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105部分

龙啸大明-第105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的泥水,也引得城墙上的穆陵军一阵哄笑。

不过清军依然还是一步一挨,冒着雨,向城墙边慢慢推进过来。

商毅问身边的罗远斌道:“罗把总,都准备好了吗?”

罗远斌道:“大人请放心吧,保证让鞑子吓一大跳。”

商毅点点头,也十分满意,道:“好,鞑子以经进入到射程以内,马上开始炮击吧。”

罗远斌答应一声,走下了城楼,大喝道:“鞑子以经进入射程,所有火炮准备,开始填弹,装霰弹。”

现在济南己有火炮十五门,分别为中型佛朗机炮六门,小型佛朗机炮四门,虎蹲炮五门。听到了命令之后,付责操作火炮的炮手们答应一声,虎蹲炝开始填装火药炮弹,而佛朗机炮则是直接填塞装满了弹药的子铳。

清军会冒雨进攻,这到并不出乎商毅的预料之外,因为在雨天不能使用火器,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虽然雨天也会对清军攻城带来诸多不便,但清军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不过这一次,恐怕是要让清军失望了。因为商毅也防备到了下雨,就在昨天,商毅下令连夜就在城墙上搭起十几座芦棚,将所有的火炮位置全部都遮挡住,同时又对火药重点保护,不让它们淋雨受潮,因此虽然是在雨天里,火炮依然是可以发射的。

随着各个位置的炮手报告,火药炮弹子铳都以填装完毕,罗远斌将令旗一摆,大吼一声:“发射。”

“轰——轰——轰——轰——”十五门火炮几乎是同时发出了怒吼,吐出了大量浓烟,将死亡送到清军头上。同时也正式拉开了济南攻防战的序幕。

随着从炮膛中喷射出的铅铁砂石在城外各个不同的地点落下,清军阵中立刻发出了一连串嘶声裂腹的喊叫声,清兵们几乎是成片成片的倒下,盔甲被惯穿,盾牌被击碎,弹丸穿透到肉体里面,撕裂开肌肉和内脏、击碎了骨骼,有不少人甚致都被打成了筛子,然后一头倒在泥水地里,再也起不来。鲜血流出、混合在泥水里面,迅速开始在战场上蔓延开来。

另外还有一些也不知该算饶幸还是倒霉的清兵,虽然巳中弹,却没有被打中要害,但也无力再站立下去,只能扑倒在泥水中,一面扯着嗓子惨叫,一面挣扎着在泥水中翻来滚去,样子惨不忍暏。

因为在炮弹中含有大量的铅,加上士兵中弹倒地之后,又粘上了泥水,伤口极易感染其他细菌,因此伤兵也几乎是九死一生。

这一轮炮击,大约使三百名左右的清兵完全失了战斗的能力。

而在发射完毕之后,毎门火炮的炮手们立刻忙着清理炮膛里的残渣,并且又继续填装火药炮弹子铳,准备下一次发射。而罗远斌也不在下令,让每一门火炮自由发射。

不过目前的战局并没有出乎阿巴泰和图尔格的预料之外,因为明军毕竟是守城的一方,为火炮做一些挡雨的遮拦,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火炮的发射频率慢,对清军的打击有限,而是在离城墙五十步以内,就进入了火炮的死角,因此虽然能够给清军造成一定的杀伤,但不可能完全阻挡得住清军的攻势,而且付责第一轮进攻的,是五千汉军,这些损失,清军还是存受得起的。

真正能够在守城中,对清军起到大作用的是火铳和手榴弹,而这两种火器在这种风雨天是根本无法使用的。明军不可能在一夜之内,把城墙上全部搭满挡雨的窝棚来。而且阿巴泰和图尔格也看得十分清楚,在靠近城垛墙的边上,只有二三十个窝棚,零散的分布在城墙上,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仅仅只靠火炮,明军是无法守住济南城的。

因此只要顶住明军这几轮火炮的打击,靠近了城墙边,阿巴泰认为致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攻上城墙,拿下济南府。

于是在城上不断发动的炮击中,清兵冒着大雨,还扛着木梯,在湿滑泥宁的地面上艰难的向济南城的城墙边推进过去。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六六章 雨战(二)

在泥宁的地面上前进,速度至少要比平常慢了一倍。因为到处都是积水,也很难看清壕沟的位置,有时趟着水走着走着,忽然一脚踏空,就掉进了壕沟里,紧接着就看见血水冒了上来,因为在壕沟底部插着利刃,一但有人掉进去,基本就起不来了。

而更艰难的,却是被穆陵军推起了几道矮墙。如果是在平时,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这一米多高的矮墙根本就不算什么?前腿一抬,后腿一蹬地,就能跳上去了。但在雨天里,地面湿滑,根本就无法借力,而且皮靴里也灌满了水,粘满了泥,抬抬腿都十分费力。本来并不算高的矮墙,却成了极难逾越的障碍,许多清兵都在这里受阻,也滑了好几跤,摔得满身满脸都是泥水。

有的清兵虽然机灵,把木梯架到矮墙上当跳板,但清兵们的皮靴上沾满了湿泥,踩在木梯上,一不留神也会被滑倒。样子也十分狼狈且又滑稽。

再加上关城上的火炮还在连续不断的发出愤怒的轰鸣,将铅铁砂石不断喷散在清军的头上,也给清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就在距离城墙五十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范围之内,横七竖八,以经倒下了超过千数的清军尸体。而鲜血混在黄泥水中,变成了一片红褐的颜色。还在继续的扩大和蔓延开。

阿巴泰虽然预计到了,在雨天攻城会对清兵带来一些麻烦,但现在出现的局面还是令他有些始料未及。尽管阿巴泰虽然身经百战,也打过一些雨战,但因为雨天路滑,而且弓弦沾水也无法使用,对善于骑射的清军来说,并不是战斗的好时机。因此有限的雨战也多半是以奇袭战为主,在雨天打攻城战的经验几乎没有。

虽然现在战死的都是汉军的人马,并不心痛,但局面毕竟并不乐观,白白损失了这么多的兵力,还是令阿巴泰有些郁闷。

不过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在清军的积威之下,由其是出战之前斩了额古纳,也对全军起到了相当大的震慑作用,因比汉军的士兵还是咬牙硬撑着的通过了这一片死亡的地带,逐渐都进入了火炮顾及不到的死角。虽然阿巴泰并不计较汉军的生死,但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越过了火炮的攻击范围,下面就该轮到清军攻城了,这下看明军还有什么办法。同时阿巴泰还下令,命蒙古军作好准备,去支援汉军。

就在这时,忽见城垛口处伸出了一排黑洞洞做铳管,对准了城下,只听一连串爆豆般的雳霹声响转来,转服之间城头上就被大量的烟雾笼罩,但马上就又被风雨吹散。

而城下的清军猝不及防,一下子被打击了几十人,随后穆陵军的第二排、第三排火枪手也都相继开始发射,如此周而复始、轮流射击,枪声始终没有停下来。城下的清军原以为到了这里,就可以安全了,那知依然还是受到的打击,因此也有些混乱起来。

连阿巴泰和图尔格也吃惊不小,因为他们两人看得很清楚,穆陵军的火枪手都是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开枪射击的。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淋着雨进行的。

阿巴泰的心里也不禁心出了一些恐惧,难到说明军使用的火铳不怕风次雨淋了吗?这怎么可能呢?但现实以经摆在了眼前,明军现在确实是在大风大雨中使用火铳啊。

事实上,穆陵军用的是燧发枪。现在商毅手头上有三百八十多支燧发枪,在这个时代,燧发枪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和火绳枪相比,在正常的情况下,燧发枪的优势也并不十分明显,但在这和风雨天气中,燧发枪就显示出了比火绳枪的先优胜之处,因为打火方式的不同,使燧发枪能够抵御一般的大风大雨,虽然还时常出现哑火的情况,依然能够正常的进行射击。

而且同样是因为下雨,清军无法使用弓箭,也使穆陵军的火枪手们可以毫无顾忌的站在城垛口前,向城下的清军射击。虽然三百八十多支燧发枪并不算多,但这时的清军依然是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根本就没有还手的能力,只能一个接一个的躺倒在泥水中。

剩下的清军只能拼命向城墙边前进,因为这时退是退不回去了,只能继续向前冲,直到靠近城墙边,展开攻城。

而这时在清军阵中观战的阿巴泰和图尔格只能相对苦笑,谁曾想到明军居然会有这样的火铳呢?

图尔格道:“贝勒,明早既然能使用不怕风雨的火铳,那么我们趁雨进攻之策恐怕是难以奏效了,是不是撤军回营,等雨停了以后,再来进攻济南?”

阿巴泰摇了摇头,道:“不,继续进攻。”接着传令道:“再调五千蒙古军,增援攻城的人马,另外命令剩下的汉军,立刻出动,去清除土墙壕沟障碍。督战队出动,凡事有敢退缩不前的人,一率当场斩杀。”

因为阿巴泰清楚,清军的战意本来就不高,而战事进行到了现在这一步,如果就这么撤军,只会让全军的士气更底,因此必须取得一些成果,才说得过去。因此如果能够趁着现在,土墙壕沟障碍清除干净,也算是有所收获。而且现在对清军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利的,致少穆陵军没有使用那种杀伤力很大的炸弹。当然也可能是现在还没到使用的时候。再阿巴泰看来,穆陵军既然能使用不怕风雨的火铳,那么再使用不怕风雨的炸弹,也不足为奇。不过也不妨用汉军来消耗明军的火药,为天睛之后,清军的主力攻城,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阿巴泰下令之后,五千蒙古军立刻开始向城墙靠近,准加入到攻城的队伍中去。而又有五六千汉军冲到了土墙边,开始挥舞着手中的刀枪,挖掘着土墙。同时五百名抱着雪亮大砍刀的清兵也在阵前一字排开,只要是有不向前进的,随时处斩。

而见清军又有了新的人马出动,济南城头上的十五门火炮又开始了轰鸣,再一次将密集的铁铅砂石喷吐到清军头上。

这时第一批进攻的清军冒着隧发枪的打击,终于到达城墙边,这时清军只剩下三千多人了,他们利用云梯当跳板,渡过了护城河,然后将云梯架在城墙上,开始向城上攀爬。

应该说下雨天还是给穆陵军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弓箭同样也不能使用,一千六百多支火枪,也只剩不到四百只可以使用,而且在近战中杀伤力颇大的手榴弹也不能用,还有事先准备好的火油罐,浇开水等等城防措施都无法用得上了。守城的士兵除了用燧发枪之外,就只能用石块、粗木猛砸清军。

好在这些东西城上也准备得十分充足,因此士兵们纷纷抓起石块、抱起粗木从城墙上扔了下去,只砸得城下清军头破血流,惨叫连天。一个个只能举着盾牌,顶在头上。但济南城的城墙高有近四丈,十几斤的石块从城上落下,力道可也不小,往往能砸得盾牌撞到脑袋上,昏倒在地。

同时,雨天对清军攻城的影响更大,弓箭无法使用,使清军完全丧失了中远程还击关城的能力,而且云梯上沾满了泥水,清军穿的鞋子又是皮制为主,被雨水一泡,又滑又软,因此再攀蹬云梯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脚下打滑,而且一个人滑落,会将自己身后的其他人一齐全都撞落下去,跌到城下的泥水里。

而且就算是靠近了城垛口,也会有穆陵军的长枪手牢牢守住,用长枪向木梯上的清兵乱戳乱刺,一个不留神,也会被打落下去。因此清兵也不断从云梯上落下。不过也正是因为下雨的缘因,地面湿软,摔到地面上,到是摔得不重,这到是比睛天要好得多。

尽管这时增援攻城的蒙古军也赶了上来,加入到攻城战中,使清军的攻势增加了一倍有余,但也没有对局势形成多大的改观,清军攻了半天,但没有一个人能攻上城墙去。

不过这时在城下,清军到是很有收获,土墙本来就堆得不高,再加上被雨水浸透,土质己松软,虽然清军用的是打仗的刀枪武器,而并没有用镐锹一类的工具,有的清兵甚致就用双手刨挖,但铲除起来也并不费力,几个人一齐动手,用不了一会儿就可以把土墙铲开一个大口子。而铲出来的泥块也就近扔到壕沟里。

但就在清军拼命清除这些障砠的同时,穆陵军的火炮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断向清兵轰击着,不断喷射出一片一片的铁砂石粒,打得这些清除的清兵不断倒地身亡。

尽管如此,清军依然不敢后退,只能冒着炮火,拼命的挖土,填埋。一直到自己被铁砂击中而丧命为此。生死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有不少倒下的清兵,甚致就和泥土一起被填埋了下去。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六七章 雨战(三)

这时在城墙边,激战还在进行着,尽管清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但还是无法攻上城头去,而在城墙边下,以经堆满了清军的尸体,有的地方都垒出三四尺高。战斗从清早一直进行到中午,雨势才渐渐停了下来。

阿巴泰这才下令:“停止攻城,收兵。”

随着收兵的号角声吹响,清军立刻如潮水一般的向后退去,不多时的时间,就退得干于净净,只留下了满战场的清军尸体,而泥水混和着血水,发出一股说不出的怪味。

这一战清军损失的兵力超过了五千,其中有三千五百左右都是汉军。另有差不多近两千人受伤。而虽然清军在攻城战并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但在清除障碍方面还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虽然只有大半天的功夫,不可能将穆陵军构筑的防御工事完全清除干净,但也将土墙壕沟挖开填平了好几十处地方,也足可以让清军顺利的通过攻城了。

阿巴泰对取得这样的结果也觉得十分满意,因为死伤的都是汉军蒙古军,而满八旗的披甲兵、辅兵没有一点损失,等下一战就看满八旗兵来攻城。因此在稍稍修整之后,阿巴泰又下令:只留下三百名杂役打扫战场,其余人马全都收兵回营。

在这一战中,因为清军能攻击穆陵军的手段并不多,因此一仗下来,穆陵军的损失几乎是微不足道,一共只战死了十二名士兵,另有十七名士兵受伤。全部的损失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在清军退军之后,关城上也是一片欢呼。而商毅也下令,让淋了雨的士兵赶紧下城去洗澡、换干衣服、休息。这时在城里的炊事房里,早己煮好了好几大锅肉汤,毎个士兵都可以添一大碗汤,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