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879部分

龙啸大明-第879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六百两,收获可也不算小。

不过在中华军进城之后,对尼布楚城里的居民并没有什么骚扰,只是全城实行戒严,并限制了居民的行动自由,而所有的店铺都暂时关门停业,并对每一户居民进行登记,对俘虏的士兵也进行审核,同时童大勇也将这一战的辻程写成报告,传回到南京。

在一个月之后,童大勇收到来自南京国防部的命令,大体的内容是:

一、中华军在尼布楚城、雅克萨城驻军留守,做为东北边境的防守距点,并加修城防建筑以固守,而中华军的巡哨的范围西到捕鱼儿海边、北到外兴安岭,并在这些边境地区修建城堡、烽火台驻守;

二、招集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虎尔哈人等部族人员到尼布楚、雅克萨两城定居,并由军队付责组织屯田开荒,而尼布楚城中的原居民如想返回原籍、可以任其返回,而愿意留下来的,迁出尼布楚城,在城外择地建村定居;

三、俘虏的俄军士兵进行身份审核,对先期在尼布楚城的驻军的所有军官进行枪决,而士兵和后期到达尼布楚的俄军军兵免除死罪,但处罚他们在尼布楚、雅克萨两城做苦工,在做工满五年之后可以获得释放,而在做苦工期间,如果遇到战争,俘虏可以参军做战,以抵消自己的罪行。

第一、二条都表示,中国己经准备在以尼布楚、雅克萨两城为核心,建立居民定居点,做为长久之计,将这两座城作为中国东北方的保障,同也是以后与俄罗斯争夺西北方地区的基地,而第三条的后半部份,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允许俘虏参战,也是商毅经过了详细的考虑,才制定出来的决策。

因为黑龙江上流以及捕鱼儿海地区都属于遍远地区,而现在的中华军,基本都是河北以南地区的人组成,因此很难将大量人马长期驻守在这一地区,如果希望在这地区长期驻守、保持稳定,必须要多依靠当地人,但在这个时候,这一带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很难招集到足够的兵源,外蒙离这里到是很近,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士兵来源,但现在外蒙也才刚刚归复帝国,并不能做太大的指望,在另一时空里,外蒙归复清廷之后,也是经常发生叛乱的。

因此商毅也把目光放到哥萨克人身上,虽然说哥萨克人居住的地方离这些地区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哥萨克人本身就是一个游牧渔猎,因此做长距离迁移,也不是不可以,而且现在哥萨克人并没有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东欧、中北亚的几个大势力之间游离不定,朝秦暮楚,但既然俄国可以收买、利用哥萨克人的力量,那么中国也同样可以。

俄罗斯能给哥萨克人的东西,中国同样也能,而且还能给得更多,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在北方要依赖哥萨克人,而是做为中国在北方地区可以运用的力量中的一支,毕竟在末来两百年内,哥萨克人都是俱有很强的实力,而这一支力量,中国也不能把这支力量全部都推给俄罗斯,如果能争取到一部份哥萨克人,不仅可以増强自已的力量,同时还可以消弱俄罗斯的力量,同时将哥萨克人引入到这一地区,对外蒙各部也是一个牵制作用,因此也是一举三得。

不过这一切都是在以中国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而且针对哥萨克人这种蝙蝠似的性格,也不能一味的示好,必须恩威兼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哥萨克人,因此在现在这个时侯,彼中华军俘虏的哥萨克人,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做几年苦工再说。

而收到了南京国防部的命令之后,童大勇也立刻尊令照办,开始以尼布楚、雅克萨两城为核心,开始布置了起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三二章 平定叛乱(上)

中俄双方在黑龙江上游展激战的时候,在南京的商毅也把精力都放到了平定辽东地区的叛乱事务上来,因为在东北战场上,商毅对中华军的战斗力,以及童大勇的指挥能力是相当放心的,而且中华军的兵力,是俄军的二三倍,因此东北边境的战争,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商毅担心。

当然商毅虽然关注辽东的叛乱,但和内阁的担扰并不一样,因为商毅从来就没有认为,在辽东地区的叛乱,会动摇帝国的统治基础,那怕是使清廷复避也都是不可能,只要中华军的大军一到,反叛的势力就会被立刻被平定下来,因此商毅也并不是对辽东叛乱担心,而是担心这次叛乱对辽东地区造成的破坏。

在穿越之前,商毅所接受的历史教育中,对于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一般都是做比较正面评价,当然从反抗暴政、反抗压迫的角度来说,农民起义也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如果一个民族在面对暴政、压迫,都不敢反抗,那么这个民族也确实没有前途了,毕竟中国农民其实是世界最老实的人,如果不是把他们逼得走头无路了,是不会使用暴力反抗的,当然一般来说农民起义的领头者,大多都不是真正的农民,但主体都是由农民组成的。

但另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就是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农民起义对社会生产、经济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而在后世的历史教育中,往往都有意避开这一点,尽管说野史流传的黄巢杀人八百万、张献忠屠尽四川等等有相当的夸张成份,但这也说明,农民起义确实对社会造成相当大的破坏,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往往声势浩大,但能够成事的,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当然这一次辽东地区发生的叛乱,并不能算是农民起义,免强只能算是民族反抗,但对社会生产、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和农民起义是一样的,甚致还会更大,因为这里面还夹入了不少民族主义的成份。

清廷在入关之前,在辽东统治了二十余年,虽然一直都在压制汉族人,但对辽东地区的社会生产发展,由其是农业发展,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在南北战争的时候,由余要支付庞大的军费,清廷也对辽东地区增收了许多重税,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大。

而在中华军进军东北的时候,在辽东战场上的战争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斗,因此辽东地区的生产也没有受到多大的破坏,在战事结束之后,辽东又回归到汉族的中央政权,社会生产也很快得以恢复,同时帝国在辽东地区大力打压满族、扶植汉族,剥夺了满族贵族占有的土地,分配给汉族人,也调动了不少汉族人的积极性,因此在两年之后,辽东地区的生产不仅完全恢复,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发展。

辽东地区是中国东北部的重要地区,商毅当然不希望辽东地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也希望辽东的叛乱能移尽快的平定下来,而且就声势来说,这次叛乱也确实不小,就在内阁制定了内外方略之后的几天,就连续收到辽宁省发到南京的报告,又有七八个地方的村落发生了叛乱,一时之间,整个辽宁省,包括吉林省的一部份地区,叛乱的村镇己经超过了二十个,反判的主体当然是满人,也有相当一部份是原来的汉军八旗。

其实新帝国建立之后,虽然对满人进行了一些打压,但并不是压迫,只是取消了满人的种特权,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保证劰,但由于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因此也让满人心里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当然如果是在中国的其他朝代,大多数人估计也就釆取了隐忍,毕竟明白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反叛是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但现在的满人还保持着渔猎游牧民族的悍勇尚武性格,人人都善于骑射战斗,而不是后世只会提笼溜鸟的八旗子弟,但头脑相对简单,并不会去多想什么后果,多数都是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想法,而且辽东地区本来就是满人比较集中的地区,结果有了一个带头的,也就会立刻有不少人响应。

不过反叛发生的虽然很广泛,表面上也很浩大,但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乡村地区,能够攻占城镇的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辽东地区定居的多数还是汉族人,他们都不愿随满人反叛,就是在满人当中,也有相当一部份人不愿反叛,因此就是被强迫加入叛军,也会千方百计的想要逃跑,结果经常是在起事的时候会聚集不少人,但过不了两天就会逃亡大半,或带出去溜一圈,也散走了许多。

而另一方面,辽东地区的基层官员大多都是中华军退役的老兵,不乏中下级的军官,他们都上过战场,见过大场面,又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在叛军进攻的时候也不会惊慌害怕,相反会极积组织指挥地方军队进行抵抗,甚致向叛乱者发动进攻,在这场叛乱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地方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无法与中华军相比,但一群由狮子率领的绵羊是可以战胜一群由绵羊带领的狮子,更何况地方军队并不是绵羊,而叛军也不是狮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各路反叛的队伍也很难攻占城镇。

正因为如此,辽东发生的叛乱虽然看起来,实际并不怎么样,许多地方的叛乱其实并未持续几天,要么是被地方军队平定下去,要么就是叛乱者自己都觉得信心不足,结果没两天就散了,要么是躲进深山老林去里当了土匪,要么是投奔到比较大的反叛势力。

在其中反叛势力最大的要算小清河边的商家台地区的反叛,主导这次反叛满人察富尔、哈瓦纳两本来是正黄旗的甲喇,正、镶二黄旗本来就是直属于清廷皇室的满旗,而且两人还和爱新觉罗氏还有一点远亲,叧外也在清军中干过,有一定的军事经验,在中华军收取辽东的时侯,两人也知道抵挡不住,因此才弃械投降,得以保住自己和家族,而在投降之前,又将许多财产都掩埋起来,虽然后来土地被政府收去,但还在保留下了许多财产,但从一开始两人就抱定了找机会举事,恢复清廷。

而这两年来,两人也暗中将掩埋的财产暗暗取出,招筹旧部人员亲友,打造军械,在辽东叛乱发生之前,两人到是己经招集了两三百人,大部份都是本旗的满人,其余也都是其他各旗满人,在其他地区发生叛乱之后,两人也立刻趁势发动叛乱,并且一下子就打扯起来近千人。

在辽东的各判乱中,也只有商家台地区的判乱是真正有组织,有准备的,在叛乱之前,察富尔、哈瓦纳就派出一部份人混进商家台城里做内应,因此在叛乱之后,里应外合,攻下了商家台城,从而也成为各路反叛中唯一一个攻占了城池的叛军。

不过使得商家台的叛军名声大振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就在两人攻占了商家台不久,来了一群投奔两人的满人,其中为首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自称名叫多尔博,是多尔衮的嗣子,多铎的亲子,在中华军攻占北京之后,他在一批多尔衮的旧部保护下,逃到辽东的深山里隐藏,后来听到了两人举义的消息之后,立刻赶来投奔,而带来的这一批人,也就是多尔衮的旧部。

清廷的遗臣都知,多尔衮只有一个亲生女儿东莪,并没有儿子,在过世之后,从弟弟多铎的儿子中过续了一个,算是继承了多尔衮这一系,这个孩子确实叫多尔博,但实际上中华军攻克北京之后,多尔衮的女儿和继子因为是清廷的宗室,因此也都和福临,庄太后等人关在一起,在农场里进行劳动改造,根本就没有逃出去,另外多尔博是多铎的第五子,过继给多尓衮的时候才只有七岁,今年才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也不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在年龄上也对不上号。

察富尔、哈瓦纳都是正黄旗人,又是宗室的远亲,对这些情况当然清楚,但现在他们正需要这样一面旗帜,多尔衮的嗣子,也是多铎的亲子,也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从血缘上来说,是有资格成位清廷的皇帝,自己的队伍里有了这样一个人,在大名份和号招力方面,自然都大大提升了一步,当然到底是真是假,并不重要,自己说他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于是两人也立刻将来人迎到上座,并当场下拜,尊这个少年为睿亲王,皇太孙,并在第二天,就将睿亲王的旗号给打了出去,果然有了这样一面大旗,两人的声势也立刽大振,其他各路举事不佳的叛军纷纷赶来投靠,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发展到三千畲人,衍然也以叛乱的盟主自居。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三三章 平定叛乱(下)

不得不说,相对于其他的满人,察富尔、哈瓦纳确实算是比较有头脑的人,懂得利用清廷的宗室号招力,睿亲王,皇太孙这块大招牌也确实比较唬人,但满人毕竟汉化未久,忘了汉语中也有另一句老话,叫做枪打出头鸟。

扯起了睿亲王,皇太孙这面大旗,固然可以让察富尔、哈瓦纳的叛军声势大振,但也立刻将中华军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从这一点也说明,这两人的水平也就到此为止了。

中华军的沈阳军区现在只剩一个师的驻军,而且要保卫沈阳、辽阳等大城的安全,因此面对辽东的多点叛乱,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分布太多,不知该对那一支叛军动手才好,而最关建的是,不知道叛军的虚实,其实绝大部份叛军只用出动一个营就可以把他们给灭了。

但这个时候商家台的叛军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打出了睿亲王,皇太孙这面大旗,也就给了沈阳军区指明了目标,多尔衮的儿子,这个份量可是足够了,而且也很危险,毕竟到现在叛乱的性质己经正式上到了复避清廷的地步,因此沈阳军区也立刻决定,不等山东的援军到达,立纠出动一个团的兵力,另加一千地方军队,进攻商家台,平灭这一支叛军。

中华军的人马一到商家台,叛军中间就有不少开始慌了神,有不少人都主张放弃商家台,逃进深山里躲避,但这时那位睿亲王皇太孙到是显出几分王者风范,立刻站出来慷慨陈词,诉责主张逃跑主义的人,同肘为众人打气鼓劲,说了一番拼死力战,为大清尽忠尽节之类的话,同时还向察富尔、哈瓦纳表示,自己将亲自在战场上督战,一但前军不敌,自己将亲自出战,守可战死阵前,也决不后退一步。

众人听了,也都大为振奋,由其是察富尔、哈瓦纳两人,更是惊喜交加,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当然知道打仗就是士气,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