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250部分

龙啸大明-第250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膛线枪也暴露出来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填弹极慢。因为膛线枪都是用柱形子弹,而且子弹的直径要比枪管略大一点,这样才能达好很好的密封效果。但在填弹时就要用小锺将子弹给锺进枪管里。还有就是线膛枪对膛管的磨损比滑膛枪要大得多。一般一支可以发射六十次左右的膛管在刻出膛线之后,只能发射十到十五次,膛线基本就会被磨损完,不能再用了,因此线膛的寿命要远远低于滑膛。再一点就是线膛都是煫发枪,而这个时代的煫发枪都是用煫石打火,点火很不稳定,最精良的煫发枪也有二成左右的哑火率。而线膛枪子弹的直径要比枪管略大一点,一但哑火,想往外倒弹药就极为麻烦了。

这些问题都是线膛枪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因此尽管在这个时代,线膛枪己经出现,但一直未能普及开的原因。一直到十九世纪初,人们才慢慢摸索出了解决的办法。而线膛炮是直到一战前期,才慢慢广泛使用开。但对穿越者来说,当然不用去慢慢摸索了,直接釆用历史上以有的现成经验。

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其实著名的米尼步枪,实际上就是解决填弹困难的问题。与其说是米尼步枪改变了线膛枪的地位,还不如说是米尼子弹的作用。米尼子弹的直径比膛管的内直径要略小一圈,而在弹丸底部有一个圆锥形的小洞,里面塞上一块软木。米尼弹的发射时,火药燃气使弹丸尾部的软木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因此米尼弹才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滑膛枪射程精度太低的问题,也使得步枪终于超过火炮,成为当时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

在另一时空里,在解决装填问题后,前装线膛枪就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普及。而这个工艺在这个时代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商毅不想让西班牙工匠知道这个密秘,才先造枪管,后造子弹。

第二个问题就有棘手了,主要是冶金技术落后,制做枪管的铁料硬度不够。换上铜料结果也差不多。这同样也是制造线膛炮的障碍,因此商毅也决定,用钢试一试,虽然这个时代的钢也无法与后世相比,但也要比生铁、铸铁要硬度大得多。同时西班牙的工匠也可以帮助提高中国的炼钢技术。如果毎一根膛线枪管达到三十到四十次的射击寿命,那就非常理想了。在一场战斗中,一般来说,一支火枪的射击次数都在二十到三十次之间,超了三十次,那就是非常大的战斗了。

第三个问题虽也十分麻烦,不过一但解决之后,不仅是线膛枪的性能可以大大提升,而且燧发滑膛枪也能达到升级换代的水平,彻底将火绳枪汰淘掉。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有更好的打火材料,也就是火帽,这个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而现在商毅必须要来着手解决了。材料都己经准备好了。

制造火帽就得有雷汞。雷汞是起爆药。雷汞的工艺也不复杂:简单的说是把汞溶解在硝酸内,混合以酒精,最后反应出来的产物。

汞就是水银。虽然商毅目前只收集到上百斤水银,但一个火帽需要的水银量极小,因此也足够用了。酒精就更好办了,其实现在中国己经出现了高度白酒,只用将高度白酒蒸溜一次,就可以得到浓度在96%以上的酒精了。

只有硝酸是个难题,但也不是不能克服,在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就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最早的记录。同时,他也是硫酸和王水的发现者。而且在凡尔纳的《神秘岛》里也说过,硝酸是可以用硫酸做出来的,只要有硫酸,就有了硝酸。

在这个时代,硫酸的制法己由西方传教士传入到中国,就是用皂矾提炼绿矾油得到硫酸,只不过这个价值还没有被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发现。但到了商毅手里,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浓硫酸之后,就可以做硝酸。就是在硫酸中加入硝石,然后慢慢加热,利用硝酸的挥发性得到浓硝酸。

这样雷汞的材料就都准备齐了,可以开始制做雷汞。

火药产品的制造,也是整个军事化工体系里最危险的部分,即使在现代化的工厂环境里,危险也时发生,何况是在制作设备和环境都十分简陋的古代。因此商毅对火药和火药产品的制造规范要求得十分严格,总算是运气不错,到现在为此,军火生产还没有出现大的事故。

而雷汞本身虽然灵敏,危险侬大,但是在潮湿环境内反应,相对其他的起爆物来说,还比较安全。不过商毅也是第一次制做雷汞,要说不害怕是不可能,而且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方面的常识和经验,因此第一次制做只能由他来示范完成。并且单独在一间实验室里来完成,为了安全起见,其他人都退出了反应用的实验室。但还选了十名工匠在场观看,因为下一次就轮到他们来完成这项危险的工作了。

当然在操作之前,商毅也把整个工艺流程抄录下来,交给他们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完全能背得下来为止。

而商毅也穿上了防弹衣,带上了钢盔,全副武装。先做了几下深呼吸,想到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没有理由这么容易就挂了。然后拉下了挡风镜,才开始动手。

(由于制做雷汞的方法属河蟹内容,因此不详写了。)

大约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工作,整制做过程也告以结速,一共得到了约一斤多的雷汞,基本足够试验用了。不过雷汞要等到彻底干透后才能使用,因此还要晾几天。而观看了全部制做过程的十名工匠从明天开始,也将独立制做雷汞。

火帽最好是铜制的,虽然奢侈了一点,但一个火帽废不了多少铜,而且现在商毅也开釆了铜矿,因此还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各项工作都完成了,虽然钢制的枪管一时还难以做好,但这并不防碍对线膛枪进行测试。

三天以后,第一批测试用的米尼子弹做好了,而火帽也己经做好,又可以开始重新测试了。

这次的结果也非常令人满意,改用火帽之后,射击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换上了米尼子弹以后,射程又进一步提高,有效射程己经达到了二百步以上,也就是三百米的距离。而且米尼子弹的弹头是锥形,因此穿透力极强。打穿一层铁甲,大约在一百八十步左右就行了。打穿三层甲,竟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距离,就可以达到五成以上。而在一百二十步以内,几乎每一枪都都可以打穿三层铁甲。甚致可以当阻击步枪用。但那怕线膛枪只占全军的一成,也能使商家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一级。

而在此之前,射程最远的鲁密铳要八十步左右的距离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而鸟铳则必须在五十步以内,而且还只有六七成的击穿率。当然在这个距离内,就算打不穿三层甲,也能让人产生巨痛,而失去战斗力。

商毅对这样的结果也十分满意,现在只等钢管做好之后,再看效果。同时火帽的测试成功,就可以淘汰掉所有的火绳枪,全面进入燧发枪的时代,以后甚致可从考虑开始研制后膛枪,而且雷汞还可以做为手榴弹和爆破弹的起爆火药,大大提高这两种武器的效率,因此虽然线膛炮暂时不能制造,但也能够使商家军的装备水平超越这个时代一大步。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一九四章 降价风波(上)

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开业己经快三个月了,并且在新年之后实现了盈利。现在整个织造厂里己经拥有织机一百七十七台,还另有散户织机五十七台,毎月可产各种丝绸在六百匹以上,营业额在四万白银以上,同时新丝路丝绸织造厂还在苏州各木工坊订购了一百五十台织机,将在六月之前,将陆续交付使用,等所有织机会都到位之后,生产营业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林旭升是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大掌柜,他当然知道,新丝路丝绸织造厂不仅关纟到父亲脱离林家之后的发展重点,而且还关纟到父亲和商毅合作前景,因此对织造厂的管理也非常尽心,因此林旭升不仅把自己的妻子也接到了苏州,而且夫妻两就住在丝造厂里,而不是商毅在苏州的住宅,好便于管理。当然在丝造厂里本来有居室,虽然比不上住宅,但也算条件不错。

自从商家军打掉了平湖帮之后,隆兴堂也收敛了许多,一直都没有再来捣乱。本来林旭升等人还担心,隆兴堂会不会在生丝的收购上做些阻饶,但进入二月中旬,生丝逐渐开始上市之后,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生丝收购情况还不算,二三天的时间就收到一千多斤生丝,而且基本都是从散户手里收购的,这个势头看起来也很好。因此林旭升、徐仁章等管理人员对织造厂的现况也非常满意。

在生丝的收购季节,一般都是由城外的丝农将生丝运到各织造作坊来贩买。毎一个织造作坊都会有一批自己固定的供货丝农,以稳定的价格供应生丝,当然也还有相当一部份的散户丝农,会比较各织造作坊开出的收购价格,决定自已的生丝走向。而生丝的质量也分为高中低三等,收购的价格一般在一两到一两五钱白钱之间。

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前身的几家织造作坊也有自己稳定的供货丝农,为了防止意外,织造厂也早早和他们签订了供应协议,而且为了稳住老户,吸引散户,新丝路丝绸织造厂也将生丝的收购价格略提高了一些,每一等级加了一到二钱不等。但并没有对市场价格造成颠覆性的影响,但对一般的散户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对于一家新开业的织造厂来说,釆用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而在生丝一上市之后,效果也马上体现了出来。

二月十八日清早,林旭升也早早起来,指挥着伙计们开门迎业,织造厂的店面大门一打开,只见门外己有十几个丝农在等候着,收购生丝的牌子还没挂出去,他们都迫不急待的进门出卖生丝。

林进旭照例在店面转了转,对徐仁章道:“徐掌柜,一大清早就有人来卖生丝,看来今天的情况也不错啊!”

徐仁章也点点头,道:“还是几位东家有见识,把收购的价格提高了一二钱,虽然只有那么一点,但这些丝农们当然也都愿意卖给咱们了。”

这时一个在一边等着的丝农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插嘴道:“掌柜的,不瞒你们说,就是你们这家织造厂不加价格,我们也会把生丝卖给你们。”

林进旭一怔,道:“为什么呢?”

那丝农道:“我本来每年都给新兴织造作坊送生丝,那知今年他们开出的收购价实在太离谱了,低等的三钱,中等的四钱,高等的才五钱,而且怎么说也不再加价,我一气之下挑着生丝就走了,后来又转了两家,价钱竟然都是一个样,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幸好还有你们这家织造厂的收价公道,要不然我这一年可就白做了。”

另一个丝农听了也道:“是啊,隆兴堂的那帮人就知道压价,我记得十几年前上等生丝还能买到二两一斤,如今只能卖到一两五钱,今年居然只收五钱,一定又是那个没把的老王八蛋捣的鬼。就知道榨我们这样穷丝农。”

林进旭和徐仁章听了,心里也暗暗高兴,隆兴堂就这样压价吧,这一来就会把丝农们都赶到新丝路丝绸织造厂这边来,今年的生丝收购就不成问题了。只要有了足够的生丝,生产就不成问题,而销售就能得到保障了。几个人正说着,又来十几个丝农,要卖出生丝。而前一批的还没有卖完,徐仁章赶忙过去招呼,让他们排队等候。而林进旭也到生产车间里去看织造的情况。

一个时辰之后,徐仁章到生产车间来找林进旭,道:“大掌柜,外面柜台的银子快用完了,再支一千两吧。”

林进旭一怔,道:“开门的时候就支了五百两,怎么一下就用完了,收了多少生丝?”

徐仁章道:“您没看生意有多好吗?整个上午店里竟一直没断过人。现在己经收了快三百斤生丝了。照这样下去,只怕再支五百两也不够用的。”

林进旭点点头,道:“好吧,那就先支一千两吧。”

生意一但好起来,竟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整天来买生丝的丝农几乎都没断,到了下午关张的时候,一千五百两白银竟全都用光了,一共收购了一千零八十斤生丝,几乎赶上了前三天的收购量了。林进旭虽然也觉得有一些意外,但收购生丝当然是越多越时,因此还十分高兴,并没有多想。

到了第二天,生丝收购进一步扩大,全天竟收购了一千四百多斤生丝,一共花了二千二百多两白银。一个收购柜台都不够,到了下午又开了一个收购柜台,才把今天的丝农全都收完。而且听丝农们说,好像隆兴堂的十八家织造作坊全都降了收购价,整个苏州城似乎只有新丝路丝绸织造厂还保持着过去的收购价格。

林进旭也是精明人,马上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就在当天晚上立刻招集王柏和程协祥在织造厂里的两名代表,何忠和李万江开会。但收购价格是由六名股东一起定的,他们几个人也无权更改。因此也说不出什么来,甚致还有人认为林进旭想得太多了,从目前看来,收购的生丝多也是一件好事啊!说不定过几天就会有作坊把价格提上来了。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会议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林进旭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决定再观望一二天,当然他到底还是不放心,又让黄泰松等人明天去打听,是不是隆兴堂所有的织造作坊,都把收购生丝的价格降下来了。

第三天的生丝收购情况进一步扩大,早上一开门就有人等着,到晚上正点关门的时间还没有收完,全天一共收购了一千八百多斤生丝,花了二千八百多两白银。而且两个收购柜位竟都不够了,晚上关门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时辰,才把当天所有的丝农都收完。

林进旭一查帐本,虽然生丝收购才开始六七天的时间,竞然收购了生丝五千五百多斤,一共花了八千多两白银。而按照以前的预计,整个二月份能够收购到三千斤生丝,己算是不错的戌绩了。因为生丝收购的旺季其实是在三、四、五这三个月。

接下来的两天情况依然没有变化,毎天早早的就有丝农来,而收购柜位以经增加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