总统的心思摸得不是很清楚,虽有些旧内阁的官员强笑着三五相熟的在会议开始前聚在一起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情报,但知道的越多他们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多。说到底终归大家心中都有些数,胜利者入主内阁已成定局。李汉趁机在过渡内阁内安插心腹是免不了的,以他那迅速击溃了北军的强大军事实力,让没有见过真正战争的文人官员们在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恐惧。

会议很快就开始了,先是李汉站出来。

“诸位,今天是汉就职临时大总统来第一次主持如此高级别的会议。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在前时间,因为内阁多有辞职,几位总长多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断难在未来更加艰难的局势中为我民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主动要求请辞。诸位的离开,导致内阁短时间内陷入混乱之中,汉临危受命,只能临时挑选一些自己熟悉能力,知其能耐的昔日部下暂为行使内阁权力。然能力比起前辈尚有欠缺,恐难维持到国会召开。故此,我们理应当在今天的会议上推选出新的过渡内阁成员,以便尽快恢复国内的混乱局面!”

众人精神一振,知道正戏终于来了。

“除此外,今天的会议还要讨论过渡政府成立之后的问题。在我看来,摆在新政府面前的无非就是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政治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运作与人事安排;第二,财政方面,特别是现阶段财政窟窿地填补;第三,军事方面,目前的局势安顿以及国防军的组建。”李汉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第四个也是当前国民最关心的国会大选问题,我们需要定下时间跟章程,以便尽快完成大选,决出新的国民内阁。”

在座的不少两不想帮的政客偷偷看向以段祺瑞、徐世昌为首的北洋集团,但是令他们感觉到惊讶兼不安的是,这一群人面无表情的端坐在那里,虽说没有附和之言,但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四十三章 詹天佑

五月的天,北京已经有了一丝夏天的气息,临时大总统李汉已经接管了这座城市整整十天了,伴随着一条条的维稳法令公布并迅速得到了实行,尤其是两批共十一万吨粮食已经提前抵达河南重灾区,除了粮食之外,李汉还以中央财政的名义,拨款一百一十七万元用于向西部各大服装厂商以及被服厂订购总计30万套春秋衣及棉被拨往河南。也多亏了现在正处于一年中天气最适宜的阶段,才能令财政上有条不紊的迅速完成,倘若是在秋冬季节救济,不但财政支出还要翻倍,而且匆忙之间也断难采购到那么多的棉被之类,最终肯定会有大量饥民死亡。

可以说,是政府在河南问题上表现出完全又别于前朝跟袁世凯时期的效率跟用心,才叫国民迅速的安定下来,民心逐渐的向着临时大总统李汉靠拢。

北京的军管还没有接触,或者说是京畿地区,依旧处于重兵守卫之中。大街上不时有一队队巡逻的士兵踏着正步持枪走过,纵使时间也无法洗去他们身上的肃杀气息,至少还未从战争的深渊中完全走出来的民国,它的国都本来就带着一些肃杀之气。

清晨大概是北京城中最热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