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559部分

龙啸大明-第559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因此南北交易,通常都是南方获利更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南北交易,能够方便传递情报信息,并且从北方的商人那里了解清廷的动向,实在是一举数得。

因此从今年各行业的发展势头来看,明年的发展,将会更加出色,如果明年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财政收入有望达到二千五百万左右。就是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也不是不可能的,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恐怖的数字,因为在明朝的全盛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是三千万两白银左右,但商毅仅仅只用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就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也说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多么巨大的潜力。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五章 南京宣言

新年临近,尽管这不是商毅第一次在南京过新年,但却是商毅真正将以南京主人的身份,甚致是未来皇帝的身份,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因此感觉也大不相同。掌握大权的感觉,当然相当的好。

说起来过了今年之后,就己经进入商毅来到这个时代的第六个年头,而本时空的历史,己经被商毅的蝴蝶翅膀扇动的风暴弄得面目全非,而且这场风暴,还正在由中国向世界扩散。如果是另一时空里的任何一个历史学者,都会大呼看不懂,乱套了。

而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商毅,在中国农历顺治四年(1647年)腊月三十日,在《杭州时报》发行的年终特刊上,以靖北王的名议,并代表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重要的宣言。

在头版的版面上,以醒目的大字刊印着南京政府提出新的四句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四民平等,天下为公。”

前两句口号是商毅早在两年以前就提出过,而且还可以理解成只属于战争、民族范围,而后两句则完全是以一个国家的口气,发表自己的治国纲提,或是政治主张了。

以前商毅尽管在军事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名议上还是明朝的臣子,在政治领域中并没有多少建树,因此号招力和吸引力远不及清廷强,许多明军都选择向清廷投降而不是商毅。而现在商毅尽管只是称王,但实际上就是己经建立了一个国家。那么在政治领域中,也要有所表现。

对于一个国家,由其是还处于乱世之中的国家来说,完善行政组织、官职制度、包括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是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治纲领主张,特别是商毅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偏安于长江两岸,而是志在天下,当然也有必要向天下公布自己的治国理念。

说穿了就是争取人心,向天下百姓表示自己在政治上要比目前的其他割据势力,主要是清廷好得多,因此也有足够的理由来争天下。

虽然说政治理念是依附于自身的实力,但也能够达到武力达不到的效果,在这方面,清廷是非常聪明,因为单以武力而论,当年蒙元的铁骑要远强于八旗劲旅,但蒙元统治中国的时间还不到一百年,而清廷却接近三百年,就是因为清廷提出了一个十分俱有蒙骗性的政治口号“满汉一家”,也使大量汉人心悦诚服的为清廷卖命。在另一时空里,清帝退位时,大喊中国不能没有皇帝,以及后来导演复避的闹剧的,其实都是汉族人。

当然商毅提出的政治主张不仅仅是为自己造势,同时也有鼓励工商业发展,让中国走向近代道路。

因此在宣言中首先提出,将中国建立一个公平、公证、开明、强大的国家。

在政治上实行四民平等,取消顺民、贱民之分,使士农工商一律平等,都将获得人身、就业、居住、婚姻、穿戴等方面的自由权。并且扩大民间参政议政的权利。

在经济上,继续实行土地清丈和分配工作,使每一户农民都拥有自己的土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任意耕种,以及农民离农、转就工商业。并且在实行国内自由贸易,各地不得私设国家规定以外的税收关卡。同时也正式宣布,保护个人私人产财,未得所有者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私有财产。

而在思想上,实行言论自由,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拥有信仰、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等的权力。

宣言中的不少观点,比如四民平等、思想言论自由、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些有识之士早都提出来过,当然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慨念,以前虽然没有人明确提出过,但类似的观念也不是没有过,而且也能够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财产没有保障。

事实上这些主张中,其实有大部份商毅早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只是现在做为自己的治国理念,被正式的提出来。因此这份宣言实际也就是现在商毅政府的一份施政纲要。因此这份宣言也被称为《南京政治纲要》只是商毅并没有提出宪法、三权分立、议会一类的概念,主要还是怕这个时代的人暂时接受不了。

《南京宣言》发布之后,也就到了新年,南京城里也是张灯结彩,热烈的庆贺。

————————————

顺治五年,正月初一。

从一清早开始,南京城里就鞭炮声音响个不停,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而清廷和魔门在南京的新据点,锦绣山庄绣庄在新年里也在门口贴出了招牌,关门停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绣庄除了在商毅迁移南京时,鼓动了一次让商毅称帝的风波之外,也再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基本都在暗中发展,恢复。现在虽然还没有达到当初紫明楼的全盛时期,但也恢复了几分元气,并以绣庄为核心,又建立起一个情报网络来。

而这时墨经纬和紫玲珑正在研究昨天出版的《杭州时报》特刊,发布的《南京宣言》。

报纸还散发着油墨的味道,但两人的脸色却都十分凝重,因为两人都清楚,这份宣言一但传开之后,将对天下大势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

当然宣言本身并没有什么,无非就是表示自己的政治主张,任何一个朝廷都会这么做,而且墨经纬和紫玲珑也都不相信,宣言的内容都是出于商毅的真心,比如扩大民间参政议政的权利,其实就是一句空话,又比如言论自由这一点,商毅在前面加上一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这就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了。

但配合上商毅前期取得的战绩,就完全不同了,尽管商毅完全以一付国家的口气说话,但在四方会谈之后,南方的各势力之间暂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并且都承认了商毅靖北王的称号和封地,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商毅己经独立的事实,因此再用正统大议去指责商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说白了这就和清廷自我标榜的所谓满汉一家的口号一样,虽然明知是不可能,是骗人的玩意,但确实可以让不少人选择性的失明。何况宣言所发表的内容看,也确实比清廷目前的施政情况要优秀得多,也符合一些士大夫的政治主张,这也说明,商毅正在争取士大夫了。

现在谁都清楚,天下的大势,实际就是在北京和南京之间展开竞争,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方面尽管领土不及北京的一半,但却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一方面是因为在前期的战斗中,南京取得完胜,另一方面清廷毕竟还是异族,因此在大名义上仍然不如商毅,而现在商毅也开始从政治领域对清廷施加压力了。

而且南京政府,也一直都以开明、公证、清廉的形像出现,因此也可以想象,宣言一经发布之后,也必然会给商毅在政治方面带来不小优势。当然清廷的日子也就会更不好过了。

墨经纬苦笑了一声,道:“我们好像还是有些低估了商毅,没想到他不仅仅是善于用兵,而且玩起政治手段来,也丝毫不输于他的用兵能力。我看再这么下去,清廷恐怕就根本没有希望取胜。”

紫玲珑也点了点头,道:“明明己经是南方最大的势力,却放弃称帝,仅仅只是称王,而且还奉立三个明藩为正朔,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但只放弃了一个虚名,却稳住了整个南方,还正式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说,这笔交易确实划算。”

墨经纬凝神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刺杀商毅。这也是南京唯一不如北京的地方,所有的希望,都维纟在商毅一个人身上,连一个继存人都没有,因此一但商毅发生意外,南京就会立刻土崩瓦解掉。这也是我们唯一获胜的机会。”

紫玲珑道:“你说得到是没错,我也不反对刺杀商毅。但想要刺杀商毅,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恢复发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没有什么举动,就是上一次鼓动商毅称帝,都差一点暴露子,因此刺杀商毅,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但失败,就会连带我们在南京的势力全部暴露,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绝对不能出手。”

墨经纬也点了点头,道:“这个我明白,所以我答应过你,在动手之前,一定要你点头同意。现在也是如此。”

紫玲珑笑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不过现在你到是可以开始准备,寻找合适的时机。不过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我还另有计划。”

墨经纬一怔,道:“你还有什么计划。”

紫玲珑道:“商毅发布南京宣言,虽然为自己争取到了许多人望,但无形中也给自己增加了不少限制,至少在表面上,他不能明显和宣言内容有违,从这方面入手,我想会有机会的。”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六章 接头

新年是中国人最为总视的传统节日,虽然在这一年里,清廷并没有取得南京却那么好的成就,但致少战争己经停止了,新年还是要好好的庆祝一番,因此在北京里同样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由其是在前几年侵占了大量土地的八旗贵族,更是开始大操大办。豪奢之风丝毫也不逊色于南方的大商富之家。

尽管清廷的经济恢复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但北京作为清廷的都城,依旧十分奢华热闹,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商铺摊贩叫买叫卖。表现出新年将至时应有的气氛。

在北京西直门大街上的老舍茶馆,生意也比平时好了几分。老舍茶馆是一个中型规模的茶馆,分上下两层,同时还设有几间雅阁包房,茶馆掌柜李云贺是一个四十左右岁,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也在忙里忙外的照应着生意,脸上堆满了笑容,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更是迷成了两条缝。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三十左右多年纪的年轻人,李云贺立刻迎了上去,笑道:“客爷,里面请,里面请。您是一个人还是等朋友。”

年轻人道:“要一间雅阁,我等朋友,先随便来一点茶水点心,等人到了我再叫你们。”

李云贺立刻点了点头,立刻叫过来一个伙计,道:“把这位客爷带到楼上福字房,先给上一壶龙井,四个点心,听客爷的招呼。”

伙计答应了一声,将这位客人带上楼去,而李云贺仍然继续在楼下招呼客人,又连着接待了好几批客人,李云贺才又叫也一个老成一点的伙计来,道:“我的身子有点不舒服,要回去睡一会,你在这里替我照应着一点,没有大事就别叫我了。”

那伙计也点了点头,道:“掌柜的,我看您这脸色也不好,快回去歇着去吧,这里有我们几个照应着,您就放心好了。”

李云贺这才转回到茶馆的后面,自己的居室里,将门窗都封好,然后从一面墙上扯起一付画轴,在画轴背后的墙面用力一推,立刻打开了一道暗门。

顺着暗门走了不多远,李云贺在一侧的墙面一拔,又打开一道暗门,不过在暗门前面,还挂着一道幔帐,李云贺撩开幔帐,占出了秘道,在屋子里的,就是先那个在楼上雅阁里等朋友的年轻人。

听到了背后的响声之后,那年轻人立刻回头,只见李云贺已经从幔帐后出走了出来,道:“赵团长,让你久等了。”

“赵团长”那个年轻人身子一震,这个称呼自己确实有好就都没有听到过了。他以前来找过李云贺两次,但只有这一次,李云贺才这样称呼自己,他心里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贺来到他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赵团长,这是靖北王写给你的信。”

年轻人神色激动,立刻站起身来,首先敬了一个军礼,才道:“第六军九师十四团团长赵岳,报到。”

看完了信之后,赵岳的心情不仅没有平静下来,相反更加激动,连手都有些发抖了,因为商毅在信中将赵岳夸奖了一番,不仅正式承认,恢复赵岳的军籍,并且给了他中校的军衔,当然也提到要求赵岳留在清廷,担任卧底的事情。商家军改成中华虎贲、伏波两军,并且使用军衔制度,赵岳也是知道的,中校也就是团级的军衔。当然军衔高低是其次,关建在于自己终于又得到了认可,不用再背付叛徒之名。

不过李云贺是心里有数,知道现在还不能完全相信赵岳,还需要对他做进一步的考验和观察。当然现在也不会说破,只是笑道:“那么以后应该叫你赵中校了。”说着从他手上抽出信笺,放在灯上点燃,道:“靖北王安排给赵中校的任务,应该明白吧!”

赵岳立刻道:“我明白,请李站长转告王爷,赵岳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李云贺点了点头,道:“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由我来付责你的俱体工作情况,王爷交给你的第一件任务,就了解清廷新军的训练、战斗、武器等等情况。”

赵岳对此到是十分自信,道:“这件事情尽管可以放心,现在清廷所有的新军我都训练过他们,对这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就在明天,多尔衮就会在校场亲眼参观各支新军的操演,我会把整个过程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李云贺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应该难不倒你,不过干情报工作不同于在战场杀敌,不仅要万分小心,大胆心细,同时还有许多技术知识需要学习,否则自己暴露是小,但却容易牵连到其他的人员,仍致整个北京的情报系统。而且你的情况十分特殊,并不仅仅是收集清军的情报,同时还要尽量争取打进清廷军方内部,放眼长远,因此除了清廷新军的事情之外,别的事情都不要轻举妄动。另外有一些干情报的技巧也需要学习。”

赵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