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758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758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三千万英镑的资本可是相当于两三亿日元,这笔资金不可谓不大。但刚刚被吞并的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肥沃、富饶给了日本政府坚定的决心。同时,寺内正毅内阁刚刚下达的扩军令也为日本工业的快速走出英资撤离的阵痛。

随着数十万军队的枪械、军火采购,以及大量的军舰订单。来自政府的巨额军费拨款,都未日本的军事重工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记强劲的动力。日本工业本来基础就好、口径也宽、底子也厚。外需的减少并没有击垮日本,可别忘记了日本还有新占领的庞大的东印度殖民地市场没有开拓呢。

贝尔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抵达的日本,就东印度群岛问题,跟日本现今的政府进行谈判。

兰辛是在12月的第一周结束时才离开的中国,带着满意的笑容。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共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列强国家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列强各国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这种局面在辛亥革命后得到了根本改善,自李汉入主中枢前,在地方两年多里便修建了1800多公里的铁路。到1914年他入主中枢后,立刻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地方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同时铁道部跟前身交通部先后获得高达1。4亿华元的财政拨款,以及高达3。74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公债。随后李汉签署相关协议,允许美国资本与中方制定的铁路公司合股修建铁路后,短短三年朵的时间里,中国便修建了1。68万公里的铁路,修建速度仅次于美国,目前的中国已经拥有了近3万公里的铁路。

在东部沿海跟中部地区,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密集的铁路网。而这其中过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美国。

眼看着美国资本通过投资中国铁路修建,不但分享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铁路建设的暴利,还将美国的影响力覆盖到了这个国家的半个国境。美国国务卿兰辛是十分满意的,尽管当年,他曾经是坚决的反对投资中国的美国政客之一。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七十一章 拖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欧洲仍然是烽火连天。

英国外交大臣打着访问日本的大旗,抵达日本就日本出兵吞并东印度群岛的事情对日本进行问责。

这事中国在关注但是英日两国都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低调处理,英国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过分开罪了日本,而日本也对英国的强大心怀几分畏惧。总之,在贝尔福抵达东京之后,调查局东京分部就被迫转入地下,就是因为日本加强了情报封锁。

对于日本,中国是无暇顾及了。李汉现在需要忙的很多,比如安抚德奥两国,比如重新开放向英法两国出口物资,比如亲自接见从前线送回的一些伤兵,比如督促陆军部及财政部制定完善的赔付条款,对于为民国收复边疆战死的近十万将士家人予以补偿。将士们在前线为祖国的强大流汗流血,不能因小失大,寒了百万国防将士之心。

陆征祥一行是在12月2日抵达的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按照国内的要求,他们本该在7号才能抵达斯里兰卡的。只是使团抵达了新加坡之后,英国人便立刻安排了驱逐快舰一路马不停蹄的护送他们前往孟买。很显然,英国人跟俄国人都想要尽快达成协议,以便彻底结束中俄两国之间的战争局面。

12月6日师团抵达孟买,他们将在孟买短暂休息一天后,换乘铁路北上新德里。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印度在英国人的经营下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铁路网。四通八达的铁路,可以保证中国使团在12月8日前抵达新德里,并跟俄国使团就中俄停战进行谈判。

尽管英俄两国都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但是他们也清楚。中国人在战场上赢得了太多的东西,以至于他们口袋里多不可数的底牌,都让中国在中俄谈判中占据了上风。所以,要想达成一致,结束这场糟糕的战争,恐怕谈判在北方的冬天结束之前,是不可能的了。

而事实上,中国很明显也不想在冬天结束前,跟俄国结束这场谈判。

俄国国内的糟糕情况,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一场动荡将要到来,为什么不耐心的等待,等待变革的到来呢?

陆征祥在抵达新德里后,开始同俄国使团进行谈判。

谈判开始,陆征祥便贯彻了国内的指示,将他们曾经拿来为难库朋斯齐的六条决策亮了出来。

一、中俄废除自清朝以来签订的全部事关两国领土纠纷的条约,两国凡有争议之领土,需以十八世纪初的控制者为准;

二、俄国承认废除前清时期及北洋时期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驻军、租界、领事裁判权等),所有涉及赔款条约中方所支付之赔款,俄国需在十年内逐批返还;

三、俄国需申明承认包括外蒙、东北在内各地都是中国固有之不可分割地领土,俄国保证永不干涉中国内政;

四、俄国方面需就入侵唐努乌梁海、外蒙等中国领土,赔偿此次冲突中损失的中国普通民众之生命财产及中国方面战争费用1。5亿华元;

五、俄军承担挑起此次冲突的责任,追究当事人之责任,并向中国方面严正道歉,并在第三国代表的保证下,表示永不再犯类似错误。俄国所有战俘将在谈判结束后被遣送回国。在此期间,俄国须向中国支付400万卢布的衣食及药品费用。

六、在俄国所拖欠之赔款未支付完之前,中方将暂代管理‘西伯利亚铁路’(一段)及俄国在华所有产业。待俄国支付外全部赔款后,中方遵守协议向俄国移交所控制之产业。

这六条决策就算是被中国人屈辱的赶出了租界,躲在英租界的庇护下狼狈几个月的库朋斯齐都不愿意接受,更何况是傲慢的俄国人。

尽管输了战争,输掉了远东的大片领土。但俄国人的傲慢依旧,他们始终固执的认为,如果不是欧战令俄国腾不出手来,如果中国人卑鄙的在这个时候偷袭伟大的俄罗斯,他们是根本没有一点胜算的。

所以,在这种傲慢的情绪下。莫要说接受中国人的六条要求了,他们反过来还指责中国,认为中国无耻的侵略了俄国的领土,是对强国俄罗斯的挑衅。并威胁中国若不尽快撤离所有在俄国国境内的兵力回国,将边境线维持在1916年8月开战之前,等待中国的将是北极熊的愤怒。欧洲战场上的数百万俄军将高速他们,俄国的屁股摸不得!

因为俄国人拒绝承认失败的傲慢态度,加上来自中国国内的指示。中俄两国在新德里的谈判从一开始便是在争吵跟互相威胁中渡过,可以说是要多不顺就有多不顺。

除了库朋斯齐曾经答应中国的,俄国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一条,因为在英美两国的共同证明,俄国人无法赖掉捏着鼻子心不甘情不愿的认了外。甚至包括俄国在外蒙的一些伪蒙古政府时期答应的矿产跟特权,俄国人都要逐条逐词的跟中国激烈争辩。

双方都没有谈判诚意,结果谈判打从一开始便陷入了僵局之中。除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让步外,一旦涉及到特权跟领土纠纷,两国都会掀起一场激烈的争逐。

英国人为此伤透了脑筋,中俄双方都不愿意在涉及到两国根本的领土跟特权问题上让步,仍然在慢慢纠缠,都没有很快结束这次会谈的打算。大家心里面都明白,现在两个国家都是处于国内政策的调整时期,双方都要暂时喘口气,积蓄实力。两个拳击手都暂时走到绳栏地边上喘口气,互相用仇恨的目光对视,等着下一次的交手。这个时刻迟早都会到来。谈判已经成为了走一个形式的事情。最后双方还是要凭实力说话!

而李汉的心思,已经将这件事情丢给内阁的外交部处理,和他们慢慢扯什么国际法条约去。

而他主要的心思已经开始转向了国内,在等待俄国大革命爆发的同时,等待着美国加入欧战的转机到来。

美国国务卿兰辛跟英国外加大臣在华接触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根据中国破解的一些美国电报来看,美国佬虽然仍没有答应英国加入协约国,但是态度的转变却很明显。

这不难理解,英国和德国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但是德国的利益主要在欧洲大陆;即使美国要争夺利益,也是和英国争夺才是。为什么美国偏向了协约国?无非是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断了美国的财路,再加上英法等协约国欠了美国太多的债务,一旦英法两国战败,那超过百亿美元的协约国债务将无法偿还清。

不过,此时还没爆发俄国大革命,欧洲战场上,协约国跟同盟国两大集团的实力还能维持平衡。美国国内因此作出了乐观的评估,美国至少将有一年的事情去做战争准备,等待国内武装了数十个陆军师,18年年中或年底就将是美国出兵欧洲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除了中国之外,就连刚刚将列宁跟其余三十七名革命党人通过秘密渠道送回俄国国内,并且向革命党赠送了一批军火跟物资的德国人都想不到,一场将改变世界的俄国大革命要爆发了。

李汉已经下令调查局俄国分部开始转入活跃状态,密集监视俄国国内的情况。进入十二月以来,每一天都有数十封来自俄国的电报被送到李汉的岸上,由他亲自把关,去逐条审批,审阅那些信息中的俄国局势,以评估大革命将在什么时候到来。

民国已经将美国即将参战的消息转达给了德奥两国,这是李汉的意思。用的也是非官方途径,中德两国在情报上有些合作,他让调查局故意露出了一些马脚,然后通过中国掌握的名单上的一个德国情报人员,将这一消息传递给了同盟国。

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逼迫德国人提前认命,将‘无限制潜艇战’用出,尽可能的增大德国对美国的打击力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部赫赫有名的法案叫《捕获法案》。根据这部法案的相关规定,德国潜艇在执行任务前,首先需要准确识别拟攻击目标,这就要求潜艇必须浮出水面,派遣艇员登上目标船只进行检查,从而确认对方是否属于合法的攻击目标。只有完全确认目标属于可攻击对象后,德国潜艇才可以将其击沉。在击沉目标之前,必须确保给予对方全体船员逃生的机会,必要时还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

但是,在德国潜艇履行上述规则时,其自身的隐蔽性、突然性等战术优势就几乎完全丧失,所以德国潜艇在欧战之初一直战绩平平。在这种极富理性和人性的规则约束下,德国潜艇对协约国民用船只“秋毫无犯”。

但是,德国海军部很快颁布了一项新的法案,要求本国海军潜艇不必顾忌《捕获法案》的约束,采取更具有进攻性的战术对付所有的(无论是协约国还是中立国的)商船,一经发现全部击沉。根据这一新的法案,为了防止目标的逃脱,德国潜艇可以在潜航状态下发起攻击,从而大大提高了杀伤效果。德国政府高层中也有人反对该项法案,包括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海军参谋长冯·波尔海军上将,他们担心这种做法将会激怒中立国,特别是美国。

于是,在15年底美国提出警告后不久,德国潜艇便重新被撞上了枷锁。

李汉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为德国的海底狼群解除这道枷锁,时间到了1916年,因为大型战舰被英国皇家海军主力逼迫停在军港内无法出动,德国人意识到了继续制造战舰短时间内也无法打破英国人的海上包围圈。于是,他们分出了一部分的船厂用于制造U潜艇,到了16年8月,德国人已经造出了107艘U潜艇。比历史上的17年年初还多出了将近三十艘。

这支庞大的海底狼群一旦无所顾忌,短时间内便将重创协约国及美国的海上力量。

美国的工业肌肉实在是太强大了,若是能借德国人之手,让美国的一战损失更惨重些,何乐而不为呢。

国内也有很多的事情分了李汉的精力,国防军在战争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很多高层将领的指挥意识还停留在单纯的指挥步兵围剿山贼,以及国内的步兵奔袭上。步兵与战车的配合,步兵与飞机的配合,一三式步枪过重、拼刺刀能力太差等等,一场大战暴露出了仓促成军的国防军不少的问题。所幸现在留给他的时间还很多,他来得及去一点点的理平。

新德里的中、俄谈判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想快起来也没办法,俄国人不同意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侵占中国的领土全吐出来。而中国从战争中却占领了比被俄国所占领的领土更大的土地,中国迫切希望能够效仿日本踩着俄国的尸体跻身强国之列。所以,陆征祥更是寸土不让,表现的十分强硬。

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拒绝立刻交还,俄国要求中国必须归还的俄国资产跟租界,也被中国断然拒绝。

总之,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做出关键性的让步,尤其是谈判涉及到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几乎相当于半个欧洲大小。

谈判从12月8日一直进行到12月31日,谈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双方甚至调停的英美两国都感觉到不满意。

在过去大半个月的谈判中,中国在‘俄国赔款’以及‘战俘食宿及药品’费用两大项上做出让步,答应可以不要。同时中国也在要求俄国向中国道歉并追究主要战争者责任等几项上,承诺可以不做追究。

俄国人则重申了库朋斯齐答应的,承认外蒙古为中国之领土,承认唐努乌梁海为中国领土,放弃俄国同外蒙签订之《恰克图协议》,承诺不干涉中国内政。同时俄国也愿意放弃《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但俄国人拒绝归还《中俄北京条约》中割占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国人的态度十分坚决,盖因此地区不但有着海参崴军港,还有着上千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一条是俄国人的底线,他们根本不可能接受,将这块领土归还中国。

中俄两国之间的矛盾依旧重重,而且虽然互相做出的妥协,也彼此之间都有坚决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